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三喜訊:「嫦娥」返回,「九章」問世,「人造太陽」放電
12月4號可以說是讓無數國人振奮自豪的一天,一大早醒來就喜聞嫦娥五號已於3日晚上11點帶著月壤從月球啟程,順利實現了我國第一次地外天體的起飛;上午又被「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的消息刷屏,中國實現了「量子霸權」;這還不算完,這天下午,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
-
嫦娥五號勇奪登月三連勝!公開系列領先技術,NASA還在探索中
我國首艘月球採樣飛船嫦娥五號在經歷火箭發射、星箭分離、地月轉移飛行、兩次中途修正、兩次近月制動、著上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分離後順利完成11大任務階段中的前三大階段。>中國航天連續第三次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任務,登月成功率100%,高居世界榜首。
-
嫦娥五號登月的背後,新一輪「太空競賽」正在形成,誰將成最後贏家?
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月面取樣,下一步就是踏上返航的旅程。這次的嫦娥五號奔月不僅是中國航天裡程碑式的發展,也再次將太空競賽這一話題帶入到輿論中心。不同以往的是這次的太空競賽不是美蘇冷戰時刀光劍影的比賽,新一輪的太空競賽背後是更加現實的利益劃分。
-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再看嫦娥五號的任務過程嫦娥五號的任務過程分為這些個步驟:火箭發射--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進入環月軌道--著陸器+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分離--著陸器+上升器在月球表面著陸--機械手臂在月球進行採樣,月球樣品放入上升器--上升器帶月球樣品從月球起飛--上升器與返回器對接--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上--上升器分離--軌道器+返回器從環月軌道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返回地球軌道
-
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印媒觀點獨特: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
原標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全球第5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天地往返使我國成為全球第3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嫦娥一號成功部署使我國成為全球第4個具備獨立探月能力的國家,它們分別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三座裡程碑,而上個月成功實施的嫦娥五號任務則是第四座裡程碑。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嫦娥五號近月制動 在經過112小時地月轉移軌道飛行與繞月飛行後,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登月,它所使用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登月控制技術 就是在這走走停停的過程中,太平洋另一頭的我們已經成功實施兩次登月行動,並即將在嫦娥五號任務中迎來新質變,兩相對比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多麼經典的龜兔賽跑故事。
-
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成功!東風飛彈攻擊大型船舶系統露出真容
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完成月土採集和封裝,展示完五星紅旗後,上升器發動機點火在月球起飛成功!我們為中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這一過程激動萬分,為航天人點讚!這是中國第一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任務,起飛非常完美!為下一步鎖定對接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航天勇奪登月三連勝!嫦娥五號的黑科技,NASA還在探索中
我國首艘月球採樣飛船嫦娥五號在經歷火箭發射、星箭分離、地月轉移飛行、兩次中途修正、兩次近月制動、著上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分離後順利完成11大任務階段中的前三大階段。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它所使用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登月控制技術得到了嫦娥三號、四號兩次任務的完美實踐檢驗。就是在這走走停停的過程中,太平洋另一頭的我們已經成功實施兩次登月行動,並即將在嫦娥五號任務中迎來新質變,兩相對比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多麼經典的龜兔賽跑故事。
-
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一環——「無人月球探測」的收官之戰。它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登月夢,打破層層禁錮,奔向38萬公裡外的月球,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2020年12月1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尋常的日子,然而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以及億萬華夏兒女翹首以盼的登月夢而言,它卻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以及嫦娥五號創造的「登月」神話。毋庸置疑,嫦娥五號是中國數千年登月夢裡濃重炫麗的一筆!
-
月球上沒有大型發射臺,嫦娥五號如何返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已經從月球成功取土完成,開始踏上回家的旅程。但是,不少網友好奇,在月球上沒有人類的發射基地,也無法搭建大型的發射臺,那麼嫦娥五號如何從月球上發射升空的呢?土星五號雖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產物,但是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
嫦娥五號返航!五星紅旗在月球「飄揚」,中國登月夢想再進一步
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地外起飛和地面起飛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地面有成熟的發射塔架提供動力,可以實時監測到數據,但是在月球上一切都只能依靠此前設定的數據,只能用著陸器來充當上升器的「臨時塔架」,雖然經過了無數次的試驗,但是最終實行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在嫦娥五號起飛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確定都變成了確定,因為我們真的成功了!
-
遲到了三年的嫦娥五號,即將開始攬月之旅
,開創了世界第二次探索月球的熱潮,而這一次,中國將不再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而是以推動者去推進月球的探索,未來的月球取樣,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等,都將成為中國探月工程的一個項目。,這是我國目前現役的一款大型火箭,起飛質量達到87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25噸,屬於世界名列前茅的大型火箭,主要運用於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空間站的建設、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及其他一些深空任務而設計的大型火箭,簡單來說,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就是我國當下重大航天項目建設的保障者,也是建設的基礎。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而在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本後,中國就能對月球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嫦娥五號月球軌道多次分離和對接,其實與美國阿波羅計劃載人登月的技術類似。
-
嫦娥五號登月:我們始終在展望星空
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月面登錄 2020年12月2日凌晨3點:探測器開始鑽取 2020年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月面起飛 2020年12月6日5時42分:上升器成功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