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動機學習筆記:你需要獎勵和懲罰麼?

2020-12-05 吉吉日知錄

最近在學《內在動機》「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強加給他的價值和目標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喪失了內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也無法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動機大概是自我意識覺醒時才有的吧,關於這一點,高中時代開啟了反思自己的人生~具體表現為:

①為什麼我一定要從幼兒園開始進入學堂,之後小學,中學,高中~最終沿著這條路走到了大學畢業~於是前兩天和同事開玩笑:我出生在家鄉,在學校長大~

②還有開始思考學的知識信息,我有點討厭和其他人學一樣的課本~

③開始意識到我們在學校教育這條「生產線」上,最終成品出來即帶著學校和專業的標籤

④開始陷入抑鬱因為自己的無知和少知,導致思考不出有效解決方法,於是繼續「被生產」,那時的內在動機,模糊不清~

後來嘗試跳出生產線,最終還是沒勇氣跳出既定軌道,畢業後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逃離」,去做志願者,去到不同的城市流浪,去玩創業遊戲,去嘗試不同職業(甜品師,運營,老闆…)曾一度想選一條道走到「黑」,最終被一顆冒險的心打破後來呀,發覺我如浮萍一般,在世界遊蕩,不知我來自哪,不明我要去向何處,還一次又一次陷入別人的遊戲中無法自拔~

直到某天,才發覺「自由」是我一直以來的核心主題,幼時的職業想做xx家,認為是一種很牛的職業,初中時想從政,大概以為可以幫別人謀取「自由」,後來回歸於自身,想做一番事業~

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發掘出了自己的愛好,跟著愛好繼續挖掘,找到了自己的一個點:探求真相和真理~

那麼,從出生開始,到自我意識的覺醒,一直驅動著我的是什麼呢?討厭平平淡淡的過一生!那麼更深層緣故呢?名利,財富還是其他,都不是,財務自由大概能排在三以後,名聲呢,一直沒怎麼關注過,那究竟是什麼驅動著我一直向上呢?還得繼續挖掘,接下來看看作者的高論吧~

「那些被提供報酬的人不再有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外部獎勵反而會損害內在動機。不僅是獎勵,其他研究者還發現,最後期限、強加的目標、外在的監督和評價都可能會破壞內在動機,這與人們常用的激勵策略恰恰相反。」

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動物本能」部分,大部分激勵機制或者獎懲制度最後都由「本能」來衍生~上次在一個海洋館看海豹表演,每次開始之前有一個「溝通」,之後每完成一個表演,教練就會用食物作為獎勵給海豹,就這樣海豹完成了許多不錯的表演,當然也有懲罰,但這大概是在訓練/演練時的方法吧~

那我們來看看小學時的「小紅花」「獎狀」還有父母的各類獎勵,許諾~又何其相似呀,我們這樣子在「獎勵」遊戲中長大,最後又把這個方法傳下去,這樣看來,大概傳了上千年甚至更久了吧~

舉一個新鮮的例子,最近發工資,為了「獎勵」自己的辛勞,我去買課程,買書來獎勵自己,而這一切都在不自覺的狀態下發生的,只有反思時才意識到不對勁~

幸運的是,人類進化出了可以「思考」的大腦,最終不少人跳出了「獎懲」這個圈,我們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會默默無聞的去做的事,我們會在休閒時間不懷功利心去做的事,完全自主的去做,有可能還會做一輩子的事,這些都是讓我們跳出「獎勵」陷阱的光,而這些事中,就藏著我們的「動機」,請珍惜並呵護好它們,讓它們長大,成為我們成長的「核動力」~

古諫言說的:認識(了解)你自己,大概就是讓我們發掘內在動機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何自強,向內求,發掘自己的內在動機~

當然,這裡我不否認「外在動機」即獎勵機制,這裡舉一個大佬的例子:「以我目前的情況,用寫文章賺錢,我是很難有動力的,至少不會有極大的動力——這只是大實話。那怎麼辦?

我得想出個辦法,賦予它一個重大、甚至偉大的意義。於是,我決定,這個專欄賺到的所有稅後收入,我都要捐出去,放到一個鼓勵大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獎學金裡去……接下來發生的變化是這樣的,我的大腦開始高度興奮,注意力高度集中,創意層出不窮……為什麼?

因為我算了一下,在目前的訂閱量下,相當於是每字一百元,於是,只要我寫出個二三十個字的句子,就相當於能夠資助一個優秀學生一年的獎學金,兩千塊。一篇文章按兩千字左右計算,那就相當於能幫助一百名大學生……這動力肯定是不一樣的。寫著寫著寫高興了,就不管字數了,超出一點就超出一點罷,反正得繳稅,這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啊!」作者是在外物驅動的前提下,最終升級到更高階的驅動因素—賦予事情本身對個體來說偉大的意義~

而這個意義中也含著內在動機~

同時,有不少人還是由外在動機驅動著成長,最終也不輸於「內在動機」群體,這大概就是條條大道通羅馬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獎勵對你的孩子不起作用?因為他缺少的,是內在動機
    表姐便想著激勵一下女兒,讓她有動力去學習。於是便鼓勵女兒說,如果這次你能考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你就可以買你喜歡的漫畫書了;如果你能考進班級前5名,就可以帶你去海洋世界玩一天。一開始,這樣的方法是奏效的,小女孩希望得到媽媽期許的獎勵,於是便會暫時拋開外界的雜音,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
  • 強化學習如何使用內在動機?
    一、內在動機的生理學背景介紹 [1]從生理學的角度討論,因為進化(Evolution)是理解任何生物學現象的關鍵原理,所以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都可以看成進化的關鍵因素:生物所有行為的存在都是由有機體的生存和生殖的進化需要引起的:為了補償有機體的生理缺陷(「組織需求」)、減少缺陷,生物激發了各種行為。
  • 《安家》:真正理解 「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內在動機」激發自然學習行為內在動機是指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學習活動本身能使學生得到情緒上的滿足,從而產生成功感。內在動機提供了一個促進學習和發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沒有外在獎賞和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激發行為。」
  • 心理學:物質獎勵也可以激發內在動機,養出有主動性的孩子
    孩子學習不認真、不愛做家務、做事磨蹭、沒禮貌、調皮搗蛋等等問題都讓我們頭疼。比起責罵和體罰,我們會覺得獎勵是個更好的辦法。有位媽媽就用虛擬幣來激勵兒子遵守行為規範。比如按時洗洗睡獎勵5元,認真完成作業獎勵10元,收拾房間獎勵5元等。然後孩子可以用積攢的虛擬幣來消費,比如要玩手機遊戲,10元玩10分鐘。
  • 中公講師教你辨識學習動機的內外之分
    學習動機的分類一直是各地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的重要考點之一。依據不同的分類依據,學習動機有不同的類型劃分。其中,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的區分是考生在考試中經常出錯的地方。中公教育周君老師在此將二者進行區分,以期幫助大家真正透徹掌握這兩個概念,從而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又快又準的區分。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以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 激發一個人內在動機的正確姿勢?
    1.獎勵正在削弱我們的內在動力家長們經常會對孩子這樣說,寶貝,只有寫完作業,才可以去玩,只有考一個好成績,才可以有獎勵哦!長期以往,你會發現,孩子就不是出去對求知的樂趣學習,而是為了獎勵,寫作業,獎勵沒有了,也就沒有動力去學習了。
  • 66「積極意義」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決定你外在生命呈現的DNA
    第三類:內在動機你做這件事的動機就是來自於這件事情內在的價值,就是喜歡這件事情本身。例如:你喜歡去爬山,喜歡忘我地舞蹈,喜歡寧靜地享受閱讀的時光!第二類的外在動機就會稍微複雜一些,按照不同的調節風格還可以細分為四類:第一類:外在調節就是你做這件事純粹為了獎勵和好處,例如:你考試100分,家人就獎勵你玩具,你完成了工作就獲得5000元獎金。
  • 教師資格證· 筆記丨學習動機簡答選擇必考
    第八章學習動機第二節學習動機理論一、行為主義的強化理論(一)基本觀點:為了得到獎勵,避免懲罰去學習。行為主義的學習動機(二)規律:1、強化:增大行為發生概率例子:認真學習了,買iphoneX或者不讓做家務。2、懲罰:減少行為發生概率例子:不認真學習,做家務或者不讓玩遊戲。
  • 學習動機有哪些分類?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在興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內部原因引起的動機,對學習活動影響大,時間持久。例如: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等都屬於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由外在的獎懲或害怕考試不及格等活動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動機,對學習活動影響較小,維持的時間較短暫。
  • 如何區分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一、把握考點第一步之辨概念: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不同,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指的是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外部學習動機,往往由外部誘因引起,與外部獎勵相聯繫。二、把握考點第二步之明規律:內部學習動機指人們對學習任務或活動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是與自我獎勵的學習活動相聯繫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不在活動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誘因、懲罰來使行動指向目標,因為行動本身就是一種動力。
  •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教學高頻考點1.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線):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動機水平與作業難度密切相關:任務較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4. 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
  • 這個方法能讓你主動愛上學習-內在動機理論
    自己明明想要去學習,但就是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越學越煩惱,越學越枯燥。每次都給自己制定滿滿的計劃,但就是會慢慢失去堅持下去的動力,花了一天制定的計劃僅僅執行了幾個小時就放棄了。如果有那請你好好看完這篇文章。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於1918年提出動機是決定行為的內在動力。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一、把握考點第一步之辨概念:   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不同,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內部學習動機,指的是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   外部學習動機,往往由外部誘因引起,與外部獎勵相聯繫。
  • 「我為教師狂」之二——了解學習動機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學習動機有哪些分類,教招考試中,學習動機一般有兩種分類,一個是一般分類,一個是奧蘇貝爾的分類,兩者同等重要。一、學習動機的一般分類1.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不同,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指的是個體由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如好奇心、求知慾等。
  • 錢志亮: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愛上學習?
    具體可從4個方面來著手: 01 激發孩子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是由成就需要轉化而來的一種動機。 它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願意去做,而且能力爭達到完美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
  • 筆記|C9 動機 之四、動機的種類 & 五、動機理論 & 六、衝突 & 七...
    人有權力的需要、社會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認識的需要等,因而產生了相應的權力動機、交往動機、成就動機、認識性動機和學習動機等。(1)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或探索外界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當興趣不是指向認識的對象,而是指向某種活動時,這種動機叫愛好。
  • 常見的學習動機的分類
    學習動機是指個體發動與維持其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我們把這種內部的、心理上的能夠引起學習活動的動因稱作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構成有需要和誘因兩個主要因素,其中,需要是基本的成分。以下是有關於學習動機的分類一、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根據動機產生的來源,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指的是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
  • 找到你的內在動機,你才會願意持續行動
    動機是驅使我們做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動機要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即內在動機(也稱為內部動機)和外在動機(外部動機)。 內在動機的本質是,當你做某件事時,由於它能夠給予我們內部心理的滿足,或有趣或愉悅,而不依賴別人給予的獎勵或認可。
  • 一遍過教師資格學霸筆記 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習心理 學習動機理論
    上一篇小編給大家講解了,學習動機的概念、功能以及分類。還有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本節給大家講解,學習動機理論部分知識。學習動機的理論①行為主義的強化理論: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和斯金納。主要記住兩個字眼,懲罰和獎勵作為強化手段。
  • 從動機理論看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複習了教育心理學的同學會發現,在學習動機這一專題中,知識點多,我們不僅要記住一般學習動機和奧蘇貝爾成就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這在我們考試中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