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發大型風洞技術突破,國產控制立功,C919國產化再進一步

2020-11-04 嚮往天空的兔子

近日中控技術公司高調宣布,中控技術公司機組控制業務中心行業總工程師瞿楓率隊赴中航上海商發,參加中控技術承建的中航上海商發二期氣源項目控制系統項目開工會。這是即是中控公司首次進軍國內航空市場,也是世界範圍內商發大型風洞技術上首次使用國產化控制系統

國產大飛機項目C919作為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又一張名片,在設計之初為了降低成本,就走了全球化採購的路子。上海商飛作為集成製造商,在全球範圍內採購發動機、起落架和飛控系統等高難度設備,降低C919的研發成本。在C919完成前期訂單交付之後,再用賺到的錢完成設備的國產化替代任務。

但是有句話怎麼說得來著,路得一步一步走,飯得一口一口吃。隨著商飛的全球供應鏈逐步惡化,2015年中國航發商發公司宣布的長江系列發動機就成了商飛的最後希望。按照《中國製造2025》藍皮書的規劃,C919的配套發動機長江1000A將在2020年完成型號設計,2023年完成適航試飛,並且在2025年徹底投入商業使用。按照這個時間節點來看今年年底之前長江1000發動機就應該要下線了,適航取證工作全面展開。但是這時候就面臨著一個問題,國內沒有可供商用渦扇發動機適航取證的風洞。

長江系列發動機即使設計的時候可以使用軍用大型風洞輔助設計。但是在後續的適航標準取得的過程中需要公開測試風洞的相關信息,所以商飛如果想拿下具有是適航證的商用發動機標準,就必須要有配套的大直徑風洞。即使在中國風洞技術已經如此成熟的今天,民用風洞的作業系統還是被西方壟斷,並且對中國進行了嚴密的技術封鎖。風洞氣源系統壓縮機群全自動控制和大幅度變工況自動調節,更是兩項大涵道比商用渦扇發動機取證的核心技術。由於國內對於商用大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積累基本是0,在C919全球產業鏈遭到「逆風」的今天,風洞控制軟體居然成了國產長江系列發動機繞不過去的絆腳石。

為研髮長江-1000(C919配套發動機)和長江-2000(C929配套發動機)研發測試用的測試颱風洞氣源, 要滿足試驗用的高中低氣壓大流量供和各種苛刻工況下的大範圍風量調節。 風洞氣源通過23臺大功率壓縮機串並聯運行來滿足低壓/中壓/高壓供氣,同時通過抽氣滿足高空真空試驗條件。風洞氣源系統的自動化控制大規模壓縮機組的群控壓縮機組負荷分配自動控制與調節,這些技術是C919/C929渦扇發動機和驗證機零部件研發的重要基礎。

在本項目中,中控技術不經提供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網絡化混合控制系統,壓縮機控制系統、自主儀器儀表的檢測系統與安裝調試工作,還還提供了從流程設計諮詢、儀表選型設計到控制技術方案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對抽氣機的編組統一控制控制系統將實現供氣模式下在線自動調節各壓力下總管出口壓力的能力。中控技術提供的風洞控制系統基本達到了世界同期軟體系統的第一梯隊,成功打響了C919設備國產化替代方案的第一槍

中控集團作為一家成立不到20年的民營企業,就能拿下上海海商發二期氣源控制系統項目,開拓大型風洞控制系統的無人區,兔子實在是無比佩服。C919大飛機項目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獨的項目,我們一直希望C919項目能夠拉動國內高端製造業發展,尤其是給高精度機械加工、航空高性能才來、商用控制控制軟體、航空晶片等方面打上一針雞血。2020年,中國民航市場預期將超過2000億,蛋糕已經足夠大了,靠技術切一塊蛋糕的集團咱們實在是不嫌多

相關焦點

  • 3倍於C919大飛機明年開造,核心機點火!國產航發悶聲發大財
    為解決C-919航發國產化問題航發集團商發公司也早已布局長江-10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這招先手棋,該型發動機立項研製時間幾乎與飛機平臺同步。上述時間節點就是商飛不擔心大洋彼岸斷供發動機的原因,如果他們斷供帶來的結果只能是迫使我國投入更多資源加速國產航發突破,一款完全由我們自己掌握的大型商用客機將對世界航空市場產生怎樣的衝擊,相信大洋彼岸比誰都清楚。
  • 重大突破,CJ1000航發即將完成,C919迎來中國「心」
    自2016年起,「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重大專項啟動以來,中國航發集團與中國商發合併重組,進行組織形式和領導架構的改革,更加高效的推動中國商用發動機國產化進程。如今正值2020年末,兩機專項第一階段計劃正逢中期,商發的兩款渦扇發動機迎來重大突破破,證實如今的航發研發體系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 俄羅斯拒絕發動機技術轉讓,C929客機交付延期,國產航發不可再等
    CR-929客機由中國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的一款大型寬體幹線客機,滿載航程12000公裡,可跨洲際飛行,能夠容納280人,瞄準了波音公司的787客機和空客公司的A-380客機,未來將會是中俄兩國航空公司的主力客機之一。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佔大型客機機體90%以上。民營企業:近年來許多民營企業投身於航空發動機產業,關鍵技術一旦突破,將極大促進行業發展,同時也為自身打開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隨著幾款重點型號發動機研製列裝的加速,我國有望實現軍機發動機全部國產化的願景。此外在外貿方面,國產航發伴隨國產戰機走出去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強。
  • 新航發推力增加2倍,國產大飛機C919迎關鍵進展,將迎井噴
    國產化長江1000系列大涵道對我國C919發動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顆中國心才能徹底不懼外國斷供禁運的威脅,打入國際市場。新發動機的進展標誌著國產先進航發在不斷投入下即將迎來井噴。
  • 中國風洞再添"虎將",國產流體力學軟體生態初步形成,突破真難
    我國的汽車、火箭、高鐵、航空器等的快速突破都得益於我國航空風洞的快速發展, 像我國C919大客機機翼的建造也得益於我國風洞的先進性,必須保證風洞的馬力足夠,而JF12風洞採用了我國科研人員獨創的"暴風技術"進行驅動,其原理為利用激波壓縮氣體,在經過膨脹、引發,進而產生超高溫和超高音速氣流。
  • 中國風洞再添「虎將」,國產流體力學軟體生態初步形成,突破真難
    我國的汽車、火箭、高鐵、航空器等的快速突破都得益於我國航空風洞的快速發展, 像我國C919大客機機翼的建造也得益於我國風洞的先進性。在掌握了飛機在多種狀態下的氣動特性,我國高鐵依靠風洞進行了大量的模擬試驗,通過對其外形的不斷改進。
  • 國產航發新突破,c919或將打破壟斷,中科院10年努力沒白費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經過自己的努力之下,在很多技術領域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雖然一些方面依舊做到了領先的水準,但還有一些技術存在著不足,其中航空發動機就是如此。雖然西方國家採取了技術壟斷,但是經過我國多年的努力之後,我國國產航發也是喜迎新突破,那就是C919或將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當我國傳出這樣的喜訊之後,也說明我國中科院1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航空發動機的重要性如今,航空發動機對一個國家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除了能用在民用方面,也能被用於軍事領域。如果一個飛機缺少發動機,也就意味著人失去心臟一樣。
  •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任何地方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世界任何地方眾所周知,中方可以發展到現如今的軍事水平實屬不易,從最初的毫無經驗到現如今裝備大量的先進武器,這其中所需要經歷的困難遠非其他國家可以想像的,但是中方不僅成功的克服更是實現了武器自主化
  • C919大飛機的國產化已達60%,中國力量
    一般來說,國產率就是大飛機國產零部件數量佔整個大飛機零部件總數的比值,比如整C919需要10萬個零部件,國產的有1萬個,那國產率就是10%,這是大部分的認知。中國商飛集團最初是提出與CFM建立合資公司來提供發動機,但CFM公司考慮到技術轉讓的限制而拒絕,最終確定給C919提供另一部系列航發。為了解決自主發動機的問題,避免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我國自行研製了長江發動機,這就是C919的國產預備的動力心臟。但是目前的C919,依然採用進口的LEAP系列發動機,在2017年點火成功的長江發動機,預計在2022年前後可以實現量產。
  • 運20確認換裝WS20國產航發,多個關鍵信息證實重大突破
    運20雖然號稱是我們中國國產戰略運輸機,但其核心關鍵發動機卻依賴於從俄羅斯進口,長久以來一直無法擺脫這個最大的制約和缺陷,坦率地說這對運20未來的長遠和擴大產量發展相當不利,而就在日前,運20確認換裝國產WS20航發的消息震撼傳來,再一次令廣大軍迷為之熱血沸騰。
  • 大型飛機項目合作!C919大飛機問世了,國產大飛機技術突破
    c919民航大飛機自生產以來就一直倍受關注,而且最近c919還在南昌飛行大表演中進行了飛行表演,人們更是對c919民航大飛機了解更深了。但是最近有人說,中國現在不僅有民航客運大飛機c919,還在研發比c919強三倍的其他民航客運大飛機,並且還有全新的設計,這是怎麼回事?一起看看吧。
  • 美欲斷供發動機,我國C919大飛機被卡?中科院國產航發有重大突破
    由於當時國內尚無配套發動機,但中科院傳來捷報,國產鈦合金渦輪葉片已通過相關測試,下一步將裝機長江發動機CJ1000A。國產化的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突破,證明我國不怕美國的封鎖與制裁。CJ-1000A長江發動機是由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研製,定位於國產C919大型客機,推力約13噸。
  • C919首飛直播地址在哪?C919首飛直播介紹【附概念股名單一覽】
    經過不斷的推遲首飛時間之後,c919終於將在2017年5月5日進行首飛了,一旦成功,那麼前途將是不可限量的啊。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時間:2017年5月5日上午浦東機場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直播:點擊進入  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幹線客機
  • 國產爆轟衝壓航發啟動,噴口發光像星際戰艦,16倍音速反超美澳
    衝壓發動機、雙脈衝發動機,甚至還有變循環發動機,現在的先進航發技術越來越魔幻。雖然國產航發在傳統領域和西方依然有所差距,但是在高超音速領域已經逐漸累積起領先一代的優勢。而就在最近國內的一篇重要論文,更是揭示了國產爆轟衝壓發動機已經完成了,16倍音速穩定運行可以說是性能空前。
  • 如果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核心技術,CR929還有其他選擇嗎?
    ,如果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核心技術,CR929還有其他選擇嗎?PD35渦扇航發,在此之前,俄羅斯還為其國產的MC21單通道幹線客機研製了PD14航發,而PD35實際上是在PD14的核心機基礎上進行擴大設計,再增加壓氣機葉片級數與涵道直徑以提升推力的產物,按照俄羅斯方面的宣傳,其單發推力預估在35噸左右,相比與CR929設計定位對標的波音787系列客機,後者所採用的湍達
  • 我國C919大飛機國產化已達60%,準備進入未來萬億航空市場
    一般來說,國產率就是大飛機國產零部件數量佔整個大飛機零部件總數的比值,比如整C919需要10萬個零部件,國產的有1萬個,那國產率就是10%,這是大部分的認知。中國商飛集團最初是提出與CFM建立合資公司來提供發動機,但CFM公司考慮到技術轉讓的限制而拒絕,最終確定給C919提供另一部系列航發。為了解決自主發動機的問題,避免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我國自行研製了長江發動機,這就是C919的國產預備的動力心臟。但是目前的C919,依然採用進口的LEAP系列發動機,在2017年點火成功的長江發動機,預計在2022年前後可以實現量產。
  • 國產焊接機器人性能再突破,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成功助力高端裝備
    被稱「工程機械之王」,是集機、電、 光、液、通信和控制等技術於一身的先進智能化大型工程裝備。盾構機零部件均具有較大的板厚,因此通常需要使用多層多道焊接進行製造。而之前國內盾構機部件的焊接生產多採用手工藥芯焊絲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接,生產效率低,是盾構機生產的瓶頸之一。
  • 國產航發新突破!CJ1000鈦合金葉片通過測試,C919打破美歐壟斷
    航發一直是國產大飛機的關鍵,如今我國在這一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製的鈦鋁合金髮動機葉片已通過考核,達到理想效果,接下來將裝配到專為C919國產大飛機研製的長江1000發動機上。發動機把壓縮空氣吸入燃燒室,壓縮後混合燃料點燃所產生的熱空氣溫度高、壓力大,這些熱空氣往後行進,帶動燃燒室後面的渦輪葉片轉動,渦輪葉片再帶動前面的壓縮機葉片轉動,此時渦輪葉片卻要耐受2000多度的高溫高壓,為了要保證航空發動機持久的穩定性,因此壓縮機葉片必須是耐高溫高壓材料。渦輪葉片只能利用鈦合金新型材料製造。
  • 殲20後繼有人,疑似國產第六代戰機風洞測試系統獲突破
    ,有無先進的大型風洞可謂是國防工業乃至綜合國力的一個縮影。以日本為例,其在輕重工業領域建樹頗多,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的名氣更是在世界範圍內都如雷貫耳,然而日本至今也沒能在大型風洞方面獲得突破,在研製F-2戰鬥攻擊機時,日本科研團隊是向美國和法國「借用」的風洞。同樣的例子還有印度,在航空工業領域,印度雖然問題頗多,但從整體上看,要比日本的國內航空工業體系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