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新書見面會舉行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新書見面會在穗舉行 常澤平 攝

中新網廣州8月12日電 (唐貴江 常澤平)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作《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見面會12日在南國書香節廣東館亮相,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鍾慶才,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湯貞敏出席活動並講話。

鍾慶才在致辭中肯定了《薄冰舞刀》一書所傳達的理念,鼓勵大家以務實進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實踐中。吳旭教授是南方醫院主任醫師,胸外科頂尖專家,世界最長食管癌切除記錄保持者,老山前線戰鬥英雄,「非典毒王」的主刀醫師,玉樹地震的生命護衛,敢用裁紙刀做手術的「非常醫生」。

《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一書由吳旭教授傾力寫就,匯集了他從醫35年的實踐與總結,是不可多得的醫學實踐案例集。吳教授還與讀者分享了他首創的中西醫結合抗癌「吳氏雞尾酒療法」。

吳旭教授還為觀眾呈現了「珍愛生命ABC」急救模擬 常澤平 攝

見面會上,吳旭教授從老山對越自衛反擊戰、抗擊非典、玉樹救災三大人生經歷談起,以胸外科的緊急、疑難、複雜大型手術實踐為本,闡述這本書寫作的理念:「如履薄冰,敢於舞刀;創造奇蹟,敬畏生命。」精彩的故事燃爆了觀眾的熱情,更有讀者打出了「支持刀粉」的橫幅。還有一位患者聞訊趕來,為吳旭教授獻上錦旗。

吳旭教授還為觀眾呈現了「珍愛生命ABC」急救模擬,他率領弟子們以「故事+踐行」的方式演示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的關鍵三步: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推廣傳播急救知識。

活動現場還向貴州省興義市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贈送了該書。在「健康中國」理念的指引下,名醫逐漸走向大眾,《薄冰舞刀——一個胸外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的出版,有助於拉近名醫和民眾的距離,傳播健康知識,呵護健康生活。(完)

相關焦點

  • 中國首部胸外科疾病術語集重磅發布 ——《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趙珩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小飛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普胸外科主任胡堅教授共同啟動了新書的發布儀式。,對推動和促進我國醫療術語的統一、規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這個數據對於全球肺癌發生率和致死率第一大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免疫治療能否助力實現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在2030年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於「偏好」早期、可手術肺癌患者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免疫治療能否讓手術刀「插上翅膀」,讓更多患者獲得根治,並降低術後復發率,從而助力提升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
  • 「刀神」何建行:開創多個國內外胸外科手術領域「先河」
    院長、教授、會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何建行有很多頭銜,但他更喜歡被稱呼為「何醫生」。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人、影響人、鼓舞人,秉承著腳踏實地的精神,不斷地與時間賽跑,追求最高效的醫療、科研、教學、管理工作。歸根結底,從患者的需求、療效,到術後的恢復、疼痛度的減少、疼痛期的縮短出發,在「何醫生」帶領的團隊看來,這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 為手術刀配上一顆「仁心」——一名胸外科醫生的從醫感悟
    「齊心協力」和「不遺餘力」「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醫者和你的親人同樣希望你能健康。」這是我們醫者的真實心聲。當患者處於危難之際,每個醫生也會和患者家屬一樣提心弔膽,總想著如何能夠不遺餘力地去救治患者,如何把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 胸外科引入「黑科技」——雷射刀 該項技術已進入臨床應用
    中國網財經7月30日訊(記者杜丁)日前,2018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暨第三屆中意胸外科微創論壇、2018北京胸外科微創技術新進展學習班在京舉行。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張毅教授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雷射技術的發展,胸外科醫生手上多了一項黑科技——雷射刀,目前該項技術已進入臨床引用,並獲得了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百萬元級別的科研支持。  據張毅介紹,近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逐年增高,已經成為死亡率第一的惡性腫瘤。
  •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2019年05月13日 07: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雲田 字號 內容摘要:「大一統」的理念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大一統
  • 英語界泰鬥薄冰:婉拒英語系主任 一心只想寫書
    緣分  熟悉薄冰的人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有人情味的長者,為人隨和而周到,沒教授架子。哪怕是讓自己受益的一本語法書,他也懂得感恩。  開明出版社的焦向英急需找到一個語法作者,他想到了薄冰。  這樣的重要人物,需要他這個時任社長親自出馬,1996年左右,他造訪薄冰。
  • 醫學亦人學 醫道重溫度《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2020年11月19日,《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暨讀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舉行。黃志堅黃志堅在致辭中表示,《醫學的溫度》倡導的「中國醫生」品格與使命,應該成為當代中國人熱心追捧的社會話題,成為我們出版業著力展現的重大主題。他強調,《醫學的溫度》不僅體現出精湛的專業價值和文字表達,更具有高度的反思精神和人文情懷。
  • 301醫院胸外科主任初向陽:手術刀下的人間大愛
    今年8月,張伯從福建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胸外科,此前他被查出患有肺癌,已到2期B。一直身體健康、精神矍鑠的張伯陷入痛苦、沮喪和失眠。9月,由胸外科主任初向陽主刀,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電視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了張伯肺部的病變部位。張伯的身體和心情一起迅速好轉,手術十多天後,他便爬上了香山。這是初向陽進行的3000多例手術中的普通一例。
  • 胸外科圍術期靜脈血栓栓塞症專題前言
    VTE一旦出現,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手術死亡風險,嚴重影響患者術後恢復,對預後產生影響極大。一直以來,歐美以及日本等對術後VTE防治非常重視,圍術期VTE預防 為臨床常規。然而,中國胸外科對VTE 的防治起步很晚,部分醫師至今仍未充分認識VTE防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缺乏相關臨床研究和可供參考的預 防共識。
  • 法國作家的《時間裡的中國人》讀者見面會在北京舉行
    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法國人柯思婷·佳玥推出新書《時間裡的中國人》,並舉辦了讀者見面會。《北京晚報》報導,柯思婷·佳玥有著多重身份:她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中法藝術之家」藝術8創始人;此外,她還是一位作家,不斷向法國人介紹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智慧。 見面會上,佳玥用流利的中文表示:「對比歐洲人的時間觀念,我覺得中國人看待時間的態度非常不同。在我看來,怎樣看待時間,就等同於怎樣生活。」
  • 「氫氧新科技 健康好生活」徐克成院長來越健「氫」密見面
    2020年6月8日上午, 「時代楷模」、「白求恩獎章」獲得者、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徐克成院長來到全新的越健潼湖氫生活科技館與越健家人進行了網絡直播見面交流。三氫科技徐克成院長見面會地點在惠州潼湖的三氫科技公司舉行,它是由越健集團出資打造的一家專注氫生活健康研究和推廣的科技公司,擁有現代化大型氫生活科技館,體驗更多氫產品,配備RO設備,館內有公益性的徐克成關愛健康工作室為群眾提供疾病預防、健康教育等資訊服務。
  • 赤蝶飛飛《九度空間》北京讀者見面籤售會隆重舉行
    「《九度空間》——赤蝶飛飛新書讀者籤售見面會(北京文化出版產業基地)專場」由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主辦,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在北京文化出版產業基地會議中心現場,數百名讀者和媒體早就坐滿了活動場地。活動期間,資深網際網路人士、著名作家董江波,作為嘉賓到場參加赤蝶飛飛籤售會並進行現場交流。
  • ...的扶貧故事」幫扶歷程難以忘懷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胸外科醫生...
    我叫喻國燦,是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一名胸外科醫生。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肆虐,擋不住脫貧攻堅的步伐,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按照市衛健委統一部署,我有幸成為「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系統中的一員,加入到了這神聖的隊伍中來。
  • 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好玩的生物學》新書分享會
    11月28日,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好玩的生物學》新書分享會。《好玩的生物學》一書三位作者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高級教師張超,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高級教師,分子生物學博士趙奐,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學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研究員林祖榮與會。此次新書分享會,意在與青少年們分享生物學中「有趣」的知識,培養初高中生學習興趣。
  • 西宅小學:集理念與實踐於一體,從科學走向STEAM
    西宅小學:集理念與實踐於一體,從科學走向STEAM源稿: |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13日 08:33:44 | 作者:吳曉婷 | 編輯:董之震  「小朋友,你們知道降雨形式有哪些嗎?根據降雨的多少不同,雨又可以怎麼分呢?」
  • 《啊哈嗬咿》新書分享會在天津舉行
    人民網天津9月30日電 (胡昱喆)昨日,武自然詩歌《啊哈嗬咿》新書分享會在天津圖書大廈舉行,本次活動由天津出版傳媒集團、百花文藝出版社主辦,天津圖書大廈承辦。出席分享會的有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出版傳媒集團、百花文藝出版、天津市新華書店、魯藜詩歌研究會的領導與嘉賓。
  • 浦東新區衛生系統舉行「我是一名家庭醫生」演講比賽活動
    衛士杯》「我是一名家庭醫生」演講比賽。由浦東新區衛計委舉辦的、浦東新區醫學會全科學組主辦的、浦東新區北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的「我是一名家庭醫生」演講比賽決賽日前在新區北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 上海市衛計委自2011年起啟動了家庭醫生制度試點,通過近三年的探索,家庭醫生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家庭醫生。
  • 新橋醫院胸外科微創切除國內最小肺部腺癌
    近日,在陸軍軍醫大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該中心主任戴紀剛教授運用3D模型精準定位,為32歲的李女士在腹腔鏡下微創切除了僅有5毫米大小的肺部磨玻璃結節,將微小肺腫瘤消滅於萌芽中。  噩夢!磨玻璃結節困擾4年  李女士今年32歲,近四年來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經常失眠。
  • 專注胸外科24年的醫生精心總結:肺結節,看這一篇就夠了!
    我從自己從事胸外科23年來的臨床一線經驗,特別是近些年肺結節增多以來,自己致力於術前準確判斷與微創手術的實踐出發,整理成文,希望對檢查發現肺結節朋友全面準確認識對待它有一定的幫助。當然個人的一些觀點並不一定都是合乎目前規範,也不一定所有觀點都與其他同道完全一致,請朋友們自己斟酌參考。 1、什麼是肺結節?有哪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