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新型拓撲電子材料的發現帶來了發現新物理的機會。迄今,很多拓撲材料已經由理論提出並被實驗驗證。可惜的是,拓撲氧化物的存在仍舊缺少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
福建師範大學的張薇副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翁紅明研究員、武漢大學的餘睿教授等合作,運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對稱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提出在燒綠石結構的Tl2Nb2O6+x(0≤x≤ 1.0)中,氧含量在實驗上的連續可調會導致多種不同的拓撲電子態。通過改變氧含量和/或調節晶體對稱性,可以得到拓撲絕緣體、狄拉克半金屬和三重簡併點半金屬等。這些由氧的固溶體驅動的拓撲相變是獨特的、合乎物理的,其本質是源於T1+和Tl3+的價態改變。該研究有望豐富拓撲電子材料的知識,促進其在氧化物中的應用前景。另外,在同一系列中實現多種拓撲電子態,將促進不同拓撲電子態間的轉變、耦合機制的研究,這有望產生新的物理及有趣的輸運性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