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你識花】看三角梅美麗地綻放著,就很美好
三角梅是一種很有熱帶風情的植物,你若到廣州,到廈門來,隨處可見它的身影。這花兒好養護,一點兒不矯情,廣州的朋友說,大街上如果三角梅都不開花就沒什麼可開花的了。苞片上還保留了葉脈的紋路。三角梅原產巴西,在當地,婦女們常用其花朵別在頭上作裝飾,別具一格。歐洲也很喜愛三角梅,街頭巷尾,花店切花三角梅都是常客。
-
武義:「美麗河湖」創建通過市級驗收
有關部門將「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列為重點工程工作,總投資3 億元,並制定完成3 個街道5 大區塊,122個生活小區,15個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建設的目標。 目前,武義江桐琴至泉溪段河道水質基本穩定在III類,實現了從「髒亂臭」到「潔淨美」的跨越。 為加強河道管護,我縣深入推進河長制工作,堅持規範管理完善河(湖)長履職,今年共調整縣鄉村三級河長152人,按規範要求更換165塊河長公示牌,開展全縣河(湖)長業務培訓4次,並試點推行河長履職責任化、責任清單化、考評信息化、河長評定星級化。
-
武義溫泉名城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未來藍圖搶先看!
【記者:朱偉躍、雷曉挺】今天上午,武義溫泉名城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城區棚戶區改造溪南區塊安置房建設工程現場舉行。參加溫泉名城建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的項目共15個,其中,安置房建設項目3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4個,生態水利項目1個,文化旅遊項目2個,產業發展項目5個,總投資68.24億元。
-
高質量開啟「十四五」發展藍圖 2021武義水利這麼幹
2021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水利新徵程開啟之年。十四五期間要將各段進行貫穿連通,並形成武義江防洪閉環。預計未來幾年,武義江沿岸防洪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最高可達到20年標準,並大力發展生態公園,改善環境汙染問題,進一步繪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
廈門市花三角梅來自巴西 綻放廈門
(本組圖/陳恆彬 李兆文 吳海奎 攝) 盛開時,像一片片霞雲,從老宅牆角蔓延到大街小巷,給廈門「燃」起一簇簇火紅——這就是廈門的市花三角梅。 事實上,原產地南美洲巴西的三角梅,與廈門有著深厚的淵源。它熱情、堅韌不拔、頑強奮進,代表著廈門人的個性。如今它已在廈門落地生根,成為廈門的市花。
-
填補全省昆蟲研究空白 武義發現尺蛾新種
2018-06-25 15:20 | 金華晚報昨天,記者從武義縣了解到,當地自然科研有新進展,林業專業人員在當地山林中發現鱗翅目尺蛾科新記錄種——白點黃窗尺蛾,該發現不但填補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空白,也填補了全省昆蟲研究的空白。
-
婀娜多姿三角梅——園博苑賞三角梅記
就那點綴在城市各個空間的三角梅,更是魅力、活力和想像力奔放。它花能養眼,枝誘起舞,葉弄遐想。一簇簇,一叢叢,在市區、在街道、在庭院、在牆角盛開。當秋天萬花凋零時,三角梅嫣紫奼紅,獨當大任,扮演著春的角色。鷺島四季如春,三角梅是功不可沒。但,城市大了,要系統地觀賞三角梅卻有點困難。你若愛它,機會總會呈現。
-
鄰居家的三角梅一年開花360天,看他是怎麼養的!
不過養過三角梅的花友,往往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開花少,枝條生長的非常長。我們看到別人的三角梅往往都是枝條比較短,開花很多的那種,可自己的養的三角梅往往都是枝條非常長,開花也比較少,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今天藍妖就來說說三角梅爆花的小技巧。
-
三角梅分公母嗎?為什麼我的三角梅不開花!
昨天有個花友問我,說三角梅是不是有公母之分,他的三角梅養了三年多,枝葉非常茂盛但沒見到一朵花,懷疑養了一株公三角梅,想丟掉重新買一株能開花的!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三角梅不分公母,都是可以開花的。之所以你養的三角梅不開花,主要還是養護方法不對。
-
聚力項目建設 打造溫泉名城 武義1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張新宇指出 ,近年來,武義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提高站位謀項目、不遺餘力引項目、全力以赴上項目,持續興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全縣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今天15個集中開工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推動全縣經濟轉型升級,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我縣武義江岸廊道景觀建設復工穩步推進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為保障我縣生態廊道工程復工復產順利推進,有關部門對在建工程實行一對一精準指導,幫助項目部建立高效完整的疫情防控安全機制,建立一人一冊管理制度,每天體溫測量情況及防疫物資使用、發放情況定時上報,實現疫情防控和工程復工兩手抓,兩手緊。 開發區:創建生態新景觀 「自工程開工以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情牽武義40年 ——「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
武義縣的雜交水稻從上世紀8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400公斤,到上世紀9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600公斤,後到超級稻最高畝產突破800公斤,現在則是「袁隆平一號」有機稻降臨武川大地——水稻豐產豐收、農民增產增收的背後,是一段鮮為人知的、延續40年的關於雜交水稻之父贈送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世紀情緣的感人故事。
-
成都鄉村網紅打卡地誕生的背後:川西林盤的生長邏輯
圖為8月20日成都市加快生態價值轉化推動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現場。發源於古蜀文明時期的川西林盤在新時代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吸引來村民、遊客、項目、資本的青睞,讓「住」在林盤成為一種新時尚。 村民住進林盤: 修復保護 再造鄉村美學 杜甫曾有詩云,「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描寫的就是居住在林盤裡的愜意。
-
葉法善:養生武義的不二代言人
□記者鄢子和 鎖定打造「溫泉養生名城」的武義,近年推出空氣、水、體育、美食、中藥「五養」元素亮相。其實這只是科學人文的「養生武義」自然產業資源的淺表梳理,養生主旨在人文心態。有識之士敏銳認知,2020年武義新冠疫情防控之所以取得零傳染的不俗戰績,除了「螢石之鄉、溫泉名城」得天獨厚的山水生態和人文習俗,還因為武義在大唐盛世出過一位中國道教養生歷史上了不起的人物葉法善,這可不是隨意調侃。武義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啟動旅遊開發以來,一直挖掘樹立「大洞三景法師」葉法善為養生武義的不二代言人。
-
魏樹旺代表:立足遵義資源稟賦特點 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遵義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樹旺發言時表示,遵義作為全省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始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按照「五步工作法」和「八要素」要求,立足資源稟賦特點,體現遵義優勢和特色,大規模調整農村種養結構,不斷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三角梅葉靚花豔,如何扦插繁殖和修剪?什麼時候可以移栽上盆呢?
三角梅品種繁多,葉靚花豔,鄉村似歌看它的綠葉襯託著鮮豔的花瓣,仿佛孔雀開屏,格外耀眼。加之花期特長,耐旱耐熱,已成為了人們陽臺的首選。三角梅系紫茉莉科葉子花屬植物,又名葉子花、三角花等,原產南美洲巴西等國,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今天鄉村似歌就和大家來學習三角梅的扦插方法吧!1、選擇適合三角梅扦插育苗的苗圃。
-
金華武義山區發現疑似雲豹腳印 一直通到深山
野生雲豹又來武義溜達了?近日,武義一位村民在兩個鄉鎮的界山上發現了一連串形似梅花的腳印。根據腳印的大小,他們推測,這可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的。這不是武義第一次發現疑似雲豹的蹤跡了。2006年,武義一個農戶的山羊接連被吃,專家實地考察後認為,元兇就是一隻成年雲豹。
-
浙江武義江死魚成群被疑汙染 官方檢測實為水體缺氧
浙江武義江死魚成群被疑汙染 官方檢測實為水體缺氧 2014-11-05 11:58: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金華11月5日電(見習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朱智翔)近日,浙江省金華市武義江邊上演了一場「撈魚大戰」:大量的死魚浮出水面,引得附近村民連夜撈魚,有人10分鐘就撈走了60斤。
-
從「螢石之鄉」到「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前不久,我縣又被中國禮儀休閒用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稱號。從「螢石之鄉」到「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螢石之鄉 眾所周知,「世界螢石在中國,中國螢石在浙江,浙江螢石在金華,金華螢石在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