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拓撲保護下實現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通過操控拓撲荷演化,實現單向導模共振態。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彭超課題組與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學者合作,從拓撲光子學視角提出一種在單層矽基板上不依靠反射鏡而實現定向輻射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拓撲保護的單向導模共振態觀測》為題,4月2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單向輻射作為實現大規模光子集成和光子晶片的關鍵技術之一,廣泛應用於高性能光柵耦合器、高能效雷射器及雷射雷達光學天線等,目前大多通過分布式布拉格光柵反射鏡、金屬反射鏡等鏡面反射實現。然而,片上集成時,反射鏡不僅體積大、結構複雜、加工難度高,還會引入額外的損耗和色散。

針對這一集成光子器件研究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彭超等人從拓撲荷操控出發,在光子晶體平板中實現了單向輻射的特殊諧振態,即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在一維光子晶體中通過傾斜側壁同時破缺結構垂直對稱性和面內對稱性,使體系中連續區束縛態所攜帶的整數拓撲荷分裂為一對半整數拓撲荷,並在平板上、下兩側表面產生大小不等的輻射。

此時,維持對稱性破缺,通過調控參數將一側表面的成對半整數拓撲荷重新合併成整數拓撲荷,形成不依賴鏡面僅朝一個表面輻射能量的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聯合課題組利用自主發展的傾斜刻蝕工藝製備樣品,實驗上觀測到非對稱輻射比高達27.7分貝。這就意味著超過99.8%的光子能量朝一側定向輻射,較傳統設計提高了1~2個數量級,從而證明了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的有效性和優越性。該技術有望顯著降低片上光埠的插入損耗,大幅推動高密度光互連和光子晶片技術的發展。

據悉,北京大學電子學系2015級博士研究生尹雪帆為第一作者,彭超為通訊作者。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81-4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北大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彭超課題組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方向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為光子器件拓展可期應用前景,研究者從拓撲光子學視角提出一種在單層矽基板上不依靠反射鏡而實現定向輻射的新方法,為光子器件拓展可期應用前景。
  • 北大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彭超課題組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方向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為光子器件拓展可期應用前景,研究者從拓撲光子學視角提出一種在單層矽基板上不依靠反射鏡而實現定向輻射的新方法,為光子器件拓展可期應用前景。成果已於昨天(4月22日)在《自然》在線發表,標題為《拓撲保護的單向導模共振態觀測》為題。
  • 北大研究人員發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重要研究進展 為...
    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甄博助理教授合作,從拓撲光子學視角提出一種在單層矽基板上不依靠反射鏡而實現定向輻射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拓撲保護的單向導模共振態觀測》(Observation of topologically enabled unidirectional guided resonances)為題,2020年4月2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第580卷第467~471頁);電子學系2015級博士研究生尹雪帆為第一作者,彭超為通訊作者。
  • 北大課題組發表重要研究進展,有望大幅推動光子晶片技術發展
    4月2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該校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彭超課題組4月22日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拓撲保護下單向輻射導模共振態重要研究進展,為光子器件拓展了可期應用前景。
  • 2020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新聞...
    讓公眾認知科學、學習科學、掌握科學、尊重科學、敬畏科學。使科學不神秘、不隔膜、不遠離,並在深刻的影響著我們,改變甚至創造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在科學與大眾、科學發明與社會文明、科學技術與人類進步之間,架起橋梁,人類社會和我們的生活,科學從未缺席,但易被人們忽略。」
  • 單向直流斷路器的拓撲與保護策略:結構簡單,開斷快速
    瀋陽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天津工業大學電工電能新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楊田、劉曉明、吳其、陳海、李龍女,在2020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1上撰文,提出一種採用單向開斷的混合式直流斷路器拓撲結構和適用於多埠直流電網(MTDC)的隔離保護策略。研究結果證明,單向直流斷路器可準確識別故障電流,並快速開斷故障線路,其拓撲結構和保護策略可滿足系統保護的快速性和可靠性要求。
  • 科學家發表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評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而量子效應在低溫下能夠更好的保存,因此低溫條件下對碰撞結果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量子散射共振給實驗提供了一種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效應的方法,但由於其「壽命」很短,實驗觀測的挑戰很大。 文章詳細介紹了同期發表的荷蘭科學家關於極低溫量子散射共振的研究工作(Science, 6494, 626-630, 2020)。
  • 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這項研究由浙江大學教授陳紅勝課題組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Baile Zhang、Yidong Chong課題組合作完成,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博士楊怡豪為論文第一作者,陳紅勝、Baile Zhang、Zhen Gao為共同通訊作者。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新聞—科學網
    首先,他們選用微波而非雷射合成分子,相比後者,微波不對原子產生自發輻射等退相干效應;其次,在SMC機制支配下,光阱中的原子之間的相對運動波函數偏離分子相互作用勢的中心,從而導致與弱束縛態波函數之間的重疊積分得到增強,也就是原子-分子間的微波躍遷的概率得到增強,最終實現了處於囚禁勢基態的單個分子(85Rb87Rb)的相干合成。
  • 澳研究:首次用拓撲學保護雙光子糾纏態,助光量子計算機開發
    澳研究:首次用拓撲學保護雙光子糾纏態,助光量子計算機開發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首次利用拓撲學原理實現對雙光子糾纏態的保護,這有助於開發光量子計算機。
  • 取出拓撲絕緣體表面態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拿最直觀的表面態超低損耗輸運來討論,即可明白問題之所在。 在凝聚態物理框架下討論金屬、半導體和絕緣體都是相對的。一般金屬因為載流子散射的緣故都有電阻,這裡的拓撲保護金屬表面態對諸如磁雜質等散射卻視若無睹,因此電阻會很小。當然,實際材料很難做到一點缺陷或雜質也沒有,加上又是在有限溫度下,表面態就不可能完全沒有散射、體態就不可能完全沒有載流子。
  • 科學家首次證實拓撲表面態貢獻高次諧波輻射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強雷射電場與拓撲新物態相互作用新現象和新物理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驗上首次證實了拓撲表面態貢獻的高次諧波輻射並揭示了其物理機制,為拓撲強場物理和強場與物質相互作用領域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推動力。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物理》。
  • 科研人員實現三維手性拓撲絕緣體的量子模擬
    最近,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劉雄軍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及王亞組利用量子淬火動力學模擬了凝聚態體系中難以實現的三維手性拓撲絕緣體,並第一次對體內和表面的拓撲物理進行了全面的量子模擬研究。該工作是近年來劉雄軍組提出的平衡態拓撲物相的動力學表徵理論所推動的有關研究的最新進展。
  • 聲子的Berry相位與拓撲效應
    另一方面,新型拓撲量子物態的發現,如量子霍爾效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等,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電子態的認識,並對電子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計算等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最新的研究工作將拓撲的物理概念引入聲子學,利用Berry相位、拓撲等新奇的量子自由度,實現全新的聲子操控,因此誕生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拓撲聲子學。
  • npj: 新型拓撲氧化物助力拓撲電子態萬花筒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新型拓撲電子材料的發現帶來了發現新物理的機會。迄今,很多拓撲材料已經由理論提出並被實驗驗證。可惜的是,拓撲氧化物的存在仍舊缺少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福建師範大學的張薇副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翁紅明研究員、武漢大學的餘睿教授等合作,運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對稱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提出在燒綠石結構的Tl2Nb2O6+x(0≤x≤ 1.0)中,氧含量在實驗上的連續可調會導致多種不同的拓撲電子態。
  • 發當半導體納米線與超導體耦合時,可以被調諧到拓撲量子態!
    馬約拉納零模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在拓撲量子計算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由於粒子-反粒子的等效性,馬約拉納零模在低溫下表現出量子化的電導。雖然在固態系統中實現馬約拉納零模的理論很多,但實驗實現面臨著非理想化的問題,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 當福克遇上朗道:光與原子相互作用中的拓撲態
    為實現一些理論預言的拓撲態,人們發現可以用麥克斯韋波動方程來模擬單電子波函數的拓撲態,即利用經典光在周期性介質中的傳輸模擬電子在晶格中的拓撲邊緣態。這一類研究被概括為拓撲光子學,屬於經典光學的範疇。那麼,光的量子屬性能否帶來經典光學不能解釋的拓撲態?
  • 拓撲分類:一維定域磁群下的新型拓撲超導態
    零維馬約拉納零能模具有非定域關聯和非阿貝爾統計性質,可以對其進行編織操作,進而實現拓撲量子計算。因此近十年來,拓撲超導態的研究逐漸成為凝聚態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不同的對稱群可以保護不同的拓撲物態,因此在各種對稱群下對拓撲物態進行分類是發現新型拓撲物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