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質學概論以外的地方,很少有人聽說過尼古拉斯·斯坦諾。但是任何一個想要理解地球上的生命的人,都應該看看斯坦諾如何擴展並連接了這些個概念:地球、生命、理解。
斯坦諾本名尼爾斯·斯坦森,出生於1638年的丹麥,父親是一名金匠。他年幼時多病,而他的很多校友都死於瘟疫。他活了下來並成為一個屍體解剖學家,研究不同物種間共有的器官。
他在動物頭骨內發現了輸送唾液的管道。他駁斥了笛卡爾的只有人類有松果體腺的觀點,證明了它不是靈魂之所在,這可以說是神經科學的開端。就當時來說,最非凡的是他所採用的方法。
斯坦諾從來不讓古文獻,如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或者笛卡爾的演繹法,影響到經驗性的、實驗性的證據。通過推測和理性分析,他的視野走向深遠。斯坦諾曾觀察膽結石如何在溼潤的器官上累積生長。其過程與他在金匠行業中所習得的鍛造原理相符合。這些通過固體的結構間的關係來了解固體的規則對各個學科都有用。
後來,託斯卡納大公讓他解剖了一條鯊魚。鯊魚的牙齒和舌石相似,是一種在其他石頭中發現的奇怪石頭,在馬爾他以及佛羅倫斯附近的山上可見。古羅馬時期的自然學家老普林尼認為這些石頭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在黑暗時代,民謠中傳說它們是蛇的舌頭,被聖保羅變成石頭。
斯坦諾發現舌石就是鯊魚的牙齒,反之亦然,因為它們有相同的結構生長跡象。他認為類似的東西有著類似的形成過程,他主張這些古代的牙齒來自古代水中的鯊魚,巖石在牙齒周圍生長而後形成山脈。巖層在早年曾是水系沉積物,它們水平生長,一層又一層,從下層最古老的到上層最新的。如果巖層變形、傾斜、被斷層或峽谷切開,這些變化都是在巖層形成後才發生的。
這在今天聽起來很簡單,而當時這是革命性的。他創立了地層學,並為地質學奠定了基礎。通過發現來自不同時期的鯊魚牙齒有著同一起源,並陳述當前的自然規律在過去也通用,斯坦諾為均變論埋下了種子,其中心思想是過去所發生的改變和現在正在進行的作用方式相同。
到了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均變論地質學家詹姆斯·赫頓和查爾斯·萊爾研究了當前十分緩慢的侵蝕和沉積過程,意識到地球的年齡要遠遠老於聖經中所猜測的6000年。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了巖石循環,在20世紀中期它和板塊構造學說一起給予了我們有著熔化的地殼、震動的、包容萬象的地球理論。
現在,往大處想,來看看生物學。假設你在某一巖層找到了鯊魚牙齒,在其下方找到了某種你從未見過的生物的化石。更深的化石年代更老,對嗎?你現在有證據表明物種隨著時間起源並滅絕。拿均變論來說。某一種過程可能現在仍在進行,導致巖石、甚至生命發生變化。這也可能解釋了由斯丹諾這樣的解剖學家所發現的物種間的相似和不同之處。
查爾斯·達爾文在前往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漫長旅途中閱讀其好友查爾斯·萊爾的書《地質學原理》,這可以說是斯坦諾所創立的學科。可以說尼古拉斯·斯坦諾幫助發展了進化論,為地質學奠基,並展示了無偏見的經驗觀察如何能跨越知識的疆界來深化我們的洞察力。
後來,斯坦諾苦於自己的科學發現與宗教信仰無法調和。他於17世紀70年代放棄了科學研究,轉而研究宗教,並改變了自己的信仰,從信義宗信徒改為天主教信徒。1675年開始擔任聖職,1677年成為一名主教,並被委任為德國北部和斯堪地那維亞教區的牧師。1686年在德國什未林去世。
然而他最出色的成就可能是他的格言:超越我們的感官和現有的理解來尋求真理,如同追尋未知之美。我們所見的很美,我們所知的更美,而最美的是我們所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