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朋友,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到家都很累,有的人甚至在家倒頭就睡,第二天早上稍微洗漱就又去上班了,衣服都要周末才能抽時間洗,更不用說做飯、收拾屋子了。
平時不吃早餐,中午點個外賣,晚上出去吃飯,平均在家的時間不到9個小時。
為什麼會這麼累?
我們為什麼這麼累?
我想主要是心累,因為我們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在做無效的事情上了,這就是所謂的「低效生活」。
這就在很多時候導致我們寧願吃外賣,也懶得自己下廚煮麵。
那怎樣避免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你要解決的是工作效率的問題,如果做事高效的話,是不需要加班的,通常來看,每天加班1-2個小時是比較正常的。
但如果你提高10個點的效率,那其實根本不需要加班,這樣你的休息時間就是正常的。
或者你可以用2個小時去做很多事情。比如:
定心下個面;定心看本書;定心洗個衣服,
而且做完這些事情你會得到很強的成就感,伴隨著身體裡多巴胺的分泌,你會很開心,充滿幸福感。
對於這個問題,日本主婦山下英子有著非常好的解決方法。
放棄不需要的,才能過更好的生活
斷舍離這個概念在近幾年火起來了,這其實是一種家居整理術,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這就是一種扔東西的概念,其實不是,這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
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
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而很多人只是意識到了捨棄的含義,前期與後續收尾即精神上的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像菸癮難戒一樣,家居雜物還是會越來越多。
「斷舍離」具體如何指導生活?
「斷舍離」具體如何指導生活,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超市購物時,面對一樣物品,我們不是思考「在搞促銷活動耶,多買多划算啊」、「這個東西真便宜」, 「這樣子真好看」。
而是思考「我現在需要嗎」「這個東西適合我嗎」。
要不要扔掉某物或者送給其他人也是如此,不是思考「還沒壞,還能用,所以留下來」「扔掉好可惜啊」 。
而是思考「我現在要用嗎」「我還很喜歡嗎」,我不需要的東西就果斷地斷舍離。
作者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一再強調「斷舍離」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核心是讓人思考「物品和自己的關係」,而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這不單單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而是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
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人們將不斷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改變居住環境,改善生活面貌。
當然,這三個概念其實不是要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出來,「破壞你的生活習慣」,在施行斷舍離吧的後期,這種概念會慢慢延伸到你的生活當中。
我相信,所有人對於自己生活的要求一定是需要有一個合理清晰的規劃的,斷舍離這個概念一定可以幫助到你。
斷舍離的意義不單單在於此,它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一種獨特的思考法則,甚至是一種心靈修行術。
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通過物品來認識、發現、肯定自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改變肉眼看得見的世界,從而改善看不見的精神世界,讓人從外在到內在,都徹底煥然一新。
知名演員、氣質女神、「自律女王」陳數也是在極度崩潰的階段偶然間接觸到斷舍離,從而拯救了她的心態,於是,陳數也對斷舍離的概念十分認可。
如果大家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給生活排排毒,過過濾,可以考慮入手閱讀一下這本書~
現在入手僅需59元,還帶有兩本人生三境,一頓午飯的錢,只有放棄不需要的,才能更好的生活。不管是過去的心態還是雜亂擾人的家務,一切都會變好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入手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