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作為中國人最愛的主食之一,從古至今一直頗受大家的歡迎。尤其是北方人,即使一天吃3頓麵條,也不會覺得膩。
而中國作為美食大國,對麵條的烹飪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湯麵、燜面、炒麵、拌麵、油潑麵、燃面……等幾十種,可以滿足不同地區的吃貨的需求。
不過,現如今,吃貨們不僅對味道挑剔,對口感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歡吃勁道的麵條,有人喜歡吃軟糯的麵條。對於年輕人來說,大多數人都喜歡筋道爽滑的麵條。
那麼,若想煮出來的麵條筋道爽滑,麵條應該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呢?其實牢記這2點就可以了。
第一,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
不少新手煮麵條比較隨性,認為既然餃子可以冷水下鍋,那麼麵條也可以冷水下鍋!
其實不然,煮麵條,最好是用熱水下鍋,否則麵條很容易粘在一起,看起來黏黏糊糊的,尤其是寬麵條,說不定直接就變成了一坨。
第二,選擇乾麵條還是溼麵條?
菜市場上售賣的麵條有乾濕兩種。
如果你是做成油潑麵、燜面等幹吃的麵條,最好選擇用溼面;如果是做成湯麵的話,用乾麵溼面都可以。
不過乾麵和溼面對火候的把控是不同的:
煮乾麵條,水不需要完全燒開,待鍋裡大量冒熱氣的時候,就可以下麵條了。待水開後,就轉至中火慢慢煮,防止出現外熟裡幹的情況。
煮溼麵條,需要待鍋裡的水完全燒開後,再下麵條,下鍋後依然用大火煮麵條,並加入半碗涼水,這樣麵條吃起來會更加勁道。
待麵條煮熟後,在碗裡放入我們喜歡的調味料,一碗筋道爽滑又美味可口的麵條就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