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兩大情書高手:拿破崙和笛卡兒

2021-01-08 有客祁祁

「我真的是太沒用了。」

「怎麼啦?」

「除了寫情書,其它我什麼都做不好。」

在現代溝通模塊發明以前,古代人是用情書傳遞彼此最深切的心意,將發自內心的話語,把渴望訴說的情意,用手寫的訊息傳遞給戀人,創造一種只有你知我知的小宇宙親密感。

講到歐洲歷史上最會寫情書的名人,不是那個能寫出世界史上出了名狗血虐心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莎士比亞,也不是那個娶了六個老婆,一直離婚一直娶的亨利八世。英國人在「浪漫」這件事的排行榜上,跟他們的食物一樣,註定被法國人狠甩五條街。

這裡鄭重為為大家介紹兩位又會寫情書,又超級有用的法國浪漫男子!誰自稱撩妹高手的,都先來看看他們深情懇切的 Love Letter。

帝王的浪漫:拿破崙

第一位,請隆重歡迎他出場,在他人生的最顛峰時,他的全稱為「皇帝和國王陛下拿破崙一世,託上帝與帝國的鴻福,法國人的皇帝,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保護人,瑞士邦聯協調人。」

是的,我們這位深情款款的情書大師就是開創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先生。

他生平打贏過大大小小無數戰爭,帶兵的戰術與謀略驚人,至今仍是世界各國軍事學院研究與學習的典範。還在執政期間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完善歐洲的法律體系,是大陸法系的支柱和源流,對全球許多國家的民法立法有著很大的影響。這樣的歷史風雲人物,可不只是個軍事宅或政客,他還是個一流的情書寫手!

說到拿破崙的情書,就得談談情書寄送的對象─拿破崙一生的摯愛:約瑟芬。

拿破崙愛上約瑟芬就是戀愛學上所謂的不科學,一點都無法用理性邏輯思考他對約瑟芬無法自拔的愛。當時才 26 歲的拿破崙已經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役中嶄露頭角,成為法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司令,大概除了身高矮一點(其實也沒有多矮,根據官方記錄,他的身高在法制單位下是五呎二吋,大約一百六十七公分)之外,拿破崙有錢有地位有前途,各方面都充滿了未來,絕對是個身價滿點的迷人小鮮肉。

約瑟芬呢?比起拿破崙大上六歲,結過一次婚,前夫還在大革命時被控叛國罪判處死刑。為了擺脫前夫政治上的牽連,寡婦約瑟芬帶著兩個與前夫生的孩子,在巴黎社交圈努力打拚,據傳許多上流社會的男子都吹著約瑟芬的枕邊風。

前途無量的黃金軍官單身漢 vs 到處沾染桃色風波的離婚寡婦。就傳統眼光來看,這個組合很獵奇。

但愛就愛吧!喜歡一個人的衝動,哪來的那麼多想法,把時間都浪費了。拿破崙一整個奮不顧身地愛上了約瑟芬,才認識她三個月,拿破崙就拋棄了原本的未婚妻,向約瑟芬求婚!

有趣的是,真心換絕情。跟約瑟芬才結婚兩天,拿破崙就必須離開法國,出差義大利作戰。約瑟芬完全沒在客氣的,立刻找到新的情人在拿破崙的大後方讓他綠綠的。

年輕的拿破崙一邊忙著前線的戰事,一邊懷抱著思念與擔憂談著遠距離戀愛,多次從義大利寄出熱情洋溢同時帶著猜疑不安的情書。

「我親愛的朋友,我寫給你的信很多;但你寫給我的信很少。你不懷好意,你可恨,非常可恨!你欺騙一個可憐的丈夫,欺騙一個體貼的情人,你不忠實。只因為他身處遠方,他就應當喪失他的權利,受到工作和煩惱的壓迫而崩潰嗎?他如果沒有他的約瑟芬,沒有她愛情的保證,在世間上還有什麼事能讓他在意啊?他還能做什麼呢?」

「我可愛的朋友,你沒有捎來任何一封信,你一定是太全神貫注了,因此忘了你的丈夫——那位儘管在外奮鬥、極度疲憊,但只想到你的人。」

從上面的信看來,拿破崙的思念若渴,他寫了很多信給約瑟芬,約瑟芬卻無相對回應,冷冷冰冰,不讀不回。無法得知對方是否已讀,更沒有一絲回音,找不到相愛的證據,讓拿破崙受盡委屈。

但愛就是愛了,拿破崙仍然委屈求全地寫道:「幾天以前,我以為我愛你。不過自從我這幾天看不到你後,我覺得我是一千倍的更愛你了……我求求你,讓我看看你的一些缺點,你可以少點美麗,少點優雅,少點善良嗎?」

看看那個馳騁沙場的男人啊!在愛情面前似乎顯得如此卑微。面對傲嬌的約瑟芬,在情書裡的拿破崙讓人感覺約瑟芬就是他的全世界,拿破崙需要約瑟芬的程度遠遠超過約瑟芬需要拿破崙。

如果只看這些文字記錄,可能我們真會以為拿破崙全然地深情執著,約瑟芬這女人也太婊了吧!但愛很簡單,現實可從不簡單。

熟悉這對夫妻歷史的人都曉得,拿破崙這一生不只縱橫沙場,也縱橫各方女子的枕邊,情婦遍地開花,拿破崙更是把妹把到俄國沙皇的妹妹去了。而約瑟芬的交際花性格,讓她一生繁花似錦,身邊的男子綠草如茵,綿延不絕,她活著的每一天,家裡都是巴黎社交圈最有人氣的地方。

這兩人在兩性關係上各玩各的,於權力關係上卻是完美互補。拿破崙靠自己的軍事才能拿下大部份歐洲的領土。對內在巴黎政界,幾乎是仰賴著約瑟芬的社交手腕,為拿破崙爭取到不少盟友,才得以讓拿破崙將法蘭西共和國變成法蘭西帝國,登上法國皇帝的寶座。

帝後的愛情沒那麼簡單,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說中你愛我、我愛你就可以讓故事說得下去。如果像後宮如懿傳那樣,一心一意只想與她的少年郎一生一世相知相守,那難怪演到後面要斷髮和離了!在真實的政治道路上帝後攜手前進,除了愛情之外,更多時候是基於政治利益的結合,要為了現實忍讓,要為了大局為重。

只是,無論如何,那些拿破崙情書字裡行間展現出的情感,我還是願意相信在下筆的瞬間,那些愛都是真的。只是放下筆後,仗還是要打,地位要是要爭,權力還是要握。情書,可能是保有拿破崙心中最單純希冀的所在。

這些單純在多年後,成為最珍貴的歷史素材──法國皇帝拿破崙寫給第一任妻子約瑟芬的三封情書在 2019 年 4 月 4 日被以總價 51 萬 3000 歐元的價格賣出。

數學家的浪漫:笛卡兒

第二位浪漫的法國男人,我要談的是笛卡兒。就是那位說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提出了演繹法的法國哲學家暨數學家。

我的數學老師曾經說了一個有關笛卡兒與瑞典公主克絲汀娜的愛情故事。

在 1648 年,克絲汀娜公主 18 歲時,笛卡兒被任命為公主的數學老師。笛卡兒教會了她直角坐標系,也教會了她什麼是愛情。兩個人在座標的世界,不只對曲線著了迷,也對彼此走了心。師生戀即使到了今天都依然引人側目,在當時更是驚天動地,當瑞典國王知道自己的女兒愛上笛卡兒後,他大發雷霆,立刻將笛卡兒從瑞典驅逐出境。

笛卡兒從瑞典離開後回到法國,染上了當時的不治之症──黑死病,在生命倒數計時的同時,他總共給了克絲汀娜寫了 13 封信,但都沒有回音。因為這些信都給瑞典國王攔截了下來。笛卡兒也在寫了第 13 封信後,永遠的告別人間。

國王發現了第 13 封信,特別難以理解,沒有寫任何一句話,只寫了一段數學方程式:

「r = a(1-sinθ)」

國王把整個國家的數學家都找來解這個方程式,但沒人能成功。最終他捨不得自己的女兒一直鬱鬱寡歡,把這封信交給了克絲汀娜,希望能使她振作起來。看到信的克絲汀娜欣喜若狂,拿出了紙跟筆,開始把方程式的圖形畫出來。

畫啊畫著,隨著方程式解開,克絲汀娜也看到了一顆心型的圖案出現在眼前……原來,笛卡兒在生命的最後,用數學再次向她告白了自己的真心。

哇!這個故事真是太悽美了、太有理工人的浪漫了!聽完之後,作為一個文科女孩,我除了欣賞笛卡兒的告白方式,更佩服克絲汀娜的數學能力啊!怎麼解得出來呀。如果是我看到,一定是一臉文科問號,然後自動跳過啊!

不過,在陶醉於這個故事時,我必須讓大家稍微清醒一下,請記住:這個故事是數學老師講的。數學老師的專業是數學,不是歷史。

在瑞典歷史上,1648 年,克絲汀娜不是公主,是當時的瑞典女王。當時笛卡兒的確到訪過瑞典,但他擔任的不是女王的數學老師,而是女王的哲學顧問。他最後得到的不是黑死病,是在瑞典感染了肺炎,並且在十天後死亡。

有時候,歷史老師比數學老師更顯得理智,對吧?

相關焦點

  • 笛卡兒走出巴黎,走出法國,決心讀「世界這本大書」!
    笛卡兒渴望獲得真正的知識,他用自己的求學經歷來讀「世界這本大書」,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公元1612年,笛卡兒到波埃頓大學攻讀法律,這大概是秉承他父親的意願吧。4年後,他異的成績獲得了法學博土的學位。不過,他對法學委實不感興趣,他醉心的只是數學。
  • 笛卡兒與笛卡兒坐標系
    在人類的數學史上,法國的笛卡兒佔有重要的位置。他對數學的重大貢獻,是他發現了一種新的數學方法,把幾何和代數這兩門獨立發展的數學學科結合成一門新的獨立分支----解析幾何。 1596年3月31日,笛卡兒誕生於法國的一座小城--拉哈。笛卡兒小時候身體很弱,直到八歲才進入拉夫雷士的教會學校並在那裡學習了八年。因為體弱,老師允許他可以晚些起床,可他並沒有利用這個機會睡懶覺,而是在腦子裡回想學過的知識,以後他就養成了在床上思考問題的習慣。晚年他曾說:「我喜歡在被窩裡靜靜地獨立思考,許多數學和哲學上的好想法,就是這樣產生的。」
  • 詳解法國歷史:拿破崙波拿巴時代,帝國的建立
    1795年,拿破崙受命鎮壓叛亂的保皇黨人,以不到兩個小時就結束了戰爭,成為鋒芒畢露的名人,這之後他就像雄鷹一般振翅高飛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拿破崙的兩小時戰爭。隨後出戰義大利被任命為義大利方面總司令,拿破崙接連拿下勝仗,最後迫使對方籤訂了有利於法蘭西共和國的停戰條約,同時又取得了第一次反法聯盟勝利,拿破崙消除內部叛亂,擊退外來入侵威信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使得政府感到有危機,他因此被派到中東徵戰,1798年,拿破崙遠徵埃及,並佔領亞歷山大,在連續戰爭中積累了超高名氣的拿破崙成為了法國人民的英雄,他在回到巴黎時被當成是法國的救星,深受民眾的歡迎,一代英雄人物就此崛起
  • 一封只有瑞典公主看懂了的絕筆情書 r=a(1-sinθ)
    笛卡爾於1596年出生在法國,歐洲大陸爆發黑死病時他流浪到瑞典,認識了瑞典一個小公國18歲的公主克裡斯汀,後成為她的數學老師,日日相處使他們彼此產生愛慕之心,公主的父親國王知道了後勃然大怒,下令將笛卡爾處死,後因女兒求情將其流放回法國,克裡斯汀公主也被父親軟禁起來。
  • 法國皇后歐仁妮,對愛情忠貞,俾斯麥傾慕,拿破崙三世卻並不忠貞
    56:42 來源: 琳琳姐娛樂 舉報   歐仁妮在歐洲政壇上影響極大,與茜茜公主並稱歐洲兩大美女
  • 世界史:鑽進火爐的哲學家——笛卡兒
    然而二千年以後,法國出了個哲人,只有當他的身體暖和時,頭腦裡的智慧才會像泉水一樣湧出來。這個人就是被譽為「近代哲學之父」的勒內·笛卡兒。1596年3月31日,法國土倫地區一個小貴族的妻子,在生下了一個瘦小男孩後就死了。醫生對男孩的父親說:「這男孩也活不久的。」父親聽後不知所措,就把男孩交給一個有經驗的保姆撫養。
  • 教育專家眼裡的笛卡兒
    笛卡兒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我想,劉校長以笛卡兒命名就是要把笛卡兒教育機構辦成科學家的搖籃。十年來,很多學生在笛卡兒成長,在笛卡兒進步,在笛卡兒受益。笛卡兒十年的拼搏,十年的發展,到今天,我們見證了它的敬業,換來它的進步,看到它的成果。
  • 白天畫畫,法國最偉大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畫像欣賞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出生於法國的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1月6日,拿破崙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
  • 德國人看拿破崙:是民族公敵,還是歐洲英雄?
    兩百年來,這個科西嘉荒島的小個子,既是讓法國人魂牽夢縈的歷史巨星,也是令德國人難以忘懷的一代梟雄,更是歐洲人共享的歷史記憶的一部分。德國漫畫:《拿破崙年表》。究其原因,調查組織者推測,除了既有觀念的慣性和大眾文化的滲透以外,可能是由於德國歷史教育對法國大革命的著墨較多。不過,這種說法不足以令人信服地闡明拿破崙在德國的高知名度,因為同為大革命時代風雲人物的 羅伯斯庇爾和瑪麗安託瓦內特,他們在德國青少年心目中的影響力與拿破崙相去甚遠。
  • 拿破崙出生在哪個小島?為何從小不認為自己是法國人
    在地中海上,義大利西側,有兩個島嶼,科西嘉島和撒丁島。這兩個島位於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之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幾千年來,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而這兩個島上的本地人,也從未放棄過獨立,所以局勢就更為複雜了。時間來到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當時的義大利分裂為幾個國家,科西嘉島屬於熱那亞共和國,撒丁島則屬於薩丁尼亞王國。
  • 拿破崙時代的法國炮兵 竟已經裝備406毫米大口徑巨炮
    眾所周知,拿破崙自己是炮兵出身。據說他甚至有一個外號「炮兵皇帝」。他的軍事成就很大程度也是得益於步兵、炮兵和騎兵的協同作戰。而炮兵的火力往往是制勝關鍵。當時的火炮威力已大大增強。那麼,拿破崙時代的炮兵是什麼樣子呢?拿破崙軍隊的炮兵一般以連為單位(炮6-8門),也可編組為炮兵團和炮兵營。當時的軍隊已經有數千門火炮。到1801年,法國軍隊有8個徒步炮兵團、6個騎炮團、2個浮橋炮團、15個連、8個訓練炮營等。總計有28196名炮隊官兵。攻打俄國時,拿破崙帶去了1400門炮。據說拿破崙本人主張,1000人的軍隊應該配2門炮。
  • 皇帝的軍刀:拿破崙一生的戎馬,戰爭和傳奇
    而拿破崙正是最好的一個案例,很難想像,這樣一位為法國人所敬仰傳頌的人物,最初並不是法國人,恰恰相反他曾經會以反法鬥士自居,試圖領導自己的家鄉科西嘉人共同抵抗法國人的統治;更難想像,他又是以何種機緣在土倫之戰上大放異彩,又何故成為年僅二十四歲的退伍老將,最終又被命運選中,率領偏師穿越阿爾卑斯山脈殺入義大利腹地,從此開啟自己近乎無敵的軍事生涯。
  • 《拿破崙大帝》
    拿破崙 波拿巴度過了較所有世人的最不同尋常的一生。從1795年10月時掃蕩巴黎街頭造反者的年輕炮兵軍官,到1815年6月由於嚴重的指揮失誤而遭遇滑鐵盧之敗,他在短短二十年之內成功改造了法國和歐洲。
  • 你以為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都錯了
    ,法語說的特別差勁,甚至他在拼寫法語的時候還有大量的錯誤,其實在1768年拿破崙在科西嘉島出生,這個時候這個小島還不屬於法國,但是因為這個島嶼發生了內戰,統治者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了法國,這件事和拿破崙出生就相差幾個月的時間,所以說拿破崙差一點就會成為法國人。
  • 拿破崙打下一塊殖民地,國土大於法國5倍,為何他要低價售給美國
    拿破崙打下一塊殖民地,國土大於法國5倍,為何他要低價售給美國?   拿破崙是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小矮子,但他在歐洲的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他是法國最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常年四處徵戰,終於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按道理來說一直常年徵戰沙場,開疆擴土的一個人,對土地肯定是非常的執著和佔有欲,但是拿破崙做出了一件事,讓大家顛覆了對他的認知,這個事情是什麼呢?
  • 解析幾何之父笛卡兒和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的哲學家風範!
    1596年,笛卡兒出生了。他的父親和外公都是外科醫生。所以笛卡兒從小就喜歡醫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幾年後,全家搬到了布列塔尼。父親在一個律師事務所找到一份工作,這使得他成為低級貴族階層中的一分子。對於笛卡兒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他很勤奮樸實,孜孜不倦地向周圍的人們傳授真理和知識。笛卡兒的時間都用在了研究上。笛卡兒雖然很相信科學,可是他也很相信宗教。
  • 法國在經過拿破崙戰敗後的崛起,殖民地增多,經濟發展空前繁榮
    法國在經歷拿破崙戰敗後似乎一蹶不振了,這個啟蒙思想的發源地會這樣甘於做一個歐洲的二流國家嗎?當然是不可能的。拿破崙帶領法國的擴張只能說是啟蒙思想的一個高潮,徹底破除宗教給予歐洲的枷鎖,另外拿破崙想要統一歐洲其實也是片面的,所謂的統一也只能做到羅馬帝國時期的統一,想要實現如同中國在漢代一樣的統一還有很長距離要走。
  • 拿破崙一生的摯愛:33歲的她帶倆娃再婚,成為法國皇后
    就比如拿破崙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約瑟芬來說,拿破崙初次見到約瑟芬時,便被她的顏值吸引,當時的約瑟芬是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母親。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拿破崙對約瑟芬的愛慕,反而更加欽佩這個堅強女人。在拿破崙的強烈追求下,33歲的約瑟芬答應嫁給拿破崙,並且成功成為法國皇后。之後拿破崙還娶過幾任妻子,但是約瑟芬始終是拿破崙最愛的女人。
  • 解析幾何創始人笛卡兒成功的秘訣
    笛卡兒幼年體弱多病,母親病故後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父親見他頗有哲學家的氣質,親暱地稱他為「小哲學家」。父親希望笛卡兒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神學家,於是在笛卡兒8歲時,便將他送入拉弗萊什的耶穌會學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為照顧他的孱弱的身體,特許他可以不必受校規的約束,早晨不必到學校上課,可以在床上讀書。久而久之,他便從小養成了喜歡安靜,善於思考的習慣。2機遇促成。
  • 拿破崙:決戰失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現在拿破崙的情報如此缺乏,想打贏聯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了。 拿破崙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由烏迪諾元帥率領7萬人進攻柏林,由駐漢堡的達武軍和駐馬格德堡的吉拉爾軍負責支援。聖西爾元帥則駐德勒斯登,防守來自波西米亞的進攻。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前往包芩圍殲聯軍的西裡西亞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