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一款流行的陌生人社交軟體,究竟是如何迭代的?

2020-12-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篇文章作者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創業經歷,以及其產品從0到1是如何一步一步實現的。

繼14年夏天NOP結束後,時隔四年,我再一次上路創業了。

這次的創業方向有點「離經叛道」,因為這次做的是社交產品,而非我之前做了十多年的線上零售;同時這次的產品JOIN是一款面向年輕人群的陌生人興趣社交軟體,35歲以上是不能註冊的,而我自己今年夏天剛過完35歲生日。

半年前跟身邊近友提到我要做社交產品時,他們的反應往往是:」你做了那麼多年電商幹嘛要做社交?社交多難做/社交有啥可做的?」

當時我知道自己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一個新方向,但還沒開始可能沒辦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直到現在產品終於有了點樣子,總算可以試著回答下了:

一、JOIN是怎麼誕生的?

前年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合伙人於宙,在我們共同的朋友雕爺組織的飯局上,那時他正在考慮同城玩樂O2O的創業方向,也就是JOIN的前身。

之後我們也就是偶爾微信上聊聊他的創業進展,直到去年春天的一天,我倆心血來潮在我家附近約了晚飯。

我還記得一年半前的那天晚上,飯後我倆沿著長安街往我家方向走,邊走邊聊他的創業進展。

路上我隨口問了他一個問題:如果他這次創業不成功,以他之前不錯的個人經歷,會不會考慮去大公司工作幾年見識見識?他的回答是:不會,那就換個方向繼續創業。

我聽到這麼「中二」的回答,當時心裡的畫面感是這樣的:

直到去年底,於宙的同城玩樂O2O上線後,發現雖然很快積累了一部分活躍用戶,但這個方向確實存在環節過多和線下部分太重的問題。

而我從今年開始每周定期去看醫生調理身體,地點正好在他當時的辦公室附近,所以完事後都會順便去他那裡坐坐。

有一次聊到很晚倆人都餓了,就跑到一家俄羅斯餐廳繼續邊吃邊聊,聽於宙講他在美國留學時的故事,怎麼想盡辦法加入只有白人可以參加的學校裡最好的兄弟會。

我問他為啥一定要加入那個兄弟會,他說在美國,無論是交朋友還是找伴侶,社交能力強的人都是最受歡迎的,而加入最好的兄弟會,既能證明自己的社交能力,更會擁有更多的社交資源。

後面他還講了很多剛到美國時怎麼通過人人網認識在相同學校/城市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後來怎麼使用FACEBOOK等社交軟體認識陌生人的趣事,而且那些在人人網和FB等社交軟體上認識的陌生人,最後都成為進入生活並聯繫至今的朋友。

正巧那段時間我有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認知:當前網際網路行業的普遍增長焦慮症,並不是市場到頂了,而是流量紅利到頭了。之前整個網際網路那麼多年來一直關注的是流量,而不是流量背後的用戶潛在需求和用戶真實行為。

而當聽完於宙在美國的社交經歷,我想到社交軟體正是最需要去理解用戶精神需求,最能反映用戶真實行為,最返璞歸真把用戶當成人而非流量的網際網路產品。

所以當場向於宙提議應該轉型,一起做一款面向青年群體幫助陌生人之間建立興趣關係的社交軟體。

我倆一拍即合之下,新的JOIN就從這家異域風情的餐廳裡起航了。

二、JOIN的從0到1

於是在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完成了同城玩樂O2O向陌生人社交產品的轉型,並嘗試了多個不同的產品形態,直到國慶期間上線的這個讓我們有信心可以拿的出手的版本:

5月份,我們探索社交的第一個版本上線,產品形態是一個瀑布流式的「前置朋友圈」,當時我們是希望通過圖片日記結合地理位置的形式,幫助存在相互興趣和距離關聯的用戶建立聯繫。

結果是雖然早期用戶的原創內容寫入率還不錯,但用戶相互之間的互動率顯然並不OK。

由此我們發現,圖片日記的形式更適合於自我展示,而這樣的內容形式卻並不利於互動關係的建立。

於是在7月發布了第二個版本:產品形態從瀑布流變成信息流,並且強化了基於關係的關注和IM聊天功能。然而雖然用戶的雙向互動率確實有所提升,但同時也出現了信息流的內容雜亂問題。

8月份,針對信息流的內容雜亂現象,我們想通過信息分類的形式,把內容結構化。然而這次的嘗試並不算成功,收到了一些老用戶的反饋,獲取信息的路徑變長了,同時一些隨機性的心情狀態,也無法清晰直觀地對應到相應的頻道。而好消息是經過之前這三個版本的試錯,我們也不斷地迭代對社交的認識,終於開始在產品上有了手感。

於是到了9月,JOIN的第一個裡程碑版本終於上線了,在這個版本中,我們提出了社交名片的概念,產品形態由最初的以內容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通過社交名片卡片化結合三觀語音問答的形式,把真實有效的社交信息提煉出來,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直觀連接。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裡程碑的版本,因為從數據指標上,日訪問量/停留時長/打開次數/留存率直接就翻倍了;而在用戶行為上,亦能看到每天通過社交名片和語音問答建立的雙向好友關係數量持續不斷增加,且用戶生成內容的數量和質量也有了質的飛躍。並且通過用戶調研,我們發現新加入的自然用戶裡,有相當比例是通過朋友/同事/同學推薦而來的。

說白了,新的產品形態,開始能讓用戶在這裡建立真實有效的新好友關係,並在這個社交場景下,主動地發布日常的生活狀態和真實的觀點態度。而且用戶開始願意主動把JOIN推薦給身邊的人,也說明這是個他們覺得有意思有價值對他們有幫助的社交軟體。

所以到了這個版本的產品形態,我們終於完成了從0到1的過程。就是在產品前端的視覺和交互層,給人的感覺還是些重。

於是我們又用了幾周的時間,進行了前端的輕量化改版,讓信息結構和細節更加簡潔;並且在IM聊天界面使用了比較明顯的圓角矩形化,在視覺上更加強化突出message;同時之前黃色和紫色的主色系基調,調整為在視覺上更加活潑且統一的漸變西柚色。

國慶期間上線的新版本,廣受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的好評。也就意味著現在的這個版本,終於可以公開亮相了。

當然現在站在1的起點上,我們並不會停止產品形態和社交關係的探索和進步,隨著這些天新用戶的持續湧入及隨之帶來的新的用戶行為反饋,我們有了更多更好的想法和手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JOIN每個月都會有日新月異的進化。

站在今天的視角,回顧最初版本的產品形態和表現,可以說打0分都不為過。然而,如果不敢從0開始,又怎麼走到今天的1甚至未來的10到100呢?

我前天在JOIN上發了條心情:1和100之間是99的差距,而0和1之間是100的差距。

之前我一直很不喜歡「初心」,因為這是一個被用爛了的詞,但現在我可以給出一個我對初心的定義:像幼童面對全新的世界那般好奇且勇敢,無知但虔誠地學習,笨拙但迅速地進步。

三、JOIN想做成一款什麼樣的社交產品?

雖然產品形態上不斷變化,但我們對JOIN的理解和定義一直沒變:面向青年群體的陌生人興趣類社交軟體。陌生人社交的領域很大,JOIN和市場上其它陌生人社交產品有如下幾個區別:

首先,JOIN不是純粹的異性交友(YP)軟體,為了在產品早期就避免男性用戶衝著約而來騷擾女性用戶,我們在每日的陌生人社交卡片匹配策略,是按照同性異性各半的比例,且在早期暫不提供匹配卡片的條件篩選功能。

而且,我們相信陌生人社交產品更應該奉行「女權主義」,產品形態和機制上更加傾向保護女性用戶,滿足女性用戶需求,給予女性用戶更好更安全體驗更佳的社交環境(在實際生活中是由社會約束機制實現的)。

絕大部分女性用戶上社交軟體的目的不是來Yue的,這點大豬蹄子們心裡要有點B數且充分尊重,而健康可持續的雙向社交關係,最終受益的是兩性雙方。

其次,相比大部分社交軟體,JOIN的註冊門檻相對較高,需要用戶使用真實照片作為頭像,並填寫更詳細的社交資料。因為我們認為,一段有效的社交關係的建立和維繫,離不開較為豐富的個人信息展示,以及相應的健康的社交目的。

在實際生活中,陌生人之間建立連接,除了需要場景介質以外,亦需要真實且對稱的社交信息,比如你不能戴個假面具形象見人吧?而且認識人時總要做個自我介紹,而且介紹越詳實,才能讓對方對你感興趣,並放心和你交朋友吧?

然後,與其它陌生人社交產品不同的是,在JOIN上,用戶之間需要通過向對方發出好友請求,或者通過語音回答對方設置的個性問題,待對方通過後成為雙向好友關係,雙方才可以進行點對點的聊天。而不是象其它陌生人社交產品那樣,可以零門檻地單方面搭訕甚至騷擾他人。

陌生人社交之所以難做,因為需要幫助用戶有效而非高效地建立連接和關係。而且我們認為關係比連接更重要,不能建立持續正向關係的連接是看似高效實則無效的。

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哪種持久關係基於單方面索取;到了網上亦是如此,用戶之間是互相需要互相滿足互相提供價值的對等共生關係,而不能是不對等的零門檻地單方面索取價值。

最後,為什麼要限制35歲以上的用戶?因為人到中年後,隨著社會身份和家庭責任的強化,自然會身不由己地進入社交需求固化和社交目的功利現實的狀態。

而我們希望打造三觀契合和興趣相投的非功利需求社交關係,為了保障JOIN的社交屬性,所以早期可能暫時無法服務中年用戶。當然35歲前註冊的用戶,在之後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而且說實話,我們亦希望在JOIN上每個用戶可以暢所欲言自我表達,而不是父母領導老師都在的朋友圈。

比如下面這張和哥們在都江堰的愛情第一樓下「搞基」的照片,我是不會發在朋友圈上的,這輩子都不會:

四、JOIN的於「大護法」

前兩天我的合伙人於宙在他荒廢已久的公眾號上,發布了他用一整個國慶假期寫的《JOIN於宙:「我遇見了所有悲傷,但我依舊欣然嚮往」》。

說實話在他發布之前我並沒有看過,當然我這篇也沒提前讓他看過,我們彼此有這個默契。

相信大家看完他這TOO FUCK LONG的萬言書後,會覺得他特別隨性傲嬌,和我完全是不同風格的人。

按理說我應該是完全受不了他這樣的人的,然而可能是緣分吧,我倆無論是之前的朋友交往還是之後的共同創業中,居然從來只有討論沒有爭論,要不他接受我的觀點,要不我贊同他的意見,要不就是我倆化學反應出更好的想法。

別看於宙的文章風格天生驕傲放蕩不羈,實際上作為朋友和夥伴,我看到了他的兩面:一面留學期間就是成功的美股衍生金融產品獨立交易手,回國後又搖身一變創立了在多個城市排名第一的網紅蛋糕店(榴槤寶寶),還是在全網擁有數十萬粉絲的知識大V「風塵棋客」,也是擁有雕爺和醉鵝娘等眾多網紅朋友的社交達人。

曾經有一個於宙的粉轉黑,聽到我和他一起在做JOIN時問我:你為啥和他一起創業啊?他之前吹的那麼厲害,那個同城玩樂O2O不也沒做起來。

我是這麼回答的:人生兩件難事,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放到自己口袋裡(美股&蛋糕),把自己腦袋裡的東西放到別人腦袋裡(粉絲影響力),他不到30歲都做到了。

而另一面,在一起並肩戰鬥的日子裡,我看到了於宙更加內在的閃光點:他無時無刻不在研磨產品細節,每天都在深度思考產品形態方向的演進,從來不被挫折所影響情緒,永遠保持莫名其妙的樂觀。所以哪怕他之前沒有過網際網路創業經歷和產品經驗,我都深信不疑他是個天生的創業者和優秀的產品經理。

五、蝸牛角上爭天地

梁寧曾寫過一篇公眾號文章《蝸牛角上爭天地》,其中提到一部漫畫《棋魂》:被古代圍棋高手靈魂附身的現代小學生小光,逐漸開始對圍棋感興趣,並要求附身靈魂不許幫忙,要用自己真實的實力下出屬於他自己的棋。

當年我看到這篇文章無感,時至今日再看深得我心。社交正是在蝸牛角上爭天地,看悟性,看理解,看手感。而我們也正是小學生小光,之前沒做過社交,沒有風光的妄念,只有簡單的追求,抓住真實的感受,靜靜地進步變化,在這場社交試驗的棋盤上,下出更好的一局。

另外巧合的是,於宙同學還有個身份是國家象棋運動員。

四年前我結束NOP的創業時,微信籤名改成了「心有菩提手有刀,欲成舍利卻成妖」。而今朝再啟程,耳邊響起的卻是《西遊降魔篇》裡段小姐的話:「敢拿著一本兒歌三百首下地獄打妖怪,這才是真正的大勇」。

關於兒歌三百首本來還有個感悟,放在這裡有點突兀,就刪掉發在JOIN上了,想看的話可以去JOIN上在心情裡搜索「兒歌三百首」。

好了,寫了這麼多,也沒打算開打賞請大家捧個錢場,就希望大家好好用用JOIN捧個人場,我在這裡等你。

PS:因為有些心情我會發成僅好友可見,所以我通過好友的標準是:

基礎條件是真實頭像&有趣的籤名和個人資料(尤其是「關於我的幾件事」)&有趣的問題。

加分項是發布過有意思的動態&在JOIN上有5個以上的好友關係(我很多時候會通過一個人在這裡的好友數量和質量選擇通過好友或主動加好友)。

 

作者:風塵棋客(於宙),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Kelley商學院,同城玩樂平臺JOIN創始人,曾受邀長江商學院做O2O相關講座(知乎:風塵棋客;微信公眾號:edisonlab;yuzhouedison@qq.com)

本文由 @風塵棋客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17年年底以來,陌生人社交軟體Soul APP以迅猛的下載增長在各大應用商店社交類別排名中躍升,在陌生人社交賽道上顯露突圍。現以產品經理的職業角度,梳理所知信息分析這款軟體。本文長約1萬餘字,主要對Soul的產品機會、生命周期、產品設計解析、產品挑戰四部分內容進行思考與論述。敘述內容偏向定位和邏輯維度,試圖勾勒出Soul取得市場突破背後的需求現象和產品設計理念,希望能迭代你對Soul的認知。產品機會1.
  • Soul和探探的競品分析——陌生人社交APP分析
    因此,不少人選擇在社交軟體上結識新夥伴,陌生人社交一度成為流行趨勢。本文作者以Soul和探探為例,對陌生人社交APP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圖:社交產品分類及代表產品 2. 陌生人社交賽道分析 2011年8月4日,陌陌1.0版本上線,敲開了國內陌生人社交的大門,9年來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陌生人社交市場的發展迅速,但近年用戶規模增速逐漸放緩,根據艾媒報告估計,2020年中國陌生人社交用戶規模將達到6.49億人。
  • 陌生人社交走出「無人區」
    一場專項整治行動,為喧囂了半年之久的陌生人社交按下了「暫停鍵」。被網信辦勒令整改的26款應用中,不乏Soul、吱呀、語玩等社交產品,就連轉型社交的網易雲音樂也未能倖免。陌生人社交從喧鬧的黃金賽道,回到了2019年以前的寂靜。但在另一個維度上,由網際網路的邊緣走到舞臺中央,蒙眼狂奔的陌生人社交,也正在逐步走出監管缺席的「無人區」。
  • 一條時間線,透視陌生人社交的死亡魔咒(上篇)
    編輯導讀:陌生人社交,一直是C端熱門的創業賽道。但真正能成功的產品寥寥無幾,大多逃不過「夭折」的命運。陌生人社交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這麼多創業者前僕後繼,又在此「入坑」?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陌生人社交「毀」於直播|陌生人社交|陌陌|秀場直播
    因為秀場直播中的主播與用戶,是屬於即時的、實時的淺層次互動,將其沉澱成更深層次的社交關係,才能實現秀場直播與陌陌核心業務的互補。但顯然陌陌沒有做到這一步,所以秀場直播一衰退,用戶直接進入負增長。這實際上早已有跡可循,秀場直播短暫解決了陌陌用戶和營收兩大難題後,陌陌的重心便開始偏向直播業務,而忽視陌生人社交。
  • 社交APP「摩擦」:做陌生人移動社交領域的9158
    DoNews 7月17日消息(記者 安宏)陌生人交友在經歷過一輪市場淘汰賽後,仍有不少創業者前僕後繼地奔赴這一看似趨於飽和的市場要如何保持用戶粘性和活躍度?定位於陌生社交的APP產品「摩擦」,在接受DoNews採訪時講述了他們基於LBS地理定位的移動社交新玩法。 返璞歸真 鮮花轉換虛擬貨幣 隨著陌陌、遇見等早期陌生交友產品用戶活躍度逐漸降低,基於LBS地理定位概念的APP也飽受詬病。究其原因,是產品始終無法提振交友成功率。
  • 陌陌、探探、連戀愛密室 到底哪一款社交軟體能交到朋友?
    一個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除了工作其他的基本都是一個人,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陌生人交友軟體。想認識新朋友又比較羞澀,社交軟體如此之多又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軟體才能更好的開始一段陌生人的交友。
  • 看移動社交引擎ThinkSNS如何幫助企業和創業者快速搭建理想的社交...
    )了解到的「ThinkSNS」誕生在SNS社交網絡剛剛興起的那個時代,主創人研發了這一款軟體基礎的原型,並進行了開源來幫助大家開始選擇更省時省力的社交系統來建站。ThinkSNS讓開源和社交結合為一體,開源能夠讓源碼程序獲得更多的優化,提供更多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誤區,集思廣益讓整個行業發展更快。現今,開源社交系統ThinkSNS的更新迭代緊隨當下流行趨勢,其產品版本多樣支持全平臺,包含IOS端、Android端、H5微信端和PC端,功能也相當完善,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在各種場景下的需求。
  • 3 個維度,拆解 3 款主流陌生人社交app(soul、探探、積目)
    本文以三款陌生人社交產品——soul、探探、積目為對象,分析了他們在底層核心的業務邏輯、社區差異、商業模式等方面的特點並做了對比分析,希望能幫你更好地了解這些產品。
  • 探探:如何做一款基於算法的「顏值」社交平臺
    國外對標產品:Tinder2015年前後,國內有不下十幾款模式與探探或Tinder類似的基於LBS的陌生社交產品,但是在殘酷的社交產品創業生態下,今天不少已銷聲匿跡。從網易創業Club角度看,想做好一款社交產品,尤其是陌生社交產品,不僅需要基於對人性有深度理解,並把這種理解引入需求場景,迭代出真正能解決痛點的產品;更需要面對單對單模式易用戶流失、虛擬關係社交往往僅在有限程度滿足用戶需求等天然短板。所以,到底能走多遠,是陌生社交產品與生俱來並永遠存在的一個問題。
  • 瞄準聲優市場,「半邊魚」用聲音打通陌生人社交屏障
    」半邊魚「是一款用聲音建立起的陌生人社交橋梁,用戶大都是17-22歲的二次元用戶。軟體負責人從產品特質、團隊介紹、測試版數據等方面介紹了「半邊魚」的發展模式與未來方向。「半邊魚」的目標是通過聲音娛樂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好的聲優平臺。
  • 網易上線社交聲波 網易社交軟體聲波是什麼?
    11月14日據酷傳數據顯示,網易上線一款主打語音社交軟體「聲波」,聲波開發商為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於 11 月 12 日上線0.0.1版本,目前僅可在OPPO安卓應用商店下載。
  • 校園社交app競品分析報告
    導語:leone最近體驗了一款新生產品——同學庫,這是一款服務於全國大學生的校園社交平臺,致力於為學生提供校園生活、社交、學習等服務。在校園社交產品屢遭失敗的情況下,他的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社交軟體馬桶MT究竟是什麼意思?王欣這樣解釋,網友:是說微信吧
    社交軟體馬桶MT究竟是什麼意思?王欣這樣解釋,網友:是說微信吧說到當下的移動社交軟體,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我們的手機上。每個人都有一兩款社交軟體,但是在眾多社交軟體中,微信和QQ這兩款軟體應該是手機上必不可少的。
  • 探探APP遭全面下架引關注 陌生人社交之路尚能通否
    作為陌生人社交APP的拳頭產品之一,探探被下架引發行業普遍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陌生人社交類應用已逐漸式微,新增用戶和人均使用時長均明顯減少。業內人士認為,陌生人社交的「不靠譜」屬性,讓部分用戶漸漸失去興趣。隨著近年移動網際網路多元化發展,各類泛娛樂應用佔據用戶時長,陌生人社交模式或要走向轉型之路。
  • 跟隨靈魂找到你 | soul產品分析報告
    soul產品分析報告是一款不能自定義頭像照片以及沒有暱稱的匿名社交軟體,不看顏值,堅持以「靈魂」交友的社交軟體。本文是關於soul的產品分析報告。定位分析1.1 應用描述Soul-基於心靈的智能社交APP。功能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靈魂伴侶。有匿名的私密blog,微信微博上發不出的話,默默記錄在案,而恰巧有陌生人在意。——(轉自百度百科)Soul是一款基於心靈的匿名社交APP。用戶可以在上面自由的表達自己,打造全新的社交身份。
  • 2020年國內新流行十大婚戀社交APP,你知道幾個呢?
    「沒有人甘願孤獨,現實的冷清和線上交友的熱鬧並行不悖,網絡的出現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兩年,社交軟體的迅速發展為我們的社交活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舞臺,我們通過各種社交軟體可以輕而易舉地發布信息、獲得信息;與過去傳統的線下交友模式相比,網絡社交則比較變得更加頻繁了。但,生活節奏太快,光是為了高質量的生活,年輕的男生女生好像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 猜麼成今年社交最大黑馬 細數五大社交軟體
    這是一款國內最新上架的有緣人社交軟體,也是今年移動社交領域最大的一匹黑馬。 這是一款基於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軟體,你可以通過其特有的LBS功能遇見身邊匆匆而過的人並與之相識。 這是一款基於圖片與標籤的移動社交軟體。
  • 酒行業「社交+電商」項目方案可行性分析
    編輯導讀:社交無疑是網際網路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而基於行業的垂直社交無疑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文章針對酒行業「社交+電商」的項目方案可行性展開了分析探討,希望其中的思路和方法可以給大家提供些參考。
  • 匿名提問箱Popi:新型社交方式能否在社交賽道突出重圍?
    內容社區則以豐富多樣的內容積累大批用戶,陌生人社交如Soul以其獨特的產品定位,使得從未謀面過的用戶因為各自的興趣標籤產生聯繫……但目前通訊社交仍是當前移動社交的主要目的。筆者認為,目前Popi在當下的社交行業內介於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之間,但更為偏向於陌生人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