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克的世界史理念及實踐

2020-11-28 光明數字報

    長期以來,蘭克被視為民族國家史學的鼻祖。二戰後,隨著聯邦德國史學界對民族國家史學的反思與批判,蘭克的名字也不可避免地被劃入了德國史學史的負資產清單。最近幾年,在全球史浪潮的推動下,德國史學界對本國的世界史學傳統進行了回顧與梳理。因蘭克在其晚年撰寫過多卷本《世界史》,所以其世界史理念及實踐也是人們繞不過去的一筆史學遺產。

 

世界史應該是人類關聯史

 

    蘭克在82歲高齡時宣布要撰寫一部《世界史》。作出這一決定,並非一時興起。事實上,從1818年起在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擔任中學歷史教師,到1825年在柏林大學任教,蘭克講授的便是「普遍史」或世界史。在其以往出版的近代歐洲民族國家史著作的序言裡,經常有涉及世界古代與中世紀史的鋪墊。

 

    不僅如此,蘭克一直懷有撰寫一部符合自我史學理念的《世界史》的學術雄心。這一雄心源自他對19世紀初歐洲世界史書寫的不滿。從1736年起,英國史學界推出了60多卷本以各民族史為單位的世界史巨著,徹底改變了歐洲學術界以往受《聖經》影響的狹隘的世界史觀念。德國學者紛紛效仿,並試圖超越這部巨著。一個重要的突破點便是,英國史學界的世界史著作雖然幾乎涉及世界各民族的歷史,但缺乏內在的聯繫性與系統性,只能算是一部各民族歷史的彙編,而從康德到費希特再到黑格爾,德國哲學家都提出自己的世界史體系。他們通常把人類歷史解釋為一部逐步實現自我完美的進步史,並把歐洲置於其先鋒位置。

 

    早在19世紀30年代初,還是柏林大學副教授的蘭克就對此類歷史哲學式的世界史理念做出了尖銳的批判。蘭克指出,一方面,這種進步歷史觀在哲學界仍然頗有爭議,不是哲學界的一致意見;另一方面,它只是以某幾個民族的歷史為依據,而視其他民族的歷史為不存在或不重要。如果放眼世界各民族的歷史,就不難看出,其實它們自古至今都處於極其不同的狀況之中。在蘭克看來,歷史哲學是一種「不成熟的哲學」。哲學家們依據少數歷史事實創建了自己的概念體系,他們重視的是概念之間的邏輯性,而忽視了概念與事實之間是否一致。在使用其概念體系解釋世界歷史時,哲學家們常常只挑選符合其體系的事實,而對那些不符合其體系的事實視而不見。因此,歷史哲學不能勝任世界歷史的研究與書寫。與此相反,歷史學雖然研究具體個案,與對整個世界歷史的宏觀把握似乎相距很遠,但若歷史學家在做好個案研究的同時,注重歷史事物之間的關聯性,立足於微觀而放眼宏觀,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卻是有可能在未來實現對整個人類歷史的理解與解釋的。

 

    當然,蘭克對英國史學家的世界史撰寫方法也是不滿意的。在其《世界史》的前言中,蘭克明確指出,各民族史的彙編還不能成為世界史。因為這種彙編忽視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人類共同體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蘭克心目中的世界史,是一部人類交往與融合史。

 

為什麼沒有古代中國

 

    蘭克在其《世界史》的前言裡也說明了這部著作所不能包括的內容,如地球與人類的起源、文字出現以前的人類歷史。他認為,地球與人類的起源問題,只能由宗教與自然科學來回答。歷史學只能研究擁有文字記載的以及歷史遺蹟可解讀的人類歷史。讓中國讀者感到困惑的是,蘭克也把古代中國排除在其世界古代史之外。蘭克不同意以往把「某個東方民族」視為世界歷史的出發點的做法,並提出了似乎符合其世界史理念的理由:不能從處於「永久的停滯狀態」的民族出發,來理解世界歷史的內在運動。在他看來,中國人的古代文明雖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中國人長期處於自我封閉與停滯狀態,沒有與其他民族發生密切交往,而一個民族只有在與其他民族發生密切交往時才算真正進入了世界歷史。

 

    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與其他民族密切交往的例子數不勝數,其中也不乏具有世界歷史意義與規模的先例,如漢武帝打擊匈奴的政策迫使部分匈奴部落西遷,由此引發「民族大遷徙」,最終推動日耳曼人進犯古羅馬帝國,深刻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等等。蘭克在其《世界史》中雖然也提到了「民族大遷徙」,但認為它不是日耳曼人入侵古羅馬帝國的主要推動力,由此錯過了向東方進一步探索歐洲歷史進程的世界性關聯的契機。

 

    蘭克把古代中國視為處於「永久的停滯狀態」,其實是落入了黑格爾世界歷史哲學的陷阱,接受了黑格爾對古代中國的固定印象,而不是像他本人一再要求的那樣,對歷史個案進行具體的研究。蘭克將古代中國排除在其世界史之外,其實有著更為現實的原因。按照蘭克自身嚴格的史學研究規範,歷史寫作必須建立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之上,但對於處於耄耋之年、生活在歐洲文化中的他來說,學習並通曉漢語、獲得並使用中國歷史文獻,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礙。這時德國讀者普遍認為的中國是一個自我封閉、自古不變的民族的「定論」,便成為繞過這些障礙的託詞。

 

難以擺脫的歐洲中心主義

 

    自1877年開始到1886年去世,蘭克先後推出了六卷本《世界史》,此後他的助手又在其遺稿基礎上整理出版了三卷本,共為九卷本(16冊)。在時間上,《世界史》只寫到15世紀,因此只是一部世界古代與中世紀史,並且是以歐洲史為核心的。因蘭克在此前已經完成了15世紀以來歐洲民族國家的歷史,所以他的《世界史》等於是為其近代歐洲史補充了古代中世紀的基礎。

 

    蘭克很清楚,僅僅是歐洲史還不能成為世界史,他必須走出歐洲的家門,但他不過是在歐洲的南大門口「遛了個彎」,就迅速返回了熟悉的歐洲家園。受歐洲中心主義理念以及知識結構的影響,蘭克所撰寫的世界古代與中世紀史只是一部略帶有非歐洲背景、與近中東的非歐洲文化略有關係的歐洲古代與中世紀史。支撐這種與歐洲以外的世界沾點邊的「世界史」的,是一種特殊的世界歷史哲學,即世界歷史的核心是歐洲多民族國際體系的起源與發展的歷史。蘭克認為,這一體系起源於古埃及,因為在那裡最早形成了一個埃及——閃米特多民族體系。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這一體系又將歐洲各民族吸納進去,逐步形成了新的越來越廣泛的、以歐洲為核心的近代世界體系。換句話說,蘭克的世界史寫作猶如在跟蹤一個國際政治龍捲風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它由小到大,最終席捲全人類。而其他民族被捲入之前的歷史,則被排除在這一世界歷史之外。

 

    應該說,這種世界史撰寫方法實際上也有悖於其歷史主義的個體理念。眾所周知,蘭克在批判進步主義史學觀時曾經說過,每個時代都是直達上帝的,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因此他反對將一個歷史時代僅僅視作通向最佳狀態的一個過渡。按照同樣的邏輯,每一個民族的任何一個時代的歷史也都有其獨立的價值。即便某些民族沒有與其他民族發生密切關係,沒有參與人類的大融合進程,也不應該將它們排除在世界歷史的撰寫範圍之外。

 

    不難看出,蘭克的世界史並不是一部完整的、無所不包的世界史。它依然存在一些空白與缺陷,一方面因為古代與中世紀時期人類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客觀上較少,另一方面由於許多交往的歷史還沒有被發現。更重要的是,各民族獨立或基本獨立生存的歷史,儘管文明碩果纍纍,卻被排除在外。在理論上,蘭克也認識到民族史與世界史之間的辯證關係。他認為,世界史不應該脫離民族史,成為虛幻的歷史哲學,但也不能在民族史上停步不前。在具體的實踐上,他卻選擇歐洲與近中東的民族史為其世界史的起點與重點。實際上,更為合理的做法應該是,把已知的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所有古代文明作為世界歷史的多個起點,在闡述其獨立發展的同時,跟蹤它們之間的交往並最終逐步形成人類大融合的歷史。

 

    總之,蘭克的世界史實踐是不完美的、令人失望的,但他在生命的最後歲月向世界史高峰挑戰的勇氣是值得欽佩的。在再次提及蘭克的時候,人們或許應該意識到,他不僅是民族國家史學的鼻祖,而且也是世界史與全球史寫作的一位先驅。

 

    (作者:景德祥,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相關焦點

  • 講座丨王晴佳:海洋史如何成為世界史?
    後來他的研究基本上也比較側重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所以到他晚年的時候,80歲以後的他,又開始寫世界史,因為他考慮的不單是一個國家的歷史,而是國家之間的競爭、互動如何推動歷史的發展。蘭克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貢獻,就是他不滿那些以前人文主義者馬基雅維裡等人的著作,指出歷史著作需要和可以「如實直書」。
  • 對《歷史研究/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融合》之淺談
    中國史與世界史的對話與融合,是歷史學永恆的命題,將中國史與世界史互寓其中,有助於對中國史有更深刻的詮釋,有助於對世界史有更全面的認識,有助於在對人類歷史的科學探索中,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解釋人類文明的真諦。中國史與世界史的互動、碰撞和交融,既是歷史學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歷史學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本刊始終秉持的理念。
  • 資料:約翰-克蘭科(John Cranko)作品
    約翰-克蘭科(John Cranko)作品:  《霧》 Brouillards  《霧》由十個舞段構成:霧、維諾之門、 帆、怪癖的拉文將軍、歐石楠、善舞的仙女、枯萎的落葉、向匹克維克致敬、雪地足跡、霧。他是克蘭科早期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同時也是德彪西最著名的芭蕾舞曲。
  •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2019年05月13日 07: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雲田 字號 內容摘要:「大一統」的理念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大一統
  • 張美雲:佛教的環保理念實踐是如何折射的?
    伴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佛教中所體現的環保理念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從佛教環保理念的思想淵源入手,圍繞自然觀、生命觀和理想觀等環保理念所涵蓋的內容來探討佛教與其環保實踐問題。佛教自兩漢之際傳人我國以來,教義、宗派都因時因地而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它高度關注人類社會發展,以積極務實的態度與人類社會相適應的現實主張與關懷眾生的深刻內涵。
  • 1月薦書:日本一流學者講述興亡世界史
    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作者:森谷公俊等出版社: 北京日報出版社出品方: 理想國出版年: 2020-1這套聚焦於興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歷史學者撰寫,在「世界」和「歷史」兩個方面刷新著我們的認知。李永晶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品方: 一頁folio出版年: 2020-1本書選擇日本近現代史上的若干個精神主題予以刻畫和重述,諸如水戶學、亞洲主義、近代超克、
  • 書林|《大國霸權》:世界史可以分為陸、海、空三個階段
    如果出於功利,即如我讀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一般,儘管感到晦澀難懂,也經常「手不釋卷」。原因很簡單,作為歷史學教授,我除了歷史學知識,還必須用哲學思想,而不是用金庸武俠小說、瓊瑤言情小說來填充自己的頭腦。如果出於嗜好,「手不釋卷」則顯然難以被認定為「勤奮好學」。
  • 西宅小學:集理念與實踐於一體,從科學走向STEAM
    西宅小學:集理念與實踐於一體,從科學走向STEAM源稿: |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13日 08:33:44 | 作者:吳曉婷 | 編輯:董之震  「小朋友,你們知道降雨形式有哪些嗎?根據降雨的多少不同,雨又可以怎麼分呢?」
  • 《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新書見面會舉行
    《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新書見面會在穗舉行 常澤平 攝中新網廣州8月12日電 (唐貴江 常澤平)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作《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見面會12日在南國書香節廣東館亮相,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
  • 北京師範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重構了六大模塊通識教育課程,廣泛調動院系開設優質課程,引導學生個性化修讀,並形成了通識教育課程的新特點:訓練思維,提高科學素養;研讀經典,傳承優秀文化;重視寫作,提高表達技能;注重實踐,豐富人生體驗,為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培養未來精英人才積累了經驗。
  • 二月蘭的養殖方法
    二月蘭是一種草本植物,因農曆二月前後開始開花,故稱二月蘭。在中國北方二月蘭是常見的一種野菜,其嫩葉和莖可以食用,同時二月蘭也是理想的園林陰處或林下地被植物,也可以用作花徑栽培,那麼二月蘭是如何栽培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二月蘭的養殖方法,供大家參考哦!
  • 首創生態微環境理念,海歸教授被譽「克霧霾專家」
    近日我們有幸結識了江蘇省特聘教授李海濤,他不僅首次在國內提出適宜人們更好保護自身健康的「生態微環境」理念,而且利用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深度開發利用,研發了一系列用於霧霾防護的新型器具和技術成果,因此,他也被大家譽為「克霧霾專家」。
  • [二月蘭]諸葛菜
    季羨林有一篇很著名的散文,名字就叫《二月蘭》。他說:「我在燕園裡已經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並沒有特別注意到這種小花。直到前年,也許正是二月蘭開花的大年。二月蘭又名諸葛菜,十字花科諸葛菜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因農曆二月前後開始開藍紫色花,故稱二月蘭(二月藍)。
  • 蘭度LANDU 蘭度手錶品牌介紹
    熟悉蘭度手錶的朋友非常少,不知道這個品牌怎麼樣。但在歐洲,蘭度手錶以它大膽的創新設計著稱,深得時尚人士以及貴族的喜愛。今天,腕錶之家就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蘭度手錶品牌吧!蘭度LANDU品牌介紹       蘭度手錶品牌誕生於聞名遐邇的瑞士小鎮Interlaken,由創始人Landu Taylor於1963年12月20日創立。
  • 關鍵在做——學習河南省委關於務實實踐理念的認識與體會
    「關鍵在做」,就是強調實踐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關於務實實踐的理念,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方法論,集中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作風,集中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黨性和人品。
  • 新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與實踐方向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實踐方向;生態經濟基礎;綠色發展;民生幸福正當我國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卻遭遇著從美國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引發的種種嚴重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如何化危為機,既能立足當前「穩中求進」,又能著眼未來保持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我們的發展理念和實踐方向、原則,面臨新的選擇。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1574995731123_High.mp4   來源: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未來學校創新成果  項目名稱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 蘭花奇葩蓮瓣蘭,你了解多少?怎樣才能養好蓮瓣蘭?
    國人愛蘭花,可以說歷史非常悠久,同時蘭花也有著深刻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在幾千年的養護中,人們發現和培育了很多的珍品,其中蓮瓣蘭就是非常優秀的一種。大家對蓮瓣蘭了解多少呢?如果大家對美麗的蓮瓣蘭感興趣的話,就過來看看吧!一,蓮瓣蘭產在何地?為何深受人們喜愛呢?
  • 大陸、海洋與帝國 全球視野下的世界史
    主題:人與帝國——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時間:2019年12月15日14:00--16:30地點:北京建投書店(國貿店)嘉賓:晏紹祥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彭小瑜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在我們看到的講談社世界史系列,日本原版是21種,目前「理想國」引進了首批9種。大致看下來,這批作者都是在各領域有長年經驗積累的老專家,其中有30後一位,40後居多,也就是六十幾歲的日本專家學者。日本學者寫的世界史,我們國內了解得並不是很多。水平怎麼樣,接下來請兩位專家談一談他們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