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稅負問題,一直是社會的熱點話題,作為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在決定企業稅負高低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我國當前的增值稅稅制過於複雜,建議簡併稅制,統一稅率,取消普通發票。
一、政策複雜,實務處理難。
增值稅是我國的第一大稅種,2019增值稅收入62346億元,佔全部稅收收入的39.46%。
與其第一大稅種相對應的則是大量的稅收政策規定,老周大概查了下,僅僅總局和財政部針對增值稅專門的文件就有340多個,而且其他部門的文件也有可能涉及增值稅,再加上總局的政策解讀,僅僅是把政策全部記住就非常困難了,更別提正確的理解運用了這些政策了。
政策越多,自然也就越複雜。
就拿增值稅進項留抵來說,從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也就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出臺了三種進項留抵退稅政策,每個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條件和對象都有很大差別,僅僅是留抵退稅的計算,就有很多人弄不明白,就比如2019年4月出臺的進項留抵退稅政策來說,其前置條件就有5個,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這個進項構成比例,有幾個人能搞的清楚?估計好多稅務幹部都還沒搞清。
再說說這個增值稅優惠政策。
粗略的查了下,目前關於增值稅優惠的政策就有80多條,這裡面有些優惠政策是比較常見的,也是納稅人熟知的,比如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一般符合條件的農業生產企業也都享受到了優惠。
但是有些優惠確實有些冷門,而且操作複雜,比如財稅【2019】21號文中關於退役軍人自主就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規定: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政策是好,但估計很多退役士兵都沒有享受到。
退役士兵當個體戶老闆,角色轉變巨大,但他們之前接觸的都是軍事業務,對稅收業務幾乎完全不懂,很多退役士兵都不知道自己可以享受這個優惠政策。
有人會說,稅務局不是要宣傳稅收優惠政策嗎?告訴他不就得了?
稅務局是要進行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但一般都是宣傳當前最新的政策,不可能把所有政策每天都宣傳出來,那麼多的政策條款,也很難宣傳到位。而且,金三系統也無法主動識別哪個是退役士兵,想要稅務局想要主動的、有針對性的宣傳稅收優惠政策並不現實。
所以,如果一個退役士兵不主動到稅務局做退役士兵稅收優惠政策備案,根本就享受不到這個優惠。
二、稅率不一,稅負不公平。
這個確實是當前矛盾比較突出的問題。
目前增值稅的稅率有13%、9%、6%共3檔,徵收率有5%、3%、2%、1.5%、1%、0.5%共6檔,這在以增值稅為主要稅種的國家來說是非常少見的,比如我們的鄰居日本的基本稅率只有一檔,為5%,英國的增值稅基本稅率為也只有兩檔。
就拿一般納稅人來說,目前是稅率是3檔,分別是13%、9%、6%,區分稅率的是不同的行業,跟企業規模沒有任何關係,我們都知道,工業企業的稅率13%,建築施工是9%,為啥不同的行業要設置不同的稅率?根據增值稅的立法原理,是因為這兩個行業的利潤率不同,通常利潤高的行業其稅率為更高些,可是,行業利潤高低,並不代表單個企業的利潤水平,況且,又何以見得工業企業的利潤就比建築施工企業的利潤高?
再說說這個人出租住房增值稅的問題,目前個人出租住房增值稅徵收率為1.5%,但是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為3%(不考慮疫情期間特殊時期的1%徵收率),一般納稅人稅率至少也是6%。
我們都知道,創業做生意的成本付出和風險遠大於當包租公,你說開企業一個月掙20萬和一個月收租20萬,哪個風險大?哪個利潤高?肯定是收租簡單啊,利潤也會更高。
可是,在稅收政策上並沒有對應的體現,利潤更高、風險更低的包租公的稅率為1.5%,而辛苦創業、風險更高的企業或者個體戶,至少也是3%,稅負卻更高。
你覺得這樣合理嗎?之前炒的火熱的逃離北上廣,背後暗含的也是這個理,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發現最後都是在給房東打工,而且他還比你少交稅,這樣多少有些不合理。
三、以票控稅,發票違法多。
發票違法幾乎隔幾年就會出一個大案,最近山東警方破獲的虛開發票案,涉案的金額就超過300多億元。再往前,也就是2019年上海破獲的虛開發票案,虛開企業達379戶,涉案金額88億元。
這些都是大案,還僅僅是被公安機關抓到的,那肯定還有沒被抓的,實際情況比這個還要糟糕。至於那些小額虛開發票的現象估計每天都在上演。
一邊是強調以票控稅,加強發票管理,一邊是減少行政審批,強調即時辦結。其結果就是一些違法分子,利用行政審批的漏洞,虛設公司領用發票,進而做虛開發票的生意牟利。
國家嚴如此厲打擊發票犯罪行為,為什麼每年還有那麼多的發票違法案件?
除了放鬆行政審批後有漏洞可鑽外,最重要的是虛開發票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有利可圖!
一些違法分子,冒用他人信息開設企業,然後直接網上領發票,根據稅務局發票領用規定,新辦納稅人首次申領發票,專用發票份數不超過25份、單張開票限額不超過10萬元,普通發票不超過50份、單張開票限額不超過10萬元,屬於即辦事項,也就是說稅務局不用審核就可以直接把票發給你。
虛設一家企業一個月就可以領25份票,單張發票可以開10萬元,也就是說一個月可以虛開發票250萬元,如果虛設10家企業,那麼一個月就可以虛開2500萬的發票,按照一些案件審核透漏的信息,專票一般按票面16%的價格買賣,虛開2500萬元的發票,就可以賺400萬元。
開公司是認繳制,零成本,稅務局領發票也是不收費的,也就是那開票的稅控機需要幾百塊錢,有個萬把塊錢就可以幹這個大生意了,利潤回報是400倍,幾乎是空手套白狼,一些膽子大的,怎麼可能不動歪腦筋。
俗話說得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如果把增值稅以票抵扣取消了,或者說取消普票,全部用專票,那麼專票的需求量自然就少了,買賣發票的現象估計會少很多。
從長遠來看,簡併稅制,統一稅率是趨勢,簡併稅制可以降低企業稅會處理的難度,有利於降低稅務部門、企業的稅務管理成本,也可以讓增值稅的抵扣鏈條更為順暢。
任何一項改革,都是長遠規劃和現實需求共同推動的結果,目前來看,現實需求已經有了,就看長遠規劃,高層是怎麼考慮的。
總的來看,繼續推動增值稅深化改革勢在必行。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