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被視作宇宙狂魔的黑洞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它總是不斷地吃東西,它會將吃下的東西吐出來嗎?持續進食的它會不會有被撐爆的一天?
黑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天文事物,就算許多人不知它究竟是何方神聖,相信也曾聽說過它的鼎鼎大名,它是宇宙中神秘而又極端的存在。說它神秘,是因為難被直接觀察,它本身既不發出光芒,也不發出電磁波。而說它極端,主要是因為它擁有一個特殊區域——事件視界,那裡的引力大到幾乎能困住所有事物,就連光也沒能從黑洞中的事件視界逃出。
無窮的引力給了黑洞無限的自信,它憑藉這一特質在宇宙中霸道橫行,它瘋狂吞噬所有接近它的事物,並且幾乎從不吐出任何事物。看到這,許多朋友或許十分困惑,都說有進亦有出才能達到平衡,黑洞也是宇宙的一分子,它理應遵循宇宙基本規律,它真的能做到只進不出?它真的沒有疏忽的時候?被黑洞吸收的事物真的不會再次被吐出來嗎?
值得一提的是,黑洞並不是黑色的,它是一類名不副實的事物。不管是從理論角度來看還是從觀察角度來看,經過多次實踐,科研人員認為黑洞並不黑。而如果黑洞呈黑色,其實事情會更加複雜,因為若黑洞為黑色,在漆黑的宇宙環境裡,我們僅能通過黑洞與外部事物之間的奇妙引力來觀察與研究它,這無疑是難上加難。
幸運的是,黑洞不黑。所以,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結合它的特性,科研人員常通過輻射效應來檢測它,圍繞在黑洞周圍的恆星便是得力助手。那麼,科研人員是如何觀測黑洞的呢?
研究人員表示,事件視界雖是一個無比可怕的區域,但視界周圍仍可能存在許多事物。舉個例子,如果視界附近存在一顆恆星,那它便可能成為指引源。如果這顆恆星龐大且能被分散,它還能與黑洞一起創造出X射線雙星,這更方便科研人員發現與觀察黑洞,第一顆黑洞便是以這樣的方式被發現。
接下來,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黑洞會吐出東西嗎?根據已掌握的資料來看,事物能否被拋出與它是否進入事件視界有很大關係。當事物進入黑洞視界,不管採取怎樣手段,它都不會被吐出。而如果它還能進入黑洞視界,它還徘徊在視界之外,那麼它可能被吐出。換句話來說,只有存在於視界之外的事物才有可能被黑洞吐出。
黑洞不停地吞噬外物但又很少向外拋射事物,它不會被撐爆嗎?它的命運是怎樣的呢?從理論上來看,黑洞幾乎沒有被撐爆的可能,因為被吸收的事物最終都會成為黑洞的一部分,為它所用,外來事物並沒有成為黑洞的負擔,相反的,它們可能是黑洞不斷成長不斷壯大的基石。
至於黑洞的命運,研究人員指出,黑洞並不是永恆的,它有可能會蒸發。科學研究發現,黑洞質量越小,它的事件視界也會越小,那麼它周圍空間的曲率就會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黑洞失去質量的速度亦快於大質量黑洞,由此,它的蒸發速度也會越快。總結來說,黑洞質量越小越容易蒸發。對於黑洞的蒸發速度,舉個例子來說,藏在銀河系中央的黑洞的蒸發時間約是10^87年。而目前已知的質量最大的黑洞,它的蒸發年限在10^100年,這些都是我們目前難以想像的數字。
黑洞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洞,但對於充滿好奇心的人類而言,它像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大洞,它吸引著我們不斷研究不斷發現。說到此,對於黑洞,你的看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