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大超往年,為紡織企業「雪中送炭」。在緩解市場燃眉之急的...

2020-12-03 經濟日報

11月28日起儲備棉出庫正式開始銷售,這一輪儲備棉投放時間將持續到2014年8月底。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11月27日發布公告表示,為滿足紡織企業用棉需要,經國務院批准,有關部門決定出庫銷售部分國家儲備棉。儲備棉投放時間為自2013年11月28日至2014年8月31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通過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儲備棉競賣交易系統以公開競賣方式投放儲備棉。此輪儲備棉投放中,標準級棉競拍底價為18000元/噸,不搭售配額。

投放時機值得玩味

這一輪儲備棉投放正值歲末,新棉收儲加工旺季,投放時間的選擇值得玩味。

「此輪儲備棉投放要延續到明年8月底,意圖很明顯,只要市場有需要,國家可以將陳年棉花不斷投向市場,甚至今年新入儲的棉花也可以往市場投放。」新疆石河子大學棉花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力說,「此輪儲備棉投放也顯示,國家對於後期棉花收儲和投放走市場化道路較為認可,棉花終究要流入市場進行消化。」

今年1月到7月中儲棉公司也曾進行了一輪儲備棉投放,但只是投放到企業9月份的用量,後來再沒有投放。目前企業的庫存比較緊張,市場對新一輪的儲備棉投放頗為期待。

「當前正值紡織企業用棉高潮,棉花進口配額基本用完,因此市場上對棉花需求比較旺盛。」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芳說。儘管需求較大,但市場對儲備棉還是有選擇地吸收。在前兩天的競拍中,近40%的標的流拍。流拍標的主要是內地產棉,而新疆棉的成交率比較高,進口棉的成交率也很高。在競拍開始的兩天內,投放的進口棉幾乎全部成交。

11月28日開啟的儲備棉投放時間跨度長,力度超往年。棉花庫存壓力較大或是年內重啟儲備棉投放的重要動因。

2013/2014季新棉,由於設定的收儲價遠高於全球及國內棉花市場價,截止到12月6日,棉花收儲量達到353.92萬噸。業內人士認為,2013/2014年新棉大幅度流入國庫基本無懸念,儲備棉庫存壓力將持續增大。

高芳說,2012/2013季新棉的大量流入國庫,使得國家不得不借用糧庫裝棉花。

「如果庫存不及時清空,恐怕今年棉花的倉儲將成問題。」王力說,由於各地棉花倉儲庫容有限,現在棉花正值收儲旺季,國家投放儲備棉也是為了騰空庫容。

倉儲成本也是儲備棉投放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儲備棉倉儲成本包括棉花存放導致品質降級損失、支付貸款利息等,據估算每噸儲備棉國家每年需承擔2000元左右的倉儲成本。按1000萬噸左右的庫存計算,儲備棉年潛在損失超200億元。王力認為,新棉不斷入庫,財政和庫存壓力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家降價投放儲備棉。

大量補庫意願不強

截至12月6日,2013年度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9.27萬噸,其中國產棉成交7.13萬噸,進口棉成交2.14萬噸。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企業用棉需求迫切,但是多數紡織企業大量補庫意願不強,因為此次儲備棉投放不搭售進口配額,雖然今年儲備棉投放價格定在每噸18000元,比上一年度的每噸19000元下調1000元,綜合算下來,價格也不算低。

湖南省銀太紡織集團董事長黃維新告訴記者,以往許多企業拍儲更多是為了拿到進口配額,這樣可以拉低國內外棉花差價,降低用棉成本。從此輪儲備棉投放價格來看,紡織企業用棉成本並未下降。不能排除一些企業仍選擇從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國等地進口價格便宜的棉紗。

「除了儲備棉投放價格不是特別吸引人,最擔心的還是棉花質量問題。」河北邯鄲騰龍棉業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本年度儲備棉投放先行出售2011年度棉花,由於棉花存儲時間較長,品質上可能會打折扣。

此次儲備棉投放中對進口棉依存度較高的企業將不會急於競拍,尤其是一些高紡、精梳紗生產廠家進口棉使用比例高達90%以上,對拍儲興趣不大。

儘管一些企業補庫意願不強,但受儲備棉投放影響,棉花現貨市場價格波動明顯。據了解,河南棉商、貿易商和經銷商庫存的地產棉價格相繼走弱,其中皮棉3128B價格為18500元/噸,每噸直降300元,但仍比儲備棉高出500元以上,仍有下跌空間。國儲棉出庫銷售對市場上質量較好的皮棉衝擊很大,尤其是一些整體質量不錯、只因為某項指標不符合交儲條件的棉花。

近期一些紡織企業和棉商紛紛到新疆阿克蘇、阿瓦提等地詢價採購,吸引他們的正是被退儲和無法整批交儲的皮棉,因為這些棉花品質相比其他地區更好,而價格受儲備棉投放影響正在下降。品質最好的白棉1、2級目前價格在每噸20000元至20300元之間。赴新疆採購的棉商認為,國家儲備棉投放標準級皮棉價格18000元/噸,這將成為未來市場的最高價,預計本年度部分級別新疆棉現貨價格有望在18000元/噸一線徘徊。

「紡織企業只有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才會大量拍儲。現在受儲備棉投放影響,棉花收購價、市場銷售價格都在下降,市場行情不是往上走的趨勢,多數紡織企業不會大量拍儲,仍會維持隨拍隨用的策略。」中國棉花協會有關負責人說。

嚴防「轉圈棉」

「轉圈棉」是近年來棉花市場上頗為敏感的一個話題,也是儲備棉投放中值得重視的問題,否則投放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嚴重破壞棉花市場的秩序。

「轉圈棉」是指紡織企業以低價購買儲備棉後,未自用而是以較高的價格進行倒賣,特別是將儲備棉重新套包、打包冒充本年度棉花交儲的行為。

為了嚴防投放的儲備棉變為「轉圈棉」,11月28日啟動的儲備棉投放出臺了較為嚴格的政策,規定參與競買方必須為列入國家統計局紡紗量統計範圍內的紡織用棉企業,參與投放交易需要在交易市場辦理開戶手續。要求參與者預先繳納不少於50萬元的保證金。而且規定參與競買企業於2014年3月31日前的最大競買數量不得超過其4個月的棉花使用量,其中2014年1月31日前的最大競買數量不得超過其2個月的棉花使用量。

為防止企業利用「轉圈棉」交儲,今年9月中旬,中儲棉就發布了《關於嚴格規範2013年度臨時收儲交易企業資格和交儲行為的公告》。《公告》要求,直接參與新年度棉花交易交儲的企業必須為400型棉花加工企業,或400型棉花加工企業的上級法人,以及租賃、委託400型棉花加工企業加工棉花的租賃方或委託加工方。

「在今年新棉上市之前,有關部門暫停儲備棉拋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防止『轉圈棉』的出現。」王力說。

雖然國家層面屢出政策嚴防「轉圈棉」,但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業內人士表示,只要棉花收儲價和市場價存在利潤空間,就不能完全杜絕這一現象。據測算,如果不考慮相關成本的話,以當前20400元/噸的收儲價和18000元/噸的投放價計算,每噸「轉圈棉」的盈利空間有2000多元。面對如此可觀的利潤空間,很難避免一些企業會鋌而走險。

如何有效防止「轉圈棉」,將成為檢驗此輪儲備棉投放效果的重要指標。

儲備棉的由來

1999年國家放開棉花購銷價格後,國家通過在主產區臨時收儲皮棉的辦法,緩解市場因供求、價格波動帶來的周期性問題,對於穩定棉花價格、保護棉農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國家還以競賣方式輪出儲備棉,滿足紡織用棉需要,穩定棉花市場。

2010年受國內外棉花減產和市場炒作等影響,棉價暴漲到每噸30000元以上,產棉區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都擔心棉價大幅波動影響棉農利益和生產積極性。為了穩定棉花生產、經營者和用棉企業市場預期,保護棉農利益,保證市場供應,國家決定將在棉花主產區臨時收儲皮棉的措施常態化,從2011年度開始實行棉花臨時收儲制度。

隨後兩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強調這一政策。這項政策的要點,一是春播前提前公布收儲價格和預案,讓農民吃上定心丸,穩定市場預期;二是由限量收儲改為敞開收儲,以保證保護農民利益不打折扣。 (本報記者 杜 芳整理)

相關焦點

  • 金融辦牽起「紅絲線」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10月華為下單
  • 河南紡織市場調研報告
    為了了解目前紡織市場的生產經營情況,棉紡產業服務中心近日赴河南一帶調研棉花貿易商、紡織企業和坯布企業等,針對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市場關心的問題等了解企業第一手的信息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 山東紡織企業搭「一帶一路」 魯泰集團等布局海外市場
    山東紡織企業搭「一帶一路」 魯泰集團等布局海外市場 2017-11-09 10:33:12 來源:慧聰網   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為期20
  • 一份文件給廣東紡織服裝行業打上強心針!
    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產業整體利潤率有明顯提高,到2025年,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工業增加值超72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3萬億元。  (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建成一批技術研發、創意設計公共平臺,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人才。
  • 紡織上遊原料市場正在經歷「潮汐周期」調整
    ,這就是當前紡織上遊原料市場正在經歷著的「潮汐周期」調整階段。綜上分析可見,雖然本季度紡織原料行情走勢有所分化,但市場需求面卻無一例外遭遇寒流,各個品種都在經歷抽絲剝繭似的利潤回吐。外界對其中原因心知肚明,各種因素積累之下所體現出的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放緩,導致市場所給予的需求出現縮量。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2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97.12億美元,同比減少7.01%,環比減少54.87%。
  • 要將可持續貫穿紡織全流程,頭部企業是如何發力的?
    要將可持續貫穿紡織全流程,頭部企業是如何發力的?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化纖企業與紡紗企業強強聯手,共同將可持續發展紡織品做大做強,賽得利集團和他的下遊客戶就是如此。面對今年不景氣的紡織市場大環境,企業負責人表示南通雙弘將環保循環再生進行到底,尋找新的突破。南通雙弘研發的 蘭精粘膠EV纖維繫列紗線就詮釋了全新的綠色環保理念。
  • 圈一圈最近紡織人都怎麼說(現狀篇)
    從發生疫情到現在的海外疫情持續爆發,我朋友到現在都還沒開過工,若大的工廠就一個保安看著,我朋友說到4月底還不好轉的話,也就關門了。今年的疫情下不知道多少大小工廠還在撐著,令人唏噓不已! •  發言人:紡織行業的朋友叫苦連天,外貿訂單取消了一大批,疫情不知啥時候能結束,做外貿的工廠受影響可不小,今年還是重點盯國內市場吧。
  • 紡織漲跌榜(11.30):紡織大宗商品「錦綸」成衝榜冠軍;輕紡城價格...
    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5種,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滌綸DTY(-1.03%)、滌綸POY(-0.81%)、人棉紗(-0.67%)。周均漲跌幅為0.2%。預計後市PTA市場續漲乏力,面臨下行的可能。滌綸DTY 11月27日價格6912.22元/噸,最近一周下跌1.03%,同比下跌20.33%。周初在原料市場帶動下,產銷起飛,25日當天滌綸長絲產銷在300%以上,下遊紡企抄底意願增強,部分下遊工廠補貨,採購力度普遍較前期有所放量,市場交投氣氛火熱,工廠庫存壓力也有所緩解。
  • 全球紡織事(11.30):亞洲幾大紡織出口大國幾乎同時進入「冬季...
    全球紡織事(11.30):亞洲幾大紡織出口大國幾乎同時進入「冬季」;10000美金天價運費出現!紡織外貿生意還好嗎?5種,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錦綸FDY(2.39%)、錦綸DTY(1.67%)、PTA(1.22%)。
  • 紡織化纖工業
    ◆紡織化纖工業◆【紡織化纖工業概況】 紡織化纖行業是杭州市重要的民生產業,在工業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最大,從業人員最多,對繁榮市場、改善人民生活、創建和諧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發展,杭州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紡織化纖大市。全市有7個中國紡織工業的名城、名鎮,蕭山區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紡織化纖生產基地。  紡織工業全年內需不旺、外銷低迷、內外棉差價巨大、成本高、利潤下滑。杭州市轉變生產方式,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差異化發展,呈現企穩發展、適度增長的態勢。  全市規模以上紡織、化纖、服裝企業1234個,佔工業企業總數的20.8%。
  • 濱州市啟動家紡紡織產業發展規劃編制
    觀摩會圍繞濱州市紡織優勢企業的產業鏈延伸、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思路等方面,觀摩學習了惠民金冠網具、亞光家紡、愉悅家紡(萬達廣場體驗中心)和濱魏工業園等重點紡織企業。  紡織產業是濱州市的基礎產業、優勢產業和民生產業。
  • 消費意願下降、海外訂單滑坡,紡織企業怎麼辦?
    春天,本是張揚美的季節,也是服裝等相關企業收穫的季節。但今年春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述聊天場景卻成為許多女性消費者之間的一種常態。   消費端「寒冷」如此,供給端的相關紡織服裝產業自然也是寒意陣陣——訂單少了、訂單暫緩、訂單取消……諸如此類的訊息,無不讓人們關心起一件事: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這條上連數以萬計企業、下連海量消費群體的大產業鏈,生存狀態如何?
  • 日本紡織服裝市場禁用偶氮染料警示
    近來有來自日本的消息稱,為保護消費者安全,日本紡織業界也開始計劃限制進口和使用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紡織服裝產品。之前日本雖無相關法律限制相關有害化學物質,但是為消費者的健康和衛生考慮,對有害物質的選定、限制方法、測定檢測方法都在積極制定之中。從日本得到的消息,不久日本紡織業界即會發布其關于禁用偶氮染料測試相關要求。
  • 發揮財政金融職能 加大企業上市獎補力度 陝西上市公司數量 躍居...
    加大財政對上市融資的獎補力度、及時撥付獎補資金、支持培養上市後備力量……為推動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鼓勵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今年以來,省財政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安徽:暢通金融「血脈」 「貸」來企業新動能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一旦嚴重「貧血」,中小企業寸步難行。金融支持措施如何幫助小微企業對衝疫情影響?企業融資困難是否緩解?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他舉例說:「疫情發生後,我們以某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核心客戶,爭分奪秒,克服重重困難,從平臺搭建、客戶註冊到貸款發放到帳,僅用3天時間,為其上遊醫療用品供應商成功發放1000萬元疫情防控網絡供應鏈貸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保障了防疫耗材和藥品的生產供應。」
  • 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百強榜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排名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紡織產業等重點傳統產業分...
    到2020年,培育銷售超50億元企業8家,其中銷售超200億元企業1家、超100億元企業3家;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成企業股改30家,新增上市(含新三板)公司10家,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紹興紡織上市板塊。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航型企業。   5.綠色製造有新推進。
  • 供需問題有望緩解 甲醇價格重心將抬升
    展望2021年,甲醇市場供過於求問題將緩解,供應過剩量預計僅有5萬噸,加之宏觀環境略微向好,甲醇期貨價格重心有望抬升。 截至2020年年末,國內甲醇總產能預計為9914萬噸,較2019年增長11.8%。生產利潤方面,2020年年初,在疫情的打壓下,需求大幅下降,甲醇價格走低,生產利潤縮水,之後被動跟隨油價低位振蕩,8月前甲醇生產一直處於虧損狀態。8月之後,甲醇基本面邊際好轉,價格重心開始上移,上下遊利潤重新分配。
  • 孫瑞哲:以恆心創恆業,於變局開新局——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
    針對疫情發展導致的上遊原料緊缺問題,化纖協會迅速成立工作協調小組,協調上遊原料企業加大生產力度,相關工作有效緩解了原料供需矛盾。服裝協會、家紡協會、針織協會、棉紡協會等也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引導幫助一大批紡織、服裝、家紡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產線改造,購置相關設備,轉產口罩、防護服等物資。
  • 中巴紡織品貿易合作前景廣闊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綜合服務商
    達烏德曾與中紡聯進行會談並達成重要共識:雙方要進一步加強互訪交流,促進中巴紡織業務實合作。此次代表團以家紡企業為主,也是希望中巴紡織業合作從紗線和布逐步向染整、紡織成品延展,實現全產業鏈互補合作。同時希望在巴方有力支持下,通過訪問掌握市場行情、貿易政策、投資環境、安全形勢等一手信息,鼓勵更多中國優質紡織企業走出去。會談期間,中方企業家一一介紹了各自企業的特點及優勢,並表達了在巴尋求商務合作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