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科技界舉辦座談會祝賀屠呦呦獲諾獎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10月8日,中國科協會同多個科技部門在京舉辦座談會祝賀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和其研究團隊的部分代表參與座談。會議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主持。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沈巖等科技部門領導和科技界代表在會上發言。屠呦呦與大家分享了當年她和團隊研究青蒿素的過程。她說諾獎「是我們國家的榮譽,是當年大家集體共同工作的同志們的榮譽」。

  尚勇說,「屠先生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充分證明了中國科學家有登頂世界科學高峰的能力。」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課題帶有強烈的原創性的色彩,有我們的民族傳統,有我們在理論和方法上的獨到之處。這些科研課題既面向了世界科學前沿,又面向了國家需求,更面向了人民的需要。他們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這些科研理論和實踐的突破,都會為我國發展乃至對世界科技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此我們應該充滿自信。

  侯建國表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給科技工作者帶來三點啟示,一是科學研究一定要面向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二是任何重大科學研究的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學家長期、紮實、艱苦的工作;三是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既要發揮科學家個體的作用,也要提倡協同研究的合作氛圍。

  李靜海與大家分享了他的體會。他說,原創性是科學研究的靈魂。不光是對成果,更重要的是對原創性敏銳的能力,「為什麼強調對新思想的鑑賞能力比成果更為重要,因為沒有思想就沒有成果。」

  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說,中國現在的一些青年人已經成長起來了,已經把接力棒接起來了,「請屠老放心,中國科技界今後的發展我們是很有信心的」。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5-10-09 01版)

相關焦點

  • 誰在為屠呦呦獲諾獎而犯酸
    原標題:誰在為屠呦呦獲諾獎而犯酸  沒有徵得基層同意,沒有一層層上報,甚至連國家科委、衛計委可能都不知道,諾獎便把載入史冊的科學最高榮譽授給了中國人屠呦呦——一個連院士都不是、論文都沒幾篇的中國老太太。這讓中國人倍感榮耀與驚喜的同時,也讓一些中國人感到了難堪。
  • 山西思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舉辦座談會暨白石弟子常華藝術書畫展
    本網訊(記者/呂遠)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9月29日,山西思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山西國貿中心會議廳舉辦了迎國慶座談會,會議邀請了國內外教育、醫學、生物、土壤等專家學者同聚一堂。董事長鄭京生致歡迎詞。
  • 感念「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痛憶饒毅競選院士失敗九年
    不過,偶然翻微博,發現「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升至熱搜第3。今天,又正是2020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頒布的日子,亦即五年前屠呦呦得的那個獎。也上了微博熱搜。2017年1月9日,國務院授予屠呦呦研究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國勳章」。20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50女性榜單。
  • 弘揚時代精神 打造文學新軍——王清海祁娟濤滔創作座談會成功舉辦
    2020-11-30 11:26:24 來源: 南陽日報 舉報
  •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戴逸與清史研究」學術座談會
    9月10日,適逢第31個教師節和戴逸教授90壽辰,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戴逸與清史研究」學術座談會,探討戴逸先生在史學界特別是對清史學科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共商推動清史學科在中國人民大學乃至全國的發展之計。
  • 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將在陝舉辦 兩個「首次」亮點紛呈
    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是「科技三會」勝利召開後全國科技界的一次重要會議,預計將有超過2700名科技工作者參會。本屆年會主題為「創新發展 科技引領」,由「會、展、賽」三種形式組成。據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劉興平介紹,本屆年會除傳統開幕式、特邀報告會、院士專家座談會、學術交流會外,將首次舉辦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覽會和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
  • 91科技集團許澤瑋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科創中國」建設...
    10月14日下午,中國科協在京召開「科創中國」建設工作座談會,邀請科學家、企業家、經濟學家、政策、法律專家等參與,研討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與「科創中國」組織創新。 圖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科創中國」建設工作座談會   10月14日下午,中國科協在京召開「科創中國」建設工作座談會,邀請科學家、企業家、經濟學家、政策、法律專家等參與,研討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與「科創中國」組織創新
  •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獲諾獎 打了中國院士制度的臉?
    這是第一次在中國本土做出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打破了我國多年來自然科學「零諾獎」記錄。此重磅消息一出,不多久就佔領了朋友圈的「頭條」。屠呦呦獲獎是中醫的勝利?「三無科學家」獲獎是是打了中國院士制度的臉?各種評論接踵而至。
  • 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省科技廳舉辦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海口召開
    10月28日,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省科技廳舉辦的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海口黃金海景大酒店召開,這是貫徹落實2019年《中國科學院 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協議書》,加強院省科技合作,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舉措之一。
  •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讓全球聚焦西安 關注科學精神
    西安新聞網訊(記者司文 見習記者高瑞)《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在全球程式設計師節上表示:「科技發展實際上就是數位化,『程式設計師節』關注的就是整個數字科技方面的發展,『程式設計師節』的舉辦更好地弘揚了科學精神,讓全球都聚焦西安,關注科學精神。」
  • 《科技日報》總編輯陳泉湧受聘南開大學兼職教授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張軼帆 攝影 陳晨)4月9日,《科技日報》總編輯陳泉湧受聘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常務副校長陳洪向陳泉湧致送聘書並佩戴校徽,校黨委副書記劉景泉出席致聘儀式並介紹陳泉湧簡歷。校黨委宣傳部、文學院、《科技日報》天津記者站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陳洪對陳泉湧受聘南開兼職教授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祝賀。
  • 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山西青年專家座談會召開
    5月22日下午,由山西省化工學會、中國化工報社(山西記者站)和山西科化技術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山西青年專家座談會」在山西科化技術公司召開。各位青年才俊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傳遞信息、建言獻策,力求在科技轉化的新風口中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 中國工程院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
    中國日報9月8日北京電 9月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在北京舉辦「學習鍾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和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出席。當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詩經》才是屠呦呦獲諾獎真正的預言帝: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昨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表示祝賀。 2011年9月,屠呦呦獲得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美國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讓她贏得了世界級的榮譽。快報當時也做了相關報導,預言她很「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
  • 熱烈祝賀「第二屆健康中國科技創新(院士)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
    2020年9月19日,在深入學習貫徹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之際,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組委會與深圳美麗魔方健康投資集團在京共同舉辦了  (中管院創新所副所長 陳瓊 致辭)  大會論壇主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院長、發現雜誌社社長陳貴在致辭中提到,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活動日,也是第20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在這樣的日子裡,在全國科技界學習
  • 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舉行 孫家棟院士:我國空間基建居世界前列
    7月27日下午,為慶祝中科院學部六十華誕而召開的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主要負責人和院士代表等400人參加此次座談會。與老同事、老朋友寒暄的同時,院士們也不禁回憶起學部六十年走過的輝煌歷程。作為國家重要智庫,中科院學部在新中國數十年科技發展事業中不斷領風氣之先。
  • 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第一次活動成功舉辦
    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第一次活動成功舉辦 2020-10-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