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意願下降、海外訂單滑坡,紡織企業怎麼辦?

2020-12-06 中國紡織網

  「今年一件春裝都沒買。」「我也是哎,倒是省錢了。」春天,本是張揚美的季節,也是服裝等相關企業收穫的季節。但今年春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述聊天場景卻成為許多女性消費者之間的一種常態。

  消費端「寒冷」如此,供給端的相關紡織服裝產業自然也是寒意陣陣——訂單少了、訂單暫緩、訂單取消……諸如此類的訊息,無不讓人們關心起一件事: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這條上連數以萬計企業、下連海量消費群體的大產業鏈,生存狀態如何?浙江紡織企業的老闆們又在忙碌些什麼?帶著這些疑問,近期記者走進省內紡織業集聚的紹興、嘉興、湖州、杭州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激變行業遭遇「倒春寒」

  這個春天,浙江紡織產業可以說是「陷入寒冬」,上下遊產業鏈一損皆損。

  浙江有著完備的紡織產業鏈。上遊化纖領域,桐鄉、紹興、蕭山是全國知名的化纖新材料生產基地,滌綸纖維產量超過160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二分之一;中遊印染領域,紹興柯橋的藍印時尚小鎮,集聚了108家印染企業,印染量接近全國三分之一;下遊的服裝服飾領域,全省已形成18個服裝產業集群

  「即便有龐大的下遊客戶群,我們最近的銷售也出現大幅下滑。」在家紡企業集聚的長興縣夾浦鎮,浙江科藝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藝紡織」)是當地為數不多的上遊化纖企業之一,當地約八成的紡織企業處於其下遊。公司副總經理沈建明告訴記者,客戶大多都是做外貿訂單的,用他們的原絲生產坯布後再經過印染出口海外。3月下旬以來,下遊企業的新增訂單明顯減少,公司的庫存一度高達五六百噸,是平時的兩倍多。

  在距離「科藝紡織」僅數公裡外,下遊企業「誠鑫紡織」的訂單已經縮減了近一半。「我們的產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出口海外的,國際市場的波動對我們影響很大。」公司副總經理童毅洪說,從4月以來就不斷有國外客商來電取消或延後訂單。受此影響,他們倉庫裡的坯布存貨已經多達600多萬米,價值超過1000萬元。

  「現在,最讓我擔心的不是訂單被取消,而是國外渠道商、合作夥伴會在這次疫情中倒下。」談及海外市場的風險,「鑫常紡織」副總經理張健介紹,這段時間不斷有國外客戶要求延後付款,金額超過200萬元,並且還有600多萬元「漂在海上」的貨物也可能會面臨「回款難」的問題。不僅如此,張健說目前公司只有五六十萬美元的訂單在手,僅夠維持企業20多天的生產,並且從4月以來幾乎就沒有新增的海外訂單了。

  不僅在長興,紹興龍聚紡織有限公司也一樣因訂單減少而叫苦不迭。「這個春天我們往美國市場只發了兩個貨櫃,歐洲訂單更是『全軍覆沒』,至今一個貨櫃都沒發出去。」公司總經理宋佔鋒告訴記者,目前來看最多只能扛到今年8月份。浙江維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海鋒告訴記者,公司設備利用率現在只有六七成,加工單價還打了八折,相當於實際利用率只有一半;而紡織企業只有設備利用率達到85%才有利可圖,現在開工生產主要是維持公司運營。

  應變想盡辦法活下去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眾多浙江紡織企業表現出極強的求生欲,充分展現了浙江民營經濟的活力和韌性。

  動態調整產能,成為企業疫情下求生的首要法則。走進浙江華港染織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發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5個車間裡,做外貿訂單的車間全部暫停了,而做「牛奶絲」產品的印染車間卻異常忙碌。總經理顧洪宇告訴記者,這個車間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月底,而且還不斷有客戶在追加訂單。他告訴記者,因為他們採用了業內頂級環保染料和環保助劑,品質好於同類產品,因此即便是在疫情影響下訂單也沒有減少。

  「這樣的創新,多虧了產業鏈上遊的關鍵企業龍盛、傳化,他們的最新技術和產品都很快在我們這裡得到應用。」顧洪宇說,眼下他正將另一個做普通產品的車間改造升級成做牛奶絲產品的車間,目前僅蒸化機、新印花機等裝備已投入200多萬元。

  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轉型的紡織企業在柯橋並不少。「眼下企業遇到了困難,但是每家企業都在想辦法。」柯橋區經信局黨組成員王好告訴記者,有些外向型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通用性強的紡織產品生產比例,因為這樣的產品在疫情過後不愁銷路。

  除了轉型拓市場外,更多企業選擇主動收縮產能,減少開支的同時穩定工人隊伍,「誠鑫紡織」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們已經根據在手訂單情況主動縮減產能至原先的七八成,同時對員工實行錯時上班制。」該公司副總經理童毅洪說,雖然工人工資也隨之減少,但公司跟員工解釋了減產的原因,也分析了市場行情,工人們大多還是能夠理解企業的苦處。童毅洪坦言,接下來,隨著訂單進一步減少,他們或許還將進一步縮減產能;但不管怎樣,都會努力保持工廠的低負荷運轉,以此來維持核心員工的穩定。

  在杭州,從事家紡生產銷售20多年的陳世榮做過傳統外貿、國內電商,四五年前轉戰「亞馬遜」,在歐美終端消費市場上迅速「攻城略地」——如今年銷售額已超過5億元。可即便如此,他也察覺到國外市場的陣陣寒意:他的網店訪問量和日成交額出現「斷崖式」下滑,較最高峰時減少了近半。

  面對市場驟然下滑,陳世榮卻並不慌張。「市場終究會在疫情過後迅速恢復,現在要做的是練好內功,以便將來把握市場反彈的機遇。」他說,疫情正好為他提供了一次練內功的機會。近些年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增長迅速,但專業人才嚴重短缺,陳世榮準備在疫情期間對員工加強培訓補上短板。就在前兩天,他又招聘了兩名碩士,準備重點培養。

  除了留住人、做好培訓,還有不少企業正趁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開始儲備低價原材料。沈建明告訴記者,3月以來國際油價不斷下滑,也連帶著他們上遊的原料「滌綸TY」價格不斷下滑,已經達到了近十幾年來的最低價。「最近又再次下滑,在我們看來或許已經越來越接近價格底部。」他說,為此他們已經拿出了五六百萬元買入一批原料,如果後期原料價格繼續下滑,他們還將進一步「抄底」。沈建明相信,疫情過去後,這些低價買入的原材料將為企業帶來不菲利潤,以對衝疫情的影響。

  求變像步魚一樣敏捷求生

  步魚,是江浙一帶常見淡水魚,顏色似土、肉質鮮美,具有喜安靜宜群居、反應靈敏、爆發力強等特點。

  4月21日,距離紡織重鎮紹興柯橋發布「步魚計劃」剛好一個月。「步魚計劃」寓意柯橋製造業要專心致志做實業,和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對市場反應既靈敏快捷又爆發力強。尤其是危機當前,要趁機練好內功,一旦市場恢復,能迅速咬住機會,重新奮起。

  「浙江紡織產業強在產業鏈完整,這是危中尋機的最大優勢。」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表示,此次突發疫情全球蔓延,很多地方的終端消費市場一下子「消失」,從而將危機傳導致整條產業鏈。也就是說,並非產業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市場驟然萎縮所致。

  紹興百麗恆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說法恰好可以印證這個觀點。「我們外貿兩大塊,一塊面料出口到東南亞製成衣,訂單幾乎沒了,還有一塊直接銷往美國沃爾瑪超市,還在不斷追加訂單。」公司總經理夏忠發現,疫情下沒有關門的美國超市,對布料的需求量不降反升,最近對方又追加了一筆100多萬米的訂單。

  夏忠告訴記者,沃爾瑪每年都會對公司進行考察。去年7月沃爾瑪高管在百麗恆考察時,剛好也到過東南亞,對方認為,即便加徵關稅,他們依然願意來中國採購。因為這裡產業鏈完整、供應能力穩定、產品質量可靠,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這次疫情帶來的極限施壓,猶如一面鏡子,清晰照出浙江紡織業的長短板——產業鏈完整,不代表產業鏈強韌。因此,要度過危機,還得從產業鏈上下功夫。此時,補齊產業鏈短板、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正是良機。柯橋的「步魚計劃」,正有強鏈補鏈的含義。「有印染,有輕紡市場,但上遊的化纖、織造是柯橋的短板,接下來的項目引進上,柯橋會有意識『補鏈』,同時加強同周邊配套產業的協同性,從而培育形成一條更為強韌的產業鏈。」王好說。

  想從產業鏈補齊做強上下功夫的企業越來越多。紹興本地化纖龍頭企業天聖控股,近段時間一口氣收購了7家印染企業,從上遊化纖向下遊印染延伸,進一步提升產業鏈聚合度。王好注意到,這段時間已經有8家印染企業要求廠房改造提升。「我記得盛鑫印染在一個周三下午提交了申請,多部門會審在周五下午完成,48小時裡,公司董事長傅見林給我打了10多個電話。」王好說,傅見林有句話讓他印象深刻,「現在是廠房改造的最佳時間,我一刻都等不了」。

  如今,紹興海通印染有限公司熱鬧非凡,工地上6臺挖掘機揮舞巨臂忙碌著,舊廠房已經不見蹤影,一個投資1.5億元的改造升級項目正在爭分奪秒建造中。「儘管產能與過去基本持平,但新上的高支高密面料項目,每米附加值可以上升到8至16元,遠高於現在普遍每米1元的水平。好馬配好鞍,不能再走靠跑量過活的老路子了。」浙江省印染產業協會會長、海通印染董事長李傳海信心滿滿。

  此時的逆向投資,正是增強自身肌體、在產業鏈上謀求更優位置的最佳時機。每次危機來臨,都會有一批企業崛起,當然也會有一批企業倒下,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對浙江紡織產業鏈來說,在危機的洗禮中得到升華,是使命和責任。李傳海認為,疫情過後,大家的環保意識會更高,印染行業的門檻也會隨之提高,柯橋印染產業治理標準遠高於全國,將贏得更多機會。從全產業鏈角度看,全世界沒有像柯橋這樣配套齊全的地方。「接下來,柯橋印染應該從為浙江、中國提供印染服務轉向為全球紡織產業提供印染服務。」他說。

  【記者手記】傳統產業不能忽視

  近日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被問及「遷往東南亞地區的產業是低端製造業,不必留住這些低端企業和低端產業」時談到,必須有一個長期繁榮昌盛的傳統產業,否則經濟就無法實現獨立自主;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如果沒有基礎的傳統製造業產業,很多所謂的高端產業根本發展不起來。

  而筆者在柯橋採訪時,一位印染企業老闆談起了同樣的話題。他不無傷感地提到,不少人認為印染行業高汙染,應該被淘汰,或者轉移出去。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好比學數學,一般先從數字開始,然後是加減法,再往後學習各種公式,到了大學裡學習公式是怎麼來的,再往深一步,就是研究公式的前提條件,提出各種猜想。環環相扣,少了哪一環都很難繼續深入到下一環。

  這就好比一個工業體系,離不開基礎工業奠定的基礎。沒有基礎工業的支撐,工業很難走向縱深、走向高端。而且越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各個產業越是誰也離不開誰,產業本身並沒有高低端之分。只有各個產業協調發展,才能形成完備的工業體系。

  疫情之下,產業鏈的安全引起各個國家的警覺。中國雖是全世界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但產業鏈也有脆弱之處。此時此景,如何對待傳統產業,值得深思。切勿隨意給產業貼標籤,更不能一刀切。畢竟,哪怕是傳統印染行業,也可以有高附加值,關鍵在於企業能提升有價值的技術含量。當然,符合環保要求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底線。

相關焦點

  • 圈一圈最近紡織人都怎麼說(現狀篇)
    疫情的爆發無疑對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衝擊,對紡織行業帶來何種影響,且看下文紡織人怎麼說。為了適應版面需求,小編對部分文字做了一些改動。 •  發言人:棉紡織行業當下極度艱難。國家收儲棉花,不能解決訂單取消、後續訂單終止對整個行業的衝擊。
  • 越南紡織服裝訂單逐漸恢復!機械設備和紡織服裝原料需求激增!
    去年出口額達220億美元的皮鞋與手提袋領域對經濟體系的出口指標完成一事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各協會以及企業加緊跟進訂單。  過去10個月,鞋類出口額達134億美元,同比下降10.3%;手提袋達25億5000萬美元,同比下降17.1%。9月及10月份的訂單比前幾個月增逾10%。
  • 山東紡織企業搭「一帶一路」 魯泰集團等布局海外市場
    山東紡織企業搭「一帶一路」 魯泰集團等布局海外市場 2017-11-09 10:33:12 來源:慧聰網   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為期20
  • 年末長絲-織造企業接數億訂單 2019年紡織內外貿行情能否好轉?
    年末長絲-織造企業接數億訂單 2019年紡織內外貿行情能否好轉?這不,中美貿易緩和的信號彈才釋放沒多久,這周就有企業相繼接到出口大單。紡織工廠、聚酯工廠接到數億出口訂單據聞上周五(12月14日),有三家聚酯工廠接到數億的長絲出口訂單!江蘇某大型紡織企業也接到上億外貿面料訂單。
  • 自行車火爆:產能跟不上,海外訂單排到明年6月
    三季報相繼披露之後,國內的自行車企業受到了廣泛關注。11月24日,上海鳳凰(600679.SH)發布公告,證實媒體報導「上海鳳凰接到的海外自行車訂單已經排到明年6 月」的消息屬實,並稱「公司訂單排期系根據客戶訂單要求、公司供應鏈系統等方面情況綜合確定的結果」。
  • 紡織漲跌榜(11.30):紡織大宗商品「錦綸」成衝榜冠軍;輕紡城價格...
    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5種,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滌綸DTY(-1.03%)、滌綸POY(-0.81%)、人棉紗(-0.67%)。周均漲跌幅為0.2%。另外,紡織進入傳統淡季,市場新增訂單不佳,原料逢低買入後,庫存水平上升,因此預計短期內採購意願不強,觀望情緒較濃。預計後市PTA市場續漲乏力,面臨下行的可能。滌綸DTY 11月27日價格6912.22元/噸,最近一周下跌1.03%,同比下跌20.33%。
  • 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這一次變得尤其困難,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已經從投資轉向消費。投資為核心驅動力時,政府可直接下場,通過修路建橋蓋房子等基建投資拉動經濟;但如果基礎投資接近飽和,增長源頭主要依賴消費時,面對民眾消費意願不高,政府卻缺少直接下場幹預的手段,「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
  • 國際紡聯發布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
    ,紡織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極度不確定性增加。所有地區的企業都報告了大量訂單的取消和推遲。只有極少數企業通過生產個人防護設備(PPE),來迅速適應形勢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東亞地區的訂單降幅為28%,明顯低於其他所有地區(41%及以上)。可以假設,這個地區首先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也首先從危機中恢復。特別是中國和韓國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在過去的幾周裡,大多數中國紡織企業都大幅提高了產量。
  • ...力度大超往年,為紡織企業「雪中送炭」。在緩解市場燃眉之急的...
    大量補庫意願不強 截至12月6日,2013年度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9.27萬噸,其中國產棉成交7.13萬噸,進口棉成交2.14萬噸。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企業用棉需求迫切,但是多數紡織企業大量補庫意願不強,因為此次儲備棉投放不搭售進口配額,雖然今年儲備棉投放價格定在每噸18000元,比上一年度的每噸19000元下調1000元,綜合算下來,價格也不算低。
  • 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消費的活躍,以穩定的收入預期為前提。政府雖然不能直接代替民眾消費,卻可以通過「穩就業」來穩定民眾收入預期,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消費基本盤。穩就業就是穩企業,核心手段是減稅、降費、續貸。其中,續貸尤為重要,理論上講,只要貸款資金跟得上,企業沒有訂單也能活下去,過去我們講的很多基建相關的「殭屍企業」,便是這麼續命的。
  • 商業模式 | O2O電商外賣模式下重複消費意願影響因素研究
    研究發現期望感知和消費感知均能顯著影響顧客重複消費意願,且消費感知的影響作用更大,服務響應對顧客消費感知的正向影響力最強。關鍵詞:O2O;電子商務;重複消費意願;結構方程模型目前,企業進行電子商務開發的戰略重心逐漸由「產品」向「顧客」轉移,同時也催生出了線上線下互動協作的O2O電子商務模式。
  • 歐美疫情、天氣失算,大客戶叫停訂單,一切難料!紡織人算壞帳的時候...
    歐美疫情、天氣失算,大客戶叫停訂單,一切難料!紡織人算壞帳的時候到了? 2020-11-09 10:07:52 來源:布工廠、中國紡織報、紡織頭條 二次疫情突發的消息,讓近期稍有好轉的紡織市場突然蒙上一層陰影!
  • 多公司防疫物品獲認證,助力海外訂單增長
    其中,華大基因、嘉麟傑、魚躍醫療、永太科技等公司旗下防疫產品獲得相關認證,有望進一步打開海外銷售市場。繼獲得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後,華大基因公告,全資子公司華大生物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於近日取得了由日本PMDA(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籤發的《體外診斷產品生產銷售承認書》(即日本PMDA認證)。
  • 薛洪言: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其中,續貸尤為重要,理論上講,只要貸款資金跟得上,企業沒有訂單也能活下去,過去我們講的很多基建相關的「殭屍企業」,便是這麼續命的。 所以,只要決心夠大,金融資源跟得上,穩就業是能做到的。
  • 五臺山山體滑坡 遇到山體滑坡該怎麼辦?
    原標題:五臺山景區發生山體滑坡道路阻斷無人員傷亡 景區:請遊客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中國小康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 受近期持續降雨影響,7月19日18時左右,山西五臺山景區核心區主幹道梵仙山路段發生山體滑坡,沒有人員傷亡,但是主幹道路被整體阻斷,進入核心區車輛必須繞行明清街狹窄道路
  • 中國風電企業開疆拓土,向海外發起攻勢
    本文共1368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中國最大風力發電機企業新疆金風科技將全面拓展世界市場。在政府扶持下,金風科技具備強大的價格競爭力,在中亞等地的訂單開始增長。在各國推進可再生能源投資的背景下,繼光伏面板之後,在風力發電機領域,中國企業也有可能席捲市場。
  • 河南紡織市場調研報告
    為了了解目前紡織市場的生產經營情況,棉紡產業服務中心近日赴河南一帶調研棉花貿易商、紡織企業和坯布企業等,針對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市場關心的問題等了解企業第一手的信息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 核心機械訂單被視為衡量未來六至九個月企業...
    日本9月核心機械訂單三個月來首降,令資本支出復甦前景蒙陰;① 日本9月核心機械訂單三個月來首降,而且下降速度超過預期,打擊了對企業支出迅速上升可能幫助經濟從疫情危機中快速反彈的希望。② 核心訂單下降凸顯日本企業不願增加資本投資,因新冠疫情捲土重來,令全球需求前景變得暗淡。③ 9月核心機械訂單較前月下降4.4%,8月為增長0.2%。
  • 有理有據,2019年六大類紡織機械應滿足哪些趨勢性需求?
    圓緯機行業上半年形勢較好,但第三季度受國際貿易環境影響,訂單明顯減少,前三季度總銷量同比有所下降。國內市場以普通單雙面機型為主,電腦提花圓機市場穩定。越來越多用戶青睞高機號細針距機型,主要用於生產泳裝等面料。此外,圓緯機海外市場第三季度表現較差,國內多數圓緯機企業外銷訂單出現一定幅度下降。
  • 孫瑞哲:以恆心創恆業,於變局開新局——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
    從分項景氣指數來看,二季度生產指數為53.5,大大超過一季度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為52.6,訂單恢復主要是國內市場的支撐,國外訂單指數僅為37.0,仍非常低迷。202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8.7,較一季度上升16.9個點;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為31.1,較一季度上升7.1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