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新突破!北大碳基晶片研發成功,碳納米管成第3代半導體材料

2020-09-06 佰草科技

晶片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晶片的誕生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晶片大部分採用的矽為材料,所以我們稱他為矽基晶片,想要提升晶片的運算性能,除了優化晶片的架構之外,增加電晶體數量的方式能快速增加晶片的性能。目前的製作工藝可以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高端晶片中的體積覆蓋上百億個電晶體。

矽半導體材料

矽材料作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本身擁有很多優點,比如存儲儲量大(沙子到處都有),製作和提煉工藝成熟,狀態穩定,但是根據摩爾定律的發展,半導體晶片約每隔18-20個月性能就會提升一倍,內部的電晶體數量也要增加一倍,矽基晶片發展到現在已經突破了5nm工藝,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臺積電的2nm工藝也會突破,而矽材料本身的限制,2nm可能已經是發展極限了。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發展

矽的提純工藝歷經60年的發展,目前應該是人類最先進的水平了,但是無奈「矽速」慢,想要繼續提升晶片的性能,那就改變晶片的裡面半導體電晶體的製作材料,在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研發中出現了砷化鎵(GaAs)、銻化銦(InSb)、三元化合物半導體等一些材料,其中以砷化鎵技術最為成熟。但是這些材料並沒有用在處理器晶片的研發上面,主要用來製作高速、高頻、大功率以及發光的電子器件。是製作高性能微波、毫米波器件及發光器件的優良材料,大部分應用於通信領域,比如衛星通訊、移動通訊、光通信、GPS導航等。

性能更高,耐高溫的第三代半導體

隨著半導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半導體材料的升級也迎來了新的變化,就是是5G通信一樣,很多國家和企業都在爭先恐後的進行自己的第三代半導體研發,相比前兩代而言,除了性能和功耗的優化之外,也被要求使用在一些特殊的環境,必須兼備耐高溫、強輻射、大功率等特點。比如碳化矽(SiC)、氮化鎵、金剛石、碳納米管半導體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碳納米管材料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北大和相關企業已經研發具備了99.99995%的提存工藝。

碳基半導體迎來突破

8月26日,北大一支研究碳納米半導體材料的團隊再次登上全球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電子學》,該團隊研出一種「抗輻射」,耐高溫的碳納米管電晶體和集成電路,可用於航天航空和核工業等特殊環境,而且在此之間,北大曾在4英寸基底上製備出密度為120 /μm、半導體純度高達99.9999%、直徑分布在1.45±0.23 nm的碳管陣列,這些研究成果將意味著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的研發上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也為未來的碳基晶片研製打下了堅實基礎。

總結

我國在第三半導體材料上的起步比較晚,相對國外的技術水平較低。但是目前而言,這也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而我國在此方面的人才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未來的科技發展需要面臨著困難和挑戰。

想要了解碳基晶片的製作過程嗎,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在晶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呢?矽基晶片的性能和碳基晶片相差多少,上西瓜視頻,搜索「東城觀星」,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東城觀星」一起去揭秘碳基晶片的製作奧秘,我國碳基晶片發展何時才能量產,該方面研究人員的如何培養。看西瓜視頻:值得華為投資的碳基晶片,中國領先世界,可以繞過EUV光刻機嗎?漲知識了!

相關焦點

  • 未來可期,我國第3代半導體突破,矽基晶片迎來輝煌「西瓜視頻」
    矽材料作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本身擁有很多優點,比如存儲儲量大(沙子到處都有),製作和提煉工藝成熟,狀態穩定,但是根據摩爾定律的發展,半導體晶片約每隔18-20個月性能就會提升一倍,內部的電晶體數量也要增加一倍,矽基晶片發展到現在已經突破了5nm工藝,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臺積電的2nm
  • 北大碳基晶片研發突破,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將提升10倍以上
    根據西瓜視頻創人「52赫茲實驗室」的介紹,使用碳納米管做成的電晶體電子遷移率是矽基材料的1000倍,是突破傳統晶片的主要替代材料之一。並且隨著摺疊屏幕等設備的出現,碳納米管做成的晶片韌性更強,更能促進摺疊式設備的發展。
  • 北大突破碳基晶片量產關鍵技術!我國晶片可望「換道超車」
    戍天九思原創第329期 2020年5月22日,《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用於高性能電子學的高密度半導體碳納米管平行陣列》的論文,介紹了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彭練矛院士和張志勇教授團隊最新研發的多次提純和維度限制自組裝方法。
  • 矽基、碳基、第三代半導體?如何區分?
    繼5G、新基建後,半導體之戰近日在國際市場上的熱度高居不下。投資熱,股市熱,政策熱,還有研究熱!晶片之於信息科技時代,是類似煤與石油之於工業時代的重要存在。尤其是在華為晶片突然被制裁,全面「斷供」,華為Mate40也將成為搭載高端麒麟晶片的「絕版」機。發酵已久的中國晶片危機迎來了一次爆發!一時間,形成晶片困局,掣肘中國的局面!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需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經過反覆研究發現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碳基半導體概念股有哪些?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突破
    綜投網(www.zt5.com)5月27日訊  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今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
  •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概念股一網打盡
    我國碳基半導體領域取得關鍵突破,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將提升我國在半導體行業話語權。
  • 中國碳基晶片研究領先全世界!告訴你碳基晶片是怎麼回事
    相對來說,矽半導體必須考慮橫向擴散問題。另外,碳納米管材料特別細,直徑只有1-3nm,特別適合做小尺寸的電晶體,能做成立體控制結構、也有利於電路控制。還有,這種材料強度高,比鋼鐵還結實,彈性還好,適合做柔性摺疊。同時,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導熱性能也比矽的導熱性好。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以碳納米管為代表的碳基半導體經過長期積累在近年來取得諸多進展,技術成熟度和產業化都迎來曙光,但技術發展和產業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碳基半導體和矽基半導體材料在性能和成本等不同角度擁有各自的優勢,未來碳基即使能打破矽基半導體完全壟斷的局面,碳基與矽基也仍將維持長時間共存和互補式發展的狀態。
  • 北大研究團隊突破碳基半導體製備瓶頸
    然而,近十年來,半導體上電晶體數目增速明顯放緩,摩爾定律日漸式微,當下的矽基晶片技術,即將碰觸物理極限。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碳元素,與矽同屬一族,它們之間具有很多相似的性質。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更適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而成為更好的半導體材料選項。碳納米管由此成為取代矽材料、發展下一代電晶體集成電路的最理想材料。
  • 矽基晶片已到天花板,新材料彎道超車,碳納米管未來是否有潛力?
    相對於傳統的矽晶體晶片,碳基晶片更具有應用前景,而且國內在這方面一直在布局,我們從2000年就開始碳基晶片的研究,終於在今年碳基晶片亮相了,國內也傳來了好消息,北大張志勇-彭練矛課題組突破了半導體碳納米管關鍵材料的瓶頸,使其製備出的器件和電路在真實電子學表現上首次超過了矽基產品。
  • 碳基半導體,更好的半導體材料
    背景步入21世紀以來,傳統矽基晶片的發展速度日益緩慢,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尋找能夠替代矽的晶片材料,碳納米管就是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然而,製造出符合要求的碳納米管材料,一直是碳管電子學領域所面臨的最大的技術挑戰。目前,晶片絕大部分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該項技術被國外廠家長期壟斷。據統計,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花費高達30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進口石油的花費。
  •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在晶片半導體領域,相比美國而言,我們一直處於弱勢的地位,所以最近華為晶片斷供事件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想要晶片不受制於人就要大力發展,好消息目前我國的相關公司都在加大研究投入,以下是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 石墨烯概念發力走高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
    據統計,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花費高達3000億美元。採用矽以外的材料做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是國外半導體前沿的技術。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更適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而成為更好的半導體材料選項。碳基技術也是西方發達國家一直研發預備替代矽基的新技術。
  • 我國碳基晶片獲最大突破,性能比矽基大幅提升!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科學家試圖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我國碳基晶片獲最大突破,性能比矽基大幅提升!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科學家試圖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迎來全新布局!中國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
    因此大家對於晶片發展這一方面可能就十分關注,對此,晶片製造可能會迎來全新的布局,量子晶片的研發會得到突破,他的性能比碳基晶片更加強大。
  • 中國碳基半導體材料取得新突破,或將終結矽時代,實現晶片全面領先
    所以科學家一直想要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各個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並且投入了很大的資金預研。因為一旦自己的方案真的取代了矽時代,那麼就意味著在新一代全球晶片產業中佔據了核心話語權。
  • 碳基晶片的研發,一場晶片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現在的晶片都是以矽為基礎材料,大規模的電晶體集成在矽晶圓上,通過不斷的提升和進化生產工藝,集成更多電晶體,提升工作主頻,降低功耗,達到提升晶片性能的目的。目前的晶片(集成電路)工藝製程已經發展到5nm(納米),再發展就是3nm、1nm,已經快要接近極限了,晶片(集成電路)的發展也將會遇到瓶頸。
  • 北大與MIT硬核較量:後摩爾時代,「碳基半導體」成為中美競逐新焦點
    中國基於矽基CMOS技術的傳統晶片產業一直處於被西方「卡脖子」的相對落後的境地。那麼在矽以外的新材料集成電路領域,中國的勝算幾何,布局多少?製備出高密度高純半導體陣列碳納米管材料,並在此基礎上首次實現了性能超越同等柵長矽基CMOS技術的電晶體和電路,展現出碳管電子學的優勢。這一成果,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成為碳基半導體進入規模工業化奠定基礎,也為我國晶片製造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