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走出「無人區」

2020-12-05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作者Alter,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一場專項整治行動,為喧囂了半年之久的陌生人社交按下了「暫停鍵」。

被網信辦勒令整改的26款應用中,不乏Soul、吱呀、語玩等社交產品,就連轉型社交的網易雲音樂也未能倖免。陌生人社交從喧鬧的黃金賽道,回到了2019年以前的寂靜。但在另一個維度上,由網際網路的邊緣走到舞臺中央,蒙眼狂奔的陌生人社交,也正在逐步走出監管缺席的「無人區」。

當然這也是機遇,那些殺出重圍的產品終於能夠跳出被汙名化的泥沼。

監管背後的眾生相

2019年伊始,網信辦約談了微信、聊天寶、馬桶TMT、多閃等社交平臺的負責人,責成有關企業履行和完善安全機製程序,依法開展安全評估工作。彼時輿論的焦點還在於「三英戰微信」的年度大戲,「風聲」被選擇性掩蓋。

到了3月底的時候,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悶聲圈粉的聲音社交,如何走向更好的生長》的評論,不點名批評了聲音社交領域的亂象。終因賽道過於小眾,被外界選擇性忽略,未能成為一項全民議題。

直到網易雲音樂、Soul等行業翹楚被納入監管名單,社交領域風聲鶴唳。一連串的監管重拳才被關注,並指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陌生人社交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落下,整治將是一種常態。

與之對應的,不少被納入監管的陌生人社交產品有了行動。比如主打「靈魂社交」的Soul,在一篇《記者實測Soul App,內容監管已見成效,未發現軟色情內容》的調查文章中,發現有如下變化:

1、將用戶註冊的年齡限制調整為18周歲以上,而對於未成年的存量用戶,主頁上增加了綠葉標識,並在內容推薦機制上進行了調整;

2、為規避「軟色情」的滲透,早就取消了匿名發帖和評論的功能,同時優化了內容審核力度,在機器人判定外增加了兩道人工審核機制。

3、在商業模式上Soul一直採用Soul幣的變現邏輯,通過用戶購買虛擬服飾、延長語音匹配次數進行收費。而其他很多社交產品的盈利點在於直播和聊天室功能,刺激用戶為主播打賞或購買付費服務,逐漸淪為了色情交易的窪地。

不過,一些未被納入監管名單內的陌生人社交產品,似乎並沒有太多未雨綢繆的跡象。

據深圳晚報報導,一款名為Uki的社交產品,登錄後經常有用戶用低俗的圖片或語言主動搭訕,「動態廣場」存在不少低俗照片和暗示性文字。

原因也不難理解,不排除一些陌生人社交產品擦邊球式的拉新機制,在加強註冊門檻和內容審核標準後,有可能會出現用戶卸載、留存率下滑等現象。在陣痛和不確定性風險面前,有些平臺選擇直面監管,也有一些平臺抱有僥倖心理,隱患也由此埋下。

似曾相識的分水嶺

監管部門的出手隱藏著兩個信號:一是陌生人社交對年輕人的吸附力已經被驗證,二是行業已經魚龍混雜亟需「降降溫」。與之相似的一幕發生在2016年,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銀監會分別對直播和P2P打出一記重拳。

其中直播行業的命運轉折,對陌生人社交不乏借鑑意義。

2016年8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網絡直播靠網紅主播吸睛燒錢能活多久?》,表示「網絡直播平臺還要走出盈利模式的困境,創新迫在眉睫」。3個月後,網信辦公布了《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直播平臺資質、主播實名、內容審核等方面都做了詳盡規定。

隨後動蕩開始發生。

但監管並沒有摧毀直播行業,而是加速了淘汰賽的發生。頭部平臺依靠牌照、主播、流量和資金優勢,成為虹吸效應中的有利方,那些用戶規模不大或實力不足的平臺,逐漸衰落出局。特別是到了2018年,六間房和花椒直播合併、映客直播和虎牙直播先後上市,算上今年7月份上市的鬥魚,在直播領域後發先至的快手,徹底成了寡頭的戰爭。

有趣的是,映客、花椒等幾乎是監管名單上的常客,出鏡率遠高於那些被淘汰的平臺。可當直播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合規經營的時候,早期被監管部門施壓所改變的內容生產和審核機制,恰恰成了最後做大的不二法門。

陌生人社交和直播不缺少共性,都是年輕用戶青睞的產品,涉及到不同的大量用戶內容,也都經歷過野蠻生長的階段,甚至在內容審核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都如出一轍。由此來看的話,如今被監管部門納入整改名單中的玩家,未嘗不是一種幸運,在陣痛期中形成自身的良性生態,在淘汰賽全面上演前的時間窗口裡找到合規乃至轉型的機會,也將是在寡頭對決時勝出的籌碼。

可以預見的是,陌生人社交的格局變化很可能會沿尋直播行業的軌跡,監管介入篩選出合規和價值觀正確的平臺,打擦邊球的平臺徹底失去生存空間。而在一些不作為的平臺「宣告死亡」後,陌生人社交領域也將出現流量和資本向少數玩家集中的現象。

存在的機會和隱疾

不應該為陌生人社交貼上「涼涼」的標籤,相較於聊天室和YY時代的不確定性,陌生人社交有了紮根的土壤。

儘管微信、微博正被Z世代嫌棄的觀點尚未形成社會共識,一些陌生人社交產品在AppStore裡的高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可能只是一款在線連麥的應用,上線兩個月就可能超過微信、抖音等主流App登頂下載榜。

正如一份研究報告裡所描述的:相比於強連結的熟人社交,95後、00後更喜歡在陌生人世界獲得輕鬆愉悅的體驗;相比主流的社交平臺,他們更傾向選擇小眾、個性化的產品;相比較單一的社交模式,他們更熱衷互動性強的產品設計……陌生人社交的興起,可以歸結為滿足了年輕一代的社交需求,符合有些「獨」又渴望「群」的特徵。

不難從教育心理學中找到解釋:青春期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和生理髮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世界觀形成的時期,在計劃生育、經濟高速增長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全世界範圍內都維持著較低的生育率。獨生一代的身份讓95後、00後從小就被家長過度關注,需要獨立社交的空間,又渴望與同齡人合群。

至少新一代年輕人Pick的社交平臺,不再像陌陌、探探那樣被「YP」汙名化,而是成為一系列泛娛樂內容的載體,成為年輕人尋找同好的空間,不排除成為年輕人社交最佳的打開方式。

隱疾也在於此,陌生人社交成了風口,極短的時間內就湧現出了形形色色的產品,功能上也有著明顯的同質化。而在監管缺失和商業變現的雙重誘發下,與色情相關的內容和產品持續發酵,即便是有著嚴格內容審核的平臺,也被灰產盯上利用「軟色情」進行引流,走過被整改的紅線。

可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陌生人社交的崛起有其內在邏輯,但任何行業的成長都離不開規則的引導和治理的護航,監管部門的及時介入,讓所有產品必須檢視自身的健康度、價值觀和內容審核機制,避免滑入錯誤的誤區。對於陌生人社交賽道裡的玩家而言,監管開啟了去雜質化的新紀元。

同樣利好的還有新技術的應用,幾乎所有的雲計算巨頭都推出了AI鑑黃功能,或許在識別聲音上還要一些技術痛點,隨著樣本量的逐步擴大,解決這些痛點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要知道,早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Google的深度學習系統就已經可以識別和分離出嘈雜環境中的個體聲音。

即便技術成熟落地還有一段時間,也並非沒有徹底解決的「笨辦法」,比如整改的軟體都有內容審核團隊擴編的態勢。

寫在最後

不管怎樣,陌生人社交的監管早已有了趨嚴的態勢。

在市場和政策等因素的夾擊下,一些陌生人社交的倒閉或轉型,進而引發整個行業的洗牌,都已是大概率事件。就像那句被印證了無數次的話:「政策只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陌生人社交註定不會是個例外,當行業的規則開始悄然改變,對於那些已經被納入監管清單的玩家,好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陌生人社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監管介入註定是一道分水嶺。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陌生人社交「毀」於直播|陌生人社交|陌陌|秀場直播
    為什麼直播與陌生人社交的互補效應現在逐漸失效?這背後其實是陌陌早已經走偏了的陌生人社交道路,當初直播只是給了陌陌一個增加營收的模式,並沒有解決陌生人社交的根本問題。直播「吸血」陌生人社交陌陌經歷過兩次用戶危機。早在2014年Q4季度,陌陌的月活用戶數(MAU)為6930 萬,能保持22.2%的增長,但此後一年多的時間,陌陌的MAU止步於7000萬。
  • 探探創始人王宇:陌生人社交的重點在高效匹配
    所以,在陌生人社交領域,也就不斷有新的玩法產生。「探探」就是其中之一。在LBS上增加了「兩情相悅」維度的探探,以「最簡」操作和高效「配對」的特點,在85後到90後的年輕用戶群體中迅速竄紅。不久前,探探已宣布獲得由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領投的500萬美元融資。
  • 一條時間線,透視陌生人社交的死亡魔咒(上篇)
    動不動就想顛覆微信,或把微信當做核心競品實際上,這完全是極度缺乏認知的個人臆想,微信與陌生人社交本質上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微信是以溝通「工具」為核心驅動的生活基礎配套,幾乎成為生活的必須,而陌生人社交則是多樣化情感需求的片段滿足,要不然怎麼會有這樣一種說法:陌生人社交只是達成了男女之間的連結,然後沉澱在微信裡,為微信流量做了嫁衣。
  • Soul和探探的競品分析——陌生人社交APP分析
    因此,不少人選擇在社交軟體上結識新夥伴,陌生人社交一度成為流行趨勢。本文作者以Soul和探探為例,對陌生人社交APP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市場概況 社交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廣義的社交產品指幫助用戶建立社會關係鏈的網際網路工具,例如微信、微博等,根據用戶在社交平臺關係鏈的強弱,可以將產品分為即時通訊、陌生社交和內容社區,soul和探探均屬於陌生人社交產品,本文主要研究陌生人社交產品領域。
  • 社交APP「摩擦」:做陌生人移動社交領域的9158
    DoNews 7月17日消息(記者 安宏)陌生人交友在經歷過一輪市場淘汰賽後,仍有不少創業者前僕後繼地奔赴這一看似趨於飽和的市場定位於陌生社交的APP產品「摩擦」,在接受DoNews採訪時講述了他們基於LBS地理定位的移動社交新玩法。 返璞歸真 鮮花轉換虛擬貨幣 隨著陌陌、遇見等早期陌生交友產品用戶活躍度逐漸降低,基於LBS地理定位概念的APP也飽受詬病。究其原因,是產品始終無法提振交友成功率。
  • 深度分析:一款流行的陌生人社交軟體,究竟是如何迭代的?
    這次的創業方向有點「離經叛道」,因為這次做的是社交產品,而非我之前做了十多年的線上零售;同時這次的產品JOIN是一款面向年輕人群的陌生人興趣社交軟體,35歲以上是不能註冊的,而我自己今年夏天剛過完35歲生日。半年前跟身邊近友提到我要做社交產品時,他們的反應往往是:」你做了那麼多年電商幹嘛要做社交?社交多難做/社交有啥可做的?」
  • 探探APP遭全面下架引關注 陌生人社交之路尚能通否
    作為陌生人社交APP的拳頭產品之一,探探被下架引發行業普遍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陌生人社交類應用已逐漸式微,新增用戶和人均使用時長均明顯減少。業內人士認為,陌生人社交的「不靠譜」屬性,讓部分用戶漸漸失去興趣。隨著近年移動網際網路多元化發展,各類泛娛樂應用佔據用戶時長,陌生人社交模式或要走向轉型之路。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17年年底以來,陌生人社交軟體Soul APP以迅猛的下載增長在各大應用商店社交類別排名中躍升,在陌生人社交賽道上顯露突圍。用戶規模在國內陌生人社交的賽道上,領先的頭號玩家陌陌2018Q1財報公開其月活用戶達1億,而據探探公開信息其月活用戶達2000萬。該賽道上已誕生的總體用戶規模以數億計,月訪問用戶數達千萬級別的產品已足以表明其用戶規模之大。2. 市場背景社交效率是陌生人社交產品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 全球陌生人社交增量空間待挖掘,陌陌借新故事來重塑估值
    成立近十年,登陸美股已有六年時間,陌陌依然立於社交+直播行業牌桌之上。透過陌陌披露的這份財報,或許我們可以探究下陌生人社交領域未來的爆發潛力。連續23個季度盈利陌陌這份財報有何看點?在直播行業,除了虎牙、鬥魚、花椒受到關注之外,陌陌也是直播領域的重要玩家之一,本季度發布的財報業務表現如何?
  • 網絡「匿名提問箱」成年輕人社交新寵 「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麼...
    「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麼這麼火? 「匿名提問」在年輕人中到底有多火?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某品牌匿名提問箱通過小程序和APP,在兩年內吸粉近200萬。網友比喻,提問箱就像是一個漁網,當你把它放出去的那一刻,就開始對網裡會出現的東西充滿期待。數百萬年輕人在這裡宣洩情感,釋放秘密,感受著「來自陌生人的關心」。 提問箱裡,寄託著年輕人的愛與哀愁。
  • 患有社交恐懼的女孩:和陌生人說話,真的會吐
    90後女孩夏溦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一度在和陌生人說話時緊張到嘔吐。當她終於鼓起勇氣向母親求救,得到的卻是拒絕和威脅。在包子鋪門口徘徊半小時後,我下定決心,捏緊手心裡的零錢走上前,快速對服務員說了句:「買兩個包子。」熱騰騰、軟乎乎的包子拿在手裡,我心想:「好順利,挺簡單的嘛。」心中平靜又有些空蕩。
  • 瞄準聲優市場,「半邊魚」用聲音打通陌生人社交屏障
    」半邊魚「是一款用聲音建立起的陌生人社交橋梁,用戶大都是17-22歲的二次元用戶。軟體負責人從產品特質、團隊介紹、測試版數據等方面介紹了「半邊魚」的發展模式與未來方向。「半邊魚」的目標是通過聲音娛樂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好的聲優平臺。
  • 3 個維度,拆解 3 款主流陌生人社交app(soul、探探、積目)
    我們了解到社交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信息高效率傳輸優勢拓展了交友的方式,QQ就是國內最早最大的陌生人社交產物,然後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微信作為社交工具成了人們新的生活方式,在這過程中不斷湧現挑戰者想從社交紅利中分一杯羹,皆以失敗告終,微信的地位暫定為無法被撼動。
  • 聲音社交爆發,成2019年社交市場最大黑馬?
    2019年,古老的社交市場忽然熱起來了。在微信的把持下,社交市場一直相對穩固,只有陌陌靠陌生人社交撕下一道口子,探探剛一露頭就被陌陌吞併。社交市場玩家雖多,卻是骨頭難啃的攻堅戰。如果喜歡就收藏或直接聊天,相對於雙向匹配的陌生人社交平臺而言,吱呀沒有「添加好友才能聊天」的門檻,更容易建立連接。在「聊天」的功能裡,吱呀還有一個「派對」模塊,就是在線語音聊天室,在QQ面世不久就已出現的多對多社交,當然終極目的還是幫用戶建立點對點的連接,這個功能看上去是要解決很多時候陌生人「沒有話題」的尷尬,幫助大家打開話匣子。
  • 研究了陌陌、探探和假裝情侶,我終於搞清楚了年輕人在玩社交時都幹...
    什麼樣的新產品才能在巨頭夾縫中走出一條新路,我們通過產品邏輯思考了這個話題。當95後逐漸成為社交產品的主力軍,新的時代似乎要到來了:當荷爾蒙驅動社交逐漸成為過去,新的玩法又有哪些?文 / 騰訊創業 楊雨林中國網際網路社交行業,多年來一直被QQ,微信,微博牢牢佔據著霸主地位。如何顛覆中國網際網路社交行業巨頭林立的現狀,成了一個看似無解的難題。
  • 劉銀川穿越無人區路線圖 徒步大神劉銀川還活著嗎
    違規穿越無人區 驢友失聯83天劉銀川進入西藏羌塘無人區,原計劃最遲1月1日走出;救援人員至今仍未發現其蹤跡  83天過去了,還是沒有劉銀川的消息。  這名30歲的徒步愛好者,自2017年10月23日進入西藏羌塘無人區後,失聯至今。
  • 笛卡兒走出巴黎,走出法國,決心讀「世界這本大書」!
    這樣的日子也不過才過了兩年,公元1618年,他終於被巴黎那些花花公子發現,被重新拉入社交場中,他被迫中斷了他感興趣的研究生活。為了擺脫這些俗不可耐的社交生活,他決定外出遊歷,用他自己說的話是,他決心去讀「世界這本大書」。決心讀世界這本大書,他得走出巴黎、走出法國。公元1618年,他選擇了一個既簡便又最經濟的旅行方式,那就是去當志願兵。
  • 垂直社交創業報告(三):匿名社交真的性感嗎?
    ·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滿足的深層心理需求在客觀上不具備可持續性除了無聊之外,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滿足的深層心理需求有兩類:a)偶發性的分享需求,用戶在產生匿名UGC時的行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b)偶發性的好奇,用戶在消費其他陌生人匿名UGC時的行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
  • 兒童社交圈一定要乾淨?知道了「汙水定律」,父母也不無道理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一個良好的社交圈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如果孩子暴露在不良少年,可能會的環境中,他們就會誤入歧途。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這三點是關鍵1、讓孩子們與陌生人保持聯繫當父母想記住放手的原則時,不要總是擔心孩子的能力,也不要總是在保護對孩子的心臟,防止孩子與陌生人交流。事實上孩子的心並不像父母想像的那麼脆弱,有時他們的社交能力也很強,所以父母不應該太緊張,鼓勵孩子接觸陌生人。
  • 社交類產品的分析和思考
    目前社交產品有哪些?我們常見的社交類產品,可以大致分為兩個維度:一是熟人社交;二是陌生人社交。    1. 熟人社交熟人社交,指在線下或者固定的載體建立過信任的朋友。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微信,QQ。陌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解決信任的問題。市面上有很多產品,基於興趣愛好、地理位置、短視頻/直播,以及婚戀等等的方式,進行互動。(1)興趣愛好由於陌生人社交要解決信任問題,而擁有共同的愛好、觀點、價值觀,是建立信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