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橋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管理著超過1500億美元的資本。
達利歐本人被稱為投資家的賈伯斯,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也曾入選《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
這本書分享了達利歐自己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的原則,可以說是他的成功學。大大小小的原則有上百條,濃縮了他一生的人生智慧和管理經驗。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意義是啟發理性思考,根據我們的現實情況,應該建立自己的原則!書中的核心觀點是用絕對理性來認識世界,指導行動。
本書分為3部分,我的歷程、生活原則、工作原則。本身還是比較晦澀,我重點閱讀了第一部分,其他部分大概瀏覽一下他的觀點,體會一下他的思想。
第一部分:我的歷程
一開始,達利歐簡要介紹了自己出生的家庭。他成長於一個中產階級社區,父親是一名職業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主婦,他是獨生子。
小時候,平淡無奇,但小時候就開始給人送報紙、鏟雪、做球童,在餐廳裡擦桌子、洗碗碟,很早認識到財務自主的快樂。
年輕時,他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民眾熱情高漲,社會充滿了鼓勵人們實現夢想的文化。
12歲就開始投資股票,而且還賺了不少錢,嘗到了股市掙錢的甜頭,從此上癮。書上稱為「探險召喚」。
長大後,他上了哈佛商學院,開始系統學習投資等專業知識,但這時美國經濟開始下滑,加上越戰失利、水門事件等政治因素影響,美國進入大蕭條時期。
投資股票不再是受歡迎,大宗商品交易流行起來,由於他在大宗商品的從業經歷和哈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的學歷,讓他成了香饃饃。
他高薪開始從事期貨對衝工作,但並不怎麼順利,經歷過大失敗,公司業務關閉,被迫跳槽到其他公司。
他的性格和公司格格不入,一次年會上,開了一個愚蠢的玩笑,僱了一名脫衣舞女,在他演講時脫掉外衣,還在老闆的臉上打了一拳,然後被解僱了。於是1975年,達利歐創辦了橋水基金。
達利歐開始設計機器化的市場模型,通過計算了解牲畜、肉類、糧食、油料種子市場之間的關係,認識各個市場間的價值影響。取得一定的成績,公司規模也在擴大。
但顯然他在多變的市場大潮中,還缺乏經驗。1979-1982,他進入事業的低谷。
在這期間見識了世界首富的破產,他預測美國將進入新一輪大蕭條。而現實,給了他一個大大的巴掌,美國經歷了史上最繁榮的無通脹增長期。
他的判斷在眾目睽睽之下,成為一個個笑話。這段時間,損失大量的錢,以致員工一個個離開,最後只剩他一名職員。最落魄時,連去拜訪客戶的機票都買不起。
1983-1994年,達利歐再次開啟試煉之路。他採用計算機來幫助思考,把統計學和計算能力運用於經濟數據,分析市場經濟的運行狀況。
從此他開始慢慢建立理性原則,比如要求橋水上下採用問題日誌的做法,什麼事情出了岔子,必須如實寫入日誌,包括嚴重程度,誰為此負責等信息。
1995-2010年,達利歐迎來人生的光輝時刻,公司快速發展,還成功躲過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從此一戰封神。
「瑞的反饋備忘錄」正式登上了公司的舞臺,開始分享公司各種情境的原則。通過把原則明確地寫下來,追求一種創意擇優的做法。
針對他的弱項:管理的問題,達利歐創建「棒球卡」,採用MBTI測試和其他心理測試,對人的性格和能力模型進行分類,根據他們的指標特性來安排工作。
2010年《原則》被公開推出,供公司內外部的人學習。這些原則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斷在更新,以用來避開風險,實現理性的結果。
2011-2015年,達瑞歐開始準備卸任,打算以顧問的形式交接公司的管理職責。而《原則》就是橋水基金的管理聖經。
這段期間,他也學習、對照了其他偉大領導人的素質,包括賈伯斯、馬斯克、貝佐斯等人,不斷完善橋水基金的領導原則,真正做到客觀、理性。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2016-2017年,卸任的達瑞歐還是回到公司救火,然後再次離開。
因篇幅關係,我不再陳述跌宕起伏的情節。總的來說,從達瑞歐的成長經歷中,可以得到這樣的道理:
「人總是起起伏伏,不斷從失敗中學習,為成功積累更多理性經驗。開放面對不同觀點,接受現實,成功也有運氣,享受探險的過程,不斷認識有趣的人和世界。」
第二部分:生活原則
第一條,擁抱現實,應對現實。人都會有情緒,容易受自己的喜好影響,從而對規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人期望一切都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發展,但現實常常是事與願違,我們任務就是理解和應對不好的東西。
要做到這點需要頭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這非常不容易,大腦喜歡認同,厭惡被批評,因此常常自我欺騙。他會說對自己說「我沒錯,我是對的,我更喜歡這樣」,以致於錯過從別人那裡收益的機會。
為此,我們要學會觀察自然,學習現實規律。包括觀察自己是如何思考,分析市場是如何運行,發現宇宙是怎麼進化,各種因素是怎樣驅動世界變化的。
第二條:五步流程實現人生願望。
1、有明確的目標;
2、找到阻礙目標的問題,並不容忍問題;
3、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方案,實現成果。
這裡,我談一下關於目標的感想。每個人都會很多模糊且不切實際的目標,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
我們需要進行窮舉、排列、取捨才能得到最重要的禮物。《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對目標有更生動的說明,《一分鐘經理人》也有嚴密的邏輯說明。
五步流程法,給我最重要的啟示,是什麼事情都得按步驟來,需要一個流程。我們做事情,需要套用模型,不能憑著感覺做事,眉毛鬍子一把抓,做對了是僥倖,做錯卻分析不出問題出在哪裡。
而大部分的事情都有前人總結的經驗和方法論,我們應該先強化、再優化,最後固化。
第四條: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達瑞歐認為因為人的大腦構造不同,所以我們體驗現實的方式千差萬別,而任何人的單一體驗本質上都是扭曲的。
估計這是受到他那有雙相障礙的兒子保羅的啟發,保羅時而狂躁,時而鬱抑,而這些行為表現的根本原因是保羅大腦的多巴胺和其他化學物質分泌不穩定。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當達瑞歐創立橋水時,他認定只要僱傭聰明人就行。但他發現頂級大學的學生,不一定能勝任,結果不如人意。
讀書厲害不等於他需要的聰明人。而且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認識到公司更像交響樂團,需要不同的聲音。而作為樂隊的指揮,需要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
他也認識到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不僅是我們做出的美好選擇,而且是我們天生的生理需求。
這些思想豐富、完善了他的《原則》,不再全是理工科的計算,還有人性的探索。
第三部分:工作原則
第一條:一個機構就像一部機器,主要由文化和人2組部件組成。所以橋水選人用人的原則非常嚴格,通常有20%的人,不到18個月,會選擇離開。
他倡導的是精英文化,要求極度透明,不掩飾問題,為人要正直,還要求他人保持正直。簡單概括就是我們常說的「直男」思維,這樣的好處就是更加直接高效。
此外,還倡導允許犯錯,不容忍枉顧教訓。求取共識,又堅持獨立思考。持續培訓、測試、評估和調配員工,又欣賞找做對事的人等一系列管理原則。
在這些管理原則中,創意擇優的做法,讓我耳目一新。通常會議都是開放的,各個部門和崗位的人都可以參與,但為了避免外行都是鍵盤俠,實行了專家加權計分法,來保證專業人來做專業的決策。
在這部分裡面,我看到很多看似相反的原則。這讓我想起菲茨·傑拉德的話:「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而且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在複雜的工作環境裡,沒有什麼萬能的套路,只有根據情境不斷調整的原則。
最後,總結一下,讀這本書的收穫。任何事情都有其運行的規律,我們需要理性思考,不能憑個人經驗感情用事。
我們需要不斷積累原則,也就是套路,來快速應對各種問題,不要重複交學費。
我們不能故步自封,需要開放大腦,接受現實的變化,不斷學習調整,譜寫適合自己的原則。
留個思考題:你生活、工作的最重要原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