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兒走出巴黎,走出法國,決心讀「世界這本大書」!

2021-01-08 最美經典老歌

笛卡兒渴望獲得真正的知識,他用自己的求學經歷來讀「世界這本大書」,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

公元1612年,笛卡兒到波埃頓大學攻讀法律,這大概是秉承他父親的意願吧。4年後,他異的成績獲得了法學博土的學位。不過,他對法學委實不感興趣,他醉心的只是數學。而且,早年他在拉夫累舍公學時為太多的懷疑所困擾,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就在他取得法學博士時,他竟然有這樣一種心境:「我覺得我被許多疑問和錯誤折磨著,越是想努力獲得知識,就越表現出自己的無知,除此之外,什麼好處也沒有得到。」笛卡兒渴望獲得真正的知識。

公元1616年,他和幾個青年來到了巴黎。巴黎,對於那些紈絝子弟是樂園,是花都。對於笛卡兒卻是另一回事,他對豪華放蕩的生活不感興趣,對與數學有關的賭博倒也勁頭十足。有那麼一個傳說,說他料事如神,逢賭必勝,多次使莊家破產,雖然如此,但他不是賭徒。不久,他就感到厭倦,他的內心感興趣的只是獲得知識。於是,他在巴黎郊區找到一個清靜的地方。埋頭於數學的研究。這樣的日子也不過才過了兩年,公元1618年,他終於被巴黎那些花花公子發現,被重新拉入社交場中,他被迫中斷了他感興趣的研究生活。為了擺脫這些俗不可耐的社交生活,他決定外出遊歷,用他自己說的話是,他決心去讀「世界這本大書」。決心讀世界這本大書,他得走出巴黎、走出法國。

公元1618年,他選擇了一個既簡便又最經濟的旅行方式,那就是去當志願兵。起初是在荷蘭的布雷達,以後,加入了巴伐利亞軍人,最後又在法國的軍隊裡服役。當他還在布雷達部隊時,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情把他帶回到為人類真理正名的人一值卡兒研究科學的道路上來。那天,在街上,笛卡兒看到許多人圍觀貼在城牆上的一道用荷蘭文寫的數學難題,有些人在演算,有些人卻在爭論,有些人在這道難題前出神地站著,默默地思考。苗卡兒不懂荷蘭文,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強烈的好奇心又使他急欲知道其中情況,他便請邊個懂荷蘭文的人給他做翻譯。那人打量了他一眼,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那人不相付眼前這個年輕的軍人能解釋這樣的難題,但又不便拒絕,便帶著同樣好奇幾諷的口吻翻譯給笛卡兒聽,翻譯完了還朝笛卡兒眨了眨眼。

這人的意思很明顯:你能破解得了嗎?那人還留下自己的住址才離去,離去時卡兒對這個人的嘲諷並不介意,只是望著這個人微笑著點了點頭走了。隔了兩天,這位陌生人在寓所意外地接見了這位他善意喝風的青年軍官。當這位青年軍官正確無誤地解答了那道數學難題時,這位陌生人不禁大吃一驚,他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他不得不佩服這位青年軍官的數學才能,這個陌生人便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貝克曼。他們倆都有志於科了願你學,這次偶遇使他們成了莫逆之交。」貝克曼喚醒了他對科學的興趣,「把一個業已離開科學的心靈,帶回到最正當最美好的路上」。

對笛卡的影響對於這段服役生涯,笛卡兒曾經這樣描述過:「我訪問各種性格和地位不同的人士,體會致種種人生,並在命運帶給我的遭遇中鍛鍊修養自己,對遇到的事,處處作一些適當的反省,使說自己能由此獲得一些進益正是貝克曼重新對人生閱歷的檢視,以及對思想言行的反省,使他在部隊裡常常獨自沉思。公元1619年冬,軍隊駐紮在多瑙河畔的諾伊堡,沒有什麼軍事行動,他整天沉思默想、只是考慮他感興趣的數學和哲學問題,他用「心智的全部力量來選擇我們應當遵循的道路」。

正因為他用「全部力量」去思索,據說在11月10日的晚上,他思想鬥爭十分激烈,陷入狂想,以致入睡之後,連續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他夢見自己被猛烈的風暴把個地方。第二個夢向他啟示了打開自然寶庫的魔鑰匙而第三個是他夢到在背誦奧生尼的詩他從教堂學校吹到了風力不及的第句:「我應該遵從哪條人生之路?」許多人認為,笛卡兒夢中的魔鑰匙,就是指把代數應用於幾何,因此把這一天定為解析幾何的誕生日。這3個夢是否真實已無從考據,其實可以這樣說這3個夢不過是笛卡兒對於數學和科學等問題長期縈繞在他腦中激烈交鋒的流露而已。正是這樣,笛卡兒產生出這樣一個念頭:「把數學的解析方法擴展為用於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不是不僅可以解決科學研究問題,而且還可以理性地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嗎?」

公元1621年,笛卡兒離開軍隊,回到法國。這時,法國封建內訂還未結束國內混亂,笛卡兒不得不再次離開法國,到了荷蘭。不久,他又去了瑞士、義大利參加了威尼斯與大海結婚慶典,併到羅萊特聖母大殿朝聖,直到公元1625年,他結束了遊歷,返回巴黎,繼承了他父親的一筆豐厚遺產。笛卡兒本來可以過上舒適甚至奢侈的生活,只是由於他在學術界頗負盛名,招致當地不少名流以能夠結識他為榮。慕名而來的人打擾了他平靜的生活,這對於生性喜歡安靜和沉思的笛卡兒,可說是不勝其煩,更使笛卡兒苦惱的是他無法進行思考。

他在拉夫累舍的好友梅色納神甫對笛卡兒這種處境深表同情,特別為他找了一處清靜的地方,讓他在那裡繼續從事科學研究。這時的笛卡兒,也太需要總結自己多年的遊歷所得了。

相關焦點

  • 法國兩大情書高手:拿破崙和笛卡兒
    講到歐洲歷史上最會寫情書的名人,不是那個能寫出世界史上出了名狗血虐心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莎士比亞,也不是那個娶了六個老婆,一直離婚一直娶的亨利八世。英國人在「浪漫」這件事的排行榜上,跟他們的食物一樣,註定被法國人狠甩五條街。這裡鄭重為為大家介紹兩位又會寫情書,又超級有用的法國浪漫男子!誰自稱撩妹高手的,都先來看看他們深情懇切的 Love Letter。
  • 世界史:鑽進火爐的哲學家——笛卡兒
    然而二千年以後,法國出了個哲人,只有當他的身體暖和時,頭腦裡的智慧才會像泉水一樣湧出來。這個人就是被譽為「近代哲學之父」的勒內·笛卡兒。1596年3月31日,法國土倫地區一個小貴族的妻子,在生下了一個瘦小男孩後就死了。醫生對男孩的父親說:「這男孩也活不久的。」父親聽後不知所措,就把男孩交給一個有經驗的保姆撫養。
  • 笛卡兒與笛卡兒坐標系
    在人類的數學史上,法國的笛卡兒佔有重要的位置。他對數學的重大貢獻,是他發現了一種新的數學方法,把幾何和代數這兩門獨立發展的數學學科結合成一門新的獨立分支----解析幾何。 1596年3月31日,笛卡兒誕生於法國的一座小城--拉哈。笛卡兒小時候身體很弱,直到八歲才進入拉夫雷士的教會學校並在那裡學習了八年。因為體弱,老師允許他可以晚些起床,可他並沒有利用這個機會睡懶覺,而是在腦子裡回想學過的知識,以後他就養成了在床上思考問題的習慣。晚年他曾說:「我喜歡在被窩裡靜靜地獨立思考,許多數學和哲學上的好想法,就是這樣產生的。」
  • 解析幾何創始人笛卡兒成功的秘訣
    笛卡兒幼年體弱多病,母親病故後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父親見他頗有哲學家的氣質,親暱地稱他為「小哲學家」。父親希望笛卡兒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神學家,於是在笛卡兒8歲時,便將他送入拉弗萊什的耶穌會學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為照顧他的孱弱的身體,特許他可以不必受校規的約束,早晨不必到學校上課,可以在床上讀書。久而久之,他便從小養成了喜歡安靜,善於思考的習慣。2機遇促成。
  • 世界通簡史:伏爾泰與培根、洛克與牛頓對現代思想的影響
    這一看法尤其梗塞在法國檢查人員的喉中,而與該書受指責大有關係。這些法國檢察官似乎預見到了拉梅特裡與狄德羅的唯物論。伏爾泰拒不承認是唯物主義論者,但他把笛卡兒所說的「我思,故我在」,修改成為我是一個實體,所以我想,我別無所知」。」是基督時第14封信勸告法國人從笛卡兒學說中釋放出來,去研究牛頓。
  • 讓女兒「走出農村,到大城市紮根」被群嘲:讀了幾本書就開始忘本
    在農村「掙扎」的大半輩子,嬸嬸深知底層女性的艱辛與無奈,暫且不說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在周圍人的認知裡,女孩子就不應該讀那麼多書,到了一定的年齡,找一個拿得起高額彩禮的好婆家、在家老老實實的相夫教子比什麼都強。
  • 卡倫·布裡克森《走出非洲》
    OUT OFAFRICA 丹麥女作家卡倫·布裡克森(Karen Blixen),筆名艾薩克·迪內森(Isak Dinesen)在1937年發表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即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
  • 巴黎六大學聯成立 系首個法國校級中國學聯(圖)
    (法國《歐洲時報》/張雲茜 攝)   中國僑網6月23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6月20日下午,巴黎第六大學(居裡大學)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簡稱巴黎六大學聯)成立儀式在六大主樓觀景會議室舉行。
  • 談談中國法律典籍「走出去」
    每當人們談論中國典籍「走出去」的時候,大多想到的是文學、哲學、國學等典籍的譯介推廣。事實上,法律典籍也早就走出了國門。它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智慧結晶,範圍廣泛而豐富,涵蓋法律思想、學說、典章制度、法醫學理論等諸多內容。 在古代,中國是法制文明大國,中華法文化較為豐富而成熟,對周邊諸國法典的誕生發揮了重要參考借鑑作用。
  • 三本好看的玄幻小說,《牧神記》黑暗籠罩大墟,秦牧走出家門……
    三本好看的玄幻小說,《牧神記》黑暗籠罩大墟,秦牧走出家門……第一本:《牧神記》天黑,別出門。這句話在殘老村流傳了很多年,具體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已經無從考證。不過這句話卻是真理,無需懷疑。我雖然只有一條胳膊,但這條胳膊力氣大得很!"他獨臂將石像抱起,穩了穩步子,石像難以想像的沉重:「司老太婆,咱們走!」"別叫我死老太婆!瘸子,啞巴,你們大家都要當心些,村裡少了一個石像,幹萬不要被黑暗裡的東西摸進來!"
  • 走出非洲 肯亞國寶級堅果在雲集首發
    這不僅是該品牌首次在中國試水線上銷售,也是上線雲集的首例非洲商品。此次和肯亞的合作,是雲集繼去年成為泰國商務部合作夥伴之後,以新電商形態對接非洲資源,幫助非洲品牌快速打開中國市場的一次嘗試。走出非洲,走進雲集丹麥著名作家凱倫。
  • 巴黎聖母院前的「新」艾絲美拉達
    比如,那天和學生們在高等物理所餐廳吃飯,談到了《包法利夫人》,我先問了大家看沒看這書,都說沒看過,我開玩笑地說「那陳老師就可以瞎說了」。  我先說了這部書的摘要,就是一個心裡老不安分的婦人,嫁人後先出軌了一次,和鄰村的一個還算有錢的單身漢,後來和這個分手後,又勾搭上另外一個小夥子,兩個人常去巴黎開房間。
  • 客官,進來看看這本《彗星之書》?
    這位作者兼插圖師的大名早已湮沒無聞,但他/她(們)筆下卻誕生了一部令人驚奇,充滿被彗星激發的「想像、詩意、迷惑和探索」的作品:Kometenbuch,或《彗星之書》,創作於1587年的弗蘭德,即今天的法國。
  • 《小王子》: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有人評價過著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童話書。小孩讀童話,啟蒙心智,留下美好的種子;大人讀童話,重溫美好,追尋赤誠。大人和小孩子的價值觀總是不同的。1.蟒蛇肚子裡的大象小說一開始,作者畫了一幅畫。所有大人都以為他畫的是帽子,沒有人在意這是一條吃了大象的蛇。因為種種原因作者不得不放棄畫畫,而去學習那些數學,物理。
  • 品讀|大眾化解讀的《中國考古大發現》,讓考古走出學術「象牙塔」
    齊魯書社新近出版的《中國考古大發現》(增訂本)所涉及主體內容屬于田野考古學範疇。「田野考古學」概念由西方考古學者於20世紀初正式提出。但當時的田野考古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遺蹟和遺物,依靠地圖進行調查,有時也根據調查結果測繪地圖。以後,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轉入以發掘為中心,並擴大了調查對象和範圍,各種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相繼被用於考古調查,許多機械設備被用作發掘工具。
  • ...中維護執政安全——讀《走出腐敗高發期——大國興亡的三個樣本》
    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走出腐敗高發期——大國興亡的三個樣本》一書,對17-19世紀中、英、美等國三段公認的腐敗高發期,進行了富有新意的實證研究,提出了須對腐敗進行頂層治理以維護執政安全等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思路,為我們加強和改進防治腐敗工作提供了有益啟迪。首先,辨析腐敗高發期的異同,有利於更加理性地認知反腐敗鬥爭形勢腐敗,古已有之,今亦未止。
  • 這6本書,乍看很枯燥,讀了卻會讓你驚豔
    今天,精讀君為大家介紹的6本,就是以為會枯燥,實際上卻讓人驚豔的書。1《藝術的故事》豆瓣評分9.6 4338人評作者簡介E.H.貢布裡希,是藝術史、藝術心理學和藝術哲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內容簡介本書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本書可以說是一本能夠連貫藝術史的入門級書,成功地教會了成千上萬的人如何去欣賞前人的繪畫。推薦理由本書雖然是一本講藝術史的書,但卻被描寫得非常生動。
  • 一書在手,倚天屠龍!艱難的2020,年輕人開始讀這本屠龍術
    看完全書,讀者才知道,原來能夠主宰天下興亡的,是兩本書。一本武功秘籍,藏於倚天劍中,記載了《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的武功要訣;還有一本兵書,藏在屠龍刀裡,名叫《武穆遺書》,裡面是嶽飛將軍行軍用兵的秘訣。這一刀一劍裡,寄託著郭靖黃蓉夫婦的希望。他們希望有朝一日,會出現一位英雄,用他們留下的武功秘籍,練成絕代高手。
  • 人類「走出非洲說」的新答案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10月3日《南方周末》) 人類在走出非洲的早期,可能早在五六萬年前,就曾經和尼安德特人發生過雜交,非洲人之外的其他人群某種意義上也是尼安德特人的後裔 依賴於DNA技術的突飛猛進,新世紀以來的古人類學幾乎是以光速發展,每過三五年,整個學科面貌就會變得大不相同
  • 智人是如何穿越沙漠、走出非洲的?人類進化史9:走出非洲
    當非洲的智人在南非的海岸邊重建家園之後,有一些「探險家」嘗試離開海岸,去尋找那扇走出非洲的大門。但是,在他們的面前有一道巨大的沙漠屏障,那就是撒哈拉大沙漠。這片沙漠把我們的非洲家園和世界的其他地方分隔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