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外學子搭建實踐平臺!嘉善啟動「海燕雲集結」項目

2020-11-30 浙江在線

2020-07-25 06:15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劉新葉

2020年暑期,嘉善縣委統戰部(縣僑聯)順勢創新,啟動新僑工作品牌——「海燕雲集結」項目,通過雲端模式,為因疫情回國的留學生搭建志願服務和社會實習的平臺。

雲端+大數據,高效整合資源

2020年3月以來,嘉善縣僑聯作為「縣境外疫情防控專班」成員單位,牽頭負責「省入境預申報平臺」的數據維護、留學生的關愛服務等工作。工作中發現,境外疫情爆發以來,嘉善籍歸國留學人員數量激增,截止6月初,已有200餘名留學生返回嘉善,且返回人數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對此,嘉善縣僑聯靈活利用平臺的雲端大數據,迅速整合出「全縣疫情期間已歸國留學人員資料庫」,並對已歸國的留學人員開展電話、微信回訪。不少留學生表示,由於疫情形勢不明朗,再次出國繼續學業的日期尚不明確,希望利用在家鄉的這段時間,參與一些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有意義的活動,充實這段特殊的時光。

在了解到留學生的這一需求後,縣僑聯第一時間將前期排摸的留學人員信息中的「所學專業」與現有資料庫人員相匹配,並對數據作細緻分析,發現已歸國留學人員的主要所學專業集中於金融、管理、教育、計算機等領域。基於此,縣僑聯積極與縣機關單位、縣金融系統開展對接,並靈活開闢渠道,與縣域內以及上海市範圍內的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相關領域企業取得聯絡,徵集上述單位的實習招聘需求,包括浙江屹立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泓哲教育有限公司、建設銀行嘉善分行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積極響應,推出了與留學生們所學專業相匹配的優質實習崗位。

此外,針對部分熱心於公益事業或年紀較小的留學生,縣僑聯積極對接縣博物館、縣圖書館、團縣委、泗州外國語培訓學校、社區等機構,推出博物館講解員、圖書館管理員、文明創建志願者、流動少年宮、愛心暑託班志願者等多個志願服務崗位,滿足不同層次留學生的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需求。

端+報名,精確匹配崗位

完成崗位資源的整合後,縣僑聯利用線上平臺,在雲端發布各個崗位的詳細要求,並以微信推文的形式在「嘉善發布」等縣級各大平臺推送,同時在留學人員聚集的微信群裡廣而告之。有意向報名的留學生只需長按推文內相應崗位下方的二維碼,即可快速進入報名頁面,填寫個人簡歷,一鍵提交報名申請。

與傳統的投遞簡歷的報名模式相比,該報名模式僅需在手機端操作即可完成,高效便捷。每天上午10點,縣僑聯工作人員會從報名系統後臺導出每日新增報名人員信息,並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第一時間與報名人員取得聯絡,詳細了解其想法和意願,邀請其進入「海燕雲集結」活動專屬微信群。

崗位發布不到一周,系統後臺已收到50多名留學生的報名信息。根據報名情況,縣僑聯及時對接各招聘單位組織面試,確定錄用人員。截止6月底,已有30餘名留學生順利通過面試,正式上崗。各用人單位分管招聘的負責人也在活動專屬微信群,隨時為留學生們線上答疑解惑。活動的開展也引起了縣內多家單位的關注,縣出入境管理局、縣文化旅遊局、縣外事辦等單位主動對接縣僑聯,表達與「海燕雲集結」項目合作的意願,計劃根據工作需求,招募多個外語服務類志願者,後續將以線上形式,在「海燕雲集結」活動專屬微信群不定期發布志願者招募需求。此外,縣僑聯將持續在群裡不定期地推送最新的優質實習、志願崗位,滿足廣大歸國學子的需求。

雲端+分享,促進交流聯誼

鑑於活動的開展形式較為分散,留學生們大多各司其職,分頭行動,相互間的交流較少。為了促進「海燕們」的互動聯誼,縣僑聯鼓勵留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以多元化的方式記錄實踐歷程,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

在「海燕雲集結」活動微信群,有的留學生實時發送自己的工作照片,並附上文字版的實踐心得,有的同學將自己的實踐花絮精心製作成Vlog或抖音短視頻,引來群友們的圍觀和點讚。用人單位也主動將留學生們的工作剪影分享在微信群,並定期向縣僑聯反饋他們的工作表現。縣僑聯也主動與留學生本人線上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並鼓勵他們持之以恆,錘鍊本領,遇到任何困難隨時向縣僑聯反饋。

兩名仍身處加拿大和美國的嘉善籍海外學子,雖暫時無法回到家鄉參加「海燕雲集結」活動,但仍心繫故裡,在活動啟動儀式當天發來了精心製作的短視頻,向祖國和家鄉的關愛表達了由衷的感謝,表示爭取早日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此外,縣僑聯策劃於暑期尾聲開展「海燕實踐雲交流」活動,藉助社交軟體視頻群聊功能,連線所有參與實踐的留學生們,在雲端暢談實踐經驗和體會、海外求學歷程、未來職業規劃等話題,並邀請專業導師為留學生們提供就業指導,針對留學生們所關心的問題釋疑解惑。

「海燕雲集結」是嘉善縣僑聯在疫情特殊時期關愛服務留學生工作的創新成果。它既為廣大歸國留學生提供了淬鍊本領的平臺和服務家鄉的機會,又促進了留學人員群體的交流聯誼,進一步增進了廣大海外學子的家國情懷,讓他們更深層次地融入家鄉發展的脈搏,有助於引導他們學成歸來報效桑梓。

在嘉善團縣委實習的韓國延世大學留學生馬婷婷表示,「海燕雲集結」活動為留學生創造了展現風採、增加見識、服務家鄉的機會,疫情讓從國外趕回來的學子感受到家的溫馨以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給的安全感,此次活動給予了海燕們接受鍛鍊、增長才幹的絕佳機會,會在實踐中學習與成長,宣傳家鄉、回報家鄉,為家鄉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1595628911000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為西雅圖華人搭建生活平臺
    海外網美國西雅圖訊  9月9日,W.L STOCK LTD.攜手58同城國際站,在美國大西雅圖地區貝爾維尤舉行了媒體新聞發布會。 其中,58同城西雅圖站由58同城國際站與W.L聯合打造,項目覆蓋整個大西雅圖地區,現已正式啟動。
  •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外兼修」 為學生搭建就業實踐平臺
    如今,內蒙古民族大學「內外兼修」,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多種社會實踐,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搭建優質平臺,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業就業教育道路。  近日,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第7個教學實踐基地,在續望康動物醫院掛牌成立。大二學生李永志第一個報了名。儘管還有兩年才畢業,但李永志已經開始為自己將來的就業尋找門路。
  • 「示範點」成長記——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嘉善樣本
    今年,嘉興市啟動建設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嘉善人給自己的定位是大上海都市經濟圈的一部分。在「上海2040城市總體規劃」中,嘉善敏銳覺察——上海要建設全球「四個中心」,未來有大批企業要梯度轉移,嘉善要立足做大發展平臺,以大平臺對接上海。
  • 扛起硬擔子 嘉善大雲率先啟動百日攻堅「十二大」行動
    在接下來的100天時間裡,大雲將圍繞園區平臺提升、徵地拆遷攻堅、美麗城鎮建設、全域土地整治、國旅創建準備、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創新社會治理、全域黨建引領、資源要素保障、農房集聚深化、拓展雙招雙引、生態環境整治「十二大」行動60項具體任務攻堅破難。
  • 清華大學啟動x-lab: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清華大學啟動x-lab,創建新型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2013年4月25日,清華大學在經濟管理學院偉倫樓報告廳舉行清華x-lab啟動儀式。這就需要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需要新的教育平臺。清華x-lab是一種嘗試:它的聚焦是創意創新創業,它的特色是多學科交叉融合,它的方法是實踐式、體驗式學習,它的教學主體既有來自各院系的教師,也有來自業界的企業家、投資人。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教授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當今世界技術的創新,以及知識獲取模式不斷的推陳出新,給全世界的大學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並提出創新的需求。
  • 諸城市搭建創新實踐平臺激活科學教育磁場
    近年來,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諸城市巧搭創新實踐平臺,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探索科學世界的興趣,激活區域科學教育的磁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玩轉科學正成為全市學生的新時尚。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芝萍 鄭俊朋 記者 陳素萍2018年,寧大外國學院學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合作活動提供翻譯服務11月30日,寧波大學翻譯教學產教融合實踐基地正式掛牌成立。該基地由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與寧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三方共建,可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有助於學生發揮好專業優勢,更好對接社會需求,標誌著學校在翻譯實踐育人上又添新平臺。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子,心繫民生"社會實踐
    學院團委具體負責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實施工作,目前已經建立起以暑期實踐為主、寒假實踐和雙休日實踐為輔,校友訪談和多個經典實踐品牌項目相結合的社會實踐體系,並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個實踐基地。十二年以來,新聞學子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逐步確立了「新聞學子,心繫民生」的實踐主題,用獨特的目光和專業的視角去觀察、去體驗、去思考,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成長鍛鍊。
  • 搶抓機遇 嘉善西塘加快構建跨境電商生態圈
    作為世界500強浙江省物產集團下屬公司,物產安橙融合了跨境電商和物流資源,專注於跨境電子商務領域,建立起了支持跨境B2B/B2C的在線交易、國際結算結匯、倉儲管理、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 嘉善大雲兒童友好型城鎮甜蜜開啟
    擦亮甜蜜品牌,關注兒童友好,8月14日,中國兒童友好型城鎮創建交流會暨大雲兒童友好型城鎮啟動儀式在嘉善縣大雲鎮舉行。活動由中國兒童中心主辦,大雲鎮人民政府、嘉善大雲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承辦。活動中,大雲兒童友好型城鎮建設正式啟動。
  • 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正式啟動
    ,該平臺將為全行業航空物流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提供新實踐、新理論、新方案。,航空電子貨運發展緩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為此,在2020年全國民航工作會上,中國民航局作出了「全面實施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試點」的工作部署,並於今年5月作出正式批覆,確定在鄭州機場開展「航空電子貨運項目試點」,鄭州機場電子貨運項目試點工作,將為全行業航空物流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提供新實踐、新理論、新方案。
  • 院士寄語海外學子:希望大家在國家振興中留下自己的腳印
    院士寄語海外學子:希望大家在國家振興中留下自己的腳印金羊網  作者:李鋼 姚李茜冰 鄭嘉良  2020-12-18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通訊員 姚李茜冰 鄭嘉良「之所以選擇回國發展,是因為國內的環境和氛圍都很好。」
  • 華為在波札那正式啟動「未來種子」項目
    新華網哈博羅內11月10日電(記者呂天然)中國華為公司10日在波札那首都哈博羅內啟動「未來種子」項目,資助10名當地信息通訊技術專業的學子前往華為中國總部學習。  啟動儀式在華為波札那公司成立10周年慶典上舉行。
  • 黃大年先進事跡感動中國海外學子
    (原標題:黃大年先進事跡感動中國海外學子)
  • 西安交大:只要你想,就有平臺支持你做
    及至今日,西安交大的「重實踐」在全國高校中仍是遙遙領先:1982年,率先實行「社會實踐」,此舉後來由共青團中央推廣至全國;1995年,首倡教學實驗中心,改傳統的「以課程、專業設置實驗室」,為搭建「基於學科群組,及跨學科組建的專業基礎實驗大平臺」;2001年,首提「課外8學分」;2007年,在全國建成第一個「工程坊」,為學生搭建實現「小創造、大發明」的「夢工廠」……  「在交大人看來,『
  • 吉林外國語大學加強新文科內涵建設 啟動《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
    10月14日,吉林外國語大學《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在學校國際語言文化實踐教學中心——地球村中國村舉行。《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為實現學校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品牌化、特色化的專業實踐活動,突出「專業+外語」的國際化教學模式。
  • 展望新年,海外學子的心願清單(下)
    新的一年,正如本版一位海外學子作者所言:「2021年也許依然不易,但我們會一直牢記為什麼而來的初心使命,在出國留學的路上毅然前行。」——編者堅守初心,做理想中的新聞人常樂新年將至,莫斯科換上了銀裝。然而,卻看不到往年在紅場集市上迎接新年時的人潮熙攘與燈火輝煌。
  • 國內唯一 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正式啟動
    ,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平臺的實施和推進情況,並演示平臺相關功能,該平臺將為全行業航空物流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提供新實踐、新理論、新方案。這是指貨物以電子運輸契約的方式進行運輸,即將傳統的八聯紙質運單形式轉化為一份普遍適用的標準電子數據形式存在於相應的信息系統中,利用計算機系統自動實現運單數據的檢索、傳輸、轉化、分析和儲存。根據中國民航局批覆,今年5月,河南機場集團啟動了鄭州機場電子貨運試點項目,鄭州機場成為國內唯一一個電子貨運試點單位,該項目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全面促進電子貨運的標準融合、信息聯通和效率提升。
  • 全國首個電子運單中性平臺今日在鄭州機場正式啟動
    2020年12月4日,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將為全行業航空物流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提供新實踐、新理論、新方案。民航河南監管局副局長袁勇丹指出,航空貨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是確保物流通道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保障。
  • 北京理工大學啟用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央廣網北京3月1日消息 (記者王啟慧)3月1日,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良鄉高教園區正式投入使用。  據介紹,實踐基地佔地1380平方米,設有路演交流區、創客空間、創新工作坊等功能區,可同時開展辦公、業務洽談、項目路演、創新實踐等活動,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提供舒適的空間,搭建了開放兼容的創新創業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