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103天的整改,popi終於在11月14日深夜悄悄上線蘋果應用商店,熟悉的提問連結再次佔領朋友圈。
popi全稱Popi提問箱,2018年底以公眾號的形式首現,用戶將連結分享至社交平臺後即可接收來自好友的定向匿名提問。今年年初,popi正式推出APP版本,成為了疫情期間炙手可熱的匿名社交平臺。
8月3日,popi官博宣布提問箱停止運營,重新上架時間待定。在popi離開的日子裡,呼喚它的聲音似乎從未停息。如今,改頭換面的popi以Tape小紙條的身份再度歸來,又是否只如初見?
Tape小紙條的開屏logo
Ask me anything!
今年開春,一個印著大寫字母「P」的白色小方塊在一夜之間席捲了各大社交媒體。點擊小方塊,跳轉連結,就可以在輸入框裡向發布連結者匿名提問。
像是往信箱裡投遞一封匿名信,也許有回信也許沒有,卻讓不敢實名寄信的人有了勇氣,讓收信者有了期許。這大概就是Popi提問箱命名的由來。
獵奇也好,窺私也罷,「Ask me anything!」的口號讓人們打開了一種新的社交方式:當越來越多的人將朋友圈允許查看的範圍設置為「最近三天」,當一篇篇刷屏的推送只是「被迫營業」,當微博小號成為暢所欲言的唯一樂土……Popi提問箱給了提問者和被提問者撕開人設、重新相認的機會。
於是,popi火了。
今年1月初APP版本發布三天之內,popi迅速飆升至蘋果App Store應用下載量榜單第126名,後穩定在70名左右。2月和3月,popi官博數次為伺服器的崩潰發博認慫。
popi的排名趨勢 圖片源自網絡
發布以來,popi總共進行了30次版本更新,在起初最基本的匿名提問、實名回答的基礎上陸續增加了權限設置、圖片回答、追加提問、補充回答等功能,廣場中也匯聚了越來越多「popier」們百花齊放的動態。
產品的開發者為熟人提供了一個撕開人設、有求必應的平臺,半年的時間,或許不足以讓它斬獲足夠的流量去叫板傳統社交,但不可否認的是,每日一「撈」已然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習慣。
陌生場景中的情感宣洩、自我形象的重新建構、獲取信息、緩解孤獨、博取認同……這些都足以成為隨手轉發的理由。
「今天丟popi的人有點多,跟個風。」幾天前,「比較耿直的TT」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提問箱裡的問題可謂「千奇百怪」:有學弟學妹虛心求教「怎麼提高英語口語?」「如何保持學習動力?」;有人上下求索「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回憶往事如何應對或多或少的後悔?」;好閨蜜間紛紛開啟「互吹」模式,「你怎麼這麼好看?」「你也好看」成了匿名界實名的唱和;也有人將提問箱改造成小型討論區,與列表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
「比較耿直的TT」和許多人一樣,在疫情期間第一次接觸到popi。「我的提問箱裡大家都很善良,都是來蹭蹭貼貼誇誇的。甚至更多時候是反向popi,我去尋求他人的答案或者鼓勵安慰。也會有朋友來我這裡傾訴不安,尋求安慰,看到他們就像看到我自己,而匿名不知道對方是誰,就更是純純的善意和關懷。」她說道,「我覺得這點是popi很溫暖的地方。」
盲盒開啟:鮮花還是利劍
「我其實是想通過popi來了解別人是怎麼看我的,但是真的沒有幾個人問我。」小華有些失望。
有人從爆滿的提問箱中獲得溫暖,有人則體驗著無人問津的失落。
「我現在交友圈子鋪得太開了,到了這種交心的提問時刻反而沒有人理我……這種東西就是關係真正近的人不需要問,關係遠的人沒啥可問。」小華認為,「只有點頭之交才會出於禮節和無聊,向別人的popi箱提問。」
而還有些時候,等待著回答者的是迎面扔來的雞蛋與石頭。
琪琪提問箱裡就碰到過一群噴子:「你的臉型其實有很大的bug」「你哪來的這麼自信比你優秀的不看看嗎」。更肆無忌憚的是不少言語性騷擾和幹涉隱私的提問:「最多的就是問我是不是處女、跟多少男的上過床這樣的問題。還有些人一上來就問績點多少、排名多少,也不附帶任何的信息。程度比較輕的就是問我跟我現在的男朋友有沒有分手、各種戀愛細節。」
琪琪耐心地回應了每一個問題,接著點擊了舉報。
popi可以舉報,坦白說可以拒收,秘密可以屏蔽,固然如此,文字信息的片面性與身份的隱蔽性使得查明提問人難上加難,況且真正查明了真相又能怎樣?
熟人匿名帶來信息的不對稱性,換句話說,接收者在這一過程中自始至終蒙在鼓裡,相對被動。popi的提問者也許只是通訊錄聯繫人的幾十分之一,發送坦白說的可能是「一個閔行的男生」或「一個認識兩年的女生」——無數雙陰影裡窺伺的眼睛,盯著臺上的一舉一動,連名帶姓。
6月25日,popi官博第一次提起平臺上出現「黑產」——「軟色情」大打擦邊球、露骨詞彙隨處可見、黃色小廣告層出不窮、大量女性深夜遭遇騷擾……收到大量用戶舉報後,運營者立即在新版本中增加人機驗證和指紋識別來剔除異常用戶。
8月3日popi官博發布停運的消息
然而就在8月4日凌晨,應相關監管部門要求,popi還是因違規內容層出不窮正式停運,接受整改。
匿名社交道阻且長
popi不是第一個面臨封殺險境的匿名社交軟體,應該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2015年4月29日,匿名社交軟體Secret的CEO大衛·比特洛宣布關閉公司,這款現象級匿名社交軟體從雄踞榜首到衝出賽道,僅九個月。
「非常不幸的是,Secret未能展現我當初成立這家公司時所構想的願景。」在媒體採訪中比特洛說明了選擇退出的原因。
次日,科技網站《連線》就Secret關閉一事發表辛辣評論,稱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道德角度看,這款產品都不可能長久,「在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有些人就是需要融資3500萬美元才能明白這一點」。
一個匿名倒下,千萬匿名衝上去,千萬匿名倒下……
2019年1月15日,多閃、聊天寶、馬桶MT三款社交軟體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同一天發布,來勢洶洶。其中馬桶MT官網介紹是這樣寫的:「馬桶MT是一個人脈暗網,是朋友圈的影子,所有微信上看不到的聽不到的,甚至是被刪除的內容都可能出現在這裡。」結果是內測版上線不久即遭封殺,壽命只有短短一天。
2019年4月,探探因涉嫌淫穢被全網下架。
2019年6月,Soul、吱呀等APP因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等原因分別被採取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
2019年7月,飛聊在APP Store被下架。
陌生人社交無論初衷如何理想,在實際運營中依然成了網絡霸凌、誹謗污衊、人肉搜索、淫穢色情的孵化室。
在匿名的狂歡中,人們卸下平日的武裝,換上各色面具成為陌生人,然後走上街頭,重新歡聚。沒有了人設、沒有了姿態、沒有了距離,熟人的匿名將人們從現實世界的壓抑中暫時剝離出來,祛除恐懼、賦予自由。
與此同時,社交場上的眾生百態再一次被演繹到了極致——怯懦者釋放天性,憂傷者傾吐心聲,狂妄者放肆謾罵,無事者攪動渾水……
「世界很大,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希望你能在popi上看見更大世界的不同。」開發之初對於popier們的留言和疑問,popi官博曾經做出這樣的回應。
如今popi再度歸來,增加了興趣頻道和擴列卡的它看起來更像一款社交軟體,離當初那個簡潔的白色小方塊已然十分遙遠。
和黑白極簡的popi相比,看起來更加豐富多彩的tape,會讓我們看見更大的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