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放棄過的理想,在平行人生裡發光!11月在誠品喚醒更好的自己

2020-12-05 百家號

11月1日至7日,在蘇州誠品書店3樓光合廣場,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於品牌25周年之際,特別呈現了一場主題為「學習鑄造人生」的品牌公益藝術展。本次藝術展,新東方攜手艾菲獎、坎城國際創意獎獲得者,英國奧斯特大學博導、藝術家解勇老師主創,由奧美創意執行團隊操刀,聯合主流媒體全網發布。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終身學習?

當今社會,太多一夜成名、快速致富的故事,讓人心變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而關乎人們成長與學習,這項需要累積的「慢」功夫,卻總被忽視、淡忘。

新東方一直致力於學生的全面成長,關於成長的思考,新東方從未停止。成長的力量源於學習,學習的本質是一種意願,是一種自我擴充。於是,喚醒學生自身想要成為更好自己的意願,是品牌在25年來一直在致力去做的事情。

如果說教育的本質是喚醒,那麼,喚醒本身也是一種教育的藝術。為了引起大眾停下匆忙的腳步,靜心思考學習之於人生「鑄造」價值,為了喚醒人們對藝術和美學對於孩子長期發展意義的感受,這次,我們將藝術和學習進行了一次大膽且有意義的融合表達,用藝術的方式重新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勵志教育,用藝術行為喚醒求知靈魂,用觸發裝置詮釋「學習鑄造人生」的理念,啟發如何「學習成為更好自己」。

作為教育行業的先行者,新東方有著自己對於行業深刻而深遠的思考。這一次,我們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傳遞新東方對於全面成長的倡導,藝術化詮釋「A Better You,A Bigger World!」的品牌口號。

智慧發光體,近5米鋼鑄藝術裝置

位於誠品書店3樓光合廣場,一尊4.8米高的鏤空鋼鑄藝術雕像矗立中央,吸引著來往的遊客不斷駐足。裝置周身由15000多個英文字母、數字和符號組成,以鋼為材,歷經火烤、錘鍊、焊接、打磨、拋光等過程,歷時7個月打造完成。裝置前方的書籍作為感應開關,翻動書頁將觸發身後裝置緩緩亮起。

裝置內部運用懸掛裝置,與互動燈光技術相結合,璀璨奪目,以視覺形式重現「學習」的意義——一段鑄造自我的過程,並最終讓理想發光。

25個勵志故事,看見人生更多的可能

本次藝術展中,新東方特別精選了25位學習者的故事在現場展出,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從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中精心挑選了以下6個故事,呈獻給大家。

視角1:Learning(學習)

我理想中的學習,就是用一輩子去學習。

lifelong learning is my ideal learning.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俞敏洪

我在做新東方的過程中,從沒有放棄閱讀,從大學畢業到現在,每年閱讀一百多本書,認真反覆讀的書達到十幾本到二十本。我家裡的紙質書籍有一萬多本,每個月還在以30—50本的速度增加,每年購買新書的數量是500多本,再加上出版社寄給我的就更多了。

認準一件事,就堅持做下去。其實這個世界上任何的成功都是需要反覆努力才能達成的。愛情需要努力,學習需要努力,未來的事業更需要努力,人生一輩子想要有所得,必須不斷努力。

人的每一天都是很瑣碎的,把每天做的事情比喻成每天撿一塊磚頭的話,大部分人一輩子到最後只是撿了一堆磚頭。對於有些人來說他的瑣碎是為了給自己的人生添磚加瓦,他們的每一塊磚都會變成自己理想的鋪墊,從而蓋起自己的理想大廈。

視角2:Vision(視野)

身處全球化的格局之中,國際化的視野是你的武器,也是工具。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global vision is your weapon and your tool as well.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長

周成剛

「你不去飛翔的話不知道天空有多麼的遠大,不出去看的話, 不知道大地有多麼的美麗。」周成剛帶著自己的相機,足跡遍及南極、非洲、美洲、大洋洲、亞洲,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非洲,成千上萬的角馬在過馬拉河,尋找更好的生活。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走下去,這就是生生不息。

「我們走向世界,其實也是一次遷徙,就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工作生活的另一面,他用鏡頭聚焦人文,橫跨17個國家,探索102所世界名校,點亮更多學生心中的航標燈。

視角3:Character(人格)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是為了讓他們成為「自己想成為之人」。

Cultivating children's independent character is to prepare them to become who they want to be.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助理副總裁、蘇州新東方學校校長

張戈

從初出茅廬的老師,到蘇州新東方的校長,張戈自嘲自己從滿頭秀髮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發量越來越少的中年大叔,但他從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汶川大地震後,張戈曾作為志願隊隊長在當地待了一個月。許多孩子在災難中失去了親人朋友,在大災難面前最能看的出來人的本性和本質,教育到底賦予人生怎樣的意義呢?張戈心中反覆思考著這個問題。

不論做老師,還是做教育機構,一切都應回歸到教育的本質——教書和育人。「教育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多的是引導一個人成為完整意義上的社會人。」他曾帶著老師到少管所做了三年多的志願者,發現少管所的孩子們缺乏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並不是生來就會犯罪。從家長到老師,從家庭到學校,從個人到社會,我們更多的把教育側重於教書,而很少深入思考育人。於是,他報考了武大法學院,重點學習青少年犯罪預防。

「育人」不是把自己的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引導孩子成為你想讓他成為的人。「育人」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想法,幫助他把個人選擇和學習知識連接起來以達到自然的學習狀態。回歸教育本質,回歸最原始的狀態;做內心中最想做的自己,實現內心中最渴望的夢想。

視角4:Necessarily(必定地)

每個人都必定是自己人生故事中的主角。

Everyone is necessarily the hero of his own life story.

——蘇州新東方學校高中物理老師

羅玉璋

2018年8月9日,羅玉璋跨越了蘇、皖、贛、鄂、黔、渝、川、藏等9個省份,抵達了新疆烏魯木齊。他說:「做想做之事,成為想成為之人。」

2017年,羅玉璋原本抱著離職的準備,期望去環華騎行,然而這個想法卻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和鼓勵,讓羅玉璋可以暫時離開自己的講臺,展開為期一年兩個月的騎行計劃。

一路走來,羅玉璋感慨世界之大與自己的無知,自己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不出去看看,總會以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感觸最深的,就是在岡仁波齊的轉山。路過海拔5600米的埡口,雪融化成雪水,藏族同胞依舊磕著長頭,虔誠地前進。羅玉璋感到了在騎行中看世界,就是自己的信仰。

如今,羅玉璋的騎行還在繼續,他用「行萬裡路」的方式,在這世界上書寫只屬於自己的故事。

視角5:Gift(天分)

所謂天分,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So-called 'Gifted people' are those who have found the best paths for themselves.

——杭州新東方學校學生

屈宸鋒

在接連斬獲的劍橋大學、帝國理工、UCL的OFFER中,屈宸鋒選擇了劍橋大學的工程學,這在別人看起來是一個好學生的正常選擇,而他卻覺得這來自於他對攝影和繪畫的興趣。

攝影和繪畫,讓屈宸鋒探索和記錄了世界各地的美,這樣的經歷,讓他在接觸工程學的過程中變得得心應手,當第一次做出機器人的時候,他感到了用雙手創造出美的快樂。

在別人眼裡,屈宸鋒是個愛玩的人,這一點他並不否認。但屈宸鋒認為他的天分同樣來自於努力,只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才讓自己的努力看來更有效率。

視角6:Wonderful(精彩的)

拓寬人生的邊界,才能發現更精彩的世界。

To discover a wonderful world through broadening our horizons of life.

——蘇州新東方學校學生

楊睿凡

2016年,18歲的楊睿凡第一次來到尼泊爾,成為了當地一家孤兒院的志願者。在這裡,他從20多個可愛的孩子身上,學到了感恩、分享,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活法」。

結束了尼泊爾的旅程,楊睿凡把自己的經歷拍成紀錄片,帶回了中國,讓更多的人了解他所看到的。而之後的每一年,楊睿凡都會帶著籌集的捐款和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回到尼泊爾。

2018年,楊睿凡開始深度學習攝影攝像,在哥斯大黎加、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尼泊爾、阿聯杜拜、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做旅拍,他要用更好的影像,讓更多人的知道孤兒院的故事,成為20個孩子的支持者。

在大多數孩子還沒有完全獨立的年紀,楊睿凡已經用雙腳丈量出精彩的世界。

每一次駐足,都面對一種人生

受訪觀展路人:

「很少看到這種純粹是品牌宣傳的藝術展。」

「你們這個很棒啊!拍照很好看~」

「碰一下就會慢慢發光,挺有意思的。」

受訪觀展者解媽媽:

「廣場中間的雕塑學者是一種觸發裝置,翻閱它面前的書籍時,我等了一會才看到它開始慢慢變亮。很多人其實並沒有那個耐心,沒等它亮就走了。這其實和我們的人生一樣,成長的過程是緩慢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而學習亦是如此,我們在前期必然要有足夠的耐心,長久地付出,並且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最終就像這個雕塑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光環,散發出獨有的亮光,影響身邊的人。」

受訪觀展者呂女士:

「很震撼,燈光採用暖色調,給人溫馨安定的感覺,讓人有想駐足觀看的想法。行走其中,置身字母世界,沉浸感很好,故事很豐富,會有讀下去的想法。

當停下腳步站在巨大的雕塑人像前,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如果用26個字母來演繹的話,會是哪一個?如果可以選擇,又會想用哪一個字母來定義自己的人生?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定位大概都不盡相同,本次展覽給了生活中疲於奔波的我們一個停下來思考的機會。」

受訪觀展者小俞同學:

「創新100分,能讓人感受到設計的力量。有『A Better You,A Bigger World!』組成的人型雕像能觸動內心。當我們接近書本,我們就能點亮雕像,雕像的目光牢牢鎖定書店門口的一排字: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而仰視這尊雕像的時候,讓我們明白了只有通過閱讀學習才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受訪觀展者陸爸爸:

「很能打動讀者,以26個字母組成的真人故事讓人明白,堅持、夢想等名詞與閱讀分不開的意義。昏暗的燈光一是像書本的顏色,二是置身閱讀的環境,能讓我們不禁思考人生。」

經過知乎的社會徵集、新東方的內部挖掘,我們會發現更多故事,諸如:#兩代人上新東方#、#閃光少年莫天池#、#新東方·摩擦哥#……我們希望這些溫暖智慧而富有情懷的故事,能夠給更多學生、家庭帶去正向的力量。

此生僅一次,用心鑄造和豐滿自己的人生。歡迎大家放慢腳步,走進誠品書店,參觀這場特別的公益藝術展。

相關焦點

  • 《愛樂之城》理想與愛情能不能兼得?答案原來在平行時空裡!
    如果你問別人對於愛情和理想之間只能選擇一樣的話,他會選擇哪一個?相信大多數人給你答案都是其中之一,但是絕對有小部分人會問你:為什麼不能都要呢?而往往會這樣反問你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在愛情或者理想上沒有經受過挫折的人。
  • 在平淡的日子裡努力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在平淡的日子裡努力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2020-11-29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真的有平行世界裡另一個自己,你會怎麼辦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如果真的是平行時空,那麼這兩個世界一般都是有你的存在,別人都在,但在鄭太乙的世界沒有他李袞的存在,而在李袞的世界也沒有鄭太乙的存在,這是怎麼回事呢?Luna?一個從未露過臉的神秘存在,她在哪個次元過來的,想要做什麼,這些都是迷霧。
  • 平行世界裡的張靚穎,好慘一女的!
    想化解遇到的危機,就要根據危機程度,交出手裡的1-3張牌來抵禦,也就是要以犧牲自己珍視的東西作為代價,不然平行世界裡的人生就要接受「劫難」。好奇心、樂觀、幽默、健康、自信、自尊、誠實、顏值和自律不過張靚穎對平行世界的自己未免太狠了點,在各階段的人生困境面前,都想放棄抵禦,死守自己的「人生特質」。
  • 《蜘蛛俠平行宇宙》:只要你堅持,夢想總會有發光的一天
    而且這部動漫還告訴了大家一個非常珍貴的忠告,只要你堅持夢想總有一天會發光的。他們的開頭也就是男主,是一個警察的兒子。而且因為家庭的原因所以要轉學,但是自身總是沉迷於各種各樣的音樂和自己的想像當中,所以沒有辦法完全的規劃好自己的生活,總是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暢想,想去畫畫,想一起去做一些更酷的事情。
  • 喚醒自己的30句人生格言,成為更好的自己
    1、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2、在所有缺點中,最無可救藥的是輕視我們自己。——(法國作家)蒙田3、要有所行動,然後認識自己。
  • 平行時空真的存在?科學家:不同時空的你或過著不同的人生!
    文/行走天涯平行時空真的存在?科學家:不同時空的你或過著不同的人生!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最高維度達到11維度的空間。而我們人類目前僅僅只是處在三維時空而已,雖說人類沒有接觸過四維空間,五維空間等等。但是科學家卻相信宇宙中是存在著不同的時空的,只不過人類文明尚且還沒有到達另一層維度的空間,可是並不代表這些維度的空間是不存在的。比如我們人類和螞蟻處在同樣的一個時空當中,但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螞蟻,而螞蟻是看不到我們人類的,因為在螞蟻的眼中,世間萬物都是平面的。
  • 成語冠軍彭敏:《被嘲笑過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閃閃發光》
    《被嘲笑過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閃閃發光》(簡稱《嘲夢閃閃》)謝謝你,記住我名字。全世界有七十億個名字,一個人能記住的,大概不會超過一千個吧。我曾和你一樣,在最美好的年華苦悶又彷徨,不知未來在何方。也和你一樣,滿懷著被嘲笑的夢想,每天都在努力,期待著有一天能夠閃閃發光。很喜歡一句話: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別以為這是凌虛蹈空的心靈雞湯。寂寞的我們,總是先走進別人的繁華,在別人的繁華裡心旌搖蕩。
  • 覺醒:喚醒真實的自己 你不知道的人生真相
    這三個誤區是我們人生中的三個陷阱,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三個陷阱的影響。它們會讓我們做出錯誤選擇、裹足不前,也使我們無法認清自我的價值和最重要的是什麼,使我們在無意識間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主動權。①驕傲的泥沼:永遠覺得自己正確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主宰。
  • 正能量句子_你可以堅持自己的理想,但不需固執自己的想法
    2、【你要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做自己該做的事,說自己能說的話。守得住沒有光的人,終究會閃閃發光!!!早安!】3、【積極人生看到的世界是一片陽光,消極人生看到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積極人生感受到的生活是無比快樂,消極人生心裡感覺到的僅是一絲絲悲涼。】4、【人生的某些障礙,你是逃不掉的。與其費盡周折繞過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許這會鑄就你人生的高點。】
  • 自己的人生,總該有一次為理想而奮鬥才算完整
    常常向有道德學問的人請教,只為完善自己的行為,這樣才算是好學。」人生總得有一次瘋狂不是嗎?辭職做自媒體已經半個月了,目前粉絲依然個位數。父母總是勸我,還是踏踏實實去上班,最起碼能保證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可是我不甘心吶!沒辦法,誰讓自己有顆不安分的心。為什麼非要按照父母規定和他人期待的方向前行呢?
  •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喚醒你的潛能,人生將無所不能!
    喚醒你們無限潛能,讓它像原子反應堆裡的原子反應那樣爆發出來,你就一定會有所作為,創造人生的奇蹟。每個人的身上都蘊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有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著我們將它喚醒,這個巨人就是潛能。只要我們能將潛能發揮得當,我們也能成為牛頓,也能成為愛因斯坦。
  • 林奕含:平行時空裡的房思琪,一定過著與你截然不同的生活
    因為她的書名,像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因為青春情感的萌動,脫口而出的草率的情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就像情話裡最沒有新意最直白的我愛你,我喜歡你,即使充滿真情實感,也始終覺得因為太濫用而覺得有些敷衍。初戀樂園,就給我一種隨隨便便寫的一個書名一樣,充滿了敷衍,土氣。
  • 6個認知層級要點,喚醒你的人生,覺知開悟,提升境界!
    對於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批判,而是愛的喚醒。——題記時代如果過於沉迷於一些東西,我們最好不要去極端批判,最好的辦法是用愛,用理智,用靈性去喚醒。如何喚醒呢?高人總結了6個方面,一起來覺醒開悟,提升自我。1,控制自己如果你想發脾氣,或者放縱自己,一定要告訴自己,延遲欲望滿足,控制自己,才是長久之道。
  • 人生應該是發光的過程
    王蒙先生的散文集《人生即燃燒》,字裡行間透著積極的人生態度與「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數次擇業,往返於煤炭企業與高等院校之間,集產學研於一身的鄧存寶教授,毫無疑問做到了「一個人就是一個能源」,不僅熊熊燃燒著自己,也把能量傳遞給身邊的人。何以如此?「信念的力量很強大。」鄧存寶說。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小說的主人公叫斯特裡克蘭德,他原本是個證券經紀人,有著體面高收入的工作,賢惠持家的妻子還有一個可愛機靈的女兒,過著人人稱羨的生活,是一個典型的小產家庭的模樣。
  • 平行世界裡的愛情
    每一個別人無法到達的平行世界,在他的面前,都是一根根平行的白線,猜硬幣有兩種選擇,就會產生兩個世界,一個猜正,一個猜反。想知道是正是反,就進入這兩個世界,看猜哪個是對的,再回到自己的世界,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
  • 放棄不需要的,才能過更好的生活
    比如:定心下個面;定心看本書;定心洗個衣服,而且做完這些事情你會得到很強的成就感,伴隨著身體裡多巴胺的分泌,你會很開心,充滿幸福感。放棄不需要的,才能過更好的生活斷舍離這個概念在近幾年火起來了,這其實是一種家居整理術,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這就是一種扔東西的概念,其實不是,這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 勇於跳出舒適圈,去做讓自己更好的事
    視頻裡,演講者說:很多人告訴你去做喜歡的事,而我不覺得你們應該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你們應該要做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就這樣,為了尋找生命的成就感,做更好的自己,俞敏洪跨出舒適圈,開始與自己死磕,最終建立新東方。那些放棄舒適圈的安逸,選擇開拓新事業的人?他們沒想過失敗嗎?他們肯定有想過。
  • 量子理論深層研究:如何將另一個平行宇宙裡的自己吸引到本宇宙來
    曾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說過一句話,大致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不是照影子的「反相鏡子」,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同相鏡子」,它不是真的鏡子,而是真的另一個自己。」是否自己曾經遇到過或者自己的朋友或同學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現象:某一天,當你像往常一樣搭乘公交車或地鐵時,玩累了手機而將手機裝進口袋後,無意間抬起頭扭動了幾下疲憊的脖子,這時,你突然間張大了嘴巴,因為你發現對面有一個人正用一種驚愕的眼神盯著你看。那種驚愕的眼神絲毫不遜於你當時驚愕的表情——你發現對面的人長得跟你一模一樣,更奇怪的是,你們連上衣都一模一樣。「難不成他是我的孿生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