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醫,浙大碩士重新高考!26歲小夥月薪過萬辭職,考上山東中醫大

2020-12-05 閃電新聞

對於26歲的張韞喆來說,

這個夏天格外的不同尋常。

再過一個月,

他就成為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一名大一新生,

學習自己夢寐以求的中醫學專業。

不同尋常的是,

張韞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浙江大學藥學專業的研究生。

作為一名「高齡」新生,

張韞喆已經有了南京工業大學4年的本科

和浙江大學兩年半的研究生經歷,

如今重新高考從頭再來,

只為了彌補遺憾,圓夢中醫。

而張韞喆的想法得到了

身邊幾乎所有人的一致反對,

尤其是在父母看來,

張韞喆的想法簡直是「離經叛道」

1夢想學醫卻陰差陽錯學化學還讀到碩士

我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一名醫生,每當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都會產生一種傾慕崇拜之情。」張韞喆回憶自己2011年的第一次高考,因為成績不盡如人意,張韞喆與自己夢想的醫學院校失之交臂。在父母建議下,他懵懵懂懂地報考了自己並不感興趣的應用化學專業。

大學的新鮮感很快散去,隨著學習的深入,張韞喆想換專業的想法愈發強烈,第一次萌生了退學重新高考的念頭。願望雖然美好,但面對著現實的重重困難,張韞喆退縮了,並把希望寄託到大學四年後的考研上。

「聽很多老師講化學專業將來可以從事藥學方面的研究,而藥學又跟醫學存在很大的關聯,於是我從大一起就決定考取藥物化學的研究生,希望能夠在讀研期間圓我的醫學夢。」

對於張韞喆而言,醫學夢像一盞明燈,時刻照耀著他努力的方向。由於本科期間表現優秀,在大四時,張韞喆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的一名研究生。

「讀研之後才發現我錯得離譜。我想當然地認為藥物化學就是學用藥知識,以後可以當一名醫生給病人開藥。然而,真實的藥化是藥物的發現設計,然後用有機化學的方法去合成,這與我想像的存在天壤之別。

我查了下如何跨專業轉到醫學,答案令我大失所望,學醫必須要有執業醫師證,然而考證的前提是要有醫學專業的本科文憑,也就是說,自學是行不通的,實現夢想的唯一途徑只有重新高考!」

重新高考,意味著重新開始,意味著自己將本科和研究生的一切都推倒重來。現實的打擊之下,張韞喆失去了對學習的渴望。醫學像是一個永遠遙不可及的夢,隨著他學業的進步,距離他愈發遙遠。心裡最難過的一段時間,張韞喆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渾渾噩噩度過了研一,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有了目標,張韞喆覺得不能再浪費時間,是時候做出決定了——「我想學醫。但我已經別無選擇,既然這樣,我甘願從頭再來。」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重新高考成為張韞喆自主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考慮到研一已經結束,為了不讓過去的努力白費,張韞喆重新打起精神開始學習自己的專業,並在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文章一篇,拿到國家專利兩篇,最終順利拿到碩士學位。

「我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時都沒有畢業照。我覺得這不是我心裡想的專業,我希望能在醫學院裡穿上學士服、碩士服甚至是博士服拍照。這是我的夢想,我一定要實現。」張韞喆說。

2辭掉月薪過萬工作回家鄉備戰高考

2018年春天,張韞喆從浙江大學畢業後,正式提出了重新高考的想法。

毫無例外的,張韞喆的想法得到了身邊幾乎所有人的一致反對,尤其是在父母看來,張韞喆的想法簡直是「離經叛道」,是「人生的倒退」。26歲,到了應該成家立業的年齡,如果此時再倒回去重新讀大學,那至少要耗費五年之久,如果要讀到博士,將又是新一輪的7年8年,甚至更久。

「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因為我知道,高考是學醫的唯一途徑,我必須堅持下去,給自己一個交代。」張韞喆說,自己畢業後並沒有立刻投入到高考備戰中,因為父母已經不會再給自己任何的經濟支援,想要獨立,首先是經濟獨立。

憑藉著紮實的學業基礎和名牌大學的靚麗名片,張韞喆很輕鬆地就在上海的一家上市醫藥公司謀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工作輕鬆,月薪過萬,就在父母以為他已經放棄高考,生活開始走向穩定時,存夠了半年生活的費用,2018年底,張韞喆再次做出了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舉動——辭職,離開上海,回到老家淄博張店備戰高考。

幾乎是跟全世界背道而馳,張韞喆基本和家裡斷了聯繫,自己在山東理工大學附近租了一間只有一張床的小房子,一個月房租400元,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高考備戰。此時距離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已經過了八年已久,距離高考卻是倒計時4個月。高中所學的知識已經忘得一乾二淨,除了化學,重新備戰高考基本上零基礎。

3困難超乎想像衝刺階段心態差點崩了

「曾經我以為憑藉自己的基礎還有本碩期間的閱歷,高中知識對我來說就是小兒科,但正式開始複習後,才感覺現實狠狠地打了我一記耳光,所遇到的困難超乎想像。」張韞喆說,以數學為例,雖然知識點都懂,但因為計算能力嚴重退化,就連小學一年級的運算有時候都要考慮半天,而且經常會算錯。再把高中知識拾起來去做複雜的高考題,難度可想而知。

張韞喆用一段文字來形容自己備考的狀態:一個人自學,最大的困難就是問題得不到老師的幫助指點,而且我又特別要強不服輸,遇到難題就容易陷進去,有時一道題能想一天,嚴重影響了總體進度。

比起學習上的問題,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折磨。因為身邊的親人朋友大多不理解不支持,他們不停地給我做思想工作勸我放棄。因此我與外界暫時中斷了聯繫。

在複習期間,自己孤軍備戰,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白天一個人學,晚上一個人住,每天與外界唯一的交流也許就是吃飯時點菜了。

張韞喆說,剛開始還動力十足,但到了今年3月份,強烈的孤獨感席捲而來,但沒辦法,所有的困難必須一個人扛,苦水往肚子裡咽。情感上也變得極其脆弱,白天還好,但到了晚上回家後,自己變得像個瘋子,經常又哭又笑,而且常常失眠。「我知道這是抑鬱症的前兆,這麼下去精神必然會垮掉,我主動從網上尋求心理疏導,並加強體育鍛鍊,主動與他人交流,心理問題也有了明顯改善。」

到了5月份,也就是高考最後衝刺階段,張韞喆原以為自己複習得還可以,但把所有的知識點綜合起來做套卷時,發現大腦一片空白,一張試卷沒幾道題會做,所有的科目加起來還不到400分,此時他的心態真的是崩了,卻又無計可施。那幾天經常通宵學習,「每天我只睡兩三個小時,百分百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我必須要不停地學習,因為我感覺一旦停下,就會崩潰。」

孤注一擲的學習,傾盡全力的努力,張韞喆在高考中取得了511分的成績,超出本科分數線68分,如願以償考取了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中醫養生學專業。「人生就像一場足球比賽,在沒到終場哨響起的那一刻,絕對不能放棄。」張韞喆說。

4對話張韞喆重新選擇是希望「不枉此生」

「如果今年沒有考上,那你怎麼辦?」記者問。

「繼續考,但是要先找份工作養活自己。」張韞喆說,自己整個暑假都沒閒著,在一家培訓機構代高中課程,已經攢夠了第一年的學費。未來的大學四年,自己也準備利用專業知識邊工作邊學習,把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掙出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拿到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意味著張韞喆開始了一段新的學習旅程。新的旅程,未知的風險。父母依然不同意張韞喆重新去讀醫學,並且也不理解張韞喆為什麼要接受媒體採訪,把自己重新高考的「奇葩事」抖摟得所有人都知道。

我想要告訴現在高考的學生,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理想。有夢想就要去追,千萬不要耽誤到自己後悔才開始行動。」張韞喆說,從高中畢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八年,他又重新啟航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過去的時間,雖然他學習的內容與中醫學基本無關,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方面自己有了紮實的化學與藥學基礎,有廣闊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他內心十分堅定,過去經歷的種種挫折也令他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5朋友說:為了夢想能從頭開始這是個很大的決心

雖然父母依然不同意,但張韞喆的身邊已經有了同行者,越來越多的朋友、夥伴開始理解他,並且支持他。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也都有自己的選擇、愛好、夢想。我一路看著張韞喆的努力,他做出了很多人不敢想或者只是想了想卻不敢做的事情。他能為了夢想放下取得的成績重新開始,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心。他真的承受了心理上很大的壓力,那種感覺可能只有他明白。」張韞喆的朋友王雨告訴記者,受到張韞喆的鼓勵,自己從工作了好幾年的事業單位中辭職,重新報考了研究生,因為她在張韞喆的身上看到了努力的意義。「對於學習,對於夢想,我覺得,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年齡不是限制我們做事情的障礙。

對於未來,張韞喆有了全新的期許。「既然我選擇了重新起航,我的目標絕不局限於做一名江湖郎中,我會為中醫事業推陳出新,對後人有所貢獻。」張韞喆說。

為了學到夢寐以求的中醫

張韞喆選擇了重新高考

甚至不顧家人的反對

但他同時為了自己的選擇

傾盡了所有的努力——

他的選擇是好是壞呢?

您怎麼看?

來源:生活日報記者 郭春雨 稿件

相關焦點

  • 26歲浙大碩士辭掉月薪過萬工作,重新高考考入山東中醫藥大學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享,分享,解惑看到這個26歲的浙大碩士,看那倆字兒怎麼念?我不認識,可能我太沒文化了。26歲的浙大碩士,他本科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畢業於浙江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然後找到一個工作月薪上萬。
  • 26歲浙大化學碩士竟為圓醫學夢辭職考本科?戳中了多少人的心窩!
    26歲的浙江大學化學碩士張韞喆為學醫今年重新高考,拿到了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專業本科的錄取通知書。這對於已經踏上社會的我們似乎被震撼到了,因為這種選擇的成本實在太高,這種選擇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我相信也有很多人會對所學的專業不滿意,工作之後更加不快樂,因為各種現實原因沒辦法重新選擇。 2011年時考了585分,他本來要考取山東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但是很遺憾分數差得太多,各方面的壓力下選擇了南京工業大學的化學專業。
  • 26歲浙大碩士考上山東中醫藥大學本科
    學醫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想法,2018年春天,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張韞喆,在畢業後正式提出了重新高考的想法。經過一年的努力,2019年他終於考取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報志願一定要選自己喜歡的專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專業選錯了,不僅大學會過得茫然,整個人生也會失去目標。請大家以我為戒。」
  • 浙大化學碩士今年再高考,上山東中醫藥大學學醫,重新來過值得嗎
    浙大化學碩士重新高考,上山東中醫藥大學,只為做自己想做的事?近日來一則消息席捲網絡,從浙江大學化學專業畢業的碩士——26歲的張韞喆,在今年選擇與千萬學子在高考考場上一展風採,並成功被山東中醫藥大學錄取。
  • 浙大碩士畢業重新高考,考入自己理想專業,這樣做是否值得?
    26歲的浙江大學化學碩士生張韞喆,在2019年,重新高考,考進了山東大學的醫學專業。原本他在浙江大學,學的是化學專業。但對於化學專業,沒有那麼的喜歡。原本他一直想學醫,但是在陰差陽錯之下,選擇了化學專業,一直讀到碩士。直到今年,才鼓起了勇氣,重新高考。不顧家人的反對,參加了今年的高考。終於,他考進了山東大學的中醫專業,成功的選擇了醫學專業。
  • 浙江大學化學碩士生,毅然辭職,回鄉參加高考,圓了一個學醫夢
    26歲張韞喆同學近日收到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專業的錄取通知書,心情特別激動,終於如願以償地圓了自己從小當醫生的夢想。他這一路走來並不順利,這不是他第一次高考,第一次高考考上南京某所大學化學專業,並且考上了浙江大學的碩士生。參加了工作,有著穩定的工作,一切都順利地進行著。
  • 26歲浙大碩士再戰高考,511分考入山東中醫藥大學,只為「追夢」
    最近看到《齊魯晚報》發布的一篇文章,大概內容在講有一位26歲的浙大碩士生,由於在2011年高考完填報志願時未能如願以償選到自己最喜歡的醫學專業。然後,準備想通過選擇與醫學相關的專業來「曲線學醫」完成自己的願望,但是,未曾想,從本科專業選擇化學專業到保研到浙江大學的藥物化學專業,本以為自己的這些選擇,會離自己的「醫學夢」越來越近,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魏永康,是一個神童,他兩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天賦。
  • 因汶川大地震立志學醫,27歲成浙大美女博導,學生只比她小3歲
    劉婉璐從小就是出色的孩子,在同齡人中她是那麼的優秀,5歲的時候上小學,10歲成為了初中生,16歲的時候,劉婉璐就參加了高考。而在她高考前的一段時間,汶川大地震改變了她的人生志向。她目睹慘狀後,立志學醫。後來終於在27歲時,成為了浙大美女博導,而她的學生只比她小3歲。
  • 大學生工資排名出爐,北大第二,浙大僅第七,這所985讓人失望
    浙大和交大綜合實力排名時總是不相上下,從這次的2017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排名來看,就有了相對直觀的佐證數據,浙大的是8810元,比復旦大學少了約為110元左右。而中科大的畢業生月薪竟然直接跌出了前十,排名僅僅為第17名,排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之後。
  • 美籍韓裔80後成為太空人,曾在哈佛學醫,當過海豹突擊隊員
    然而,一名35歲的美籍韓國裔將這三種身份包攬,讓人十分嘆服和敬仰。 他此前曾在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服役,之後考進哈佛大學醫學院學醫,每一個身份都是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巨大榮耀
  • 浙大27歲美女博導走紅:你不讀書,憑什麼過上想要的生活?
    她叫劉琬璐,27歲的年紀,卻有個相當「厚重」的身份:浙大博導。從小就是「學霸體質」的她,5歲就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之後,又一路從浙大本科畢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畢業,從事博士後研究。如今,年紀輕輕,已當上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研究員、助理教授、博士導師。
  • 25歲,高中學歷,月薪從3000到2W,這一年我經歷了什麼
    在大城市,月薪過萬很普遍嗎?我身邊很多90後都已月薪過萬,他們家裡沒有人脈也沒有礦,有的甚至沒上過大學。但他們有個共同點:不安於現狀,也不會盲目努力。小美就是其中一個。最近在朋友圈刷到她去峇里島的照片,笑得很甜。才25歲,現在已經月薪2W,一年出國玩兩次了。很難想像一年多之前,她還是個月入3K的小助理。
  • 曾經的高考狀元、浙大高材生,在美國陷入困境,情願自殺也不回國
    高考狀元,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高材生,全美著名大學碩士,思科做軟體工程師,Facebook廣告技術部工程師……這樣的履歷足以讓每一個人羨慕,擁有這樣的人生絕對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每天加班到半夜,工作評級下滑,無法更換工作組,面臨失業,38歲時從矽谷總部園區4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擁有這樣的經歷人,絕對是個名副其實的失敗者。
  • 山東高考實行3+3,2020年高考生想學醫,選不選物理值得深思
    山東實行新高考是在浙江、上海等地實行新高考之後,算是吸取到了「教訓」,很多科目上面都做了要求,物理屬於必選,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山東高考生想學醫,選不選物理值得深思。想學醫的話,物理、化學、生物這三科至少要選擇一科報考,但在這三科中物理和化學的重要性會大一些,因為有很多的醫學院在招生時,對於物理和化學的選科要求極為嚴格,比如說2020年首都醫科大學在山東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中就有說明口腔醫學、基礎醫學、兒科學、精神醫學等,山東高考生想要報考一定要選擇物理和化學。不過,也有一些醫學專業任選一科即可報考,如藥學。
  • 27歲浙大女博導顏值爆表,研究生發20篇論文,學生只比她小3歲!
    而今天和大家要說的就是一位美貌與才華並存的90後女生,不過這個女生可不普通,她16歲那年就考上浙大,還在27歲那年成為浙大最年輕的一位教授,她就是劉琬璐。很多朋友可能對她會感到陌生,但是她的事跡說出來卻實在是讓人太驚訝,她5歲那年就上小學,10歲進入初中,16歲考入浙江大學,在當地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小天才。
  • 男子華科肄業華為辭職 26歲二次高考圓教師夢
    1000名進入華科機械學院,因為掛科太多,2013年只拿到肄業證;2015年,本在深圳華為做技術員,為了教師夢想,他毅然辭職回到高中復讀。2016年,僅用8個月複習後,他高考取得632分,順利成為華中師大數學與統計學院免費師範生。他,就是華中師範大學2016級年齡最大新生劉波。家長做主選了不喜歡的專業9月1日上午,在華中師範大學東區16棟學生宿舍,記者見到了獨自一人來校報到的劉波。「家人沒有送你嗎?」「沒有,不需要他們送,我在武漢熟悉的很。」
  • 浙大有位27歲美女博導,指導的博士生只比她小三歲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浙大不僅只是學生傳奇,教職裡面也有頗多傳奇。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 都說電力公司員工月薪過萬,為什麼卻經常有人辭職?原因很現實
    都說電力公司員工月薪過萬,為什麼卻經常有人辭職?原因很現實曾聽很多人說在供電局上班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錢,但是年底的年終獎卻很豐厚,一般員工加起來一年工資也有十幾萬,那麼月薪過萬也就是很輕鬆的事兒了,可即使是這樣,為什麼卻仍有很多人不願意幹這份工作呢?
  • 海歸女碩士花200萬留學,實習工資僅1千多,已辭職考博……
    曉曉說,當初出國也是迫於自己的高考成績一般。在澳大利亞讀完了本科後,曉曉考入了昆士蘭科技大學攻讀傳播學碩士。曉曉出國5年,學費加生活費大約花費200多萬人民幣,雖然200萬在現在已經算不上一筆巨款,但以工資計算想要「回本」,卻不啻於一筆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