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陳婷
今年瘋狂的商品不少,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萬萬沒想到,6月開始,自行車踏上紅利期,一路狂飆。
三季報相繼披露之後,國內的自行車企業受到了廣泛關注。
11月24日,上海鳳凰(600679.SH)發布公告,證實媒體報導「上海鳳凰接到的海外自行車訂單已經排到明年6 月」的消息屬實,並稱「公司訂單排期系根據客戶訂單要求、公司供應鏈系統等方面情況綜合確定的結果」。
上海鳳凰表示,訂單能否實現取決於公司現有產能等方面情況,能否最終盈利、以及實現盈利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
在此之前的11月19日、20日,上海鳳凰剛剛經歷了連續兩日的漲停。
11月20日,上海鳳凰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訂單大增主要與海外需求增長有關。「疫情影響之下,出行方式在改變,海外對自行車本身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當地自行車的組織生產出現了一定困難,一些訂單也轉移到了國內。」
乘上東風的不僅是上海鳳凰。11月19日、20日,中路股份(600818.SH)、新日股份(603787.SH)分別漲停。
早在2020年6月4日,Wind便上線了自行車指數。Wind數據顯示,從該日起到11月25日,自行車指數的漲幅為52.9%。
更早之前,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5月,歐洲市場自行車銷售額暴漲。其中,西班牙漲超2200%,義大利上漲接近500%,英國也上漲了約380%,俄羅斯更是達到去年同期的60倍。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天貓平臺國產自行車出口成交額同比增長305%。
訂單火爆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自行車出口金額自4月起,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我國自行車出口4166.3萬輛,同比增長3.9%;出口額24.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
阿里旗下的東南亞電商Lazada,其平臺上的自行車銷量同樣迎來增長。11月20日,Lazada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經由Lazada賣往東南亞的國產自行車,成交額同比增長了12倍。
準備出海的自行車 圖片來源:天貓海外供圖
11月24日,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海外的自行車生產仍未恢復,這段時間之內,中國自行車可以說是全世界少有的選擇,「再加上國產自行車物美價廉,完全可以形成用戶粘性和市場競爭力。」
本土自行車企業因此迎來了訂單潮。根據上海鳳凰方面的消息,11月上旬出運的現貨資源目前已被一掃而光。自行車海外零售價對比出廠價,已經翻了5倍左右。
新日股份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存貨大幅增長了186.07%。公司解釋稱,主要系本期公司根據訂單量增加備貨所致。
海外市場的火爆使國內自行車企業業績迎來大回升,走出一季度的陰霾。
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路股份、上海鳳凰、新日股份營收平均同比下降24.35%,而到了第三季度,三者營收平均同比上漲51.87%。
訂單上漲對相關企業產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11月20日,據天貓海外相關負責人透露,為滿足海外消費者不斷上漲的自行車需求,上海鳳凰的七條生產線目前處於火力全開的狀態。
拓展產能成為當務之急。
8月20日,新日股份披露定增方案表示,擬募資不超過1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擴產項目建設,其中3.85億元用於無錫製造中心智能化工廠改擴建項目(三期)、4.35億元用於天津工廠智能化改擴建項目建設。
截至目前,新日股份的電動兩輪車的年產能在200萬輛左右,上述募投項目完成達產後,其年產能將接近500萬輛。
上海鳳凰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重組過程中,重組完成之後,將給公司額外帶來300萬的產能。
產業鏈公司也因此受益。
11月24日,八方股份(603489.SH)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的終端市場是在海外,從四、五月份開始,受到自行車出口上揚的影響,業績上漲明顯。
資料顯示,八方股份主要從事電踏車(即電動助力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根據八方股份的三季報,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9.70億為,同比分別上漲10.19%、28.06%。
產業升級契機
根據11月發布的《2021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流行趨勢報告》,疫情防控期間,我國自行車企業產量2300多萬輛,同比增長近10%;電動自行車企業產量近1600萬輛,同比增長近19%。全行業累計營業收入達750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超30億元,同比增長30%。
本次自行車產業的爆發和長期的積累有關。
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國已經是全球自行車生產和消費大國。根據上海鳳凰2019年的年度報告,國內自行車整車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 60%,整車出口量佔世界自行車貿易總量65%以上,均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出口國家以美國、英國、歐盟中的德國、荷蘭、保加利亞,亞洲的日本、印度為主。同時,國內消費量也居世界前列。
自行車出口渠道也呈現日漸豐富的趨勢。
上海鳳凰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鳳凰有許多總代理和關鍵的運營商,並且也在和阿里的國際電商進行積極地合作。上海鳳凰今年新客戶90%來自阿里巴巴國際站;9月,鳳凰自行車國際站平臺GMV環比增長150%。
在海內外需求共同增長下,自行車產業升級成為關鍵。
此前,中國自行車依靠性價比行銷世界。11月24日,在澳大利亞長期生活的徐來(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澳大利亞本土生產的自行車價格昂貴,身邊的朋友一般買二手自行車,「一輛自行車至少也要100澳元,山地車的話,大概要320澳元。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就便宜很多。」徐來表示。
國內自行車產業以低檔、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產品同質化問題明顯,部分企業缺乏競爭力。根據中國輕工業網發布的信息顯示:2019年1—12月,中國自行車、助動車及非公路休閒車製造業匯總企業單位數1057個,虧損企業數202個,營業收入同比減少 4.15%。
江瀚認為,疫情正改變世界的出行方式和消費文化,自行車逐漸成為一個主流的出行方式,中國的自行車產業會迎來比較好的發展。「對於我們來說,應該趕快抓緊時間做好自行車產業的發展配套,真正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從而推動整個自行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江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