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鑽進火爐的哲學家——笛卡兒

2021-01-11 東東趣談歷史

傳說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站在冰雪裡才能思考複雜的問題。然而二千年以後,法國出了個哲人,只有當他的身體暖和時,頭腦裡的智慧才會像泉水一樣湧出來。這個人就是被譽為「近代哲學之父」的勒內·笛卡兒。

1596年3月31日,法國土倫地區一個小貴族的妻子,在生下了一個瘦小男孩後就死了。醫生對男孩的父親說:「這男孩也活不久的。」父親聽後不知所措,就把男孩交給一個有經驗的保姆撫養。這個不幸的孩子在保姆的精心護理下,擺脫了死神威脅活了下來,父親給男孩起了個名字叫「勒內」,法語的意思就是「再生」。

笛卡兒十歲時,入教會辦的一所學校讀書,因他體弱多病,父親請求老師給他特別的照顧。清晨,全校的學生都要去教室背誦課文,笛卡兒卻可以晚些起床。但躺在床上的笛卡兒並不空閒,他用大腦在溫習學過的知識。由於養成了這種習慣,笛卡兒學到的知識,基礎十分紮實。二十歲那年,笛卡兒在普瓦提埃大學獲得了法學學位。

1618年歐洲爆發了一場「三十年戰爭」,為了磨鍊意志和強壯身體,他參了軍。隨著戰爭的進展,他先後在幾個國家的軍隊中服過役,因而遊歷了幾乎整個歐洲,使他獲益匪淺,他曾說過:「這是在讀世界這本大書。」笛卡兒雖是一位軍人,但並沒有冒槍林彈雨的危險,因為他只是一個文職人員,在行軍打仗時,也有充裕的時間鑽研哲學和數學。

1619年11月10日,笛卡兒隨巴伐利亞軍隊駐紮在烏爾姆。害怕寒冷的笛卡兒鑽進了當地一種結構特別的火爐裡,由於全身非常暖和,他的大腦活躍起來,不停地思考間題。開始,覺得自己好像在黑夜中摸索。忽然,感到眼前一片雪亮,一個前人沒有提過的哲學觀點閃現了:探尋真理不應從研究開始,必須從懷疑出發,應該懷疑周圍一切,懷疑一切已有的知識,懷疑過去信仰的理論,一句話就是要用理性的尺子,重新審查以往的一切知識,才能真正找到真理。

夜已很深了,笛卡兒怎麼也睡不著。在他周圍,同甘共苦的夥伴一張張酣睡的臉上露出各種神態,可能他們夢見了母親,夢見了戀人,夢見了國王在給自己投勳,偶爾也會發出幾聲夢中的笑聲,而笛卡兒躺在爐子裡,還在思索著探尋真理的途徑。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幾年過去了,笛卡兒也從一個國家來到另一個國家,他研究人世,閱讀書籍,孜孜不倦地追尋著世界的本源。

1626年他隨軍來到了荷蘭。一天,在街上他看到許多人在圍觀廣告欄上,一張懸賞徵求數學難題解法的布告。他不費力地解答了那道難題,意外的成功,使他對研究數學和哲學增添了信心,於是他離開了軍隊。退役後,笛卡兒主要生活在荷蘭,過著隱居生活。1637年他的第一本哲學專著《方法談》問世。他認為物質世界的科學,必須以現實世界的絕對確實性為基礎,懷疑的方法雖被普遍運用,但至少在我懷疑時,我必須存在;由於懷疑即是在思想,所以「我思,故我在」。

後來他又完成另一部重要著作《宇宙論》,書中討論的是地球的自轉和字宙的無窮等問題。那時候教會勢力很強,肆意迫害不同宇宙觀的科學家。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當時就是受迫害的一個人。為了免遭不幸,笛卡兒將他寫作的《字宙論》寄到一個遠方的朋友那兒,直到他死後這本書的片斷才被人們發現。笛卡兒還寫了《哲學原理》等著作,頗受民眾的喜受。

據說,有些貴族婦人為了炫耀,把笛卡兒著作的精裝本當成妝檯上的裝飾品,以示博學。這些貴婦當然不會懂得笛卡兒理論的價值。笛卡兒的書也引起教會保守人士的懼怕,他們認為笛卡兒宣傳了無神論,是有害於教會的,所以拼命地攻擊他。甚至在有些大學裡還禁止師生提到笛卡兒的名字。笛卡兒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不喜歡與人爭辯,也不在乎別人對他的褒貶。

父親去世他繼承了一筆可觀的財產。他在荷蘭海濱建造了一座漂亮的莊園,在八邊形書房裡,他埋頭於書海中。累了,就觀賞園內風景如畫的風光,有時他也出門散步和旅行,但不管路途近或遠,他總是衣冠楚楚,佩帶著寶劍;如果是冬天,他總要在脖子上繫上一條黑圍巾,以保護咽喉不受風寒,他是個怕冷的紳士。

1649年9月,笛卡兒接受瑞典女王的請去了瑞典。在那裡,他為女王上課,受到女王的熱情款待。但時過不久,笛卡兒便受不了這份苦差使,原來他從小養成了晚睡晚起的習慣,可女王是個精力充沛,喜歡早起的人。她認為每天清早是學習的最好時間,所以她要笛卡兒在日出前進宮授課。被打破了生活習慣的笛卡兒,只得冒著冬天寒冷的風霜早早出門,他邊走邊抱怨:「在這樣一個國家,人的血液都會像河水一樣凝結成冰。」

這樣的生活,笛卡兒沒掙扎幾個星期,就因受風寒患起了肺炎。女王請了個外國醫生為他治病,但他不肯接受這個醫生的治療。他的病在不斷加重,1660年1月11日,笛卡兒終於倒下了,再也沒有起來。1819年法國人民為笛卡兒修建了墓地,在新豎的墓碑上刻著:「笛卡兒,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一個為人類爭取並保證理性權利的人。」

相關焦點

  • 解析幾何之父笛卡兒和美國文明之父愛默生的哲學家風範!
    笛卡兒勒內·笛卡兒(1596-1650),生於法國,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世界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並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
  • 教育專家眼裡的笛卡兒
    笛卡兒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我想,劉校長以笛卡兒命名就是要把笛卡兒教育機構辦成科學家的搖籃。十年來,很多學生在笛卡兒成長,在笛卡兒進步,在笛卡兒受益。笛卡兒十年的拼搏,十年的發展,到今天,我們見證了它的敬業,換來它的進步,看到它的成果。
  • 解析幾何創始人笛卡兒成功的秘訣
    笛卡兒幼年體弱多病,母親病故後就一直由一位保姆照看。他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父親見他頗有哲學家的氣質,親暱地稱他為「小哲學家」。父親希望笛卡兒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神學家,於是在笛卡兒8歲時,便將他送入拉弗萊什的耶穌會學校,接受古典教育。校方為照顧他的孱弱的身體,特許他可以不必受校規的約束,早晨不必到學校上課,可以在床上讀書。久而久之,他便從小養成了喜歡安靜,善於思考的習慣。2機遇促成。
  • 笛卡兒與笛卡兒坐標系
    1596年3月31日,笛卡兒誕生於法國的一座小城--拉哈。笛卡兒小時候身體很弱,直到八歲才進入拉夫雷士的教會學校並在那裡學習了八年。因為體弱,老師允許他可以晚些起床,可他並沒有利用這個機會睡懶覺,而是在腦子裡回想學過的知識,以後他就養成了在床上思考問題的習慣。晚年他曾說:「我喜歡在被窩裡靜靜地獨立思考,許多數學和哲學上的好想法,就是這樣產生的。」
  • 蘭克的世界史理念及實踐
    因蘭克在其晚年撰寫過多卷本《世界史》,所以其世界史理念及實踐也是人們繞不過去的一筆史學遺產。 世界史應該是人類關聯史     蘭克在82歲高齡時宣布要撰寫一部《世界史》。作出這一決定,並非一時興起。從1736年起,英國史學界推出了60多卷本以各民族史為單位的世界史巨著,徹底改變了歐洲學術界以往受《聖經》影響的狹隘的世界史觀念。德國學者紛紛效仿,並試圖超越這部巨著。一個重要的突破點便是,英國史學界的世界史著作雖然幾乎涉及世界各民族的歷史,但缺乏內在的聯繫性與系統性,只能算是一部各民族歷史的彙編,而從康德到費希特再到黑格爾,德國哲學家都提出自己的世界史體系。
  • 生命的本質是精神: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Descartes,1596-1650年)不但是哲學家,還是著名的數學家和科學家,他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他受三個夢境啟示開始普遍懷疑。笛卡兒最後發出了「我思故我在」振聾發聵的吶喊,震撼了世界幾百年。對此他解釋道,自我是這樣一個實體,「這個實體的全部本質或本性只是思想」。(185、186、187頁)笛卡兒的思考是深刻的,抓住了人與世界的真本質。生命發生於不可思議的空、無的自性,由於自我觀念的產生,由執著心形成的意識體從自性的海洋中分離出獨立的個體,這個個體就是以本性為根據的執著心的集合體。
  • 法國兩大情書高手:拿破崙和笛卡兒
    數學家的浪漫:笛卡兒第二位浪漫的法國男人,我要談的是笛卡兒。就是那位說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提出了演繹法的法國哲學家暨數學家。我的數學老師曾經說了一個有關笛卡兒與瑞典公主克絲汀娜的愛情故事。在 1648 年,克絲汀娜公主 18 歲時,笛卡兒被任命為公主的數學老師。笛卡兒教會了她直角坐標系,也教會了她什麼是愛情。
  • 18位哲學家面對死亡的思考
    在斯德哥爾摩,笛卡兒只有一個朋友:法國大使夏努(Chanut)。不幸的是,導致笛卡兒死亡的病毒就是他傳染的。然而夏努放了放血就痊癒了,但笛卡兒認為那種治療方法是荒唐的,他希望能自然病癒。據說,在喪失意識之前,笛卡兒以蘇格拉底或普羅提諾的方式說了以下的話:我的靈魂啊,你被囚禁了那麼久,到了擺脫肉體重負,離開這囚籠的時候了。你一定要鼓起勇氣,快樂地接受這靈肉分離之痛。
  •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笛卡爾(法語: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拉海,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者的代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黑格爾稱笛卡爾為「現代哲學之父」。
  • 記哲學家撞腦門事件
    鼴鼠同學準備更新客廳角落裡的鄉土氣,便鑽進草叢裡工作起來。其時,微風拂來,帶著被陽光曬暖的河水氣息,搖動著草叢和鼴鼠的衣襟,哲學家感受到一陣侵入心脾的舒泰,深吸一口氣通體氣脈暢達,比之晨間靜坐時更覺安寧喜樂。就這樣,哲學家左手拿著3根鼴鼠從這個草叢剪下的狼尾草,右手拿著3根鼴鼠從那個草叢剪下的狼尾草,他看著兩手中的草和兩束草中間的虛空,覺得甚好。
  • 笛卡兒走出巴黎,走出法國,決心讀「世界這本大書」!
    笛卡兒渴望獲得真正的知識,他用自己的求學經歷來讀「世界這本大書」,從而提升自己的知識。公元1612年,笛卡兒到波埃頓大學攻讀法律,這大概是秉承他父親的意願吧。4年後,他異的成績獲得了法學博土的學位。不過,他對法學委實不感興趣,他醉心的只是數學。
  • 區分笛卡兒積,自然連接,等值連接,內連接,外連接
    1.區分笛卡兒積,自然連接,等值連接,內連接,外連接(左連接,右連接和全連接)假設存在兩張表R和S,這裡使用的是MySQL資料庫。1)笛卡兒積那麼R和S的笛卡兒積SQL語句如下:select * from R,S;或select * from R cross join S;結果如下:笛卡兒積
  • 什麼是表連接以及表連接需要連接條件否則會導致笛卡兒積
    多表關聯缺乏連接條件,導致笛卡兒積。笛卡兒連接是指在兩表連接沒有任何連接條件的情況。應儘量避免笛卡兒積。
  • 笛卡爾是著名的哲學家,通過理性主義的觀點,反對了宗教論點
    激發柏拉圖建構其理論的外因與笛卡兒明顯不同。柏拉圖是名門之後,他所處的時代正值新興商業階級和早期民主精神嶄露頭角,舊的貴族統治體制正逐漸走向衰亡。在此之前的兩百年間,社會條件和智力條件結合在一起,逐漸削弱了舊貴族價值觀的道德權威,舊貴族價值觀以神話為標準。隨著榮譽、忠誠、勇敢等舊價值標準與貴族天賦統治權的解體,平民價值觀取代了舊價值觀。
  • 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
    等等這些問題時,往往能得出超出常人的真理,所以他們成了著名的哲學家,但是哲學家在生活中就很完美嗎?等你看完這些哲學家的怪癖,你絕對不會這麼想了。請看——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1、叔本華(1788-1860)——愛養捲毛狗叔本華是精神上的流浪兒,他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也不屬於任何人。
  • 對《歷史研究/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融合》之淺談
    對《歷史研究/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融合》之淺談倪寄如(退休工人)《歷史研究》2020年第4期刊出了陳懷宇的學術觀點,並對其《中國中古史研究:從中國走向世界》加了編者按——中國史與世界史的對話與融合,是歷史學永恆的命題,將中國史與世界史互寓其中,有助於對中國史有更深刻的詮釋,有助於對世界史有更全面的認識,有助於在對人類歷史的科學探索中,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解釋人類文明的真諦。中國史與世界史的互動、碰撞和交融,既是歷史學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歷史學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本刊始終秉持的理念。
  • 書林|《大國霸權》:世界史可以分為陸、海、空三個階段
    後他又擔任廣播電視臺「世界史」節目的全職講師。他在論述中,往往能縱論天下,深入淺出,讓觀眾如醉如痴。說宮崎正勝「筆頭好」,是因為他寫了《世界史圖解》《從地名與地圖看世界史》《航海圖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變歷史》等關於世界史的書。這些書每一本都顯示出他觀察世界史的獨特視角。
  • 中國夏季火爐榜再洗牌!"新四大火爐"是這些地方,有你家嗎?
    小暑已過,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了,「火爐」PK賽也跟著火熱起來。
  • 有聲書《BBC世界史》第一部 9、回到公牛時代
    《BBC世界史》,極富畫面感的歷史讀物,大師為你講述人類文明5000年興衰。,犀利評論我們的科技進步、政治愚行以及"由成功引發的失敗"。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全球化的加速,全球史書寫成為新的熱點,並且新的視角層出不窮,但多是專業歷史學家書寫的磚頭著作,多史觀、角度和分析方法,通俗有趣的故事型世界史入門作品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