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原則》讀後感

2021-01-08 騰訊網

《原則》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橋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管理著超過1500億美元的資本。

達利歐本人被稱為投資家的賈伯斯,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也曾入選《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

這本書分享了達利歐自己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的原則,可以說是他的成功學。大大小小的原則有上百條,濃縮了他一生的人生智慧和管理經驗。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意義是啟發理性思考,根據我們的現實情況,應該建立自己的原則!書中的核心觀點是用絕對理性來認識世界,指導行動。

本書分為3部分,我的歷程、生活原則、工作原則。本身還是比較晦澀,我重點閱讀了第一部分,其他部分大概瀏覽一下他的觀點,體會一下他的思想。

第一部分:我的歷程

一開始,達利歐簡要介紹了自己出生的家庭。他成長於一個中產階級社區,父親是一名職業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主婦,他是獨生子。

小時候,平淡無奇,但小時候就開始給人送報紙、鏟雪、做球童,在餐廳裡擦桌子、洗碗碟,很早認識到財務自主的快樂。

年輕時,他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民眾熱情高漲,社會充滿了鼓勵人們實現夢想的文化。

12歲就開始投資股票,而且還賺了不少錢,嘗到了股市掙錢的甜頭,從此上癮。書上稱為「探險召喚」。

長大後,他上了哈佛商學院,開始系統學習投資等專業知識,但這時美國經濟開始下滑,加上越戰失利、水門事件等政治因素影響,美國進入大蕭條時期。

投資股票不再是受歡迎,大宗商品交易流行起來,由於他在大宗商品的從業經歷和哈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的學歷,讓他成了香饃饃。

他高薪開始從事期貨對衝工作,但並不怎麼順利,經歷過大失敗,公司業務關閉,被迫跳槽到其他公司。

他的性格和公司格格不入,一次年會上,開了一個愚蠢的玩笑,僱了一名脫衣舞女,在他演講時脫掉外衣,還在老闆的臉上打了一拳,然後被解僱了。於是1975年,達利歐創辦了橋水基金。

達利歐開始設計機器化的市場模型,通過計算了解牲畜、肉類、糧食、油料種子市場之間的關係,認識各個市場間的價值影響。取得一定的成績,公司規模也在擴大。

但顯然他在多變的市場大潮中,還缺乏經驗。1979-1982,他進入事業的低谷。

在這期間見識了世界首富的破產,他預測美國將進入新一輪大蕭條。而現實,給了他一個大大的巴掌,美國經歷了史上最繁榮的無通脹增長期。

他的判斷在眾目睽睽之下,成為一個個笑話。這段時間,損失大量的錢,以致員工一個個離開,最後只剩他一名職員。最落魄時,連去拜訪客戶的機票都買不起。

1983-1994年,達利歐再次開啟試煉之路。他採用計算機來幫助思考,把統計學和計算能力運用於經濟數據,分析市場經濟的運行狀況。

從此他開始慢慢建立理性原則,比如要求橋水上下採用問題日誌的做法,什麼事情出了岔子,必須如實寫入日誌,包括嚴重程度,誰為此負責等信息。

1995-2010年,達利歐迎來人生的光輝時刻,公司快速發展,還成功躲過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從此一戰封神。

「瑞的反饋備忘錄」正式登上了公司的舞臺,開始分享公司各種情境的原則。通過把原則明確地寫下來,追求一種創意擇優的做法。

針對他的弱項:管理的問題,達利歐創建「棒球卡」,採用MBTI測試和其他心理測試,對人的性格和能力模型進行分類,根據他們的指標特性來安排工作。

2010年《原則》被公開推出,供公司內外部的人學習。這些原則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斷在更新,以用來避開風險,實現理性的結果。

2011-2015年,達瑞歐開始準備卸任,打算以顧問的形式交接公司的管理職責。而《原則》就是橋水基金的管理聖經。

這段期間,他也學習、對照了其他偉大領導人的素質,包括賈伯斯、馬斯克、貝佐斯等人,不斷完善橋水基金的領導原則,真正做到客觀、理性。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2016-2017年,卸任的達瑞歐還是回到公司救火,然後再次離開。

因篇幅關係,我不再陳述跌宕起伏的情節。總的來說,從達瑞歐的成長經歷中,可以得到這樣的道理:

「人總是起起伏伏,不斷從失敗中學習,為成功積累更多理性經驗。開放面對不同觀點,接受現實,成功也有運氣,享受探險的過程,不斷認識有趣的人和世界。」

第二部分:生活原則

第一條,擁抱現實,應對現實。人都會有情緒,容易受自己的喜好影響,從而對規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人期望一切都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發展,但現實常常是事與願違,我們任務就是理解和應對不好的東西。

要做到這點需要頭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這非常不容易,大腦喜歡認同,厭惡被批評,因此常常自我欺騙。他會說對自己說「我沒錯,我是對的,我更喜歡這樣」,以致於錯過從別人那裡收益的機會。

為此,我們要學會觀察自然,學習現實規律。包括觀察自己是如何思考,分析市場是如何運行,發現宇宙是怎麼進化,各種因素是怎樣驅動世界變化的。

第二條:五步流程實現人生願望。

1、有明確的目標;

2、找到阻礙目標的問題,並不容忍問題;

3、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方案,實現成果。

這裡,我談一下關於目標的感想。每個人都會很多模糊且不切實際的目標,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

我們需要進行窮舉、排列、取捨才能得到最重要的禮物。《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對目標有更生動的說明,《一分鐘經理人》也有嚴密的邏輯說明。

五步流程法,給我最重要的啟示,是什麼事情都得按步驟來,需要一個流程。我們做事情,需要套用模型,不能憑著感覺做事,眉毛鬍子一把抓,做對了是僥倖,做錯卻分析不出問題出在哪裡。

而大部分的事情都有前人總結的經驗和方法論,我們應該先強化、再優化,最後固化。

第四條: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達瑞歐認為因為人的大腦構造不同,所以我們體驗現實的方式千差萬別,而任何人的單一體驗本質上都是扭曲的。

估計這是受到他那有雙相障礙的兒子保羅的啟發,保羅時而狂躁,時而鬱抑,而這些行為表現的根本原因是保羅大腦的多巴胺和其他化學物質分泌不穩定。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當達瑞歐創立橋水時,他認定只要僱傭聰明人就行。但他發現頂級大學的學生,不一定能勝任,結果不如人意。

讀書厲害不等於他需要的聰明人。而且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認識到公司更像交響樂團,需要不同的聲音。而作為樂隊的指揮,需要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

他也認識到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不僅是我們做出的美好選擇,而且是我們天生的生理需求。

這些思想豐富、完善了他的《原則》,不再全是理工科的計算,還有人性的探索。

第三部分:工作原則

第一條: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由文化和人2組部件組成。所以橋水選人用人的原則非常嚴格,通常有20%的人,不到18個月,會選擇離開。

他倡導的是精英文化,要求極度透明,不掩飾問題,為人要正直,還要求他人保持正直。簡單概括就是我們常說的「直男」思維,這樣的好處就是更加直接高效。

此外,還倡導允許犯錯,不容忍枉顧教訓。求取共識,又堅持獨立思考。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又欣賞找做對事的人等一系列管理原則。

在這些管理原則中,創意擇優的做法,讓我耳目一新。通常會議都是開放的,各個部門和崗位的人都可以參與,但為了避免外行都是鍵盤俠,實行了專家加權計分法,來保證專業人來做專業的決策。

在這部分裡面,我看到很多看似相反的原則。這讓我想起菲茨·傑拉德的話:「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而且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在複雜的工作環境裡,沒有什麼萬能的套路,只有根據情境不斷調整的原則。

最後,總結一下,讀這本書的收穫。任何事情都有其運行的規律,我們需要理性思考,不能憑個人經驗感情用事。

我們需要不斷積累原則,也就是套路,來快速應對各種問題,不要重複交學費。

我們不能故步自封,需要開放大腦,接受現實的變化,不斷學習調整,譜寫適合自己的原則。

留個思考題:你生活、工作的最重要原則是什麼?

相關焦點

  • 面向對象的六原則一法則,而現實中只需要一個原則:老婆,我錯了
    2、開閉原則:軟體實體應當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在理想的狀態下,當我們需要為一個軟體系統增加新功能時,只需要從原來的系統派生出一些新類就可以,不需要修改原來的任何一行代碼。裡氏替換原則可以檢查繼承關係是否合理,如果一個繼承關係違背了裡氏替換原則,那麼這個繼承關係一定是錯誤的,需要對代碼進行重構。例如讓貓繼承狗,或者狗繼承貓,又或者讓正方形繼承長方形都是錯誤的繼承關係,因為你很容易找到違反裡氏替換原則的場景。
  • 《人生十二法則》:人生需要原則,生活需要秩序
    我們常常會覺得人是感性生物,那麼生活也應該是隨性而恣意地,而規則會破壞人對生活的美好感覺,束縛人的自由,錯過豐富情感的體驗,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選擇混亂而盲目的活著,放棄原則,甚至放棄理性,直到人生逐漸失去方向、沒有退路。如果你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察覺,想要尋求更好的出路,建議你看看這本《人生十二法則》,相信你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做人要有原則,做檢測也要有原則,幾何誤差檢測都有哪些原則呢?
    與擬合要素比較的原則1.用實物模擬擬合要素用有足夠形狀和位置精度的實物,如刀口尺的刃口、90°角尺或平尺的工作面、一條拉緊的鋼絲繩、平臺和平板的工作面以及樣板的輪廓等都可作為擬合要素。該原則對輪廓度、位置度的測量應用更為廣泛。 測量坐標值原則測量位置度誤差測量特徵參數的原則測量被測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參數(即特徵參數)來近似表示該要素的幾何誤差,這類方法叫測量特徵參數的原則。
  • 剛開始健身,需要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讓你健身更得心應手
    在這裡,我們需要遵循訓練計劃的實踐原則,並通過實踐原則調整我們的訓練計劃,這樣才能度過平臺期。初次接觸健身,將這幾個原則牢記於心,提升你的健身效果。沒有人會有相同的訓練目標,相同的起點水平,或者在相同的訓練課程中也可能有不同的發展。確定自己的目標,評估和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訓練計劃的設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將決定我們訓練的強度、量和頻率,甚至決定了訓練的形式和標準。但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沒有考慮到它的重要性。他們跳過了這一步,直接進入了練習計劃。
  • 跟著麥肯錫學這3個原則,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近,我看了一本《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雖然這本書說的是職場方面的原則,但我發現轉換一下思路,這本書也同樣還適用於其他方面的成長。不知道,你會不會經常想要改變自己,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你苦思冥想後,卻依舊想不出怎麼提升自己。剛好,我最近看了一本書《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
  • 投資原則的重要性
    比如我們經常跟大家說,投資必須要組合不可以單獨買一隻個股,但實質上這個原則在90%的時間裡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即使在2018年的市場環境下,你看到了許多地雷股的出現,但畢竟整個市場有3000多隻個股,爆雷的個股最多也就是幾十隻,也就是大約1%。
  • 阿貝原則的內容和意義---機械設計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則
    ~~~以下正文開始~~~ 阿貝原則 ( Abb's principle ) : 被測量軸線只有與標準量的測量軸線重合或在其延長線上時, 測量才會得到精確地結果。• 阿貝誤差 在測量過程中, 因不符合阿貝原則而產生的誤差稱為阿貝誤差。
  • 論文查重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學術界為了保證論文的質量,有效降低論文重複率,論文查重檢測是遵循一定的原理,在市場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論文查重系統,可能在核算方式和計算規則上是會有所不同的,真的想要保障論文的質量,也是可以多選擇幾個軟體進行查重檢測的。下文就簡單介紹一下論文查重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避免重複率的增加。
  • 能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就看你能不能做到這3個原則了
    最近,我看了一本《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雖然這本書說的是職場方面的原則,但我發現轉換一下思路,這本書也同樣還適用於其他方面的成長。不知道,你會不會經常想要改變自己,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可是你苦思冥想後,卻依舊想不出怎麼提升自己。剛好,我最近看了一本書《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
  • 股票操作原則:六大操作原則教你玩炒股
    股票操作原則是什麼?有不少股民問過這個問題,尤其是新手股民幾乎都會問股票操作原則是什麼,股票操作原則有哪些?別急!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在股票操作中特別重要的六大原則。股票操作原則股票操作原則:操作原則一:空倉原則1.當大盤走壞,進入下降通道時,絕不逆勢操作,趨勢不改變前,不受盤中誘惑,堅決執行空倉,什麼時候大盤形態走好,什麼時候進場,
  • 債權清理有什麼原則,債權清理的原則是怎樣的?
    債發生的原因在民法債編中主要可分為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債的消滅原因則有清償、提存、抵銷、免除等。不管是哪種債權債務,我們都應該清楚避免風險的辦法,那麼債權清理有什麼原則,債權清理的原則是怎樣的?
  • 羞恥感及克服它的四大原則
    作為人,我們有一些基本的需要,而且有滿足的權力。比如,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接受,有人愛,我們需要把渴望轉變成積極的行為。我們必須擔負起融入其他人的責任,而不是在其他人面前退縮。我們還必須多次提醒自己,我們天生就有權利成為人類中的一員。當一個人能夠融入其他人之中,而且那些人能夠確認和欣賞他的人性時,那麼他的歸屬感將得到強化。
  • 指導原則一:尊重你的聽眾
    原作者:Vincent Ryan RuggieroGUIDELINE 1: RESPECT YOUR AUDIENCE指導原則一:尊重你的聽眾    This guideline may sound idealistic, but it is eminently practical
  • 給生活減負的「4R」原則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讓生活更環保更簡單的三個原則:減少消耗(reduce)、重複使用(reuse)和回收利用(recycle)。由於這三個原則對應的英文單詞都是以R開頭,因此也被稱作「3R」原則。很多人都在生活中實踐了這三個原則,比如說減少瓶裝水的購買,用購物袋而不是塑膠袋,把不用的東西捐給需要的人。
  • 論公平責任原則在我國侵權法歸責原則體系中的地位
    相對於過錯責任原則和危險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①公平責任原則是否為一項獨立的歸責原則,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都存在較大爭議,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概述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指在損害事實已經發生的情況下,確定侵權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依據和標準。
  • 英語中就近原則有哪些?
    說到就近原則,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there be 句型。的確,there be 句型是最常見的一種。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就近原則。就近原則就是指謂語動詞的數與並列主語中最靠近它的那個主語保持一致。有哪些句型需要用到就近原則呢?
  • 設計原則總結:最全的互動設計原則和理論匯總
    設計是有原則和方法論的,鑑於網上各種文章和原則比較零碎,這次統一將互動設計的方法和理論匯總,不足之處也希望各位能夠提出,一起補全。4.一致性原則同一用語、功能、操作保持一致。5.防錯原則通過網頁的設計、重組或特別安排,防止用戶出錯。6.易取原則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儘可能減少用戶回憶負擔,把需要記憶的內容擺上檯面。7.靈活高效原則中級用戶的數量遠高於初級和高級用戶數。
  • 面向對象六大原則
    如果一個類負責了方法M1,方法M2兩個不同的事情,當M1方法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需要修改這個類的M1方法,但是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導致M2方法不能工作。這個不是我們期待的,但是由於這種設計卻很有可能發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M1方法,M2方法單獨分離成兩個類。讓每個類只專心處理自己的方法。
  • 德魯克:身為管理者,你必須堅守的6大原則
    當時也是經濟蕭條時期,德魯克並不為金錢所迷惑,只因為他對「人」有著熾熱的心,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而不是自己想要做什麼。他專注投入畢生的心血,堅持做「對的事情」,懷有「對人類終極的關懷」,以實現 「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雖然至今這個目標還未能實現,但卻為我們指出了一條通向這個目標的大道,那就是通過「管理」,追求創新與創業,並在此基礎上建構一個有目的和開放的動態的社會系統。
  • 牙科也需要時間管理,看透一原則兩案例,不讓時間荒廢
    ,每天也很累,感覺自己的時間根本不夠用,你有沒有想過這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還是說自己的工作確實挺多的,還是說自己對時間的管理存在缺陷?既然是一名牙科老闆,他本身在某一方面肯定就有過人之處,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工作多也很正常,只要把這些工作梳理清楚,有一個好的思路,有一個合理的安排,那麼你這一天下來之後,你也不會那麼累。所以說牙科老闆學會時間管理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