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為市場主體減負與商業銀行利潤變化不是一一對應關係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劉琪

8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會上表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

同時,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8700億元分以下幾方面:一是降低利率減負4700億元。其中,LPR下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減負354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發放優惠利率貸款減負370億元,債券利率下行為債券發行人減負790億元。二是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還有前期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總共減負1335億元。其中延期還本付息可以減少企業負擔大約1215億元,支持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為企業節約擔保費等費用大約120億元。三是銀行通過減免服務收費,為市場主體減負2045億元。四是支持企業重組和債轉股減負大約660億元。除這些以外,金融部門還通過核銷等方式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以自身的財務資源承擔了市場主體的成本,既增強了金融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也是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金融部門按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為市場主體減負,與商業銀行的利潤變化,不是一一對應關係,不是說減負1.5萬億元,商業銀行利潤就相應減少。」劉國強指出,商業銀行貸款收入是貸款利率和貸款數量共同決定的,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後會增加貸款的需求,會導致貸款數量的擴大,價格降了,貸款的數量就增加了。這會對商業銀行因為降低貸款利率造成的收入減少起到抵消的作用。另外,商業銀行的利潤還取決於資金成本以及不良貸款處置等諸多因素。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並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雖然貸給企業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機構自己借的錢利率也降低了,這也對商業銀行利潤減少起著抵消作用。

(編輯 於德良)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商業銀行須向中央銀行上繳100%的準備金,同時中央銀行從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庫向商業銀行庫轉移相應金額的DCEP。②商業銀行向客戶發放央行數字貨幣的過程:客戶需要用自身現金或存款進行兌換,同時對應央行數字貨幣的歸屬將會由商業銀行發行庫轉換為客戶(商戶)的數字錢包。
  • 七 能量與空間一一對應及其一一對應關係
    量子粒子具體形態的變化,就是量子粒子作為能量系統其系統空間的變化。該量子粒子系統空間的變化與該量子粒子系統空間內部能量的變化具有直接的一一對應關係和相互轉化關係,該量子粒子的系統內部能量變化轉化為該量子粒子系統空間變化,該量子粒子的系統空間變化轉化為該量子粒子的系統內部能量變化,該量子粒子的內部能量與該量子粒子的系統空間一一對應。
  • 央行數字人民幣的商業啟示: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或將重塑
    央行數字人民幣的商業啟示: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或將重塑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今年5月底表示,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即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直譯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堅持雙層運營、現金(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 八 能量與空間一一對應及其關係的規律
    能量系統的系統空間與其內部能量有著天然的固有的聯繫,能量系統的系統空間及其變化與其內部能量的變化有著天然的固有的聯繫,而且是直接的因果關係和一一對應關係,這種關係表現為能量系統的系統空間與其內部能量一一對應和相互轉換。
  • 誰會扛起「中國Libra」的大梁:央行、科技巨頭、銀行聯盟?
    央行數字貨幣發行的主體意願較強。央行數字貨幣的初衷是為降低紙幣發行和流通的成本,提高交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本就有推出的想法。隨著Libra項目被公布,且未來可能會對各國金融體系造成一定衝擊。而根據目前央行官員釋放的信息,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投放體系,是在遵循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模式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因此應用場景是央行-商業銀行之間,大量的商業場景,央行數字貨幣並不直接涉足。但其技術實力的指數較高,從我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中便可窺見一斑。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統計,目前中國央行區塊鏈專利數量位列全球央行系統第一。
  • 央行定調如何健全中國基準利率體系:以培育DR為重點
    這一指標在2019年4月被欽定為判斷貨幣政策「鬆緊適度」的建議。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判斷貨幣政策的鬆緊直接看流動性,最簡單的指標就是看銀行間的回購利率,如DR007等。央行在白皮書中表示,2020年以來,生成DR的交易基礎日均超過1.8萬億元,在銀行間回購市場中的佔比約48%。
  • 央行最新制定銀行LPR考核 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 串通利率MPA...
    摘要 【央行最新制定銀行LPR考核 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 串通利率MPA「一票否決」】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個信源獨家獲悉,隨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落地,為督促各銀行運用LPR定價,嚴肅處理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
  • 李奇霖:銀行監管體系全解析
    按監管主體分,現在銀行主要受央行與銀保監會(2018年3月之後銀監會與保監會合併為銀保監會,為了統一本文均使用銀保監會的稱呼)兩大主體的監管。零售、小企業客戶、非金融機構等為交易對手方時,提取率為50%;金融機構、央行、多邊開發銀行以及風險權重低於20%的其他機構為交易對手方且不是以一級資產與2A資產作為抵(質)押品時,提取率為100%;有業務關係的金融機構為交易對手方時,提取率為0%。信用便利、流動性便利和或有融資便利適用提取率為0%。
  • 中國首推主權數字貨幣DCEP,央行的初心是什麼?
    目前我國跨境清算依然高度依賴美國的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和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有望擺脫對現有SWIFT和CHIPS支付體系的依賴,為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帶來便利。DCEP會對中國經濟與貨幣政策產生什麼影響?
  • 央行徐忠三萬字雄文再論政府與市場、財政與金融關係
    貨幣政策側重於短期總需求調節,以保持價格穩定和經濟總量平衡,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財政政策應更側重於經濟結構調整,發揮對定向調控的支持作用,服務於中長期經濟發展戰略。進一步理順財政部和央行之間的關係,政府債券發行應充分考慮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和作用。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提高財政預算的準確性和精細化,減少財政存款波動及國庫現金管理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的擾動。
  • 周小川:一個競爭性、多方案的央行數字貨幣體系更適合中國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澄清了人們對於數字人民幣最大的一個誤解,他表示:「微信、支付寶和數字人民幣不是一個維度上的,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同時,騰訊,螞蟻的各自的商業銀行也屬於運營機構,所以和數字人民幣並不存在競爭關係。」
  • 央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不高 影子銀行業務存量約32萬億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央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不高,螞蟻正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在全年金融數據成績單出爐後,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央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一起亮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就貨幣政策、降準降息可能性、匯率走勢、房地產金融調控等市場關注的焦點一一作出回應。
  • ...債應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 直指下一個風險集中爆發點!信息量太大了
    其次,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分割,同債不同價,同一種債務、同一種債券不同價,這種風格狀態會導致為爭取市場份額而放鬆標準。去年7月份,央行和證監會決定同意兩個基礎設施間互聯互通合作,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建議儘快落地,不能再隔絕了。  還有,銀行間市場的債券多為銀行大量持有,銀行既承銷又持有,市場流通性差,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商業銀行受損,會觸發系統性風險的。
  • 趙建:央行的心事
    利率管制作為一種金融壓抑,導致的不良後果是,銀行在降低風險偏好的同時誇大了規模偏好。利率管制,管制的是利差,也就是無論銀行如何擴大規模,利差在邊際上都不會有效收斂。學過微觀經濟學的應該都知道,如果一個企業的邊際利潤無法因產出量擴大而邊際收斂,那麼從理論上它的規模擴張衝動就是無窮大。
  • 微眾銀行案例分析及中美網際網路銀行與實體銀行差異對比
    網商和微眾的運營模式非常相似,都定位為「輕資產、平臺化的銀行」,自成立之初就表示專注長尾市場的挖掘,但二者的方向有所不同。網商銀行主要通過小微企業貸款攻佔長尾市場,而微眾銀行則通過「微粒貸」這一產品將目光瞄準個人客戶。
  • 央行MLF操作什麼意思 它的作用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MLF    所謂MLF,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採取質押方式發放,金融機構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 銀監會印發商業銀行資本計量高級方法驗證指引
    銀監會鼓勵暫不準備實施新資本協議的銀行參照本《指引》改進風險管理。    請各銀監局將本《指引》轉發至轄內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外資法人銀行。    第十八條 商業銀行進行投產後的全面驗證,應針對已投產的計量模型和支持體系進行全面檢驗和測試,形成綜合評估結果,為資本計量高級方法的改進提供依據。商業銀行應當根據資本計量高級方法的不同特點確定全面驗證的頻率。
  • 央行工作論文關注金融危機傳染:加強外部風險監測和預警
    該論文提出,要加強外部風險監測和預警,堅持對國有商業銀行實施嚴格監管,加強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等中小型銀行的監管和監測,並引導國內各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這篇題為《金融危機傳染實證分析研究》的工作論文作者江潔、陳杰、何海鷹、馮黎黎,均任職於央行重慶營管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論文發表人民銀行系統工作人員的研究成果,以利於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
  • 「企匯安」新形勢下票據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研究
    票交所成立後,依託統一票據交易平臺數據集中的優勢,推進市場運行機制建設,組織力量自主研發票據收益率曲線。2018年12月6日,票交所正式發布票據市場首條收益率曲線。此次發布的曲線是信用主體為國有和股份制銀行的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收益率曲線(BAEX-1)。首條票據收益率曲線的編制發布,填補了票據市場缺乏定價估值參考的空白,為市場主體參與票據交易定價提供了基準利率參照。
  • 央行最新定調!不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加強逆周期調節,對...
    4、央行將繼續完善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的常態化機制,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發行規模和期限品種,帶動其他發行主體在離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到了三季度,隨著9、10月份CPI逼近4%,市場對於CPI顯著上升以及可能帶來的通脹壓力給予了更多關注。央行三季度報告中也對物價問題看法發生了微妙轉變。報告稱,CPI同比漲幅走高,結構性特徵明顯,要警惕通貨膨脹預期發散。2019年以來單月CPI同比漲幅有所走高主要受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價格較快上漲所拉動,關係到居民「菜籃子」消費成本,須引起重視並妥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