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兒(Descartes,1596-1650年)不但是哲學家,還是著名的數學家和科學家,他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
他受三個夢境啟示開始普遍懷疑。他說周圍世界是感知到的現象,我們都受過被感覺欺騙的經歷,感覺之不可靠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周圍世界是可疑的,我們關於周圍世界的知識不能成為知識的基礎。他繼續說,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好像是確定無疑的,但是我們在夢中對自身亦有感覺,我們不知道如何區別夢中的感覺和清醒的感覺。
笛卡兒最後發出了「我思故我在」振聾發聵的吶喊,震撼了世界幾百年。對此他解釋道,自我是這樣一個實體,「這個實體的全部本質或本性只是思想」。(185、186、187頁)笛卡兒的思考是深刻的,抓住了人與世界的真本質。生命發生於不可思議的空、無的自性,由於自我觀念的產生,由執著心形成的意識體從自性的海洋中分離出獨立的個體,這個個體就是以本性為根據的執著心的集合體。而我的肉體和物質世界的生成,不過是執著心的發展和形式的外化。「我」就是這樣一堆執著心,隨著執著心的滅盡,「我」也終將散去,所以佛教說無「我」。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兒全部哲學的出發點,他認為「自我」觀念本身就是一個標準,即,一切像「自我」那樣自明的觀念都是真觀念。誠如他說的,「因此我覺得可以建立一條一般的規則,就是:我們極清楚、極明白地想到的東西都是真的。」
一切唯心,如果說世界是心幻化的,也可以說心能創造世界。從心的自由功能看,物質是虛幻的;但從世界的角度看,執著心的變現都是真實的。幻與真實,哪一個是真?這都是人類概念的分別,如此說與不如此說,均無實意。
笛卡兒從他的第一原則出發推導出了上帝存在的證明以及心物二元論。正像許多其他人一樣,笛卡兒並不知道上帝到底是什麼。既可以把自性叫作上帝,這個上帝無形無象無人格意識;也可把某一層神叫作上帝,耶和華與耶穌正是這樣一種實指。在基督教的教法裡耶和華是一切的主宰,其上再無其他,這顯然並不符合邏輯。神之上還有神,有形的神之上還有無形的神,直至不可思議的自性。
世界本質上是一元論的,二元論只是以下層次的近似反映,就象牛頓力學只是相對論的一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