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用馬蜂菜做了五天窩窩頭,家人都很愛吃,喜壞了我這個笨拙的主婦

2020-11-25 騰訊網

文:劉豔華

圖:來自網絡

馬齒莧是一種很好吃的野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藥用價值。

馬齒莧在我們當地又叫馬蜂菜。據說是不小心被馬蜂蟄後,用它敷上便會很快消腫止痛。

馬齒莧耐旱又耐澇,生命力極強。所以路邊、溝邊、公園、荒野,隨處可見它的身影,它猶如鄰家女孩一樣,羞怯地躲在偏僻的角落,內斂而又敦實,靜靜地讓你去採摘。。

我的童年時代,星期天或放學後,常常和小夥伴們到田間去挖馬齒莧。在菟酸子和雜草之間,那一簇簇纖細的馬齒莧,會在不經意間跳進眼帘,然後貼著地面小心一鏟,隨著啪的根莖斷裂聲,一顆又鮮又嫩的馬齒莧離開地面,放進隨身攜帶的籃子裡。

待到夜傍黑的時候,大家才在父母長長的呼喚聲中,依依不捨的走向自己的村莊。這一幅童年的經典油畫,常常晾曬在我們思鄉的夢境中。

近幾天陰雨連連,我的試驗田裡怕淹的莊稼蔬菜,攤到窪地便黃蔫死去。這可喜壞了馬齒莧,它們發瘋般生長。同樣也樂壞了愛吃野菜的我。每天早飯後,我拿個方便袋便去薅野菜,除了自己吃外,我還送鄰居送朋友。

我最拿手的是做窩窩頭。其實最好吃的做法也是如此。把馬齒莧摘淨、洗淨、瀝水,然後切碎,用面拌勻,加適量鹽。鹽多少無所謂。鹽少了,低鹽食法;多了,流汗時節,補充鹽分。

有一老太太做窩窩頭不加鹽。有人口味重,認為鹹些好吃。加過鹽後,使勁揉,讓面、菜、鹽充分接觸,最後稍加點水,捏成窩窩頭狀。注意面不能多放,否則窩窩頭會硬,口感不好。

窩窩頭上鍋燒約20分鐘,掀鍋冷涼即可開吃。我家連續做了五天窩窩頭了,兒子、老公都很愛吃,喜壞了我這個平時有點笨拙的主婦。

除了味美以外,馬齒莧的藥用價值是有消炎作用。馬齒莧可治療慢性腸炎,痢疾等。時下蚊蟲猖獗,在戶外,裸露的胳膊腿時常被它們叮咬,再被我們一撓,很容易發炎。把馬齒莧搗碎,敷在上面,消炎效果挺好。

馬齒莧的另外吃法是,洗淨放開水裡淖一下,然後涼拌;或者切碎炒雞蛋。注意不論何種吃法,馬齒莧一定是鮮嫩的,開過花的,接了種子,吃時會墊牙,口感也酸溜溜的,不好吃。野菜不花錢,關鍵是絕對綠色食品,有營養還治病健身。何樂而不為呢?

如今,隨著生活的改善,大家在吃膩了龍蝦鮑魚、燕窩珍饈後,不妨再去嘗嘗馬齒莧,回味一下昔日生活的清苦,接近那樸素的鄉野,領略那淳樸的民風。一道菜餚,能夠喚起綿綿的鄉愁,讓人擁有「布衣暖,菜根香」的淡定與滿足。

工作的閒暇,帶上孩子和小鏟,挎著籃子,一同奔赴田間,在生機盎然的大自然裡,去尋找馬齒莧吧,讓那曾經失去的味道,再次在我們舌尖上,百轉千回。

相關焦點

  • 主婦做了道炸蠍子,加了種食材,多了個步驟,家人都說好吃
    也不知道真假,但每年為了防蚊蟲主婦也是很傷腦筋,因此主婦在某寶上買了活蠍子,要給家人們做山東名菜炸蠍子。因為家人以前在飯店都吃過蠍子,對蠍子沒有不良反映,因此主婦才大膽嘗試做這道菜的。大家如果是首次吃蠍子一定要少吃喲。雖然蠍子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畢竟本身也有毒。主婦不能一邊做一邊錄視頻,因此以上視頻也只是娛樂娛樂。
  • 窩頭直接和面是大忌,難怪硬,「多做1步多加2物」,窩頭才暄軟
    蒸出來的窩頭矗立尖聳,像極了一個個的藝術品。特別是加入了黑豆面、黃豆面之後,越嚼越香,便成了孩子們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味,難得吃上幾回。後來,隨著孩子們都參加工作,家裡的光景也一天天變好,到了冬天也不用再把細糧白面賣了,換成粗糧、玉米面。頓頓都有白面饅頭吃,可是日子久了,也總去想念窩頭的那種味道,也饞這種稱不上美味的窩窩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 老主人去世小狗苦守靈堂 不吃不喝13天或安樂死
    10多天來,看著「喜喜」慢慢消瘦,沉浸在失去親人悲痛中的王女士和家人,心疼地落下眼淚。  「喜喜」是一隻京巴狗,兩年前進入這個大家庭。「那時它才兩個月大,抱在手上,像是一個嬰兒,我媽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王女士稱,那時,她把「喜喜」送給母親,就是希望它能帶給母親歡樂。  有了「喜喜」之後,老人也不再孤獨,每天的笑容多了起來。
  • 大叔家的宴客菜:紅燒石斑魚,鮮嫩可口,簡單易學,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宴客菜:紅燒石斑魚,鮮嫩可口,簡單易學,家人愛吃!大叔表弟作為地道的生在內陸的南方人,有些海鮮著實不感興趣外加吃不來,尤其是海魚一類,受不了那股特有的魚腥味兒,但是作為一個愛美食的人,你可得海納百川,什麼都得嘗試。
  • 和熊貓「二喜」聊個天|我吃的竹子都是四川空運來噠
    隨時可以知道大熊貓的生活狀態與心情……沒錯,從今天起,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的國寶大熊貓「二喜」將入駐齊魯壹點情報站,與各位「貓粉」分享日常生活,親密互動,這也是全球首位動物情報員哦。  今天上午10-11點國寶「二喜」的飼養員在情報站與壹粉在線互動交流,來看看壹粉們和「二喜」的聊天記錄吧!
  • 從山上抓來一窩馬蜂可以做成人工養殖基地嗎?養蜂師傅:可以
    關於從山上抓來一窩馬蜂是不是可以做人工養蜂基地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是可以的,先說明一點,蜂部落對於馬蜂養殖並不精通,只是我們這邊有養殖馬蜂的朋友,蜂部落多少有點了解,所以就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馬蜂從山上抓來養殖的可行性對於馬蜂來說,如果是在馬蜂剛築巢的時候,也就是只有蜂王的時候,這個時候抓來養殖,蜂部落認為養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個時候的馬蜂蜂王不但肩負了產卵和哺育的任務,還肩負了捕食任務,所以這個時候的馬蜂行動是自由的,如果我們只抓住蜂王,一旦蜂王回到野外就不一定會回到我們養殖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抓到的是一窩馬蜂
  • 馬蜂泡酒、蜂蛹炒菜下酒 武義農民報了被馬蜂蟄的仇
    為了給大蒜遮蔭,每天他都要去山上割茅草,蓋在蒜苗上。  就在割草的時候,他被一窩馬蜂蜇了。  「當時我割草的地點離蜂窩大概四五米。可能是茅草碰到樹枝,發出的聲音太響,驚動了馬蜂。」  馬蜂在老沈的左眉和左耳根部蜇了兩口。  很快,他的脖子和臉部就腫了起來,「腫得像個豬頭」。  在醫院輸了兩天液,休息了四五天後,老沈這才緩了過來。
  • 愛吃肉菜的看過來,6道各類肉菜的家常做法,好做好吃,先收藏了
    天冷了,分享6道硬菜的做法,每道都好吃,喜歡吃肉的不要錯過。愛吃肉肉的看過來,6道各類肉菜的家常做法,好做好吃,先收藏了。今天來分享6道好吃的肉菜做法,有牛肉、羊肉、排骨,雞肉,樣樣都好吃,做法都比較簡單健康,喜歡先收藏了。
  • 福州:天降蜂窩,女子從頭髮中抓出一把馬蜂
    原標題: 福州:天降蜂窩,女子從頭髮中抓出一把馬蜂(圖)  圖片說明:資料圖  人要倒黴,喝杯涼水都能塞牙,走在路上,也可能被馬蜂蜇。  大寫的驚悚  園林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修剪樹枝,本來都是平常。不想一個馬蜂窩隨樹杆落,在樹杆落地的一刻,成群的馬蜂蜂擁而起,蜇傷了路人。其中有兩名市民,被馬蜂蜇中了頭部後,頭皮發麻疼痛,到醫院就醫。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
  • 日本主婦每日「食譜」大公開:她家做的飯,又壕又養眼
    見過不少日本主婦曬出來的三餐料理,又精緻,又小巧,食之精細,入口講究七分飽。但是,打開今天的分享,日本一位主婦公開了自己每日食譜,如曬圖所示,她家做的飯,被網友們成為」又壕又養眼「。如圖,在主婦Ringo和丈夫二人生活之中,一家人都特別熱愛飲食(特別愛吃),夫妻兩個人的目標是用時令蔬菜,做出營養均衡的每一餐。不同於日式料理的小巧精緻,她們家的每一頓料理,都把食器裝得滿滿的。儘管「份量」給得很足,但是每天的擺盤仍舊都很講究。
  • 用電飯煲這樣做的飯,一個人可以吃一鍋,家人邊吃邊贊我是大廚師
    每天都要做飯吃飯。有的時候不知道吃什麼好了。吃完飯就想著下頓飯吃啥,於是就習慣性的,天天叨咕吃啥飯。這也是每一個家庭主婦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各種搭配的飯菜。如果做滿桌子飯菜剩下很多,就會想哪個菜沒有做好吶。怎麼都不喜歡吃了。做對了口味,飯菜幾乎不剩下的時候,別提多開心了。這也是家庭主婦們的一份小快樂。有次和孩子們一起吃快餐去,其中一道廣味的煲仔飯點一個都沒夠吃。
  • 大叔家的家常菜:蓬蒿拌香乾,香氣撲鼻,軟糯脆爽,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家常菜:蓬蒿拌香乾,香氣撲鼻,軟糯脆爽,家人愛吃!好多年前,我在南京小叔家頭一次嘗菊花菜,甚覺新奇。但是當你真的站在蓬蒿裡面,踩著大師們踩過的地板,觸摸和體驗著蓬蒿的一切,或許包羅萬象都無法形容。我與蓬蒿的緣分始於7年前的一次偶然的經過。朋友說這裡不錯,算是在南鑼這片商業之地上的一方安穩清淨之所。那時的我還未曾預料到,在後來的某一天,我會和這個地方產生如此多的交集。近日黃梅天,溼熱,食欲不振。欲開胃,蓬蒿菜最是相宜,它是夏季不可多得的好菜蔬。
  • 我觀察了身邊100對中年夫妻,發現婚姻經營幸福的,都有這個特點
    李晟是會安撫人講道理的,李佳航什麼事都放在臉上。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打打鬧鬧。即使有了孩子以後,李晟的媽媽過來幫忙照顧孩子。李佳航和丈母娘也相處的很歡樂,一家人其樂融融。就拿吃飯來說吧。做飯每天都是李晟的媽媽做。李晟的媽媽也會照顧女婿的口味。多做幾個他愛吃的菜。
  • 七月馬蜂太猖狂 摘窩忙壞藍色「追蜂少年」
    炎炎夏日,又到了馬蜂繁殖最「瘋狂」的時候,馬蜂們一旦找到合適的「家」,7天左右就能形成小型的馬蜂窩,給市民的生活起居帶來了諸多不便,經過的人也總是提心弔膽。為了消除馬蜂窩這個安全隱患,消防員「全副武裝」穿上防蜂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後,採取火燒的方式,殲滅馬蜂。利用柴油和汽油進行火燒,成功殲滅馬蜂。事後,消防員利用殺蟲劑對馬蜂築巢的地方進行地毯式噴射,防止馬蜂再次築巢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直至將馬蜂窩周邊都處理乾淨,消防人員才能脫下已經被汗水浸溼的防蜂服。
  • 專家說馬蜂是益蟲,為什麼農村人都說馬蜂是害蟲?這是怎麼回事?
    第一:整體上的意義雖然說馬蜂對農作物有危害,尤其是水果,馬蜂吃水果比較厲害,很多水果都能咬;對蜜蜂養殖業危害大,大型馬蜂如果蜜蜂養殖人員忽略,完全可以銷毀整個蜂場。這是從馬蜂的危害來看,但是馬蜂不光是吃這些東西,很多昆蟲馬蜂也吃,如果從整體上來說,上面我們說到的兩個危害,實際上只是馬蜂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馬蜂也消滅了大量的害蟲,從這點來說,馬蜂是益蟲。
  • [株洲]男子驅趕馬蜂隔天遭報復 差點喪命
    株洲晚報10月24日訊(記者曠昆紅 通訊員王磊 劉琬琳)見馬蜂霸佔了自家蜂箱,兩天前,雲龍示範區三搭橋社區56歲的倪新建用開水對馬蜂進行驅趕。哪料,馬蜂很「記仇」,昨日早上6點,一隻被「惹毛」的馬蜂冷不丁地蜇了下倪新建,他當時就感覺頭髮暈。到醫院後,倪新建被緊急送往ICU(重症監護室)急救。
  • 72歲養蜂人被馬蜂蜇了107處 5天後全身發黑
    家人趕緊叫了救護車將他送到老家當地的醫院,當地醫生告知病情嚴重、生命垂危,建議到三級綜合醫院再試試,唐大爺的家人又火速將他送到了大坪醫院腎內科進行救治。「當老人家屬把他送過來時,距被蜂蜇傷已5天,早過了救治的黃金時間。」腎內科主任何婭妮說,當時,老人的皮膚已發黑腫脹,意識模糊,呈休克狀態,檢查發現全身居然有多達107處被馬蜂蜇傷的傷口。
  • 朋友聚餐吃什麼,下面這些菜,吃貨都愛吃
    其實,享受美食才能熱愛生活,所以這道菜餚,你想與家人一起分享嗎?熱乾鍋雞胗:雞肉鮮美且雞肉蛋白質的含量頗多,甲硫氨酸含量豐富,維生素A的含量和牛肉和豬肉相比更高,雞胸肉中微量元素硒對人體有好處。說了這麼長時間,不過就是向大家推薦菜品罷了,美食無法共享了,這裡就把這些推薦分享給大家,喜歡的多多關注哦!朋友聚餐吃什麼,下面這些菜,吃貨都愛吃。
  • 為啥多數鳥類的窩都是口朝上,不怕風吹雨淋嗎?看完漲知識了
    為啥多數鳥類的窩都是口朝上,不怕風吹雨淋嗎?看完漲知識了生活在農村的小朋友沒有像城市中的小朋友那樣,她笑,有很多的玩具,農村的小朋友一般都喜歡掏鳥窩。不知道你們小的時候有沒有掏過鳥窩。不過就算沒有掏過鳥窩,大家也一定見過鳥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