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參照美國情諮文
解讀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一個強調含金量一個尋求競爭力 中美重經濟就業最當先
開篇語
昨天上午,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亮點紛呈,樸實溫暖,針對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作出了關鍵性的決策部署。外媒將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比作「中國的國情諮文」。
縱觀世界範圍,多國政府均有每年發布「國情諮文」或「施政演說」的慣例,闡述政府面臨的國內外情況,以及將要採取的政策措施。本報將從世界的角度,引入2010年美、俄的「國情諮文」和日、韓的「施政演說」為參照樣本,深入探究和解讀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天刊出第一期中美對比篇。
由於政治體制和國情的不同,2011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和美國國情諮文雖然不約而同地都用較大篇幅談及了經濟、就業等問題,但出發點和具體措施都各不相同。
專家支持
中國專家: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教授藍慶新中國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馮鵬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
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陶文釗美國專家: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金磚四國」之父吉姆·奧尼爾
中美·相似領域
關鍵詞·經濟
關鍵詞頻率中國:98次 美國:14次
中國關注「含金量」美國尋求競爭力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後五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和「十一五」比起來,「十二五」時期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增長指標也定在7%,即與經濟增長速度同步,讓人感到眼前一亮,這是歷史性的一步。
溫家寶總理還用大量篇幅談及了中央政府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思路。
在經歷了中期選舉的失利和個人支持率的起起伏伏之後,歐巴馬今年的國情諮文主打經濟牌,花費最多的時間談論經濟。今年的國情諮文中,歐巴馬演講的經濟主題詞從「刺激計劃」過渡到了「競爭力」上。
原音重現
溫家寶:「今後五年,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結合起來。」
歐巴馬:「在經濟衰退的最糟時刻已經結束,我們必須直面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的現實。」
●中國專家解析
調低GDP發展目標,將快速增長轉變為穩定增長,這是政府基於中國經濟的現狀做出的調整。在2011年,中國將不再只關注經濟增長的絕對數量,而是更加關注中國經濟增長的「含金量」。
所謂含金量就是,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多大程度地被老百姓享受到。在高速增長的數字下面,保證民生,調整收入差距,是今後中國要重點發力的地方,也是符合群眾利益的做法。
與我國政府工作報告相同的是,歐巴馬的國情諮文也對本國經濟在2011年作出了指導,但其內容包含了號召美國民眾支持他和他的黨派的成分。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宣布經濟政策重心轉移至長期競爭力,是歐巴馬在強調任內前兩年目標的實現,試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是在為目前的低經濟增長率和高失業率尋找藉口。
●美國專家聲音
我認為2011年對中國和美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喜事比壞事多的年份。美國的經濟復甦是艱難的,相反,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需要警惕通貨膨脹的壓力。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開篇所說,關鍵在於將通脹控制住,這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否則還會很難平衡消費與出口的關係。
關鍵詞·就業
關鍵詞頻率中國:27次美國:21次
大學生成中國就業主角 歐巴馬最愁失業率
在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高校畢業生是今年就業問題的主角,在政府工作報告裡被定義為重點人群,政府在2011年的一系列措施,會給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助一臂之力,舉措包括了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等。
而在美國,就業已經變成了讓歐巴馬第一頭疼的問題,要使失業率從現在的水平下降到6%以下,美國需要在2013年之前創造出1300萬個工作崗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月要增加36萬個工作崗位。因此,歐巴馬竟然在國情諮文裡表示,只籤署增加美國就業崗位的協議。
原音重現
溫家寶:「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今年中央財政擬投入423億元,用於扶助和促進就業。」
歐巴馬:「我將只會籤署那些對美國工人有信心、增加美國就業崗位的協議。」
●中國專家解析
民以食為天,飯碗問題永遠是百姓的頭等大事。一個社會的穩定繁榮程度,跟就業率有直接關係。因此,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中央財政擬投入423億元用於扶助和促進就業,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
美國作為一個發達的經濟體,和我國的國情不同,美國面臨著後經濟危機時代經濟轉型的任務,主要就是要保證就業,所以歐巴馬才會在國情諮文中說,不會籤署不能幫助美國增加就業的協議。如何能讓那些在危機中丟掉工作的美國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不僅是美國政府面臨的問題,也是美國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歐巴馬不得不積極地處理好這個問題。
●美國專家聲音
中國的就業人口數量十分龐大,每年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溫家寶總理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政府保障新增就業崗位4500萬,這個數字會讓全世界很震驚,同時還提出了關於創造公平就業機會的理念,這對中國的發展十分重要。
美國則需要實現失業率的下降來保證經濟持續復甦,目前顯示的跡象是令人鼓舞的。
關鍵詞·創新
關鍵詞頻率中國:32次美國:12次
中國創新露臉次數增多美國押寶清潔能源
擁有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和最快列車,中國的科技創新和進步讓世界矚目。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有32次提到創新,比去年多9次,涉及的領域方方面面,主要提到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技術創新工程,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技術,一大批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
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也著重強調了創新,將2011年創新的重點放在清潔能源上,而且想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減少對石油的補貼,並且定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爭取在2035年之前使美國85%的電力供應量來自清潔能源。
原音重現
溫家寶:「要推動經濟儘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
歐巴馬:「我們知道在我們的時代為工作和行業進行競爭需要什麼。我們需要在創新、教育和建設方面超越其它國家。」
●中國專家解析
中美兩國都關注創新,但切實保證創新首先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其次要有一個良好的支持機制,政府願意出錢鼓勵創新;再者是支持風險投資,支持風險投資也是支持創新,做到這三點,就能真正推動創新的步伐。
●美國專家聲音
關於創新,我認為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中國很明顯已經開始注重可持續發展,並且更加注重質量而非數量。而從歐巴馬的國情諮文中可以看出,美國在鼓勵技術創新上一直向中小型企業傾斜。
歐巴馬國情諮文的「第一次」第一次承認美國地位下滑的現實
第一次承認中國擁有更先進的鐵路、清潔能源工廠和機場
第一次4次提到中國,說中國在教育、科技研發、先進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都超過了美國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一次」第一次提出要發揮產業基金作用,滿足投融資需求第一次將公務車治理寫入報告
溫總理連續三年突出關注民生
歐巴馬呼籲民眾追尋「美國夢」
中國追幸福美國忙脫困
一個「嚴厲」、一個「放養」,「中國虎媽」在美國的走紅,讓人們開始不覺地對比起中美兩個國家的教育方式。
教育問題的兩個極端,反映出中美兩國歷史文化的不同,同時也反映在兩國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溫家寶總理連續三年突出關注民生問題,彰顯了我國政府執政為民、辛勤播種的精神;也看出了歐巴馬呼籲民眾追尋「美國夢」,通過努力工作、拯救美國困境的無奈。
關鍵詞·教育
關鍵詞頻率(中國:33次美國:18次)
中國教育提「更公平」「虎媽」讓歐巴馬反省
我國政府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著重提到了教育公平問題。報告中首次出現了「三個更加」的表述——「更加多樣、更加公平、更高質量」,強調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公共資源配置重點向農村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
而自從中國「虎媽」在美國聲名大振之後,歐巴馬和美國人似乎越來越關注教育問題,他在國情諮文中表示,中國和印度的教育,已經有能力和其他國家進行競爭。所以,美國將開始對孩子進行更早和更長時間的教育,更加重視數學和科學。
原音重現
溫家寶:「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和根本,必須始終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
歐巴馬:「如果我們想擁抱未來,如果我們想在美國而不是海外創造就業崗位,那麼我們必須贏得教育我們孩子的競賽。」
中國專家解析
中美教育像鐘擺的兩個極端
儲朝暉說,在中國關注教育公平時,美國關注的是教育質量。
他認為,中美的教育就像是鐘擺的兩個極端,在學生知識積累方面,美國遠不如中國,而在帶領學生探討問題方面,中國又不如美國,「歐巴馬提到了中國教育,可見是想矯正自己的問題」。
美國專家聲音
中國教育已經開始轉型了,他們下一步或許是讓學生個人有更大的空間去創新。而要美國學生達到像中國學生一樣的成績,這可能不是一件容易事,但「虎媽」的教育模式或許已經讓這個國家開始反省了。
關鍵詞·外交
關鍵詞頻率(中國:4次美國:5次)
中國「獨立」受讚譽美國「責任」推不掉
中國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一直以來都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讚,這次中東很多國家發生騷亂,中國迅速地從中東撤回大批僑民,充分顯示了中國和平外交的作用。
反觀美國,從競選時期開始,歐巴馬就以「世界公民」自居,和其他國家相比並沒有特殊的地位。但國際社會要求美國擔負起維持世界和平的主要責任,而這種「世界警察」的角色,美國人想推也推不掉。
原音重現
溫家寶:「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歐巴馬:「我們還需要在外交事務中通過新方法接觸世界。」
中國專家解析
中國外交政策更符合其他國家利益
陶文釗說,中國和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有著很大的區別,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一直以來都認為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事都會對本國有些影響。而中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奉行的就是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這是給中國創造良好國際環境的一個有效的手段,也是符合其他國家利益的做法。
美國專家聲音
由於中美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上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我認為雙方將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如果兩國的貿易摩擦更少就更好。
中美·不同關注
對比·亮點
中國播種幸福美國呼籲追夢
兩份報告,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兩國政府對今後一年工作的重點關注。溫家寶總理詳細向代表們報告了中央政府將在2011年要做的幾方面工作,每一項工作都事關國計民生。從就業到社保、從教育到醫療、從收入分配到「三農」,從保障房建設到穩定物價……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涉及。
今年,民生投入一如既往地繼續增加;今後5年,也是自有「五年規劃」以來民生投入最多的五年。
而歐巴馬則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講述了美國敢於追夢的普通人所譜寫的故事,鼓勵美國民眾經過不懈的奮鬥邁向繁榮的理想,並且通過努力讓理想變成現實。
原音重現
溫家寶:「解決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辦好這件大事。」
歐巴馬:「正是這個夢想讓我今晚站在這裡,站在大家面前。也正是這個夢想讓一個從父輩開始在辛辛那提的酒吧掃地的人,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國家的眾議院議長。」
中國專家解析
歐巴馬「追美國夢」因現實很嚴重
陶文釗認為,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提到的小企業拯救礦工的故事,顯示了小企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活力和對美國的作用。美國在危機之後大力發展製造業,因為美國認為沒有製造業的國家是不可能有持續發展的動力的。
陶文釗指出,之所以在美國夢中提及小企業,是因為小企業能解決美國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業問題,2010年,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10.5%。雖然小企業只是美國發展動力的一個部分,不能完全代表美國夢,但是小企業的作用在2011年以及以後會顯得尤為重要。
提升幸福感首先得讓百姓生活有保障
馮鵬程說,兩會提到民富國強,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這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加快經濟發展,讓老百姓吃好飯,有房住,看得起病,上得起學,養得起小孩,讓老百姓有保障,同時要加強人民精神文明建設。
馮鵬程還說:「兩會熱議關注民生,而且已明確了一些實事,如穩定物價、提高個稅起徵點﹑建設1000萬套廉租房等,我認為政府還應再度提高辦事效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議包括兩會這樣的會可開視頻會議,不但可節省費用,還能提高效率。」
A07、A08版文/張瑞傑記者林晨音
(責任編輯:UN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