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融媒體記者伍玉華、龍劍)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背後,有一位默默奉獻的遠安籍計量系統工程師,他就是陳俊。
陳俊1984年出生於遠安縣洋坪鎮洋坪村,在洋坪鎮讀完小學和初中後,2000年,他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考取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經過高中三年堅持不懈的努力,2003年,他再次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航天工程大學,光榮地成為了航天領域的一份子,自此開始了在航天科技領域的漫漫求索路。這十多年的漫漫求學路,讓陳俊深刻體會到,命運是公平的,只要自己肯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陳俊目前工作於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在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中,他和計量團隊同事一起負責發射場所有儀器儀表的計量檢定工作。陳俊介紹,在探火任務開始前,他和同事們提前20多天、2次入駐發射場,高質量、高標準圓滿完成了近2000臺儀器儀表的檢定工作。
為保證所有檢定工作的100%精準、100%精細,陳俊付出了巨大的耐心與細心。那段時間,他一天長達數十小時的站立工作,用萬無一失的責任擔當,默默護航著「天問一號」順利飛天。
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進入全新領域,全國人民都在為這一重大突破而歡呼。
陳俊說,「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自己感到興奮和激動。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看到祖國深空探測邁出堅實的步伐,看到祖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從心底裡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另一個感覺就是踏實,在火箭騰空而起的那一刻,看到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順利實現,陳俊覺得之前所經歷的苦和累都值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徵五號拔地而起,託舉著「天問一號」,直奔寰宇,這背後,是包括陳俊在內的所有計量人員的默默付出。託風雲、舉北鬥、送嫦娥……他們風雨無阻、披星戴月地負責發射場區所有計量檢定保障工作,將工作做到100%精確,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航天奇蹟。他們始終以精益求精、嚴謹踏實的作風,踐行著航天人的初心與使命,這種航天精神將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用努力與拼搏託起中國航天夢。
陳俊有兩句話想對家鄉的年輕人說:「一是要有夢想,從小要有夢想,有了夢想,人生就有了奮鬥的目標;二是要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勇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來源:遠安縣人民政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