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驗揭開冷凍產品含冰量,解凍後近半是水!

2021-01-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記者在銀座購買的556g冷凍扇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朱洪蕾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解凍後淨含量只剩280g。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朱洪蕾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近日濟南氣溫驟降,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頓熱騰騰的火鍋是不少市民的選擇。尤其隨著物流日漸發達,遠在海邊河邊的水產品輕易就能買到。很多喜歡購買冷凍蝦仁、冷凍扇貝等水產品的市民發現,冷凍水產品掛「冰衣」已成為常態,但這些產品中的水分究竟有多大呢?記者進行了探訪和實驗。

&nbsp&nbsp&nbsp&nbsp十斤一箱明蝦

&nbsp&nbsp&nbsp&nbsp解凍後只有四斤

&nbsp&nbsp&nbsp&nbsp21日,記者來到濟南維爾康肉類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冷凍蝦仁和冷凍大蝦等水產品在市場上的掛冰情況。

&nbsp&nbsp&nbsp&nbsp在一家水產批發商鋪,記者看到冰櫃裡有大量成包的冷凍蝦仁。商鋪的負責人介紹,冷凍蝦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不掛冰蝦仁,140元一包,四斤裝,平均35元一斤。另一種為掛冰蝦仁,100元一包,五斤裝,平均20元一斤,明顯比前者便宜不少。

&nbsp&nbsp&nbsp&nbsp當記者詢問掛冰和不掛冰蝦仁在化凍後能出多少蝦仁時,商鋪負責人說:「不掛冰的一斤蝦仁就是一斤,掛冰的差不多一斤出八兩左右。」隨後該負責人又補充:「掛冰的蝦仁保存時間更長,保鮮效果更好,不掛冰的一定要儘快吃,不然就會流失水分,不好吃了。」

&nbsp&nbsp&nbsp&nbsp儘管這位負責人極力推薦掛冰蝦仁,但另一家商鋪的老闆卻表示,掛冰蝦仁解凍後,分量很少,還不如不掛冰的合算,「自己家吃的話,還是不掛冰的更好。」據他介紹,該商鋪所售冷凍蝦仁都是不掛冰的,有140元一包和130元一包兩種,每包都是四斤半裝。他還表示,化冰後每斤蝦仁至少能出九兩,這與上一位店鋪負責人所說的「不掛冰的一斤蝦仁就是一斤」顯然有所不同。

&nbsp&nbsp&nbsp&nbsp經過對多家水產批發商的對比,記者發現,掛冰蝦仁每斤基本在20元到25元,不掛冰蝦仁每斤30元到35元,兩者相差不小。而在市場上不僅是蝦仁,在一處賣對蝦、明蝦的水產商鋪,記者清楚地看到冰櫃裡的盒裝大蝦穿了一件厚厚的「冰大衣」,厚度大約有兩枚硬幣的厚度,凍得十分結實。

&nbsp&nbsp&nbsp&nbsp商鋪負責人介紹,這種掛了厚冰衣的蝦是明蝦,130元一箱,一箱大約十斤,但他也表示,在解凍後一箱明蝦實際重量大約只有四斤。也就是說除去一大半的水分,實際上平均每斤明蝦的價格是32.5元,而不是看上去的13元一斤。

&nbsp&nbsp&nbsp&nbsp蝦仁三四成是冰

&nbsp&nbsp&nbsp&nbsp扇貝摻水最嚴重

&nbsp&nbsp&nbsp&nbsp為了了解掛冰水產品中的「水分」究竟有多大,記者除了對水產批發市場進行探訪,還分別到濟南市大潤發、家樂福、銀座、沃爾瑪等各大超市,隨機購買冷凍產品進行稱重實驗,結果比預想的更加「殘酷」。

&nbsp&nbsp&nbsp&nbsp在濟南一家家樂福超市記者購買了三樣產品,實驗後發現,518g的散裝巴沙魚塊,化冰去水後淨含量僅剩309g;708g的散裝扇貝,經過自然化凍後一稱,只有304g;還有398g的散裝阿根廷去頭蝦,自然化凍後僅剩214g。在三樣產品中,扇貝「注水」最為嚴重,達到了57.06%,而記者在購買時,該扇貝打折後的價格為15.60元每斤。

&nbsp&nbsp&nbsp&nbsp同樣在銀座購物廣場,銷售人員稱所售散裝的冷凍扇貝是超市自己稱重後再包裝的產品。記者購買了一袋淨含量為556克的該產品,經過自然化凍,該產品的實際淨含量為280克,一半都是冰。

&nbsp&nbsp&nbsp&nbsp在記者購買的多種產品中,冷凍蝦仁的「水分」僅次於扇貝。銀座購物廣場所售的「我愛漁南美白蝦仁」,一袋淨含量為270克,化凍後淨含量200克;泉城路沃爾瑪超市所售的冷凍基圍蝦,記者購買時重量為274克,去冰後還剩182克。

&nbsp&nbsp&nbsp&nbsp哪些冷凍產品含冰量相對較少呢?記者發現一種是魚類,記者購買的一袋美來巴沙魚淨含量為248克,去冰後淨含量剩下198克,冰佔重達到20.16%;還有一種不屬於水產品,不過人們也經常購買——散裝凍雞大胸,沃爾瑪所售的散裝該類產品,234克化凍去水後能剩下219克,6.41%的含冰量是所有產品中最低的。

&nbsp&nbsp&nbsp&nbsp除了在各大商超進行實驗,記者還來到了歷下區棋盤小區的菜市場。實驗中發現,該市場所售的開背蝦仁,含冰量達到36.66%,並不比超市的低多少。而且在化凍過程中記者明顯發現,像開背蝦仁在解凍時,個頭變化並不大,而在大潤發所購買的紅蝦仁在自然解凍過程中,蝦仁變得非常小,與購買時相比相差很大。

&nbsp&nbsp&nbsp&nbsp掛冰保鮮很正常

&nbsp&nbsp&nbsp&nbsp標註淨含量的卻很少

&nbsp&nbsp&nbsp&nbsp採訪與實驗中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水產品掛冰衣很普遍,就像蝦仁,真正的不掛冰的蝦仁還是比較少的,「如果一點兒也沒冰就容易凍過了,肉裡的水分沒法保持,就不保鮮了」。有的蝦本身就三四十元一斤,蝦仁反而也三四十元一斤,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nbsp&nbsp&nbsp&nbsp這位業內人士表示,掛冰保鮮屬於正常現象,但是應該標註淨含量,特別是有些有包裝的產品,淨含量要達標。「散裝其實也能標註,註明淨含量大約在百分之多少,比如一斤冷凍蝦仁含冰百分之五十,只不過大家不會這麼做。」

&nbsp&nbsp&nbsp&nbsp對於不少商家聲稱的一斤掛冰蝦仁化凍去水之後能剩下八兩的說法,這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很難說,只是商家的口頭承諾,即便真的缺斤短兩,消費者很難維權,也很少有人會維權。「而且很多消費者其實也都明白,明眼就能看出來冰衣很厚。」

&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了解到,目前國內對於冷凍水產品掛冰多少缺乏相關規範,沒有明確規定包冰量佔產品淨重的多少。專家表示,「關鍵要看經營者的承諾,如果經營者承諾的重量沒有達到,那麼就是在欺詐消費者。如果商家對冷凍水產品的加冰重量不予明確說明,就可能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nbsp&nbsp&nbsp&nbsp據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冷凍產品化凍後實際質量與標註淨含量相差過大,商家就構成了消費欺詐,消費者在找有關部門反饋和跟商家協調無果的情況下,可以持有效證據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不過在現實中,由於冷凍產品現場證據難以搜集保存、維權麻煩、涉及利益較小等因素,消費者協會以往收到這方面的投訴較少。」

&nbsp&nbsp&nbsp&nbsp(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朱洪蕾 實習生 李一諾 辛偉東 宋玉潔)

相關焦點

  • 丨新晚報記者實測哈市大型超市冰凍海鮮含水量
    日前,市民劉女士向新晚報記者反映,買了兩袋冰蝦仁,解凍後化出三分之一的水,「等於用買蝦的錢,買了一堆水,這水比純淨水都貴。」然而被扎心的可不止劉女士一人。相信你也疑惑:到底這些冰凍水產品中含冰量多少呢?新晚報記者通過實測給你答案。
  • 冷凍食品快速解凍的4個方法
    可是,當你從冰箱取出後,又該如何急速解凍呢?  很多人以為只要將它放入冷水即可,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要知道,食品解凍是很有講究,因為食品解凍的過程中,其流出的汁液會帶出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水溶性營養成分,導致其營養受損失。  那,食品從冰箱取出,如何解凍又不會流失其營養呢?  下面讓小編就來傳授你4招!
  • 史上第一位冷凍人,約定冷凍50年後解凍「復活」,但現實很殘酷
    1967年1月12日,美國加州大學73歲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海勒姆·貝德福德(James Hiram Bedford)成為了世界首位冷凍人,約定50年後解凍「復活」。還有什麼人比貝德福德更適合做實驗對象嗎?師從埃丁格、LES協會會長的人體冷凍專家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on)一個電話打過來,不知聊了啥,反正貝德福德就籤了人體冷凍合約,並願意出10萬美元來保護自己的身體,以便在更遙遠的未來某個時候可用更先進的技術修復他的身體,並使他的意識恢復。  1967年1月12日,貝德福德突然兩腳一伸,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 食安專家提醒:解凍後的食物應立即烹飪 再凍小心變質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記者 高金環 通訊員 黃煜)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市民養成囤貨的習慣——一次性買很多肉、魚、速凍食品等放入冰箱冷藏。食品取出冰箱解凍後,能不能再凍回去,成了許多人心中的疑惑。
  • 第一例冷凍人原定半個世紀後解凍,如今怎麼樣了?
    冷凍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人的肉體降低至零下196攝氏度保存起來,在這個溫度下,人體可保存幾個世紀,等到幾個世紀後有足夠的醫學實力,再將其解凍以重新獲得生命,聽起來似乎很科幻,但這就是現實中發生的事情。
  • 冷凍要急,解凍要慢
    凍肉凍魚是很多家庭的必備食物,要想最大限度地留住它們的營養和美味,需要在冷凍和解凍方面掌握一些技巧。
  • 時隔50年,上第一個「冷凍人」即將解凍,網友:焦急燃燒
    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復興,過去了,網友:難以置信!我們知道冷凍可以保鮮,因為他可以維持細胞活動。人可以看作是由水組成的,凍結後,解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但這個過程很難實施,科學需要付出與實踐。五十年前,一個人說他願意做這個實驗,這名男子患有癌症,無法治癒,所以他願意做這個實驗,他還希望將來有一天他能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
  • 53年前被冷凍的美國科學家,至今還未解凍,人體冷凍技術是騙局?
    1967年1月12日,美國科學家家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冷凍」的人類。他患有胃癌,在臨死前立下遺囑,要求自己病逝後把遺體進行冰凍保存,希望在未來能夠將他「解凍」並置於疾病,獲得重生。但從目前來看,想要解凍復活貝德福德的遺體,至少有三大難題還無法攻破。第一,53年前的人體冷凍技術畢竟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特別是操作過程中的時間較長,「冷凍人」的大腦已經超出身體死亡3個小時內的黃金冷凍期。所以,人體細胞完全安然無恙被冷凍的可能性很低。
  • 《冰封:重生之門》中情節可能實現,「冷凍人」將要解凍甦醒
    電影中「冷凍人」被解凍的情節讓人印象深刻,人類真的能夠通過「冷凍」方式跨越千年,然後「解凍」甦醒嗎?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中情節可能會實現,世界上第一個「冰凍人」即將解凍醒來,50年前的技術能使他復活嗎?
  • 50年過去了,世界首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他復活了嗎?
    不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已經實現,在醫學方面也有了重大進步,長生這一實驗,終於有了新的突破點。早在上個世紀,美國科學家就提出過這樣的假設:人死後的瞬間,一般細胞還沒死,這時候將他的身體冷凍起來,那麼他身體內的細胞將不會再進行新陳代謝,身體達到0消耗的狀態,身體就停止生長和老化了,等於靜止了。等到幾十年或者幾百年,等到時候科學更發達了,再將身體解凍,就能實現所謂的長生了。
  • 細胞冷凍|冷凍人即將被解凍,復活是否成為可能?
    而現在更是爆出新聞:冷凍了60年後的今天,美國科學家在經得詹姆斯家人同意後,八十歲高齡下的尼爾森宣布於今年嘗試復活全球首個冷凍人體。很多人對這個人體冷凍計劃持否定態度,認為人死之後不可能會有復生的道理;但是也有人持樂觀態度,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會攻克人體解凍的一切問題。復活是否真的有可能?
  • 海鮮肉類反覆凍長期凍都不健康魚肉解凍後表面發黃不要再吃冷凍...
    今日主持記者傅苓:很多家庭都喜歡周末到超市集中採購,回來就塞到冰箱。大多數時候一個星期未必吃得完,但下個星期還是接著買。冰箱越塞越滿,有些甚至要放上幾個月。但是冰箱並不是保險箱,冰久了也會變質。    最容易出問題的是魚等海鮮。尤其是從冷凍室裡拿出來解凍了,要燒的時候又覺得太多,重新放回冰箱。
  • 周會鈞:破解豬凍精技術世界性難題解凍後的精子活力穩定在74%~87%
    上世紀中葉,國外開始研究豬精液的冷凍保存,各國的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的實驗... 本報記者宣蘇哲將冷凍精液和新鮮精液的差距拉近,這曾是幾十年來全球研究公豬冷凍精液的專家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 世界第一例冷凍人已經解凍,人體冷凍技術能否實現永生?
    甚至有人成功的冷凍了一隻猴子,並且在數小時後將他復活了;緯度高的國家也有報導過幾例寒冷天氣有些人凍僵了幾天被救後還可以復活的新聞。這些都說明了人體冷凍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如果人的細胞並沒有徹底受損或許可以在未來復甦。
  • 50年的時間過去了,全球首例「冷凍人」解凍了,他復活了嗎?
    50年的時間過去了,全球首例「冷凍人」解凍了,他復活了嗎? 人體冷凍技術是正在試驗中的醫療技術,它通過低溫196度以下冷藏,使動物和人類的細胞能夠在以後能夠復活,這一項技術可以說正在試驗研究中。
  • 屍體冷凍50年後重生?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中,令人遺憾的是,尚未有一位冷凍者獲得復活。這一寄託人類「長壽不老」美好願望的新技術,並沒有如期喚醒那位50多年前的冷凍人。而一直對此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認為,科學也將永遠無法喚醒一個早已死亡的冷凍人。
  • 3年前,我國第一個人體冷凍志願者進行冷凍實驗,如今能復活嗎?
    理論上是有的,那就是人體冷凍技術。這種技術將志願者的身體冷凍起來,等到技術發達的時候再復甦。我國第一例人體冷凍技術實驗發生在2017年,一位名為展文蓮的中年女士因為肺癌去世。去世之前她就籤訂了遺體冷凍協議,成為了我國第一例人體冷凍實驗的志願者。如今她已經被冷凍在零下196℃的儲存罐裡長達3年的時間,知道該消息的人都想知道,她在未來是否有復甦的希望?
  • 解凍魚時水裡加點這個,凍魚解凍速度能快好幾倍,省時省力還殺菌
    長期放冰箱的凍魚該如何解凍?怎麼才能快速解凍魚?買回來的凍魚該怎麼快速解凍?教你一招快速解凍魚的小竅門,簡單又實用讓你的生活更方便。下面來看看如何快速解凍魚吧!快速解凍冷凍魚的小竅門首先準備一個解凍冷凍魚的盆子,並且將凍魚放入盆內。然後往盆裡倒入一勺的水,水位一定要淹沒整條魚。接著再往水盆裡倒入一些食鹽,並且攪拌一下,讓鹽溶解掉。食鹽不僅可以加快凍魚解凍還可以殺菌消毒,燒出來的魚也更加新鮮美味。最後將凍魚放在水裡浸泡幾分鐘,冷凍魚立馬就能解凍了,非常省時。
  • 泰國父母忍痛冷凍3歲女兒,人體冷凍究竟是重生希望還是商業騙局?
    圖片來源於電影《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橋段其實早在53年前就真實發生過,只是我們的技術存在很大的缺陷,只能冷凍人,還不能把人解凍。1967年,世界上就已經開展了第一例人體冷凍實驗,實驗對象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他在罹患癌症後主動要求冰凍。
  • 冷凍過的豬肉,怎麼才能快速解凍呢?教你一招,3分鐘自動化開!
    冷凍過的豬肉,怎麼才能快速解凍呢?教你一招,3分鐘自動化開!今年的豬肉價格可算是一路飄漲,從最初的十幾元一斤,一直漲到現在的三十多元一斤,很多人都吐槽,現在已經吃不起豬肉了。等到豬肉價格低廉時,肯定會有很多人一次買上幾斤豬肉,放入冰箱冷凍儲存。等到吃的時候再將豬肉從冰箱中取出來解凍後再烹飪成菜餚。新鮮的豬肉放入冰箱中,冷凍後會比較硬,所以在烹飪菜餚之前,需要先將冷凍過的豬肉取出來進行解凍處理。但是很多人在家裡烹製菜餚時,經常會忘記了先將豬肉拿出來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