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實現聲二階拓撲絕緣體—新聞—科學網

2020-11-25 科學網

 

日前,南京大學教授盧明輝、陳延峰團隊與蘇州大學教授蔣建華團隊合作,在聲子晶體中發現二階拓撲相和多維拓撲相變,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物理》。

研究人員在空氣聲系統中首次觀測到不同空間維度的拓撲相變,並利用多維度的拓撲相和拓撲相變實現了二階拓撲絕緣體,揭示了高階拓撲相形成的新機制。

「為了驗證聲二階拓撲絕緣體,我們利用3D列印技術製備了一系列樣品並在實驗上進行了測量表徵,不僅發現了一維的邊界態,並在邊界態的帶隙中觀測到零維的角態,這正是二階拓撲絕緣體的特徵。」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特任副研究員張秀娟說。

研究還發現,一維邊界態可隨著系統幾何參數的變化發生拓撲相變,類似於二維的體隨幾何參數的變化發生的拓撲相變。利用這一現象,研究實現了在空間不同維度上對聲波的拓撲調控,即可以通過改變系統幾何參數控制二維體態、一維邊界態以及零維角態的產生和消失。

此次研究以空間多維度的拓撲相為基礎實現了聲二階拓撲絕緣體,所揭示的多維度拓撲性質為深入研究高階拓撲相提供了新的理論和實驗。同時,該研究所提出的物理機制可推廣到其他經典體系中,為高階拓撲相研究提供了新的平臺。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7-019-0472-1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科學家實現聲二階拓撲絕緣體
    本報訊(見習記者谷雙雙 記者陸琦)日前,南京大學教授盧明輝、陳延峰團隊與蘇州大學教授蔣建華團隊合作,在聲子晶體中發現二階拓撲相和多維拓撲相變
  • 我科學家找到實現高階拓撲絕緣體理論依據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喬振華教授課題組與其合作者,在理論預言低維體系高階拓撲絕緣體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拓撲量子體系是當今凝聚態物理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
  •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找到實現高階拓撲絕緣體理論依據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喬振華教授課題組與其合作者,在理論預言低維體系高階拓撲絕緣體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拓撲量子體系是當今凝聚態物理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近期,結合對稱性和材料資料庫的高通量計算報導了幾十種二維拓撲絕緣體材料。
  • 中國科大在高階拓撲絕緣體理論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具體體現為:N維高階絕緣體的N-1維邊界依然絕緣,但是在N-2維的稜邊或稜角上具有受拓撲保護的電子態對於一個二維高階拓撲絕緣體,電子在邊界上無法傳輸,但是在兩個邊相交的稜角處,可以出現零能電子態(即,角態)。然而,這種二維高階拓撲絕緣體在凝聚態體系中還尚未被實現。
  • 科學家發現新的新的拓撲絕緣體—鉍
    拓撲絕緣體是一種內部絕緣,界面允許電荷移動的材料。 任何雜質和缺陷都不會影響電流的傳導,對電場和磁場的響應也不同尋常。拓撲絕緣體及其物理現象是當代物理學的熱點問題,研究這些獨特的性質是對高性能電子和量子計算等領域有著無窮的價值。
  • 磁性二階拓撲絕緣體
    二階拓撲絕緣體(SOTI)是拓撲材料領域新的研究熱點,與傳統的拓撲絕緣體(即一階拓撲絕緣體)不同,二階拓撲絕緣體的無能隙邊界態出現在
  • 由拓撲絕緣體邊界構成的「環形諧振器」及「波導-環形諧振器」耦合...
    這一特性已獲得眾多應用,例如對多頻、多通道的光、聲信號進行濾波、交換、插分復用乃至高靈敏度的傳感、探測等。  近日,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表研究論文。他們將拓撲絕緣體邊界引入固體聲波體系,構建了由拓撲絕緣體邊界構成的「環形諧振器」及「波導-環形諧振器」耦合系統。
  • 科學網—拓撲絕緣體或構建光子 「高速公路」
    ,首次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 論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博士楊怡豪告訴《中國科學報》,他本人對拓撲光學一直很有興趣,並表示拓撲絕緣體自提出以來一直是凝聚態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 拓撲絕緣體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其內部表現為絕緣體,而材料表面表現為導體。其表面電流源於材料內部電子能帶的拓撲特性,能夠對缺陷、拐角、無序等「免疫」,故而實現電子的高效運輸。
  • 我國首次實現聲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拓撲絕緣體近年來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其電子能帶結構的拓撲性質使之具有獨特的輸運特徵,有望在自旋電子學、熱電以及量子信息領域獲得應用。同時,玻色子(光子和聲子)的拓撲態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對於光子,科學家相繼提出了光量子霍爾效應、光自旋量子霍爾效應和光拓撲絕緣體等理論。但由於聲子縱波偏振為零,空氣聲的拓撲態設計極為困難。
  • 我國學者新方案為實現高階拓撲絕緣體提供理論依據
    科研人員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實現從一階到二階拓撲絕緣體的操控,即通過在二維一階拓撲絕緣體上誘導出面內磁矩來實現二維二階拓撲絕緣體。一階拓撲絕緣體受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然而,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喬振華教授課題組與其合作者,在理論預言低維體系高階拓撲絕緣體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拓撲量子體系是當今凝聚態物理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
  • 《自然—材料》:拓撲相變用於提高熱電優值—新聞—科學網
  • Science: 調控拓撲絕緣體磁疇壁手性邊界態
    Tokura等人利用德國attocube公司的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attoMFM在0.5K溫度與0.015T磁場環境下,證實了拓撲絕緣體磁疇壁的手性邊界態的可調控性能,不同於之前實驗上觀測到的拓撲絕緣體中自然形成隨機分布的磁疇中的手性邊界態。Y. Tokura等人基於Cr-摻雜 (Bi1-ySby)2Te3製備了拓撲絕緣體薄膜,基底是InP(如圖1C)。
  • 拓撲絕緣體或構建光子「高速公路」
    1月10日,中新研究團隊通過聯合攻關,設計出一種特殊結構的人工電磁單元,構建出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首次將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相關成果發布在《自然》上。  這條三維世界光子的「高速公路」為「Z」字形,但光子在傳播時,能夠無障礙地繞過「Z」形拐角。
  • 又一新突破,我國學者新方案為實現高階拓撲絕緣體提供理論依據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喬振華教授課題組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牛謙教授合作,在理論預言低維體系高階拓撲絕緣體方面取得新突破。拓撲量子體系是當今凝聚態物理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近年來的理論發展將拓撲相推廣到了高階。此次,科研人員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實現從一階到二階拓撲絕緣體的操控,即通過在二維一階拓撲絕緣體上誘導出面內磁矩來實現二維二階拓撲絕緣體。
  • Science: 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調控拓撲絕緣體磁疇壁手性邊界態
    在三維體材料的拓撲絕緣體中實驗上可觀測到反常量子霍爾效應。K. Yasuda, Y. Tokura等人利用德國attocube公司的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attoMFM在0.5K溫度與0.015T磁場環境下,證實了拓撲絕緣體磁疇壁的手性邊界態的可調控性能,不同於之前實驗上觀測到的拓撲絕緣體中自然形成隨機分布的磁疇中的手性邊界態。Y.
  • 聲子晶體材料:從聲石墨烯到聲拓撲絕緣體 I 本周物理學講座
    這些微結構材料具有超越原材料的新穎物性,實現了均勻材料所沒有的,異乎尋常的力、熱、聲、光、電、磁等新功能和新效應。本文報告了我們在表面波聲石墨烯、聲拓撲絕緣體及玻色子拓撲保護對稱性等研究的最新結果:1、在聲表面波器件上設計製備了聲石墨烯,實驗觀察到表面波從波動到擴散過程的轉變以及聲子的振顫效應;2、通過發展聲子晶體中拓撲能帶的理論,發現了聲子能帶反轉的現象,進而構造了拓撲非平庸的聲子晶體,實現了「聲拓撲絕緣體」;3、提出了一種基於壓電/壓磁超晶格構成的時間反演破缺「光拓撲絕緣體」模型,研究了這個系統中光子(玻色子
  • 北大:拓撲保護下實現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新聞—科學網
    ,實現單向導模共振態。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彭超課題組與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學者合作,從拓撲光子學視角提出一種在單層矽基板上不依靠反射鏡而實現定向輻射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拓撲保護的單向導模共振態觀測》為題,4月2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 首次實現!近日,江蘇這個團隊取得重要進展,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拓撲材料以其獨特的缺陷免疫和背散射抑制特性為克服這一困難提供了方案。拓撲物理的研究始於電子系統,而近十餘年來,研究人員將其推廣到了光、聲、機械等經典波領域,並且成功實現了多種類型的光/聲拓撲態。比如背散射抑制和抗輻射損耗的光/聲波導,任意形狀的高效率、低閾值的拓撲雷射等等。最近,三維聲/光拓撲絕緣體備受關注。
  • 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1月10日,國際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三維拓撲絕緣體從費米子體系擴展到了玻色子體系,有望大幅度提高光子在波導中的傳輸效率,相關成果發布在
  • 物理所高壓誘導拓撲絕緣體碲化鉍超導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趙忠賢院士、孫力玲研究員及博士研究生張超等與周興江研究員及博士生陳朝宇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先進的低溫-高壓-磁場綜合測量系統,對拓撲絕緣體Bi2Te3單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通過高壓原位磁阻和交流磁化率的雙重測量,研究了壓力誘導的拓撲絕緣體至超導體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