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6無居民海島可開發 明珠臥波靜待買主(圖)

2020-12-08 騰訊網

在虎門大橋的庇護下,上橫檔島(左)、下橫檔島(右)像兩顆明珠鑲嵌在珠江口上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製圖:麥宇恆

沿著廣州的版圖一路向南,越過開闊的平原、河湧,目光的終極就會落在那片叫做「伶仃洋」的蔚藍海域。在剛剛公布的我國首批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中,廣州有6座海島入冊,其中5座就散落在南沙區管轄的這片蔚藍中。

雖然常年無居民居住,但每一座海島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其中幾段甚至稱得上可歌可泣、盪氣迴腸。13日,記者採訪了南沙區農林局相關負責人和歷史學者、虎門炮臺管理所所長,梳理出了一段段關於五座海島的前世今生。

其實早在去年3月,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草案)》的正式實施,廣州市就已經將海島的開發、利用提上了議程。作為廣州唯一的濱海城區,南沙也開始梳理轄內海島和進行新一輪的規劃定位。

進入首批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中的五座海島———大虎島、上橫檔島、下橫檔島、鳧島、舢板洲島,都是南沙區比照名錄列出的規劃用途,「對口」申報的。其中,舢板洲島將用於公共服務,大虎島、上橫檔島、下橫檔島、鳧島將用於旅遊娛樂。

目前南沙區正編制一份海島開發利用的規劃,大虎島、上橫檔、下橫檔島因各具特色,又距離較近,或將「打包」成為一個整體,建設成為一座真正在海中的「海洋公園」。目前,關於這座「國家級海洋公園」的專家論證部分已經完成,《廣州南沙國家級海洋公園選劃可行性論證報告》已獲專家組一致通過,將上報省市及國家海洋局審批。這座擬建的「海洋公園」位於獅子洋至虎門海域,總佔地面積1947公頃,其中海域面積1800公頃。區域內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有濱海溼地20多平方公裡,還有海蝕地貌、丹霞地貌、花崗巖地貌等類型多樣的自然地質遺蹟,以及各種歷史文化遺址遺蹟。

而鳧島,由於距離南沙天后宮、濱海公園距離非常近,或將與以上兩處「打包」,成為一個整體進行進一步的旅遊開發。

五座島嶼中,唯一一個從事公共服務用途的,就是舢板洲島。南沙區農林局一負責人介紹說:「舢板洲島上有一座廣州最老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古燈塔。現在很多行駛在這條航線上的遠洋輪,都還是以這座燈塔的燈光作為進入了伶仃洋的標誌。我們將繼續沿襲該島的服務功能。」

廣州無人島的前世今生

廣州市現有海島15個,島嶼總面積88.72平方公裡,島嶼岸線總長126.70公裡,分屬黃埔區、番禺區、珠江管理區和圍墾公司範圍。15個島嶼中,有常住人口的5個。

【大虎島】

大虎島因島上的大虎山形似臥虎而得名,面積1.2平方公裡,是最大的一座無居民海島。大虎島山體由紅色砂巖組成,屬典型的丹霞地貌。

開發難點:島上有部分區域出租給當地農民從事種植和養殖,目前還要理順部分歷史遺留問題,以便進行整體建設。

交通:建有旅遊碼頭,有快艇和摩託艇往來大虎島與南沙街坦頭。

【上、下橫檔島】

面積分別為0.079平方公裡、0.067平方公裡。目前,橫檔島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開發難點:上世紀90年代,還屬番禺管轄的下橫檔島出租給了私人進行旅遊開發,目前還未到租期。還需理順部分歷史遺留問題。

交通:建有碼頭,可停泊快艇、摩託艇。

【鳧島】

面積0.02平方公裡,島上除了植被,基本沒有被開發利用。該島地理位置優越,在南沙天后宮就可望到該島。

開發難點:沒有配套設施。

交通:沒有碼頭,目前上島還需在附近海域下水,涉水上島。

【舢板洲島】

面積0.013平方公裡。西側1.5海裡處便是未來的廣州深水碼頭所在地龍穴島,東側是沙角電廠B廠,廣州港主航道由此經過。此處有多處險灘、暗礁,夜間過往船舶,都需由島上燈塔指引,以此為進入廣州港航道的標示。

交通:只有海事局碼頭,無民用通航碼頭。

【大蠔沙】

在黃埔區穗東街夏園居委會、廟頭居委會、紅山街雙沙居委會範圍內,面積0.97平方公裡,岸線長5.44公裡。

雖然是無人島,但上、下橫檔島和舢板洲島卻各有故事

金鎖銅關拱衛白色燈塔

說起南沙轄內的五座島嶼,最為人熟知的故事,一定是「金鎖銅關」和佇立在舢板洲島上的白色燈塔。

扼守咽喉,抵禦外敵

虎門是珠江主要入口之一,一江兩岸以主航道分界,東屬東莞市,西屬廣州市。虎門炮臺就分布在這一江兩岸和江中的三個島嶼———上、下橫檔島、大虎島之上。據廣州南沙虎門炮臺管理所所長、研究員黃利平介紹,著名的「金鎖銅關」西側樁基也安設在上橫檔島上。

所謂「金鎖」,是指通過上橫檔島連接起來的橫亙在珠江江面的兩道鐵索,「銅關」就是指珠江口的虎門炮臺。每當有外敵入侵,兩岸就會分別拉起連接在上橫檔島上的兩道攔江鐵排鏈,讓入侵軍艦不能快速通過,炮臺則趁機給予狠狠的打擊。從清朝時抵禦外辱到抗日戰爭,「金鎖銅關」多次粉碎了敵人由虎門攻入廣州的企圖,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抗敵故事。

目前上橫檔島與下橫檔島炮臺保存較好,大虎山炮臺僅存遺址。1982年,虎門炮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定為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黃利平表示,2005年南沙建區以來,南沙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對虎門炮臺的保護,增撥區財政資金120萬元專款,在對區內的虎門炮臺進行保養和維護的同時,加強對虎門炮臺(廣州部分)內涵的開發和宣傳。

守護航船,見證繁華

舢板洲上的燈塔,歷經百年風雨,至今在廣東省海洋局航標管理處還有登記,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燈塔是1915年法國人所建,白色的混凝土結構,總高15.8米,為進入廣州海關的各國商船提供導航。「燈塔曾經一度作為廣州的標誌,在世界上的名氣之大,地位之重,不為很多現代人所知。」在黃利平看來,「廣州作為清朝後期唯一的通商口岸,正是這座燈塔見證了廣州海運的繁華。無數海船經過茫茫數月的航行,見到了燈塔,就知道到了廣州。」

在廣州航標處的資料上,舢板洲被劃為二類孤島,也就是說生活相當艱苦。島上石多土少,種不成菜,也沒有水源,再加上電源只有太陽能和蓄電池,僅可供燈塔及普通照明之用。在這座島上卻有一位默默的燈塔守護人———黃燦明。

1999年,原來駐守舢板洲的5名燈塔工全部退休或是調任,東莞太平人黃燦明被從蛇口調來了舢板洲島。從此成了唯一常住在島上的「燈塔守護人」,至今已經12個年頭。

孤島上的生活艱苦。因為沒有冰箱,黃燦明只能每周劃小舢板,來回4個小時到沙角市場買菜。夏天肉類易壞,他只好多買點醃肉、雞蛋、鹹菜度日;生活用水全部靠循環利用。

為了對抗寂寞,黃燦明從家裡搬來了電視機,但因為沒有電視線路,只能收到5個臺,而且全是雪花一片。他只好每晚9時就上床睡覺,半夜才起來看護一下航燈。

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黃燦明卻堅持每天早上7時30分起床,跑到山頂的旗杆邊,緩緩地把國旗升上杆尖。沒有樂隊,也沒有國歌,卻有肅穆。

2001年,黃燦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相關焦點

  • 廣州:六個無人島列入 可開發利用名錄
    六個無人島列入 可開發利用名錄穗14個海島9個無居民 暫無出讓計劃大虎島廣州有著「山、水、城、田、海」的豐富自然本底,海島自然也不少。昨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首次公布了廣州海島的「家底」:全市共有海島14個,海島面積約100.4平方千米;其中9個為無居民海島,有6個無居民島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廣州的無居民海島以保護性利用為主,目前暫無市場化出讓計劃。
  • 廣州喊你做島主!6個無人島供出售,其中這個「賣相」最好
    廣州市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布會15日上午召開,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透露,《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辦法》自5月10日起已進入實施階段,廣州有6個島嶼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其中又以位於南沙的大虎島「賣相」最好。
  • 火燒嶼大兔嶼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廈門首個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示範...
    記者昨日實地探訪,見證海島的「變身」。  從廈門海洋管理公務碼頭乘船出發,數分鐘後就能抵達大兔嶼這座海島。曲折陡峭的岸線、色彩斑斕的巖石、形狀各異的海蝕洞穴、茂密豐富的植被……眼前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大兔嶼,因形似兔子而得名。步入島上,一汪碧湖映入眼帘,湖水中,白色水母悠閒地漂浮著。這個內湖,原來是漁民用來水產養殖的,環境髒亂。
  • 海洋論壇▏無居民海島前大連島的原自然海岸特徵
    海岸線兩側的陸域和海域在地表植被、沉積物含水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在遙感影像上有著不同的反射特徵,因此可藉助遙感影像確定海岸位置。如早在20世紀80年代對芬蘭、印度海岸的研究中,Jantunen和Raitala及Prabhakara等分別嘗試利用了衛星遙感資料來監測海岸位置的變化。同時期,黃海軍等在研究黃河三角州海岸變化時,也利用了遙感影像資料。
  • 實施生態立區戰略 做好海島保護開發
    區委、區管委會根據萬山區海洋海島的特點,明確提出了生態立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決心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的理念,大力推進海洋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爭當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萬山區島陸面積約81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裡。106個海島中,大於3平方公裡的有9個,1至2平方公裡的有6個,其餘多數為面積1平方公裡以下的島嶼。只有桂山、萬山、東澳、外伶仃、擔杆等海島有常住居民。
  • 福建500餘無人島將適度開發 開發須嚴守程序
    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日前發布的《福建省海島保護規劃》,該省將適度開發500多個無居民海島,無居民海島最高使用年限為50年,單位和個人均可申請開發利用。根據規劃,福建省將確定重點開發東山島、大嶝島、小嶝島等22個有居民海島,優化開發廈門島、鼓浪嶼、湄洲島等3個有居民海島,適度開發532個無居民海島。
  • 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動工!包括國科大廣州學院
    大洋網訊 備受矚目的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建設迎來重大進展。11月21日,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啟動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辦,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力學所南方中心、沈自所智能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南海所、華南植物園等新建科研院所、遷建科研院所以及三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全面鋪開,標誌著明珠科學園進入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 食人鯊被運進居民院 買主曾給鄰居分鯊魚肉
    食人鯊被運進居民院 買主曾給鄰居分鯊魚肉 2015-05-20 16:07 中國青年網
  • 重現潮漲潮落長虹臥波勝景 洛陽橋推進環境保護工作
    ­  不久以後,洛陽橋潮漲潮落均有的「長虹臥波」景色可望重現。­  去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了洛陽橋周邊環境保護的相關方案。內容包括加強古橋與兩岸村落的關聯,通過歷史交通功能的修復,為橋兩岸村落發展注入原動力;提升橋兩岸村落環境品質,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兼顧遊客需求,補全服務功能,維繫傳承村落特色;修復江口景觀,維護洛陽橋景觀環境特徵等。
  • 記中科院廣州能源所100kW漂浮式波浪能電站—新聞—科學網
    鷹式裝置較之鴨式裝置,更易俘獲波浪能,而且它採用了半潛駁平臺,結構簡單,使得後期維修和運輸方面成本大為降低。鷹式裝置的成功投放和發電,驗證了我國自行研發的波浪能裝置的有效性,同時為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規模化開發利用海洋波浪能奠定了基礎。同行的科學家們強調,今後,相關的研發技術還會與時俱進。
  • 海口市南海明珠人工島將打造成海上夜天堂(圖)
    打造國際休旅目的地海上夜天堂2014年7月,《海口市海口灣南海明珠郵輪港旅遊綜合開發人工島區域建設用海規劃》獲得國家海洋局批覆,為科學指導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島的開發建設,依據國家海洋局的批覆文件和《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20)》,特此編制《海口市西海岸南海明珠人工島控制性詳細規劃》。
  • 國家海洋局公布實施《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全文)
    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要求,既要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國防和領海基點保護範圍內等不可開發利用海島的保護和管理,也要加強對可利用無居民海島的保護和管理,充分發揮我國海島資源優勢,全面推進海島規劃、保護、開發和建設,大力實施海島保護重點工程,帶動全國海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黃河大橋:巨龍臥波築通途
    如果說桃花峪黃河大橋是鑲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顆明珠,改革開放以來,從一座橋到一串橋,這樣的明珠已經串成了一條璀璨的「項鍊」。    黃河上的橋,見證了無數仁人志士「交通興國」的夢想,銘刻著河南人民終於建起「自己的橋」的榮耀,展現著今日黃河上巨龍臥波築通途的興盛景象。    第一橋承載一段歷史    有人說,一個好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立體的詩。
  • 中科院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通過驗收 可為南海島嶼提供清潔能源
    鷹式裝置的成功投放和發電,驗證了我國自行研發的波浪能裝置的有效性,同時為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規模化開發利用海洋波浪能奠定了基礎。同行的科學家們強調,今後,相關的研發技術還會與時俱進。驗收,只是起點現場觀看裝置後的當天下午,國家海洋局科技司組織專家對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承擔的這個國家支撐計劃課題進行驗收。
  • 明珠街社區 「最強大腦」兒童全腦開發活動圓滿收官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凡銳 通訊員 羅夏夢近日,由南山區沙河街道明珠街社區黨委、明珠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辦的「最強大腦」兒童全腦開發活動圓滿收官。本活動通過9次課程教會居民們思維導圖、快速記憶、高效閱讀等學習方法。
  • 中國科學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啟動 2023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昨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廣州明珠科學園一期項目建設啟動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周琪,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東省副省長王曦等出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致辭。張濤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科學院秉持高站位謀劃、高效能參與、高質量供給的原則,大力推進明珠科學園項目建設,力爭早日發揮出一流裝置、平臺的支撐作用,培育新動能,積蓄新勢能,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希望大家繼續保持精誠合作,共同把明珠科學園打造成為大灣區一顆科學明珠,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添磚加瓦。
  • 航拍石家莊千姿百態的橋:如長虹臥波 像音符跳動
    有的如長虹臥波 有的像音符跳動昨日記者航拍石家莊千姿百態的橋 市民感嘆:真美今日出鏡石家莊的橋採訪動機一座座橋梁,如長虹臥波,巧奪天工,更堅如磐石。市民王先生感嘆:「從這樣的角度去欣賞省會的橋,呈現出立體化的石家莊,真美!」也有市民表示,石家莊的高架橋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現代化。而網友「會遊泳的貓」表示,曾經路過石家莊一次,只是在火車上走馬觀花地看了這座城市一眼,有機會一定去玩玩,感受「國際莊」的美麗。
  •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正門牌坊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正門牌坊 流溪河國家森林生態型公園總面積8932公頃,位於廣州市東北、從化區北部與良口鎮相連處,距廣州市區約90千米。
  • 要在海島上搞太陽能發電 無人島開發讓新能源企業看到新商機
    要在海島上搞太陽能發電 無人島開發讓新能源企業看到新商機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2009年,留美博士陳大彤在浙江寧波高新區創立了聚光太陽能有限公司,至今已經有兩年多時間。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聚光在多種科研及生產場合的應用開發。
  • 號稱百島之城的珠海,這些珠海海島你可能還沒去過,真的好美啊
    天晴時可看到香港、桂山等島及各島沿線以內整個海面,具有典型的亞熱帶雨林風景和海島伊甸園風光。門票:免費交通:由珠海香洲港和九州港乘船前往即可,香洲參考時間1:出發時間:8:20,14:30;返程:10:10,16:20(受各種因素影響,部分航班會有變動,所有航班時間請以客運站當天售票時間為準,可以參考香洲港的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