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麵條怎樣煮才能筋道爽滑?水的溫度是關鍵,掌握2點,好吃不起坨。炒麵時,不要總是直接下鍋,加一勺,不要夾生不起坨,爽滑而有筋道。
麵條和米飯一樣,是我國人民不可缺少的主食,兩者的營養和熱量是相當的,相比較而言,麵條更容易消化,所以平時喜歡吃麵條的人也不在少數,悅悅是一個湖南人,中餐多是用煮麵條的方法,主要是煮麵條比煮麵更快、更省事,平時不想太麻煩的時候,都會用煮麵條。
談起煮麵條,悅悅先給大家分享一個自己之前在一起鬧過的大笑話,把涼水倒進鍋裡馬上把麵條放進去,結果煮成了一鍋米糊,上桌後全家都瞪了小眼,真是個傻瓜啊,後來學得很快,但凡煮麵條的時候都得等到水開了,才放麵條,沒想到煮出來的麵條還沒夾起來,還沒想著吃呢,那不是味道,就是黏稠,味道還挺硬,一點都不膩爽滑可言。
因此也特地向愛吃麵條的同事請教,才發現自己煮麵條的方法是錯的,相信很多朋友在煮麵條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麼麵條該如何煮才能入筋道爽滑呢?今日悅悅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方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或者建議,也歡迎到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分享。
面要煮得好吃,就得先挑到好面:
如今超市或菜市場有很多賣麵條,有幹切面、手工面和掛麵,無論哪種麵條,我們都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看麵條的顏色,不要選太白的,不要選稍微發黃的,顏色比較均勻的,最好的麵條,如果是發黑的,那說明麵條已經變質了,同時還要選包裝牢固、無汙染、無雜質、無蟲蛀、無破損的麵條,最後我們還要聞一聞,沒有黴味和異味的麵條。
購買麵條時,會發現很多地主都會賣手工麵條,因為手工二字,價格也要高不少,那麼如何區分手工麵條和機制麵條呢?手制的麵條粗細不夠均勻,而機制拉麵的粗細均勻。另外,機制拉麵煮熟後,若留在水中不撈出,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糊化,煮麵湯表面浮起泡沫。而且手工拉麵煮熟後不容易出現糊化,湯汁表面也不會有泡沫,手工拉麵含有一定的鹽,吃起來爽滑不粘牙。機理拉麵條口感不佳,吃起來粘牙,味道也較淡。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口味的麵條。
煮麵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要把面煮得筋道爽滑,水溫是關鍵,也是最重要的,把握好時間節點,方法用對了,做出來的面爽滑而筋道,湯色清亮,一點也不渾濁。由於麵條有好幾種,所以要區別對待,這樣煮麵條一定要水開才能下鍋,或者在煮麵條的時候不需要等水開就能下鍋,這兩種說法都不是絕對的,煮麵條時,不要總是直接下鍋,都要記得加一勺鹽,這樣麵條才不會夾起坨,口感爽滑而有筋道。咱們要根據手頭的麵條來靈活選擇。水的溫度是煮麵的關鍵,只要把握好下面的2點,無論煮什麼面都吃不起坨。
如果自己現做的麵條,或者在市場上買來的溼切麵條,這種麵條的含水率較高,則在煮麵條時要等鍋中水開後再下鍋,然後放一勺鹽,注意火候不要太快,否則會因溫度不夠,麵糊不易溶於鍋中而溶於麵湯,此步驟是要先用旺火煮麵,待水開後,再加少許涼水,待涼水再煮,即點兩次水,再點一次,這樣麵糊就完全熟了。
如果是幹的,那就不能等水開後才下鍋,因為這樣的麵條裡面幾乎沒有水分,正確的做法是當看到鍋裡有小氣泡冒出來的時候就可以下到麵條裡去,下麵條後同樣的也是快速翻面,加一勺鹽,這個步驟也是相當的重要,在煮麵條的時候,不要用旺火把麵條煮幹,否則麵條會變幹,煮出來的麵條會變硬,所以麵條在沸騰的鍋裡要反覆翻面,不要離開,要反覆翻面,翻面時要反覆翻面,翻面,翻面時要反覆翻,翻面,翻面,翻面,翻面,翻面,翻面。
喜歡吃麵條的朋友,一定要把握好這2點哦,保準煮出的麵條筋道爽滑,好吃不起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