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那麼大的望遠鏡看清了黑洞的磁場

2020-11-24 果殼網

藉助事件視界望遠鏡,天文學家第一次觀測到了黑洞視界附近的磁場。圖片來源:CfA

大多數人把黑洞當成是宇宙中的巨型真空吸塵器,會把所有靠它太近的東西全都吞噬掉。然而,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像是宇宙引擎,將落向黑洞的物質轉化為能量,以強烈輻射的形式釋放出來,亮度甚至超過周邊所有恆星放出的光芒。如果這個黑洞在自轉,它還能產生強勁的噴流,將物質向外噴射到成千上萬光年,從而塑造整個星系的面貌。科學家認為,這些黑洞引擎是由磁場驅動的。現在,有史以來第一次,天文學家在我們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事件視界的外側探測到了磁場。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fA)的麥可·詹森(Michael Johnson)說,「了解這些磁場至關重要。之前還沒有人能夠在黑洞的事件視界附近分辨出磁場,直到現在。」

首席研究員、CfA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謝普·多爾曼(Shep Doeleman)補充道,「人們早就預言這些磁場應該存在,但以前還從來沒人看到過它們。我們的數據給幾十年來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堅實的觀測基礎。」

這一壯舉是藉助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完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由世界各地的多臺射電望遠鏡聯網而構成,它的效果相當於一臺地球那麼大的巨型望遠鏡。由于越大的望遠鏡能夠提供更多的細節,事件視界望遠鏡最終將有能力分辨小到15微角秒的特徵。(1角秒相當於1度的1/3600,15微角秒就相當於在地球上看月亮表面一顆高爾夫球的大小。)

這麼高的解析度是必須的,因為黑洞是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即人馬座A*,質量相當於太陽的400萬倍,而它的事件視界直徑只有1300萬千米,比太陽系裡水星的軌道還小。而且由於這個黑洞距離地球25000光年,從地球上看去,它的視界大小就只有區區10微角秒。幸好,黑洞強大的引力會彎曲並放大事件視界,使得它看起來要大一些,可以達到大約50微角秒。這樣的大小,事件視界望遠鏡可以輕鬆分辨。

事件視界望遠鏡由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聯網而構成,最終將有能力直接拍攝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的視界。圖片來源:亞歷桑那大學

事件視界望遠鏡在1.3mm波長的射電波段進行觀測。研究團隊測量了這些光的線偏振。在地球上,陽光經過反射之後會變成線偏振光,這也是偏振太陽鏡能夠遮擋陽光和減少眩光的原因所在。而在人馬座A*這個超大黑洞周圍,偏振光則是由沿著磁力線盤旋的電子發出的。因此,這些光直接揭示了磁場的結構。

人馬座A*被一個吸積盤包圍,其中都是繞著黑洞旋轉的物質。研究團隊發現,磁場在靠近黑洞的某些區域是混亂的,有著雜亂的磁圈和渦漩,就像攪在一起的義大利麵。相反,其他區域的磁場則有序得多,可能是物質噴流產生的區域。

他們還發現,黑洞周邊的磁場在短至15分鐘的時間段內都會發生明顯變化。

詹森說,「事實再次證明,銀河系中心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地方,動態超出我們之前的想像。那些磁場全都在跳動。」

這些觀測運用了位於三個不同地點的天文觀測設備: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的亞毫米波陣和麥克斯韋望遠鏡;位於亞利桑那州格雷厄姆山的亞毫米波望遠鏡;以及位於加利福尼亞Bishop附近的毫米波天文學研究聯合陣(CARMA)。隨著世界各地更多射電天線加入事件視界望遠鏡,它將獲得越來越高的觀測解析度,最終目標則是首次直接拍攝黑洞的事件視界。

多爾曼說,「要建造一臺橫跨整個地球的望遠鏡,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召集起來一起工作。有了這一成果,事件視界望遠鏡距離破解天文學的一個中心悖論又更近了一步,那就是——為什麼黑洞會如此明亮?」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12月4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編輯:Steed)

相關焦點

  • 這次給黑洞拍照片,我們用了地球那麼大的望遠鏡
    今天,在全球範圍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EHT的研究者宣布他們已經獲得了成功,揭示了超大質量黑洞及其黑洞陰影的首個直接視覺證據。這一重大突破今天也在《天體物理學快報》特刊上以6篇論文的形式公布。這幅影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M87星系中心的黑洞。這個黑洞距離地球有5500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
  • 「口徑如地球直徑」的望遠鏡觀測到了黑洞
    科技日報訊 (侯樹文記者王春)「如果一個物體足夠重、足夠小,引力會超過任何其他力,物質會一直塌縮,形成黑洞!此時即使光子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束縛。」這是廣義相對論下對黑洞的解釋。一直以來,如何運用高解析度的望遠鏡觀測到黑洞是天文學家思考的科學問題。
  • 為了看到黑洞,我們「造」了個地球那麼大的望遠鏡
    我們小時候都用過量角器,滿月時從地球上觀測月亮的大小,大約是量角器上的0.5度那麼大。如果從地球去觀測這個黑洞的話,它的光環大小,大概只有量角器上的一億分之一度那麼大。你們可以想像它有多麼多麼小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拍到它?
  • 能目睹黑洞真容的事件視界望遠鏡有多強?能看清月亮上的一個棒球
    這次要揭曉的兩個黑洞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和M87星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黑洞的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M87星系中心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30億倍(一說為64億倍),這兩個黑洞雖然質量巨大,但是由於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想看清它們的真面目可並不容易,人馬座a*距離我們約2.6萬光年,M87中心黑洞距離我們約5700萬光年,一般的天文望遠鏡都是辦不到的
  • 用地球那麼大的望遠鏡才能拍到黑洞?人類真聰明!
    難是因為黑洞實在是太遠了,離我們最近的黑洞是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但是如果我們觀測這個黑洞的話,難度就像人類用肉眼從地球上觀測月球上的一個橘子,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哪一天人類進化成超級賽亞人。銀河系中心這次觀察到的黑洞叫M87星系黑洞,離我們的地球大概有5000萬光年那麼遠,質量則是太陽的60億倍左右,貌似奧特曼好像就來自這個星系。
  • 視界面望遠鏡:為黑洞拍首張照片
    在某些時候,恆星量級(從3個太陽質量到100個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會存在於一個恆星周圍,將恆星的氣體撕扯到它自己身邊,產生一個圍繞黑洞旋轉的氣體盤,即吸積盤。當吸積氣體過多,一部分氣體在掉入黑洞視界面之前,在磁場的作用下被沿轉動方向拋射出去,形成噴流。
  • 為了給黑洞拍出第一張照片,天文學家造出了地球大小的望遠鏡
    直到去年年初,美國LIGO宣布,人類直接探測到了兩個黑洞合併後產生的引力波。科學家們通過科學計算早都預測到了黑洞的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稱佔據了大多數星系的核心,它們甚至可以比太陽大數百萬到數十億倍。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天文學家們認為,幾乎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們與自己的星系有著親密的關係,甚至可以決定恆星的生死。
  • 多大望遠鏡才能看到最近的黑洞?哈勃?整個地球裝上鏡片也不夠!
    想買個天文望遠鏡來觀測黑洞,買什麼型號的好?從理論上來看,用光學望遠鏡看黑洞並沒什麼毛病!儘管黑洞視界直徑2-3倍以內即黑乎乎一片,但在這個界限以外卻仍然可以觀測到可見光!因為這是掉落黑洞的星際物質受到超強引力壓縮後的將有部分能量以可見光的形式發射出來!從理論上用光學望遠鏡看到黑洞(黑洞吸積盤)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一、最近的黑洞在哪裡?
  •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 黑洞照片具體拍攝手法 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據新華社報導,「如果地球是平的,那使用這一技術可以從波恩看清紐約街頭報紙上的字。」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安東·岑蘇斯對記者說,集合全球射電望遠鏡給黑洞拍照,有助於探索宇宙形成之謎。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天文科學界懷疑,這些碰撞發生在強磁場滲透的區域,受到高度可變的過程,如湍流和磁重聯(融合在一起的磁場,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可能發生在黑洞噴出的物質射流中。但是探測這些距離地球數十上百億光年外的磁場,需要非常靈敏的設備,並且需要找到高能發射發生的確切時刻。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天文科學界懷疑,這些碰撞發生在強磁場滲透的區域,受到高度可變的過程,如湍流和磁重聯(融合在一起的磁場,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可能發生在黑洞噴出的物質射流中。但是探測這些距離地球數十上百億光年外的磁場,需要非常靈敏的設備,並且需要找到高能發射發生的確切時刻。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天文科學界懷疑,這些碰撞發生在強磁場滲透的區域,受到高度可變的過程,如湍流和磁重聯(融合在一起的磁場,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可能發生在黑洞噴出的物質射流中。但是探測這些距離地球數十上百億光年外的磁場,需要非常靈敏的設備,並且需要找到高能發射發生的確切時刻。
  • 銀河系中心黑洞磁場首次被發現
    「那些磁場在到處跳舞」 銀河系中心黑洞磁場首次被發現 2015-12-05 科技日報 常麗君 【字體:大 中 小】
  • 人類首次試拍黑洞:所用虛擬望遠鏡大如地球(圖)
    原標題:人類首次試拍黑洞:所用虛擬望遠鏡大如地球(圖)  超級黑洞「人馬座A*」  人類終於要給黑洞拍攝第一張「照片」了。由全球不同地區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4月5日開啟,這個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在未來10天內嘗試觀測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是其中部分望遠鏡的資助方,基金會主席弗朗斯·科爾多瓦當天發表聲明說,「事件視界望遠鏡」將嘗試拍攝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第一張「照片」,這是「一項令人激動並具挑戰性的工作」,將有助驗證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學理論。
  • 為了「拯救」銀心物質,磁場和黑洞「打了一架」
    眾所周知,黑洞能夠吞噬附近的一切事物,包括光。然而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貌似遇到了「對手」。  近期在美國天文學會的一次會議上,一項最新公布的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心附近的磁場強大到能夠阻礙黑洞周圍的物質被吞噬。這一研究結果或將有助於解答長期以來籠罩在銀河系相關研究領域的兩大謎團,即為何銀河系中心黑洞相對「安靜」,以及為何銀河系核心區域新恆星「低產」。
  • 黑洞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三)如何給黑洞拍照片?
    1 瑞利判據 首先,需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望遠鏡的基本原理。要看清遠處的物體發出的光需要兩個條件:足夠的光強和足夠大的角度。觀察黑洞的射電望遠鏡工作波長大約λ=1.3mm,我們將角度和波長代入瑞利判據,可以得到望遠鏡口徑的最小值: 也就是說,這個望遠鏡的口徑至少要8000公裡!FAST肯定做不到。地球的半徑只有6400公裡,怎麼去建設這麼大的望遠鏡呢? 科學家總有辦法。既然一個望遠鏡達不到這麼大口徑,我們可不可以使用多個望遠鏡達到這個目的呢?
  • 那麼它1億特斯拉的磁場咋來的?
    關於磁場先從我們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地球說起吧。地球和太陽的磁場是怎麼產生的?對我們有啥用我們知道地球有一個強大的感生磁場,其重要性這可不是玩玩指南針這麼簡單,地球的磁場不僅保護了地球上的大氣層免受太陽風的剝離,更是保護了我們這些弱小生命免受太陽輻射粒子的侵害,也順便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北極光!那麼地球的磁場咋來的?
  • 中國新聞周刊:磁場挑戰黑洞理論,霍金又對了
    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宣布,他們通過觀測距離銀河系90億光年之外的一個類星體(編號為Q0957+561)發現,該類星體擁有強大的磁場,這與科學界普遍認同的黑洞基本理論很不相符——原先的黑洞理論認為,黑洞是沒有磁場的。  這是多年來科學家首次依據天文觀測結果對黑洞理論提出疑問。
  • 黑洞,終於看到了你的樣子(圖)
    當吸積氣體過多,一部分氣體在掉入黑洞視界面之前,在磁場的作用下被沿轉動方向拋射出去,形成噴流。吸積盤和噴流兩種現象,都因氣體摩擦而產生了明亮的光與大量輻射,所以很容易被地球上的科學家通過望遠鏡探測到。理論上,黑洞也就有跡可循了。月球上的「橙子」和「香泡」不過,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找黑洞並不容易。根據理論推算,銀河系中應該存在著上千萬個恆星量級的黑洞。
  • 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事件視界望遠鏡將宣布結果!
    天文學家們精心策劃了一項大膽的新實驗,將世界各地的碟形射電望遠鏡組合成一個地球大小的虛擬攝像機---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試圖提供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圖像。望遠鏡合作項目將於本周4月10日公布一項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