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15是移動業務,平板和智慧型手機的海洋,但該盛會和半導體廠商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圍繞著最新的後端伺服器架構的討論和關於移動環境裡的數據中心的話題也越來越吸引世人的注意。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莫過於,眾產商能不能撼動Intel這個Santa Clara的伺服器市場裡的龐然大物?
現在桌面市場Intel的地位依然昂首佇立,但是在移動領域Intel能不能鶴立雞群?
ARM和MIPS
Cavium,這位ARM和MIPS的老夥計,近日公布了它去年和聯想一起研發的48位伺服器晶片,ThunderX。Cavium堅信 ARM的ThunderX足以和Intel的Xeon E3系列一爭高下。據它的全球銷售副總裁,Milt Douglass所言,它的性價比高於ARM同類產品(AMD, AMCC, Calxeda)。
現在,Cavium持有MIPS牌照,但是Milt清楚的認識到,談及伺服器安裝市場時,除去去年MIPS 的新旗艦產品I6400 (Warrior)),ARM的優勢明顯,
他說,ARM的背後動力強勁不會被MIPS的發布會困擾。無獨有偶,同一天,Cavium發布一個叫Octeon Fusion-M的64位MIPS核心的單晶片系列,包括有I6400。
但是MIPS的Alexandru Voica氣勢凌人,認為I6400是一款極好的伺服器處理器,特別是在體型小,密度優化的伺服器市場裡面。
他告訴我們,I6400能同時帶動四個線程,最高每群集可支持6個核心,最高負荷64個群集。
這樣說來,單個處理器能夠帶動1536個線程(類似Nvidia的Fermi)。搞笑的是,MIPS的所有小夥伴好像都能做出類似產品。
軟體很重要
「硬體只是一部分,」Kontron的平臺研發部總監,Philippe Chevallier談到,這個Kontron的德國公司一向標榜高價值,多系列,經營航空電子設備,娛樂信息產業等
Chevallier確認道,儘管公司看上去極具競爭力,而且市場表現不俗,但是只是有點驚人的表現,總體很難差強人意。
除了性能和硬體ROI,軟體也會困擾像Kontron這樣的公司和Intel進行產品競爭。他毫不避諱的補充道:「ARM需要一個更加穩定的軟體策略。」
談及軟體,Intel的優勢明顯。儘管被常人看做硬體公司,它確實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它已經在50年間和無數獨立軟體供應(ISV)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粗略一算,Intel的SSG設在20多個國家,它的網絡裡有超過6000個ISV,有超過一千萬個開發人員。
從不足處尋發展
你不可能一夜之間,建立類似Intel的龐大網絡.。ARM不同於一般的架構,要使它在X86上運行的話還要重新編寫相關軟體。
這不僅僅是硬體和軟體的問題,ARM和MIPS今天,面臨同樣的問題。怎樣處理伺服器市場的軟體問題。
Software and Services集團資深副總裁,Doug Fisher承認,我們從他們的失誤裡吸取經驗。作業系統的環境至關重要。「創建這樣的環境著實不易,而且開發人員價格昂貴。」他說道。
ARM和MIPS在伺服器之路上步履艱難,一方面他們要拿到認證方案和合規計劃,另一方面還需要拿到驅動力強的任務。
誰會帶領我們走向下一步?據可靠消息,Intel會很快發布Xeon的新品。將會和ARM架構的伺服器迎頭相撞。在它的新品獲得夥伴和客戶認可之前,必然引起一場腥風血雨。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MIPS和ARM「二虎」鬥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