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手繪視頻帶你看懂「天問一號」

2020-07-24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2020年7月23日,偉大的中國航天事業史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飛行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OMG文化創意工作室推出《一分鐘航天之天問一號》微視頻,用手繪視頻的創意模式,迎接和慶祝「天問一號」的發射。

視頻創作中,工作室成員將重點放在「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和技術難點上。「天問一號」將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個探測目標,這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大膽的創舉,中國科學院院士、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將其巧妙形容為「彎道超車」。為實現這樣跨越式的壯舉它將面臨「路途遠」、「信號弱」、「降落難」三大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在時間延遲、精密定軌、遙控操作等領域開創了自己的新法寶。 "天問系列,攬星九天",前往未至,發現未知。為衝鋒在一線的航天事業工作者們點讚!為中國航天事業點讚! 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相關焦點

  • 通過手繪,跟著天問一號一起走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4億公裡的火星之旅,天問一號是如何規劃的
    因為對大多數不載人的探測器來說,路上多花點時間根本不是事兒,但燃料卻是「無價之寶」,在火箭運力一定的情況下,探測器需要消耗的燃料越少,就越能多帶點其他有用的東西,比如帶更多科學儀器,進而有更多科學產出。一言以蔽之:又省燃料又路程短又快,不存在的。有賴「胖五」的運力加持,發射後的天問一號可以一次性獲得足夠大的速度,能被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 一分鐘帶你看懂,天問一號的遠徵火星全過程
    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今天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了前往火星的徵程。三大任務:繞著巡天問一號將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顆火星任務(遺憾失敗的螢火一號是借俄羅斯火箭發射的),不同於之前「輕騎兵」模式的螢火一號,天問一號將是絕對的重磅出擊——利用1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火星這3大任務
  • 天問一號VS火星詛咒,西瓜視頻帶你共走4億公裡「長徵路」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開啟了我國自主火星探測的新紀元,也開啟「天問一號」4億公裡的長徵路程。「天問」二字源於楚國大夫屈原創作的《天問》。未來,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傷亡慘重借鑑西瓜視頻創作人大象真白的說法:如果把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寫成一本書,那麼這本書上一定寫滿了失敗。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就沒有中斷過。在多達44次的探火行動中,僅成功了17次,即便算上部分成功的行動,也只有24次,傷殘率高達61%。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天問一號」——驚險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第一次進行火星探測任務,將實現火星軌道,著陸和巡邏這三個主要任務,將對火星進行全球和全面的繞行飛行,並對火星表面進行區域巡邏和勘測,這是世界歷史上的首次火星獨特任務上的航天。「天問一號」將通過智能調控完成著陸,並且擔負著將火星著陸信息數據以及火星巡視信息圖文數據傳送回地球航空航天站兩項任務。「天問一號」主要由進入艙和火星車兩部分組成,進入艙將通過人工智慧完成著陸,火星車負責火星勘探等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有多難?西瓜視頻揭秘決定成敗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今天我就來說說到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難在哪裡。
  • 天問一號要如何打破火星詛咒?西瓜視頻為你揭開謎底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開啟了我國自主火星探測的新紀元,也開啟「天問一號」4億公裡的長徵路程。「天問」二字源於楚國大夫屈原創作的《天問》。屈原不僅給後人留下了好吃的粽子、三天小長假,還給中國航天的行星探測事業貢獻了一個大氣的名字。未來,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帶你看看我們的火星機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我國長徵五號將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展我國首次探火之旅。1、為何取名天問?《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我們所熟知的,今年有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同時美國「毅力號」也將加入這一場星際旅行的盛宴,而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將於7月發射。2020年,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火星探測不是說任何時候都可以的,因為地球,火星,太陽轉動的關係,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假如你失去了這個機會,對不起,兩年零兩個月一號再來。
  • 關於「天問一號」的疑問和誤區,都在這裡了-虎嗅網
    拍攝:Tea-tia這樣的時候,想必關於天問一號的科普是全網鋪天蓋地目不暇接,嗨,這時候講太細了反而不太能get到重點,所以這期的目標就是儘量簡單地讓大家一文了解關於天問一號的整體情況吧。一、天問一號包括哪些?
  • 火星探測中你最想知道的那些問題(一)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登火星為何比國外多一分鐘?絕招陸續公開,難怪胸有成竹
    本月1日21時,天問一號火星飛船如期進入佳木斯深空站測控範圍,在經過長達十幾小時連續跟蹤測量後,深空站於本月2日上午7時整向天問一號進行上行指令加注,飛船環繞器軌道控制發動機順利點火工作20秒,圓滿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任務,繼續沿著正確軌道向火星飛去。
  • 中國又有一技術世界第一,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迎中國來客
    而「天問一號」計劃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其難度可想而知,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我國的天問一號的探測任務一共有三大項:環繞火星飛行、著陸以及探測,在過去從來沒有國家敢把這三項任務放在一起,因為這三項任務每一項難度都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探測計劃失敗。
  • 你知道嗎,天問一號未來在火星著陸前,會遭遇「致命七分鐘」
    經歷了中國航天人四年的心血,中國自主火星探測器的第一階段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成功研製並轉移至發射中心,於2020年7月23日準時發射,屆時這將會續寫中國航天史的新篇章。《天問》源於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表達了作者對傳統觀念的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該作品被譽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 下一站火星:恐怖7分鐘,天問一號400000000公裡闖關之旅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要用實際行動給出解答。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至此開啟長達400000000公裡的旅途。
  • 下一站火星:恐怖7分鐘,天問一號400000000公裡闖關之旅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要用實際行動給出解答。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至此開啟長達400000000公裡的旅途。
  • 你所不知的「天問一號」
    據官方介紹,「天問一號」這個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起點高、效益高,但挑戰大,目前只有美國完成過「一舉兩得」的探火方式。
  • 天問一號 | 這是我們難得的,能和宇宙扯上關係的事情了
    第七期:人類是如何了解火星的第八期:為什麼人類的火星探測那麼難第九期:為什麼火箭能飛太空,飛機卻不行第十期:帶你來認識中國的火星車第十一期:火星車越野能力有多強?每集只有幾分鐘,圖文並茂,學齡前的小寶寶都可以理解。這些短片是配套「天問一號」新鮮製作的,之後還會繼續更新。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背後,你不知道的專利秘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