鴆鳥真的存在嗎?其毒性有多強?為何只有晉朝皇帝最害怕它?

2020-12-04 人王話史

飲鴆止渴是人們常用的一個詞語,字面意思是喝毒酒來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鴆在古代是一種鳥,這種鳥咱們在史書中經常見到,皇帝要賜死某位大臣或者妃嬪,還想讓他們死的體面些,都會用鴆殺這種方式,所謂鴆殺其實就是毒殺,用鴆鳥所做的毒酒毒死對方,這種方法不僅見效快,而且對方死的沒有痛苦,跟凌遲、絞刑、腰斬、五馬分屍等酷刑相比,鴆殺真可謂是帝王最仁慈的殺人方法。

史籍中有許多有關鴆鳥的記載,但在現代社會,似乎從來沒有人見過這種神奇的鳥,那麼鴆鳥到底真實存在過嗎?屈原《離騷》有詩云:吾令鴆為媒兮,鴆告餘以不好;雄鴆之鳴逝兮,餘猶惡其佻巧。屈原說他見過鴆鳥,還託它辦事,結果傲嬌的鴆鳥沒答應。南朝劉宋時期有一則小故事,說宋明帝賜鴆酒給王景文,王景文正在下棋忘了喝,等反應過來才大驚失色,冷靜下來後他從容飲下鴆酒,片刻間就斷了氣。

關於鴆酒,既有詩歌描述,又有正史提及,小編在此只舉了兩個例子,但史書中卻是多不勝數,古人不可能合起夥來造謠,由此可見鴆鳥肯定是真實存在過的,現在人們沒見過,很可能是此物種一直很稀有,到後來就滅絕了。而且打北宋起,鴆鳥的記載就越來越少了,大概從那會兒其鴆鳥就開始瀕臨滅絕了吧。至於說鴆鳥的毒性有多強,其實大夥從王景文死亡過程就看得出,鴆酒的毒性堪比砒霜,飲下必死,而且見效相當快。

相傳鴆鳥好吃毒蛇,毒性越強的蛇,對鴆鳥來說越美味,諸如眼鏡王蛇這類的劇毒蛇,在鴆鳥眼中大概好比佛跳牆吧。北宋時期,皇宮內院常備多種毒藥,太監們對眾多毒藥分過檔次,鴆毒排不進前兩檔,只能屈居第三檔,前兩檔的毒藥據說聞一下就斷氣了,鴆毒還得飲下肚。當然跟咱們常見的砒霜相比,鴆鳥的毒性就太強了,宮廷毒殺根本不屑於用砒霜,可見鴆毒的毒性要比砒霜強得多。

鴆鳥毒性強烈,被人視作不祥之物,可是皇帝們又離不開它,畢竟隨時可能用得上。按理說帝王們應該是不排斥鴆鳥的,但晉朝皇帝卻例外,西晉時期鴆鳥是不允許被帶到長江以北的,司馬懿的子孫們要把鴆鳥隔絕在長江以南,懼怕到這種程度就很少見了。有一回大將王愷私帶鴆鳥進京,皇帝知道後勃然大怒,但礙於王愷的權勢不要問罪於他,但也勒令王愷當街燒死手中的鴆鳥。司馬氏南渡之後,朝臣以為鴆鳥的禁令應該解除了,於是王饒便獻鳥給皇帝,沒想到皇帝雷霆震怒,當即對王饒施以鞭刑,整整打了兩百下。晉朝的皇帝為何如此害怕鴆鳥,到現在也沒個可信的答案,只能留給大夥去討論了。

相關焦點

  • 此動物是晉朝皇帝最害怕的,如今已經滅絕,還有一個關於它的成語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講一個關於動物和帝王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帝王是權力最大的人,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有人都要聽他們的話,但是人聽,動物聽不懂人話,自然是不會聽他們的,而這種動物因為自己的獨特性質,是晉朝皇帝最害怕的,如今已不存在,還有一個關於它的成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古代一罕見動物,晉朝皇帝視為禍國殃民之物:見一隻殺一隻
    古代封建皇權社會中,皇帝們最害怕的事情大概就是被奪取皇位了,為了防止有人殺他甚至每天吃飯的菜都要太監先一道一道的像品嘗,而且有在明清時期還有規定,皇帝只能一個人吃飯,哪怕是皇后都不能在身側,這也是為何皇帝會被稱之為「寡人」的真正原因吧?
  • 這種鳥被晉朝的帝王憎惡,見一次殺一次,現今已經滅絕
    這種鳥被晉朝的帝王憎惡,見一次殺一次,現今已經滅絕縱觀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皇帝無疑是整個政權的最高領導者,他們位居萬人之上,一令發出,無人不從,然而再厲害的皇帝也會怕被人暗殺。為了將危險扼殺在萌芽中,皇帝們也是煞費苦心,根據歷史記載,朱元璋心狠手辣,殺了不少工功臣,但是唯獨對自己的御廚不敢動手,就是為了防止廚師對自己下毒。朱元璋的這種行為,還能夠被人理解,可是在晉朝所有的皇帝都害怕這種鳥,它的名字叫做鴆。
  • 「飲鴆止渴」的鴆鳥,真的存在嗎?它到底長什麼樣?
    鴆,是一種有毒的鳥,據說,用它的羽毛浸泡在酒裡,就成了劇毒的毒酒,飲微量即死。所以「鴆」既指鴆鳥,又可作毒酒解。因鴆鳥無實物或圖錄可證,有些人就否定我國歷史上有過這種鳥類。有的文章中乾脆說鴆酒就是砒霜(砷)酒,這種說法沒有充足理由,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 古代有一種動物,皇帝聽到它的名字就嚇怕,如今卻滅絕了
    三歲小孩都知道,皇帝是古代權力最大的人,再牛的大臣也不敢得罪皇帝,否則分分鐘身首異處。每個人都有恐懼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幾乎是不可能的,貴為天子的皇帝亦是如此,有的皇帝害怕遭天譴,有的則擔心將軍謀反,而晉朝的皇帝就相當奇葩了,居然害怕一種動物,甚至聽到它的名字都瑟瑟發抖。
  • 「飲鴆止渴」的鴆鳥,真的存在嗎?它們真的靠羽毛就能毒死人嗎?
    飲鴆止渴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成語,鴆是一種傳說中的鳥,據說它的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浸泡的酒可以輕易殺死任何人。然而中國古代關於鴆酒有很多記載,但現代中國已經沒有這種有毒的鳥存在了,那麼鴆這種鳥,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過的呢?
  • 它是傳說中的毒鳥,被人們用來製造毒酒,殺死的人不計其數
    而在各種動物當中,還存在著一種鳥,它象徵著最恐怖的事物:死亡。這種鳥的名字,叫做鴆。事實上,鴆不是鳩,前者是古人聞之色變的毒鳥,後者則是普通的一種鳥類。鴆鳥是一種傳說中的毒鳥,它黑身赤目,羽毛呈現紫綠色。《山海經》云:「鴆大如雕,紫綠色,長頸赤喙,食蝮蛇之頭,雄名運日,雌名陰諧也。」鴆鳥的羽毛含有劇毒,放入酒中可以將人毒殺,而這正是「飲鴆止渴」、「飲鴆而死」等詞語的由來。
  • 中國妖物志:山和尚 | 鴆鳥
    山和尚,正是兇殘的食人妖怪代表,根據描述,山和尚是一種黑、短、胖的人形東西,光頭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它的身體表面附有一層特殊構造,酷似僧人的袈裟,匆匆一瞥,確然像是個行腳的頭陀。山和尚多在夜間出現,悄然接近孤身棲居的山中行旅,啃食他們的頭顱,此妖極其機警,遇有大股人群相集,會立即退去。 杭州府於潛縣境內多山,清朝時,有個叫譚升的村民翻山進城探親。
  • 「飲鴆止渴」中的毒「鴆」,到底是什麼鳥?
    屈原在《離騷》寫道:吾令鴆為媒兮,鴆告餘以不好;雄鴆之鳴逝兮,餘猶惡其佻巧"的詩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鴆鳥在山溪中飲水洗浴,河流裡面也就有了毒,飲水的人畜立刻倒地而亡。 相傳,它黑身赤目,羽毛青黑色,以毒蟲為食,日久天長也就有了毒。如果把鴆的羽毛在酒水之類的飲料中攪拌,會讓酒香撲鼻,但是只要沾上嘴唇,毒性發作極快,將人全身鮮血化盡、腦裂而死。聽起來好可怕。 真有這種鳥存在嗎? 在大洋洲巴布紐幾內亞就發現一些帶有劇毒的鳥,代表是冠林鵙鶲。
  • 飲鴆止渴的「鴆」現身漳州 傳說中的毒鳥是否真的有毒?
    閩南網8月13日訊 成語「飲鴆止渴」的「鴆」,是傳說中的毒鳥。昨天,它突然出現在薌城區的漳州市委黨校大院內。  這隻全身褐色的大鳥腳綁繩子,在大樹上飛翔跳躍,引來不少人注意。林業部門和漳州動物園專家擔心它受傷,展開捕捉無果。  專家說,「鴆」的學名叫蛇雕,因為捕食毒蛇,被古人認為身有劇毒,可製毒酒。史料中多有記載,帝王常用鴆酒殺人。
  • 許暉丨「飲鴆止渴」的「鴆」到底是一種什麼鳥?
    除了這兩個稱謂之外,鴆鳥還稱作同力鳥,羅願接著寫道:「或曰取蛇虺時,呼同力數十聲,石起蛇出,故江東人呼同力鳥;或曰禁蛇之聲如以手荅腰鼓。大率蛇入口即爛,矢溺著石,石爛如泥。」鴆鳥屎尿的毒性連石頭都能夠腐爛,可謂劇毒。羅願繼續寫道:「古人以其羽翮歷酒中,則能殺人,謂之鴆酒。」「翮(hé)」也指羽毛。鴆酒中毒後的症狀是什麼樣呢?
  • 鴆鳥曾是「毒」王,可是後來為何被砒霜取代,只因這三個原因
    所以「鴆」在歷史上自古就是劇毒的代名詞,而且鴆毒還是人們談之色變的一種毒藥,被譽為是「殺人之王」,但可惜它最後卻絕跡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砒霜,那麼為什麼鴆毒突然就消失了呢?其實有三個原因,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1992年,科學家首次發現羽毛能毒死人的鳥,它是傳說中的鴆?
    其實鴆這種鳥只存在於傳說中,它們有類似於老鷹的外表,卻嗜毒如命,並且以毒蛇為食,以至於羽毛中都含有毒素。 有觀點認為,自古以來人們都談毒色變,鴆這種鳥類或許真實存在,只不過人們從未注意過它們的羽毛而已,因此這也將成為生物學家關注的重點。
  • 飲鴆止渴是為何
    從字面看,「鴆」一定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事實真的如此嗎?鴆是傳說中的一種有毒的鳥,人要是喝了用它的羽毛泡過的酒,就可能會喪命。古書記載 :「人有飲吞鴆酒,白眼朝天,身發寒顫,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狀,心中明白但不能語言,至眼閉即死。」根據記載,製作鴆酒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將鴆的羽毛浸泡在酒中就可以了。
  • 鴆鳥與公孫樹的緣分,妙極
    今日只談平原王府鴆鳥與公孫樹話說,這鴆鳥乃是奇書山海經中的一隻來歷頗為奇異的毒鳥,她的羽毛沾帶酒水之中,人若飲下,不待多時,便可令其西去。至於公孫樹,那可常見了,這公孫樹又名白果樹,也正是屋前山後常見銀杏樹。
  • 來源於上古傳說,只有1種解藥
    成語「飲鴆止渴」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成語中的「鴆」指的就是一種毒藥。中國古代有三大毒藥:鴆酒、砒霜、鶴頂紅。其中砒霜和鶴頂紅的成分已經經過現代科學的分析研究,唯獨這個鴆酒,始終沒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根據《左傳》記載,鴆鳥以食用毒蛇為生,全身都有劇毒。而它最毒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羽毛。
  • 鴆鳥和毒蛇
    鴆鳥和毒蛇都是帶有劇毒的動物。鴆鳥的羽毛可以在酒飯裡下毒,能夠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裡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有一次,鴆鳥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鴆鳥扑打著翅膀,準備把毒蛇啄起來吃掉。毒蛇急中生智,趕緊說:「喂,別吃我,快別吃我。
  • 因為鶴頂紅,丹頂鶴被誣陷千年,真正的劇毒的鳥是它
    鴆鳥在《左傳》、《史記》等正史中均有記載,鴆鳥黑身赤目,體大如鷲,羽毛青黑色,專門捕食蠍子、蜈蚣之類的毒蛇毒蟲,日久天長本身也就有了毒。《本草綱目》記載,鴆鳥在山溪中洗澡,整條河流都會被它汙染,任何鳥獸如果飲用了河裡的水,都會立即倒地而亡,只有犀牛在河裡洗它的犄角後,才能解除河裡的毒素。
  • 因為鶴頂紅,丹頂鶴被誣陷千年,真正的劇毒的鳥其實是它
    真正的毒鳥另有其人。 《本草綱目》記載,鴆鳥在山溪中洗澡,整條河流都會被它汙染,任何鳥獸如果飲用了河裡的水,都會立即倒地而亡,只有犀牛在河裡洗它的犄角後,才能解除河裡的毒素。 古書中對鴆鳥的描述多有誇張的成分,一度讓科學家懷疑這種鳥兒是否是古人杜撰的,另外,自然界中帶毒的鳥兒極少,而羽毛帶毒的鳥兒更是幾乎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