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活減負的「4R」原則

2021-01-11 核心資訊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讓生活更環保更簡單的三個原則:減少消耗(reduce)、重複使用(reuse)和回收利用(recycle)。由於這三個原則對應的英文單詞都是以R開頭,因此也被稱作「3R」原則。很多人都在生活中實踐了這三個原則,比如說減少瓶裝水的購買,用購物袋而不是塑膠袋,把不用的東西捐給需要的人。

在Ted演講中,暢銷書《零浪費的家》(Zero Waste Home:The Ultimate Guide to Simplifying Your Life by Reducing Your Waste)作者碧·詹森(Bea Johnson)提出,除了這三個原則,我們還應該考慮另外一個在英文中同樣以R開頭的原則,那就是:拒絕(refuse)。

詹森提出,我們應該儘量拒絕接受免費贈品。消費不僅僅包括購買行為,也包括我們的接受行為。我們應該拒絕那些辦信用卡送的保溫杯、鄰居搬家留給你的扶手椅和餐具、或者是參加會議人手一件的T恤或手提袋。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拿著保溫杯,然後想:「拿著就拿著吧,如果家裡用不上,我可以給別人,或者當二手貨賣出去。」但事實上,當人們想要買一個保溫杯的時候,很少會去淘二手貨。根據報導,在過去一年中,許多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可回收物品最終的結果是被填埋。在英國,媒體發現,所謂的回收垃圾往往只是運往其他國家並且被丟棄。

因此,對待這些免費物品,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拒絕。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很難拒絕免費的禮物。拒絕別人的好意常常會讓我們有罪惡感。詹森建議,你可以試著練習拒絕的技巧,遇到免費贈送時,你可以大方地說「非常感謝你的好意,但我真的不需要,謝謝你」。

詹森說,如果你真的需要一個保溫杯,那麼就大方收下來並好好使用它。但在這之前,你可以快速在腦海中檢索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家裡已經有好幾個印有各種徽章的保溫杯了,那麼你可以說:「謝謝,我確實不需要。」

以上就是給生活減負的「4R」原則,希望對你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基層減負年是什麼意思?給基層減負要怎麼減
    呼籲多時的給基層減負,終於迎來一個重要通知。  3月11日晚上,中辦印發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全文公布。《通知》說,2019年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  而2019年正式被確定為「基層減負年」。  出擊  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作風建設。
  • 從平成廢物到令和猛男,從減負到增壓:日本教育減負40年簡史
    家庭條件優越起來的家長們,對隨之而來的「高強度學習」產生了質疑:生活條件改善了,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還要學得那麼苦?因此,在日本的教育專家提出了「教育減負」,以及如何讓教育適應經濟的相關討論之後,日本的家長們迅速成為了搖旗吶喊的一批人。
  • 新華網評:基層減負要破除「開會發文檢查」路徑依賴
    關注基層減負系列網評之二:閆 華「嚴格控制層層發文、層層開會,著力解決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的問題」「著力解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問題」……近日,中辦印發了《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
  • 《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發布:減負成共識,老師要怎麼做?
    近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布《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小學各個年級普遍存在學業負擔問題,減負問題已十分嚴峻。有近七成的家長表示支持「減負」,並提出了多條減負建議。
  • 央行:為市場主體減負與商業銀行利潤變化不是一一對應關係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會上表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同時,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8700億元分以下幾方面:一是降低利率減負4700億元。
  • 力戒形式主義,以釘釘子精神做好基層減負工作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一場激濁揚清的風氣巨變從此開啟。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首次會議審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
  • 讓社保降費減負落地 他們這樣行動
    為確保社保降費減負工作落實、落地、落細,6月26日,由涪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稅務局聯合開展的「社保降費減負宣傳培訓進園區」活動走進涪陵新城區,為涪陵新城區的企業實地宣講解讀相關政策,確保社保降費減負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進一步優化涪陵區的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涪陵新城區20家企業財務人員和社保經辦人員參加培訓。
  • 不想讓你的孩子減負,就能阻止階層固化嗎?
    在批判教育部減負的文章中,甚至有人把近年中國奧賽的頹勢歸根於減負,其實恰恰相反,中國應試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拔尖人才。05我們的教育體制從哪裡來當然,我並不認為減負以後,階層固化情況就得到緩解。我以前無數次說過,所有的教育都是階級再生產的工具,從來也不擔負階層上升的重任,減負的目標也從來不是讓底層或者中層可以階層上升,實際上減負也好,應試教育改革也好,其目標很簡單,是讓教育這個篩選器功能效率更高一下,是讓我們的成才率更高一些。
  • 2014陝西省高考數學試題評析:減負 高效
    簡約 親和 減負 高效  ——2014陝西省高考數學試題評析  陝西特級教師 安振平 張克  2014年數學高考,在考生興奮、家長高興今年的數學試題設計,從「四基」出發,追求簡約,為考生著想,落實減負,拋棄了以往某些試題的「偏、難、怪」現象,試題給人以熟悉感、親和感,真正體現了關注學生,愛護學生,從學生成長的基點出發設計試題。  從和善布局,考情變親情。今年的試題直面考生的基礎,體現考綱說明的基本要求,試題在「新」字上做文章,貼近生活,體現親情,沒有一點「刁難」考生,消除了「敵情」。
  • 崩壞3減負活動開啟,重新解放雙手,只是時間有點短
    而最近,崩壞3官方終於給廣大的網友們宣布,減負活動即將在更新後,11月20日開始實行。消息發出後,網友們十分的激動,只是時間有點太短。崩壞3減負活動開啟減負活動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可以一鍵去完成任務的設定。
  • 減負潮汐波動的周期性怎麼破
    改革開放以來,對於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治理,呈現出一種潮汐波動現象:民間呼喚的緊了,引起高層重視了,地方就抓一陣;高層不強調了,地方換人了,減負也就在人們無奈的嘆息聲中偃旗息鼓了,而學生的課業負擔往往變本加厲,變得更加嚴重。減負工作如何走出這種潮汐波動的周期性,破解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的路到底怎麼走?我認為,必須系統施策,綜合治理。首先必須抓住制度性減負的「牛鼻子」。
  • 顧滄龍:基層減負應是「相向運動」
    自2019年新華社發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基層減負工作已開展整整兩年。這兩年圍繞為基層減負,著力解決政績觀錯位,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幹部不敢擔當作為等問題,切實為基層幹部鬆綁減負,激勵了廣大幹部擔當作為、不懈奮鬥。但在這過程中,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筆者認為,基層減負不僅是上級部門的「獨角戲」,作為基層尤其是基層幹部也應該積極配合、迎難而上,拿出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來徹底改變基層的「痕跡主義」「形式主義」等不正之風。
  • 用教育軟體科學「減負」
    正確、科學地對待「減負」已成為教師、家長、學生以及全社會共同關心的、探討話題。從事基礎教育多年的教師認識到,靠增加練習、重複性勞動讓學生學習是不正確的做法。關鍵是高效率地讓學生會學和學會,學生學會了,就不覺得負擔重。孩子們常常被當作教育的灌輸對象,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遏制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巨大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 北大教授道破中國教育問題,學校減負,教育成家庭投入無底洞
    他認為學校減壓減負快樂童年是「異想天開」,甚至學校減壓減負是國民教育資源的退出。學校減壓減負、快樂童年是異想天開渠教授在第2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上曾經發表精彩演講,把脈當下中國教育,一語道破中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 糖貓詞典筆為中小學生科學「減負」 更懂賦能!
    在我國,教育「減負」的政策長期存在,可是現實情況卻是:學生的課業負擔越來越沉重。沒有家長敢真正讓自己的孩子減負,學校裡的各種減負措施,反而加重了家長和學生的課外負擔。其實家長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生活及成長教育,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用教育理念和方法影響著孩子的學習進度,而不是完全代入老師的角色,去一對一指導孩子的學習。如果有像糖貓詞典筆這樣的學習工具,加上學習方法得當,孩子學習會事半功倍。作為一款智能學習硬體,詞典筆的功能上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傳統詞典。
  • 教育部,別信寧南山的,我們的孩子需要減負!
    寧南山先生說:「教育部,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並稱,「減負並不會讓我們過得更好。」   就「減負並不會讓我們過得更好」這個問題,我想說一句:對不起,我不想被寧南山先生代表!
  • 家長激憤退群,將「教育減負」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近日,江蘇一家長錄視頻痛斥班級家長群異化,直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獲得海量轉發和點讚,人們紛紛呼籲解決這一難題,並將「教育減負」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中國教育減負的初衷本是減輕學生負擔,但最後減負卻變成了增負、轉負。
  • 工作與生活的20個原則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和生活的原則,希望對你也有幫助~【生活的20個原則】 1、基本底線,不觸犯法律。
  • 什麼是循環經濟3R原則?
    3R原則(the rules of 3R)減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環(recycling)三種原則的簡稱。3R原則中各原則在循環經濟中的重要性並不是並列的。按照1996年生效的德國《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對待廢物問題的優先順序為避免產生(即減量化),反覆利用(即再利用),和最終處置(即再循環)。(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 楊多貴)
  • 教育一面減負一面增加考試科目,難道不是有點荒謬嗎?你怎麼看?
    北大教授渠敬東曾經談到教育減負,他認為教育減負是國民教育資源的流失,他對此感到很痛心。其實我們在減負的過程中也形成這樣的怪現象:一面是公辦學校內學生負擔減少,另一方面是課外補習和私立學校學生負擔增加,當面對這個怪圈的時候,我們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