贊!「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2020-07-30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通訊員 周小軍 楊淑婷

贊!「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讓三門峽人激動的是,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應用了一項新型金屬結構材料,而該材料正是位於三門峽高新區的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所研發的。

據了解,2019年8月,「首屆陝西高校科技成果走進三門峽」活動在三門峽舉辦。三門峽高新區與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及團隊對接成功,經過多輪交流和磋商,最終達成合作共識,由三門峽高新區、柴東朗教授團隊、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三方共同發起,合作成立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於2020年5月8日,正式入駐位於三門峽高新區的西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成果轉化(三門峽)基地。此次應用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的材料,為該研究院歷經10餘年研製開發的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鎂鋰合金。

贊!「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近年來,三門峽高新區搶抓「一帶一路」、黃河金三角區域協作等國家戰略機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優化升級營商環境,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全面深化與陝西高校產學研合作力度,正以蓬勃之勢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創新發展示範區、宜居宜業科技城」。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而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應用的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鎂鋰合金,是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柴東朗教授及團隊歷經10餘年研製開發的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 剛給天問一號點讚,馬斯克又放話:比賽開始
    剛剛點讚中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馬斯克,又放言要和中國比一比,誰將更早載人登陸火星,還相約在火星上喝一杯。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但駕長徵御天問 夢啟九州探蒼穹 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柴東朗教授 新材料技術應用「天問一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通訊員 周小軍 楊淑婷2020年7月23日13時25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的「神器」中有吉林元素
    來源:吉網23日12點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我國繼「嫦娥系列」月球探測任務後的又一大航天探測工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火星,我們來了!」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大家都聽說了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喜歡歡迎點讚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先給介紹一下啊,這個登錄火星要幹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的目標第一步:繞我們先在火星上空看看有啥
  • 南航元素助力「天問一號」問天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記者了解到,「天問一號」項目背後,有不少江蘇科研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擔了火星應急信標裝置的研製任務,將搭載「天問一號」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也是國內唯一獨立承擔火星探測器載荷研製任務的高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是項目的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而南航19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
  • 信標、戰衣、慧眼……曬曬「天問一號」的中科院元素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 這些「天問一號」中的上海科創元素,棒極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上有什麼,是否有過生命的出現,是不是也像地球一樣蘊含礦物「寶藏」?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兩大載荷:搭載在火星車上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以及軌道器上的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將替我們到火星去尋找與發現。
  • 信標、戰衣、慧眼……看看天問一號的中科院元素
    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任務,分別由環繞器、著陸巡視器完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以下簡稱上海天文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有機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所(以下簡稱上海技物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光機所)等承擔了部分攻關工作。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哪些感官?
    一詞取材於《楚辭》裡,由屈原所創作的長詩《天問》,以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表達了對真理執著的追求。味覺系統是礦物光譜分析儀,他不是通過直接品嘗火星土壤來分析的,而是通過火星表面光譜,進行整體的元素分析。軌道器還有兩種粒子分析儀,他能感知火星空間環境的帶電粒子或中性粒子的情況。
  • 天問一號郵票已跌去5成!明年5月天問一號著陸火星,會反彈嗎?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天問一號從發射到火星引力捕獲需要將近7個月時間。經過漫長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預計將於明年5月份在火星北半球的烏託邦平原著陸。 而中國郵政今年9月26發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紀念郵票,開盤首日成交價5元,較面值溢價
  • 一分鐘手繪視頻帶你看懂「天問一號」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2020年7月23日,偉大的中國航天事業史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飛行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OMG文化創意工作室推出《一分鐘航天之天問一號》微視頻,用手繪視頻的創意模式,迎接和慶祝「天問一號」的發射。
  • 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代號:Tianwen 1[1])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2]。天問一號於2020年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3],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成功升空,計劃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並通過2至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出徵火星,「天津元素」閃耀星空!
    今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也是我國深空探測領域全新的裡程碑,有望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
  • 「毅力號」VS「天問一號」
    宇宙神V541型火箭「天問一號」的火星車 &「毅力號」「天問一號而「毅力號」火星車長3米、寬2.7米、高2.2米、自重1025公斤,約是「天問一號」火星車的4倍,採用的是核動力驅動,即利用鈽238原子核衰變釋放的熱量通過熱電偶來產生電能,預計可以使用14年。採用這種方式能夠完全擺脫對太陽照射的依賴,能夠持續穩定驅動火星車在火星上運動。除了核電池之外,還安裝有兩塊鋰離子充電電池,可用來提供瞬時大功率用電。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然而已經有公司註冊了「天問一號」零食商標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在商標方面,「天問一號」已經被多家企業申請註冊商標。據中國商標網數據顯示:共有四家企業,申請了五枚商標。
  • 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以下為正文部分--------- 7月23號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成功 點擊視頻看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全程視頻↓ 這是中國走向宇宙深空的重要一步消息一傳出來全國上下一片歡騰
  • 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難嗎?
    因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之旅只能由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推力最強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保駕護航。當「胖五」帶著「天問一號」成功進入太空後,整流罩中的「天問一號」將會與「胖五」告別,隻身飛往火星。
  • 被美媒稱為「最有野心」的天問一號到底有多厲害?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目前探測器正在駛向環繞火星軌道的路上,將在大約八個月後到達。不少西方科技媒體甚至稱此次探測任務為火星探測史上最有「最有野心」的一次。其中,最有難度的地方就在於我國這次火星探測器的「繞、落、巡」一步到位。
  • 祝賀「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文/薛立興「天問一號」升太空,問尋火星有何奇?中華民族復興夢,跨越世紀後來人。科技領先捷報傳,經濟發展世界贊。戰勝疫情和困難,不畏美帝多刁難。衛星上天飛船遊,5G爭光民族喜。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