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2020-08-01 黃石同城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以下為正文部分---------

7月23號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成功

點擊視頻看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全程視頻↓

這是中國走向宇宙深空的重要一步

消息一傳出來

全國上下一片歡騰

「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的背後

凝聚著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

在發射現場

就有一名來自黃石的小夥

尹傳威

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這是7月23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的新聞現場。測控大廳裡,黃石孩子尹傳威 (前排左三紅圈處) 作為此次任務中的伺服系統主管設計,看到探測器成功發射,激動得和同事站起來鼓掌。

1

不到任務宣布成功

我們一刻都不能放鬆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第十八研究所電液伺服設計組組長的尹傳威面對黃石廣電記者的採訪講到:

「因為我們自己親手設計的產品實現了我們預定的設計目標出色地完成了這一次的飛行任務,也是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作出了貢獻,對此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伺服系統是火箭飛行姿態控制的執行機構,相當於火箭飛行的舵手 。作為這個系統的責任人,儘管此前已經參與過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等衛星發射任務,尹傳威仍然在研製工作中保持謹慎細心。

尹傳威:

「大家都知道,航天發射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當,每一次發射我們都是秉承著敬畏之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到任務宣布成功,我們是一刻都不能放鬆的。」

2

尹傳威是地地道道的黃石孩子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尹傳威如釋重負

而遠在家鄉黃石的父親尹章慶

看著新聞畫面中兒子的身影

內心除了激動

更多的則是感恩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尹傳威父親尹章慶:

我們的心情非常激動,當時我看到他的鏡頭,那是他的一份汗水,他也是這個項目主設計之一,他獲得這個成就,與他的個人努力,以及他的單位對他的支持、關心和幫助 是分不開的,同時,他過去個人成長過程中,對他學習上面,初中以及高中各級老師對他的培養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記者了解到, 尹傳威是地地道道的黃石孩子 ,在黃石完成初中和高中學業後,200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此後就開始了他 逐夢航天的路程 。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看到尹傳威逐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初中班主任陶鈞開心地在朋友圈分享了這個消息。

尹傳威初中班主任陶鈞:

「當看見自己的學生在那個畫面出現的時候,當他高興得跳起來的時候,我們的心也跟著他激動、歡快跳起來了,所以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真正地為國家的富強、我們國家的振興,科技的發達來努力地學習,實現自己更多的夢想。」

3

尹傳威對追逐夢想的家鄉學子

給出了自己的期待和建議

驕傲!這位黃石伢為「天問一號」護航

尹傳威:

希望家鄉的學子,在選擇專業、選擇職業的時候能夠平衡好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這兩個方面,成功的路徑確實有千萬條,每一個選擇都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我希望大家能夠找到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感興趣的道路,並且能夠甘心為之深耕、拼搏,直至成為某一個領域突出的、專業的、拔尖的人才,同時對家庭、社會能夠有貢獻、有擔當。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

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

是一支支科研團隊

並肩攜手的頑強奮戰

為眾多科研人員的默默奉獻點讚!

為「黃石伢」尹傳威點讚!

【來源:黃石廣播電視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遠安80後工程師為「天問一號」護航「圖」
    本網訊(融媒體記者伍玉華、龍劍)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背後,有一位默默奉獻的遠安籍計量系統工程師,他就是陳俊。
  • 地球上的「千裡眼、順風耳」為「天問一號」保駕護航
    地球上的「千裡眼、順風耳」 為「天問一號」保駕護航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張幗霞2020-07-23 13:30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升空。從發射第一天到火星車著陸、進行科學探測,地球上將始終有一副"千裡眼、順風耳",追逐著天問一號的蹤跡。那就是由4個觀測站和VLBI中心組成的VLBI測軌分系統。
  • 「河南科技」護航「天問一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 通訊員 王瑞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如以往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一樣,來自河南的一批「科技力量」,正在為「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和開啟「火星之旅」保駕護航。
  • 國人的驕傲:從東方紅到天問一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並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向世界播放東方紅的美妙旋律,從此原本在外層空間探索為零的中國,開始進入了空間探索的新階段。
  • 「天問一號」探火 中國深空測控網護航
    據新華社西安7月24日電(記者李國利 呂炳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青島技術為安全著陸護航
    原標題:青島技術護航探火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在這次任務中,青島科技大學為「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安全地著陸提供了技術護航。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個28歲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天問一號保駕護航 未來他們還將繼續陪伴「天問一號」 助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從載人航天到深空探測 中國航天人幾十年如一日 一直為我國航天事業保駕護航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最近「天問一號」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點話題,從臨近發射到發射成功以及之後關於它的消息一直霸佔著各大軍事網站的榜首。圖為天問一號發射場景7圖為模擬的天問一號火星漫遊車著陸場景然而這次「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外國人的評論高度一致,質疑聲漸漸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潮水般湧來的好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最近「天問一號」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點話題,從臨近發射到發射成功以及之後關於它的消息一直霸佔著各大軍事網站的榜首。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場景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央視新聞11月17日消息,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
  • 28歲的她,成了「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從載人航天到深空探測 中國航天人幾十年如一日 一直為我國航天事業保駕護航
  • 「天問一號」北京總調度是一位90後姑娘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誰在地面遙控它?誰又在為它保駕護航?一起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認識與「天問一號」「伴飛」的中國航天人☟☟☟「天問一號保駕護航 未來他們還將繼續陪伴「天問一號」 助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 來源/央視軍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安徽科技保駕護航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中電博微16所、38所、43所及中電博微聖達科技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之旅貢獻著安徽科技的力量。中電博微38所負責研發了我國首款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是七個火星探測設備之一,相當於為「天問一號」加裝了一雙「透視眼」。  不同於其他探測設備,環繞器次表層探測雷達利用低頻段雷達的介質穿透特性,在高速環繞的衛星平臺上,向火星發射低頻率電磁波,穿透到次表層內部,利用回波特性分析次表層分層結構,並推算其物質組成。
  • 天問一號踏上「奔火」旅程 中國深空測控網全程護航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4日電 (郭超凱 呂炳宏)中國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中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與中國相隔萬裡重洋的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
  • VLBI測軌分系統助力「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護航
    「天問一號」任務VLBI中心參試人員(部分)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始了為期6個多月的奔火之旅。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火星。自發射之日起至8月2日止,VLBI測軌分系統已連續執行了10天的VLBI實時測定軌任務,跟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常,系統穩定,準實時向北京發送時延、時延率和測角數據,實時性滿足任務要求。VLBI時延和時延率測量精度均優於工程任務指標。
  • 青島科技大學:為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技術護航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李鯤鵬 李粟)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在這次任務中,青島科技大學作為山東省唯一一所參與火星探測任務的單位,為「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安全地著陸提供技術護航。
  • 「天問一號」成就航天夢,BJ90書寫中國車新驕傲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突破了中國航天新裡程。除了九天上的驕人成績,中國智造在陸地上也正在書寫著一段光輝歷史。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老外:人類為中國驕傲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說到火星,相信許多小夥伴都會非常「好奇」,畢竟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較為「神秘」的星球,因為其環境與地球大體上相似,所以很多人也比較在意,火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 他們,是「天問一號」的守護神
    7月23日12時41分,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組合體送入太空。火箭點火起飛後,文昌航天發射場銅鼓嶺測控區測控設備及時捕獲目標,獲取到了火箭飛行第一手數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