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社交圈一定要乾淨?知道了「汙水定律」,父母也不無道理

2020-12-05 玩家要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我,歡迎媽媽轉發分享)

父母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孩子也不例外。

當一個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時,作為父母,除了起到監督的作用,其實他應該鼓勵和支持孩子,這樣孩子才能獲得尊重和信心。

什麼是「汙水定律」?

根據排汙法,字面意思就是在你面前放一杯白開水,如果讓一些雜質進入水中,就會導致杯子裡的水不再純淨,而變成汙水。

汙水定律是人類的一種生活規律,例如,如果一個內心單純的人陷入了一個糟糕的生活圈,他的本性就會惡化。

不良社交圈可能會對兒童有什麼不良影響?

1、導致是非概念不清

孩子一出生,他的心就非常純潔,隨著慢慢地的成長,他需要進入成長的圈子,他的性格、天性、言行都會發生質的變化。

有些家長會感到困惑,他們的孩子很單純,為什麼他們突然變得如此叛逆?當他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他們會和其他孩子打架。

這種事情的根源不僅在於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在於孩子的交往圈子。

如果孩子的生活圈裡充滿了叛逆的孩子,這種孩子的相處方式長期的薰陶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

如果家長不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給予適當的引導,就會導致孩子的是非觀模稜兩可。

他們分不清是非,他們只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事,以增加犯錯誤的機會。

2、孩子更容易誤入歧途

作為家長,不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還要對孩子在對孩子周圍的圓圈內進行「過濾」,讓孩子們與他們接觸。

小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差,他們不知道如何判斷這是對還是錯,看到其他孩子這樣做,他們可能會直接模仿。

比如,有些孩子比較有技巧,根本不喜歡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自然不喜歡休息甚至反抗。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一個良好的社交圈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如果孩子暴露在不良少年,可能會的環境中,他們就會誤入歧途。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這三點是關鍵

1、讓孩子們與陌生人保持聯繫

當父母想記住放手的原則時,不要總是擔心孩子的能力,也不要總是在保護對孩子的心臟,防止孩子與陌生人交流。

事實上孩子的心並不像父母想像的那麼脆弱,有時他們的社交能力也很強,所以父母不應該太緊張,鼓勵孩子接觸陌生人。

例如,你可以和鄰居打招呼,和你周圍的孩子交流和玩耍。然而當兒童接觸陌生人時,也應該教他們一些預防措施。

在安全的前提下,如果陌生人對自己造成傷害,應及時通知家長,並採取措施保護自己。

2、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

有時孩子們很害羞,他們不問候熟人,事實上他們不是粗魯,而是害羞表現。

作為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如果孩子不跟別人打招呼,我們可以先和孩子溝通,弄清原因,深刻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在這種聊天的氛圍中,引導孩子們禮貌地說話和行動。事實上這種謙虛禮貌的行為會讓孩子在以後的交流中更受他人的尊重和歡迎。

在與他人交流時,我們也應該使用文明用語,如果我們想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就不能對別人吐口水。

3、鼓勵孩子們邀請朋友

在家裡,孩子會有一种放松的感覺,所以邀請一個同伴到家裡會使孩子成為他自己。

這種與人溝通的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們感到滿足,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言行,學會大方地分享自己的東西。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社交圈?

1、必須尊重兒童對社交圈的選擇

大多數父母會誤會自己的決定是為了孩子好,因而忽視了孩子自己的選擇。

甚至有些家長為了調查孩子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偷偷看孩子的日記和手機,了解他們的社交圈和朋友之間的交流話題,做得太多了。

這種對孩子生活的過度幹涉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他們覺得父母的行為不合理,不懂得尊重自己。

因此家長要相信孩子的判斷力,支持和尊重自己的選擇。

2、採取適當措施照顧兒童

有些家長對孩子對管教要求太嚴格,不能直接表明態度,要求孩子不要和其他孩子做朋友。

相反,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社交活動,當他們的孩子有麻煩或受傷時,他們會發現孩子的問題。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與孩子溝通,給孩子最好的建議。

3、鼓勵兒童幫助和照顧弱勢群體

對於有社交能力的孩子,他們應該更加寬容,鼓勵他們的孩子更加關心這個群體。

事實上這個群體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走出恐懼圈,打破內心的障礙。

當孩子幫助弱者時,他們學會了如何保護他人和鼓勵自己。

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身體健康,我是@洛芸媽媽,幫你解決小麻煩(圖片來自網絡,入侵和刪除)

相關焦點

  • 社交圈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汙水定律」告訴你,乾淨社交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選擇社交圈子時,家長既要要鼓勵尊重,更要監督孩子選擇乾淨的社交圈。同事家的孩子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為高考生病了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父母覺得孩子是優秀的不管去什麼學校都能夠學好,就將就上了大學沒有復讀考重本,誰知孩子天天與寢室同學交往學會了抽菸打遊戲,無心學習,可見社交圈子對人的重要性。為什麼要保持乾淨的社交圈子,"汙水定律"能夠告訴你答案。何為"汙水定律"?
  • 孩子的交際圈多重要?了解「汙水定律」,讓孩子有乾淨的成長環境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在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靠的是父母和家裡的親戚,等到他大一點之後,他就需要去幼兒園讀書,那時候孩子就開始要學習著交朋友,而孩子交的什麼樣的朋友,對他是有著很大的影響。
  • 其實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父母要重視
    大多數父母遇到孩子「怕生」的情況,就會認為孩子是太呆了,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兒童社交恐懼症」,想要改善孩子的人際交往,父母就要重視這個問題。,其實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只不過他的表現有別於成人,才會被大家忽視,孩子「怕生」,就是這個原因。
  • 兒童肺活量正常值是多少 準媽媽一定要知道這些事情
    來源:圖蟲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能夠通過一些儀器就能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健不健康,所以今天小編回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兒童的肺活量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呢?希望對於各位來說有所幫助。
  • 五大社交定律(經典)
    人生在世,免不了與人打交道,如果你懂社交,會社交,那你就能更好的為人處世,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寬。社交是一門學問,但要掌握好這門學問,不是那麼容易,需要一定的智商和情商,還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以下五大社交定律,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去思考,如果你能悟透其中的奧妙,一定會受益匪淺。
  • 從「150定律」說起,我們該如何精準控制職場關係圈人數?
    會維護人際關係的人肯定會說:不一定。確實不一定,為什麼這麼說了?如果用「150定律」來解釋這個「不一定」,或許各位看官會更明白!羅賓·鄧巴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人類智力允許自身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也就是「150定律」。
  • 一句話道出的 社交定律
    社交寄語 信任定律:不要信任不信任別人的人。聰明定律:最聰明的人是會掩藏他的聰明的人。報答定律:過分急於報答他人的好意,是種不知感恩的表現。禮物定律:如何送一件禮物,比送什麼禮物更重要。真相定律:透露真相和隱瞞真相一樣需要三思而行。鞠躬定律:要麼別鞠躬,要鞠躬就深鞠躬。保護定律:保護自己不能靠圍牆,要靠朋友。嗓門定律:雙方嗓門越高,對話越難進行。
  • 梅特卡夫定律:社交網絡的滾雪球效應
    當然,今天我們不說摩爾定律,今天我們要說的梅特卡夫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網絡價值以用戶數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長而這條定律背後表述的就是,網絡的用戶越多,網絡的價值越大,當一個網絡的用戶超過一定的閾值的時候,這個網絡的用戶就會出現指數性的增長,而達到了一定的規模,這個社交關係鏈所構成的關係網絡會反而將用戶牢牢的鎖定在這個社交網絡當中。
  • 當微信朋友圈變成社交圈,微信裡的「社交法則」你知道多少?
    當下的社會,微信朋友圈,儼然已經成了最新的社交場所。在這個社交圈子裡,你發動態我點讚,你控訴我安慰,手指動一動,就能讓朋友感受到你的關心。不得不說,在朋友圈裡玩社交,雖然不費事,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關於微信朋友圈的那些「社交法則」,不知道大家清楚多少?
  • ...父母要知道|肥胖症|標準差|預防|危害|肥胖|兒童|疾病|-健康界
    導語:16年截止,我國兒童到青少年的肥胖人數已經上億人次,據統計預測,近30年,如果還不進行幹預兒童肥胖,那麼在30年的時候,兒童的肥胖率可能會達到6%,學齡兒童可能會高達25%左右。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患病率並不高,其中剛出生的兒童發病率低一些,但是一歲到三歲兒童發病率較高一些,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性障礙。和一些普通的孤獨症患者類似,阿斯伯格症候群男童發病率比女童的發病率高一些,而且女孩比較擅長偽裝和掩飾,她們可能不會喜歡運動,往往被人錯誤地認為只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們。
  • 社交圈:波普定律依舊奏效 特雷楊未來成就能超庫裡?
    感謝各位繼續關注《NBA社交圈》,儘管只是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但聯盟很多球員已經展現出了巨星級別的實力,比如說特雷-楊,今天的比賽,他再次打出強勢表現,在社交媒體上,有媒體曬出了這樣的P圖,調侃他火熱的手感。
  • 別把兒童房打造成遊樂場,要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意義!
    這裡的安全主要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物理環境的安全,這個我想大家都會注意,乾淨整潔、對危險物品的處置等,我也就不展開多說了。還有一層是心理安全。心理安全可以反饋在很多方面,我們接下來也會一層一層闡述。 社交情感的學習與探索 或許大家會認為社交發生在幼兒園裡,家裡談何社交呢?
  • 兒童熱衷網絡社交 如何給"00後"補上媒介素養課
    「周末可以在規定時間內使用」,母子兩人在相互妥協中重建了和諧關係,「但心癮還在,誰知道暫時的隔離之後,我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趙照媽無奈地說。 無奈,無力,無措,是眾多家長在處理「孩子與手機」這個問題時最為強烈的感受。「老師建了班級同學群,收發通知;學校社團建了社團學生群,交流討論……連孩子都說,沒有手機,同學們在微信群裡聊的事兒我全不知道,就徹底落伍了。
  • 自閉症兒童怎樣適應社交障礙?簡單有效的小方法送給自閉症家長
    歡迎來到星悟說自閉症,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的一大典型特徵。社交障礙讓自閉症孩子很難適應同齡人,更難以融入社會。作為自閉症家長或自閉症幹預師該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適應社交及融入社會呢?一.,由於大多數老師都是女性,而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是小男孩。
  • 社交能力的培養,是孩子的必修課,父母告訴孩子,三種益友要深交
    所以,結交朋友,我們一定要加以選擇,交益友,不交損友。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參與狀況報告(2017)》顯示:90%以上的父母,會和兒童探討學習問題,但31.5%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談論怎麼交朋友。
  • 你知道什麼叫「圈子定律」嗎?
    ——歐陽修「圈子定律」來源於社會學裡很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也叫150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圈子雖小,只要乾淨就好。網上曾流傳一個段子:一個砍柴的和一個放羊的,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人家羊吃飽了,你的柴呢?這就是說,對於砍柴人來說,雖然聊了一天,但並沒有帶來任何價值。這種低質和無效的社交,那還不如及早地放棄。
  • 劉興亮|人的社交上限是150?這個定律過時沒?
    按照動物的生命習慣——與靜物不同,人要四處走動,擴大社交半徑,與朋友往來,推動生活與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誰的朋友多,誰就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凝聚力。此類東西是無形的,往往有著莫可名狀的力量。這在中國被稱作「人脈」。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條路。交朋友在過去,現在也是,將來也定然,屬於人必須掌握的生活技能。
  • 父母一定要看!從歐盟通報我國玩具情況分析看兒童玩具的安全危害
    今天是國際兒童日。在這個日子裡,小編想轉發一篇海關發布的文章,提醒廣大的父母朋友,多多關注兒童玩具的安全問題。近日,海關發布《2019年歐盟通報我國玩具產品情況分析及應對措施》,其中公布的數據再次顯示出兒童玩具的安全問題十分嚴重。
  • 油墨廢水脫色劑是如何把汙水處理乾淨的?
    汙水水樣分析:經分析原水COD,SS等汙染物嚴重超標,pH 值,水質渾濁,顏色濃重,呈墨綠色。汙水處理過程:首先量取油墨汙水水樣100ML,然後添加油墨廢水脫色劑,置於磁力攪拌器上進行攪拌反應後,再添加千分之一的聚丙烯醯胺陰離子(千分之一水溶液),攪拌反應後,靜置待其沉澱即可。以上藥劑的添加都需在攪拌均勻後再添加,沉澱時間大概60s左右,實際情況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