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匿名提問箱」成年輕人社交新寵 「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麼...

2021-01-19 中國青年網

「年度歌單裡排名第一的是哪首歌?」「未來十年你的人生規劃?」「有沒有被甩過?」最近,這種別人能夠匿名向自己提問的「提問箱」越來越得到年輕人的鐘愛。只需要在朋友圈或是微博發出一個提問連結,便能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匿名提問,問題類型涵蓋了學習、生活甚至是隱私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釋放好奇還是解答困惑,「匿名提問箱」正在為當下的網際網路社交建立全新的互動關係。

只需分享連結,便可收集「匿名提問」

「我玩匿名提問箱算是晚的了,去年六七月份才開始用。」南京某高校大三男生J同學告訴記者,自己算是「匿名提問箱」的跟隨者,「開始火的那陣子,我還沒留心,後來重新被同學『安利』,才開始玩提問箱。」J同學介紹,「匿名提問箱」的玩法相對比較簡單,註冊後,將自己的頁面分享到朋友圈或是微博等社交平臺,分享的露出頁面裡會有「快來匿名向我提問吧」這樣的提示,你的同學或是朋友就可以來匿名提問了。 熱度最高的時候,J同學一天可以收到二十多條提問,情感問題、學習問題或是職業規劃、個人理想等,問題的涵蓋範圍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問個人情感問題的朋友,我覺得大多數都是出於好奇或者朋友之間的一種關心吧。而學習方面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我平時還是很重視學習的,大家也覺得跟我有話可聊;第三類是關於我個人情況的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說我的職業生涯規劃,我的理想等等。」J同學認真分析過自己的提問箱裡各類問題的構成和來源,「我一般會用坐車或是休息的時候回答問題,因為這些時間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打發,回復提問箱成了我消磨時間的辦法之一。」 網友「小仙女」開始玩提問箱的契機完全是因為追星。「去年上半年,看到站子(粉絲對明星官網、後援會、粉絲論壇等的稱呼)在通過提問箱的方式收集我們對愛豆的建議,一下子覺得這是個挺好玩的東西,所以決定也用著玩玩。」「小仙女」曾在一天裡將提問箱連結在朋友圈重複分享了三次,「的確有迫不及待想收集問題的心理,想看看大家對我的提問都會集中在哪些方面,我在大家心目中又是怎樣一個人。」

「來自陌生人的關心」為什麼這麼火?

「匿名提問」在年輕人中到底有多火?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某品牌匿名提問箱通過小程序和APP,在兩年內吸粉近200萬。網友比喻,提問箱就像是一個漁網,當你把它放出去的那一刻,就開始對網裡會出現的東西充滿期待。數百萬年輕人在這裡宣洩情感,釋放秘密,感受著「來自陌生人的關心」。 提問箱裡,寄託著年輕人的愛與哀愁。「很多話面對著熟人反而說不出口,但一旦匿名,一切都不一樣了。」「山坡地瓜」認為,「匿名」讓社交關係恢復到了曾經的「躲在暱稱背後」的時代。「你不知道對方是誰,這是匿名提問箱最大的『好奇點』,對方可能是你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也有可能是陌生人。通過一個箱子來建立交流和聯繫,這一點感覺很奇妙。」 對於一些名人來說,「匿名提問箱」也讓他們有了和粉絲溝通的全新渠道。一位知名網絡寫手曾公開表示,自己會和粉絲約定,定期打開自己的匿名提問箱回答問題。「我曾經通過匿名提問箱向一位寫手提問過。」大四女生小梅告訴記者,提問箱讓自己感受到了快樂,「得到回覆的感覺,不亞於隨手買的一張彩票中了獎。」 也有人表示,「匿名提問箱」的背後,絕大部分還是「熟人社交」。「我最好奇的點就是,大家提問更多的是出於自身的好奇還是只是娛樂或者調侃。然後我們如果認真地做出回答,他們又會關注多少。」J同學曾經有過多次將「線上提問」折現成為「線下見面」的經歷。「比如,之前有同學問我類似人生規劃一類的問題,後來在線下,他就找我交流了。我覺得他是真正想解決問題,只不過一下子不太好意思問我,通過這種匿名的方式,跟他建立了溝通,使他放平了心態,他願意線下跟我講更多,真正能夠解決問題。」

「匿名提問」成為「社恐」保護色?

除去釋放好奇和坦誠交流的功能,匿名提問箱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它的「安全距離」屬性,解決了當下年輕人的一大社交困惑——社交恐懼症。通過「匿名」的方式構建的安全社交距離,讓年輕人們重新燃燒起坦誠交流的欲望。 網友「丟丟」認為,匿名提問箱給很多人提供了「想說但說不出口」的機會。「「我就是嚴重社恐,連給同學打個電話都覺得困難。」「丟丟」表示,匿名提問箱給自己帶來的「保護」,讓自己無比安全。「我曾經在QQ群裡和同學聊天,吵崩了,但誰都不肯在群裡先說對不起,後來我們是通過匿名提問箱互相問答的方式和好的。我主動去她的提問箱裡和解,她肯定知道是我的提問,但我們就是不互相說破。前一天晚上聊了好久,第二天我們見面了,照樣手拉手一起去食堂吃飯。」 這樣的「安全距離」,專家們卻並不一定認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表示,「匿名提問箱」容易讓人產生對「匿名社交」的依賴。「面對面就能解決的問題,卻要通過『匿名』的方式來完成,這其實是一種不夠自信的表現,雙方之間也沒有構建起完全的信任,生怕互相遭到不理解。這就是年輕人們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標籤的根本原因之一。」袁勇貴告訴記者,「打交道」也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如果長期依賴網絡,沒有線下的「面對面社交」,「交流」的能力會產生退化。因此,熟人之間的「匿名」完全可以當做一種遊戲,而不是依賴,「勇敢邁出這一步,和同學、朋友設立起健康安全的社會關係,多多鍛鍊和交流,這才是真正的『安全距離』。我們要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友善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網絡匿名提問箱成年輕人社交新寵 兩年內吸粉近200萬丨七點快訊
    2021-01-04 15:36:08 來源: 七點早知道 舉報   七點早知道播報,為什麼年輕人喜歡網絡匿名提問箱呢
  • 匿名提問箱是如何捕獲年輕人的?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流量公園」(ID:llpark001),作者:佩奇,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天中午吃什麼?」 「年度歌單裡排名第一的是什麼?」 「如何看待拜登當選?」 「王子和公主的生活會幸福嗎?」 …… 裝著千奇百怪問題的匿名提問箱正在刷屏年輕人的朋友圈。
  • 匿名提問箱Popi:新型社交方式能否在社交賽道突出重圍?
    產品定位:一個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匿名提問箱,用戶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向想了解的ta提問,發現更多有趣的人。用戶可以暢心所欲,分享生活,同時可以將自己的Popi提問箱社交網絡接受來自好友的提問。2.與此同時,在內容社區、陌生人社交等細分賽道上競逐激烈,不同領域內的社交各有特色興趣社交逐漸娛樂化,場景化,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婚戀社交為解決當下年輕人的情感問題,解決用戶的婚戀需求獨具特色。
  • 社交恐懼下的Popi匿名提問箱
    原創 新潮 新潮Popi提問箱是新興的匿名提問平臺。點擊提問箱發起人提供的連結,人們可以匿名向發起者提出問題,發起者必須有問必答,但發起者可以選擇將回答公開或者不公開。一、當你發起提問箱時,你在想什麼?
  • 匿名社交平臺Popi回歸-虎嗅網
    popi全稱Popi提問箱,2018年底以公眾號的形式首現,用戶將連結分享至社交平臺後即可接收來自好友的定向匿名提問。今年年初,popi正式推出APP版本,成為了疫情期間炙手可熱的匿名社交平臺。8月3日,popi官博宣布提問箱停止運營,重新上架時間待定。
  • 「SHUPL • VOICE」歡迎向我匿名提問!
    QQ悄悄話、坦白說、空間秘密、「關於我的十道題」等都是曾經熱門過或者仍在流行的匿名社交方式。這些匿名社交平臺為什麼總能一次又一次在當代年輕人的心尖上反覆橫跳呢?小精靈經過採訪幾位匿名社交的參與者和使用者,基於真實素材和換位思考來與大家談談譬如提問箱之類的匿名社交。1 你為什麼發起匿名提問?
  • 陌生人社交走出「無人區」
    比如主打「靈魂社交」的Soul,在一篇《記者實測Soul App,內容監管已見成效,未發現軟色情內容》的調查文章中,發現有如下變化:1、將用戶註冊的年齡限制調整為18周歲以上,而對於未成年的存量用戶,主頁上增加了綠葉標識,並在內容推薦機制上進行了調整;2、為規避「軟色情」的滲透,早就取消了匿名發帖和評論的功能,同時優化了內容審核力度,在機器人判定外增加了兩道人工審核機制。
  • 垂直社交創業報告(三):匿名社交真的性感嗎?
    ·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滿足的深層心理需求在客觀上不具備可持續性除了無聊之外,陌生人匿名社交所滿足的深層心理需求有兩類:a)偶發性的分享需求,用戶在產生匿名UGC時的行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b)偶發性的好奇,用戶在消費其他陌生人匿名UGC時的行為模式是非常偶然零散的。
  • 聲音社交爆發,成2019年社交市場最大黑馬?
    三款社交App雖然主題都是聲音,不過定位卻截然不同,其中吱呀更像一款陌生人社交平臺,soul則像其名字一樣是一款幫助用戶找到soul mate的嚴肅社交平臺,音遇則是K歌社區,吱呀場景更寬廣一些,畢竟嚴肅婚戀社交只是陌生人社交的子集,音遇則只適合愛K歌的用戶,像我,就很難參與。
  • 騰訊推匿名社交產品燈遇交友 涉黃或成難題
    (觀察者網訊 文/張珩)近日,騰訊在安卓應用商店低調上線了一款全新的匿名社交產品「燈遇交友」,值得注意的是,在騰訊之前,阿里、百度和快播王欣都曾經開發過匿名社交產品,但是均未能站穩腳跟。另外一方面,即使騰訊過去開發的匿名社交「漂流瓶」,也曾面臨「涉黃」難題。
  • 陌生人社交「毀」於直播|陌生人社交|陌陌|秀場直播
    為什麼直播與陌生人社交的互補效應現在逐漸失效?這背後其實是陌陌早已經走偏了的陌生人社交道路,當初直播只是給了陌陌一個增加營收的模式,並沒有解決陌生人社交的根本問題。直播「吸血」陌生人社交陌陌經歷過兩次用戶危機。早在2014年Q4季度,陌陌的月活用戶數(MAU)為6930 萬,能保持22.2%的增長,但此後一年多的時間,陌陌的MAU止步於7000萬。
  • 騰訊上線匿名社交APP「燈遇交友」,漂流瓶復活?
    來源:36氪來源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文 |陳橋輝頭圖來源 | 視覺中國2019年年初,王欣上線了一款名為馬桶MT的匿名社交App,對此,馬化騰曾在朋友圈評價道:「負能量的匿名社交是旗幟鮮明地反對的,沒得說。」而如今,騰訊在「有記」後,再次推出匿名社交產品「燈遇交友」。
  • 漩渦中的脈脈:成也匿名 難也匿名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職場社交平臺脈脈最近頻頻陷入爭議。近日,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和脈脈的一場糾紛引發輿論關注,因脈脈上有名為「嗶哩嗶哩員工」的帳號發布對B站不利的言論,B站把脈脈告上法庭。中國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脈脈匿名板塊已經成為一把「雙刃劍」,在為其吸引流量的過程中招致爭議。
  • 全媒派 | 果殼試水匿名語音社交,B站能否成社交新巨頭?
    不斷試錯的果殼,推出「遞爪」App試水匿名語音社交,能否迎來新春天?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眾傳播載體格局的變化堪稱日新月異,那麼,時下正熱的B站會成為「兩微一抖」外的新一極嗎?新媒體市場繁榮多年,上演了野蠻生長的奔襲,也經受過制度約束的洗禮,突破商業創新瓶頸,是否會成為接下來最大的難題?
  • 馬桶MT多閃聊天寶齊聚:年輕人的社交誰說了算?
    可以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每個都很有實力,擁有較紮實的技術基礎,而且很了解年輕人市場。 三大新社交軟體都帶來什麼樣的變革? 其實,王欣的社交夢一直歷經波折,但如今算是如願以償。重出江湖帶來的新作馬桶MT滿載著他的社交夢,同時開啟大家的匿名社交新玩法。
  • Soul APP產品分析:陌生人社交的新生代攪局者
    17年年底以來,陌生人社交軟體Soul APP以迅猛的下載增長在各大應用商店社交類別排名中躍升,在陌生人社交賽道上顯露突圍。用戶規模在國內陌生人社交的賽道上,領先的頭號玩家陌陌2018Q1財報公開其月活用戶達1億,而據探探公開信息其月活用戶達2000萬。該賽道上已誕生的總體用戶規模以數億計,月訪問用戶數達千萬級別的產品已足以表明其用戶規模之大。2. 市場背景社交效率是陌生人社交產品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 讓陌生人相愛的36個問題,為什麼在現實中卻不適用?
    使用這一模型,作者測量了來自Reddit, Twitter, 書籍和電影的八千萬條對話數據的親密度。然而,就像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所呈現的那樣,兩個在火車上的陌生人卻可能向彼此分享最為私密的一些信息,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火車上的陌生人」。
  • 2015年,移動社交的五大趨勢三大方向
    這主要是有幾個趨勢決定的,第一,年輕人追求個性化,需要有新的社交軟體滿足獵奇的心理;第二,綜合移動社交應用功能越來越繁雜,社交屬性被弱化,用戶需要單一社交的平臺;第三,新興的社交人群需要不一樣的社交空間,以避免諸如父母、領導等熟人的幹擾。
  • 騰訊匿名社交App燈遇交友上線 馬化騰到底是什麼打算
    而我們都萬萬沒想到的是,騰訊在今年已經推出了多款社交App,針對現在的微信QQ。在推出貓呼、輕聊、有記、朋友之後,馬化騰於近日又推出了一款名為燈遇交友的匿名社交平臺。騰訊的手已經有了QQ和微信,為何還要再繼續推出社交App呢?而且馬化騰一口氣就推出了5款應用,這也表明了騰訊在向新的社交領域進行探索的決心。那麼,馬化騰到底在打什麼算盤呢?
  • Soul和探探的競品分析——陌生人社交APP分析
    編輯導讀: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兩點一線,每天往返於家裡和公司,幾乎很少有結交新朋友的機會。因此,不少人選擇在社交軟體上結識新夥伴,陌生人社交一度成為流行趨勢。本文作者以Soul和探探為例,對陌生人社交APP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