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的寓言:我們的人生是在為誰玩?是自己還是老闆?

2020-12-05 牽手教育

寓言故事中的育兒感悟: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塊錢,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元。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

2塊錢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採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角。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毛錢,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金錢獎勵而玩」,而他操縱著金錢獎勵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闆、上司?而金錢,像不像是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

如將外部評價當作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我們控制不了外部因素,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牢騷滿腹。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就只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個人之所以會形成外部評價體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歡控制他。父母太喜歡使用口頭獎懲、物質獎懲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會孩子自己的動機。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記了自己的原初動機,做什麼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

上學時,他忘記了學習的原初動機——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工作後,他又忘記了工作的原初動機——成長的快樂,上司的評價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中快樂和痛苦的源頭。

外部評價系統經常是一種家族遺傳,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從現在開始培育自己的內部評價體系,讓學習和工作變成「為自己而玩」。

養育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不僅持續時間很長,還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在每天照顧孩子、和孩子溝通以及處理突發問題的過程中,父母會經常感到疲於奔命。另一方面,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長為人際關係良好、專注、負責、努力的優秀人才。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疲於奔命的日常生活,使得我們沒有額外的時間去培養這些期望中的優秀品質。

權威型父母才能養育健康的孩子,四種類型的父母你是哪個?

你馬上步入18歲的孩子,還有幾個基本技能沒有練成?

不喜歡物理課老師,就不學物理。我們人生,很多時候是自斷經脈?

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覺,怎麼恢復你的感覺?答案很簡單——尊重它

錯誤的人生目標:在學生的年齡,卻希望像嬰幼兒被無微不至地照料

相關焦點

  • 我們終究還是明白了蟹老闆,海綿寶寶的道理非常對,人生路漫漫
    海綿寶寶是一部很多人都關注的動漫,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等人物是這部動漫的主角,那可以說這都是我們都了解的人物,蟹老闆是這部動漫中一個非常貪財的老闆,對自己的員工海綿寶寶和章魚哥也是極盡壓榨,他的心中只是為了掙更多的錢,這是蟹老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
  • 招教考試教育理論之內部學習動機的激發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採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 66「積極意義」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決定你外在生命呈現的DNA
    昨天提過,人如果能夠找到自己終其一生想要去奮鬥的目標,就如手裡握緊了一根線,面對生命中各種如珍珠般的機會時,也不會迷茫,會清晰地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珍珠,並把它們串成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項鍊!這條項鍊之所以是獨一無二的,是因為每個人做事的動機和你們追尋的人生意義不完全一樣!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動機也分內和外
    心理學上,「動機是行為的原形」,內部動機遵從的是內心意願,外部動機則是在外界物質、榮譽等刺激下形成的。一個小小的物質激勵,讓孩子們「為快樂而玩」的內部動機,轉化成「為報酬而玩」的外部動機。孩子們因此忘記了玩耍本身的快樂意義,當獲得報酬的動機不能被滿足,玩耍的興趣也就蕩然無存。許多時候,外部動機像咖啡因幫助人提神一樣,帶來的往往只是短期爆發,而且容易被別人左右。
  • 激發一個人內在動機的正確姿勢?
    這位老人通過獎勵的方式,反而減弱了孩子們玩鬧的動機。今天我們講的書《內在動機: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將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一個人的內在動機,掌控自己的人生。作者是愛德華·L.其實我們的工作也是一樣,為錢而工作,做著做著就感覺沒有意義了,枯燥,乏味。外部獎勵在損害內在動機。作者在書中說: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強加給他的價值和目標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喪失了內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也無法獲得持久的幸福。
  • 餘途寓言《愚說》:寓言世界的創新之美
    他心地善良卻鐵面無情,常運用拷問、追問、逼問的方式,以凝練、精省、克制的寓言美學和語言,捕捉著我們身處世界時隱時現的美感和意韻,呈現出現實情境中生命的狀態與本質,帶給讀者切身感受和碰撞。在他的生活中,專心寓言創作與盡力促進寓言創作興盛相輔相成。餘途自己的故事也正是一則嚴肅莊重、豐富深刻的寓言。  我讀餘途寓言20餘年。總感覺每一則寓言都不一般,每一本寓言集都不一樣。
  • 內在動機學習筆記:你需要獎勵和懲罰麼?
    動機大概是自我意識覺醒時才有的吧,關於這一點,高中時代開啟了反思自己的人生~具體表現為:①為什麼我一定要從幼兒園開始進入學堂,之後小學,中學,高中~最終沿著這條路走到了大學畢業~…因為自己的無知和少知,導致思考不出有效解決方法,於是繼續「被生產」,那時的內在動機,模糊不清~後來嘗試跳出生產線,最終還是沒勇氣跳出既定軌道,畢業後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逃離」,去做志願者,去到不同的城市流浪,去玩創業遊戲,去嘗試不同職業(甜品師,運營,老闆…)曾一度想選一條道走到「
  • 《蜜蜂和螞蟻》寓言之感
    這篇寓言裡主要寫的是:過路之人,人人都稱讚蜜蜂勤勞,然而對螞蟻卻露出十分鄙夷的神情。螞蟻受到人們的冷落不僅非常妒忌蜜蜂,而且又苦惱又納悶,很疑惑且不解地問蜜蜂:「你釀一滴蜜要採一萬朵花,而我卻可以拖比自己重50倍的東西,為什麼人們都誇你而瞧不起我?」蜜蜂回答螞蟻說:「我不停地採蜜,辛勤地勞動是為了眾人;而螞蟻你勤勞,只是為了個人的溫飽,只為了你自己。」
  • 愛看管理學——動機理論1
    「畢竟我們每天的狀態是」「而老闆希望我們是」而且但凡涉及教育和人力資源管理,不可避免要討論動機理論,在工作生活中,靈活運用動機理論能提高大家工作的效率,為公司創造價值。當然這些理論也同樣適用於提高學習效率。
  • 「我為教師狂」之二——了解學習動機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學習動機有哪些分類,教招考試中,學習動機一般有兩種分類,一個是一般分類,一個是奧蘇貝爾的分類,兩者同等重要。一、學習動機的一般分類1.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不同,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指的是個體由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如好奇心、求知慾等。
  • 動機:需求、處境與認知的整體作用
    人格是對於人靜態的描述,人生則是動態的過程。行為是外在的表現,而驅動人行為的則是內在的動機。所以在看人生過程的時候,就必須要去看個人的動機是什麼。不同的時間,個人會存在著不同的動機,動機會驅動個人的行為。所以知曉了個人的動機,也就可以來更好的看待人的行為。
  • 學習各種定律,為我們人生加油,看《墨菲定律》一書
    我們所讀的《墨菲定律》一書並不是只講墨菲定律,而是集合了許多的神奇的人生定律,法則效應,讓我們可以洞悉世間的法則,了解社會,心理,經濟等現象,為我們做人生的抉擇提供寶貴的參考意見。1.成功定律幫你抉擇人生第一個重大選擇我們的第一個人生抉擇或許就是大學選專業了,選擇怎樣的專業對於你的人生會更有幫助呢。其實我們可以用書中的成功定律瓦拉赫效應:成功,要懂得經營自己的長處。
  • 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蝸牛的殼」,負重前行
    我不是你,不知你的負重,你不是我,不知我的前行,人生向前,我們都有自己的「殼」,只是大小不一,形狀不同,重量也不同。一次在富士康內部刊物看了章慶華同仁的《人生有太多負載》引起了上面的感想。小時候聽媽媽講過一個蝸牛的故事,現在還記得大概的意思。幾天前朋友給我發來郵件,著實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因為郵件裡正好有這個寓言!
  • 為什麼有些老闆都不做自己公司的法人?是聰明還是隱患?
    為什麼有些老闆都不做自己公司的法人?是聰明還是隱患?00:00 來源:爆笑生活館 原標題:為什麼有些老闆都不做自己公司的法人
  • 卡爾維諾寓言作品選
    毛尖  譯  這五則寓言選自卡爾維諾的寓言集《黑暗中的數字》,是他年輕時候的作品,從未在國內發表過,卡爾維諾稱它們為「小故事"。他在1943年偶爾寫在一張紙上的隨想大概可以解釋他寫這些寓言的動機:「當一個人感到壓抑時,他寫寓言;當一個人不能清晰地表述思想時,他寫寓言,且藉寓言以表達。
  • 「寓言故事」劉伯溫說寓言,如何面對權術威脅
    除此之外,他還是講寓言的高手。他著作的《鬱離子》[注]講述了近180篇寓言,他巧於比喻,為世人洞釋疑惑。在《鬱離子術使》篇,他講到這樣一則故事。他說,楚國有個人靠養猴為生,於是楚國人都叫他狙公。狙(音拘),即古書上所說的一種猴子。
  • .| 《伊索寓言1》: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傳世經典,新課標必讀(米粒...
    歡迎來到「米粒媽讀世界經典名著」時間米粒媽為大家準備了100本世界名著今天讀《伊索寓言》點上方 綠標 聽米粒媽故事 親愛的,戳下方二維碼加米粒媽個人吧 拉你進群, 我每天會在群裡分享 更多好聽的故事音頻 跟孩子一起聽吧,麼麼噠作者:(古希臘)伊索著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適讀年齡:3-12歲《伊索寓言
  • 女職員深夜侵入安倍晉三私宅,自稱動機是想「重啟人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新華社電日本警方 5 日說,一名女子前一天深夜侵入首相安倍晉三的私宅,自稱動機是想 " 重啟人生 "。安倍當時在家。這名女子向警方供述,她與父母關係不好,想借侵入首相私宅以求被逮捕,從而 " 重啟人生 "。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在於磨鍊靈魂
    只要這樣做,實際的人生就會變得美好。 現實很嚴峻,或許度過今天一天都很難。但是,就在這嚴峻的現實中,面對未來,能否描繪出理想,這將決定我們的人生。 對自己的人生和工作而言,「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希望自己做成那樣的事」,就是說,具備大夢想,樹立高目標,這一點很重要。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其中,《中國科學寓言選》曾被北京市教育局列為「少年文庫」必讀書目,後又被選為「全國紅讀」書目,有的作品被譯為英文、法文,推薦給國外讀者。》,以瑞安寓言名家作品及我校師生優秀寓言作品為教材,開展寓言校本課程和研究性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