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2019年11月7日至10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本屆博覽會將匯聚來自18個國家57個城市的頂尖畫廊參展,呈現國際知名及新晉藝術家的當代藝術設計創作。
BEYOND-EXTENDS公共藝術單元致力於打造多元立體化的公共藝術,將藝術輻射到城市及大眾生活。本屆BEYOND-EXTENDS將擴大展覽範圍,橫跨多個城市商業綜合體,用更加多元的藝術項目滲透城市角落。本期介紹2019 ART021 Beyond Extends單元合作藝術家陳抱陽於BFC上海外灘金融中心落地的展覽《VR迷宮—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題目《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源於2016年夏天陳抱陽的一個夢境 , 那是一個寫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Cows?」藍色霓虹燈標牌在黑暗中閃爍。在Google之後,陳抱陽發現這個夢境與電影《銀翼殺手》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只有幾字之差。孩提時代,他讀過原著的中文版,當時的標題沿用了《銀翼殺手》的翻譯,而在這個夢境誕生之前他從來不知道菲利普·迪克的小說標題,這件作品可以說是一次跨越時空,心有靈犀的作品。
陳抱陽,《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VR裝置, 聲音, 玻璃迷宮, 尺寸可變, 2017; 圖片致謝藝術家
如今,小說裡的「未來」——2019年已經來到,世界並沒有充滿仿生人和電子羊。但虛擬的力量已經滲透到每個角落。現實生活變成一個巨大的迷宮,充塞著豐富的信息和無窮的可能。人們依然會碰壁、遭遇規則的限制,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裂痕和張力構成一個令人困惑也令人著迷的話題。
陳抱陽,《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VR裝置, 聲音, 玻璃迷宮, 尺寸可變, 2017; 圖片致謝藝術家
VR內的虛擬環境,是基於對原著中一筆帶過細節的暢想。關於真實與虛擬,機器人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關於存在的問題——機器人能否像人類那樣感知世界?這與其它科幻命題一樣,與其說是暢想未來,不如說是以科幻之名揭示當下的生活。
陳抱陽,《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VR裝置, 聲音, 玻璃迷宮, 尺寸可變, 2019; 圖片致謝藝術家和BFC上海外灘金融中心
本作品試圖探索藝術與科技之間微妙的臍帶,探索VR技術的本體論。通過將玻璃單面鏡構成的迷宮與VR虛擬空間錯置,觀眾將佩戴VR眼鏡在物理空間中的單面鏡迷宮中行走。VR空間內的設置是開放的,與物理迷宮是不同的,觀眾將會被物理迷宮限制移動的可能性,從而放大並研究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之間的裂痕。佩戴VR眼鏡在迷宮中摸索前進的觀眾與迷宮本身構成一種景觀。通過觀看與被觀察中,揭示數位技術VR技術中暗喻的階級與權力。
陳抱陽,《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VR裝置, 聲音, 玻璃迷宮, 尺寸可變, 2017; 圖片致謝藝術家
陳抱陽2016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是一位工作在科技與藝術之間的創作者。在他看來科技不僅僅是一種創作手段,對於今天的藝術家來說科技更像合作者。他經常對現有科技進行修改——不將它們置於產品經理預設的應用場景裡,而是將其與自己的創作思維結合,他對於「作為作者的科技」有寫作與研究,通過對科技本體論的研究探尋科技與藝術家及大眾之間的關係。
陳抱陽,《仿生人會夢見電子奶牛嗎?》, VR裝置, 聲音, 玻璃迷宮, 尺寸可變, 2019; 圖片致謝藝術家和BFC上海外灘金融中心
「我一直執著於對規則的推演,建立規則然後尋求打破它的可能性。規則對於我來說猶如一場棒球比賽,我需要和處於不同壘的隊員配合達陣,而擊球的迴響、上壘的摩擦聲,它們所留下的的痕跡便是我的作品。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可能的即興』——變化來自於對規則的重複。在此,我期望一個意外的、不期而遇的結果。」
——陳抱陽
尊貴藏家預覽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14:00 -20:00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13:00 -20:00
(僅限邀請)
公眾日
2019年11月 9日 星期六 11:00 -18:00
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11:00 -18:00
(提前一小時停止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