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科學家改變了世界 但他們的工資可能還沒你高!

2021-02-15 財看見-騰訊新聞
點擊上方「Miss Money」,每天體驗愉快閱讀!


他們改變了世界,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比如那些把石油變為汽車可以使用的汽油的人。

舉個例子,Adzuna在其博客中稱,相對來講,英國當今的平均工資都比那些發現電磁感應科學家的工資都要高。我們可以看看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在他們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收入。

Adzuna在博客中指出,想要弄明白17世紀多少錢價值和21世紀多少錢的價值相等,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也需要看許多資料才能弄明白。


比如牛頓(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以及天文學家)1669年在在劍橋大學擔任「盧卡斯講座」(Lucasian)數學教授的時候,工資每年只有100英鎊,按照今天的標準,大約相當於的14900美元(約合人民幣96500元)。幾年之後牛頓才發布他在重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居裡夫人已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名滿天下,但是她在巴黎大學擔任首席研究負責人時,其工資每年為4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04240元)。這比牛頓的工資高,但是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來說,你是不是覺得這點工資有點少呢?


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領導的團隊發現了DNA雙螺旋。可是她的工資每年卻只有36700美元(約合人民幣235430元)。她在那個時候也對此抱怨過。


著名的植物學家和發明家喬治·華盛頓·卡弗 (George Washington Carver)在塔斯基吉大學擔任指導員的時候,工資雖然只有29100美元(約合人民幣186680元),但是他卻絲毫不抱怨。因為這一數字是其他同時期工作人員平均工資的2倍以上。如果他接受了愛迪生提供的工作崗位的話,他掙得工資會更高。


當然了,一些在圖解上的名人,他們的工資的確很高。比如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時,他的工資為176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130300元).事實上他當時要的工資數只有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校方為了確保他的工資比其他任何人都高,把工資上調到176200美元這個水平。


憑藉其在天文學和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伽利略的工資水平也非常不錯。他在帕多瓦大學的工資為14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923760元)。


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發現了青黴素,後來他到倫敦大學擔任細菌學教授的時候,他的工資比伽利略的還要高。(翻譯/Yilia)

騰訊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讀完研,你的工資可能還沒本科同學高
    考試沒那麼可怕,不過要回答這個問題倒是沒那麼簡單。越來越火的考研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報名熱度曾在2007年和2015年前後所有下降,但最近幾年,考研又開始變得越來越火。2017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突破200萬,比上一年增長24萬。
  • 葉企蓀:工資比毛澤東還高的科學家 戀愛失利而終生未娶
  • 年末將至,這些「工作」工資再高也別做,不然賺的錢不夠給醫藥費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情願去工作,而是被生活所逼,你不工作那就可能連飯都吃不上,你不工作可能你連家庭都養不活。 工作,看似為了錢財而工作,可說到底,就是為了能夠「活著」而工作。 有人曾說:「工作的人,是最淳樸的,也是最無奈的。並非每個人都有奉獻自己的決心,很多人都只是迫不得已罷了。」
  • 都說搞IT的工資高,那麼他們的真實工資到底是多少?長見識了
    都說搞IT的工資高,那麼他們的真實工資到底是多少?長見識了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人的工資很高,是個搞IT的,有時候甚至還會對自己的子女說,要不你也去學習一下怎麼搞IT,將來也拿一個月一萬的工資,雖然這麼和子女說有點太過直接,但也是為了子女好。
  • 為什麼在大企業打工的人工資高,卻還是買不起房?原因很真實
    並且他的月工資也相當的高,那比我在小公司上班工資高多了。所以我經常說他:「是不是再過幾年就能存錢買房了。」但是他和我說,那可不一定,賺了這麼多,存的錢怎麼可能有這麼多,很難在現在的城市買房,回老家買房還差不多。我也非常困惑,怎麼會這樣呢?於是詢問了他,這才知道一些他目前的情況。
  • 一線職工幹最累最髒的活,拿最少的工資,這種狀況何時能改變?
    這種狀況是改不了的,至少在現階段是無能為力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工資的高低,不是由「辛不辛苦」決定的,而是由「你能夠創造多少的價值」決定的  打個比方:  你一天24小時都在上班,可是24小時產生的價值只值100,而別人一天只上1個小時的班,1小時能創造的價值是1000;對比之下,企業怎麼可能會給你高工資?
  • 公務員嫌自己工資低,還經常加班沒補助,為何不辭職?
    公務員嫌自己工資低,還經常加班沒補助,為何不辭職?大學同學的孩子在檢察院工作了8年,但最近他說已經受不了了,這種想法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因為沒有參加司法考試,所以工資不漲,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三千元,雖然很輕鬆,但都要把人待傻待廢了。我問她為什麼不辭職?她想了半天,說這就是遲遲沒有辭職的原因。
  • 為什麼電影演員薪水比科學家高那麼多?
    科學家們同城也能享受其它許多非工資福利(更好的工作環境、更低的壓力、更穩定的工資收入、帶薪休假和退休福利等),他們的職業壽命也更長(大部分演員會發現入行10-15年之後很難繼續幹下去)。另一方面,大部分完成研究生課程的人都能獲得比這些替補更好的工作,即便最後這些人並沒有成為職業科學家。David H. Lawrence Xvii真正能拿高薪酬的電影演員只佔少數,大部分演員永遠都無法獲得他們想要的工作。很少有科學家的薪酬相對較低。有些科學家轉行賣產品和服務,從而成為了億萬富翁。
  • 2020什麼職業工資高、未來十年最緊缺職業
    2020年什麼工資高,未來十年最緊缺職業又是什麼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興起,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未來十年最緊缺的職業是什麼呢?當然是程式設計師了。網際網路的根本就是寫代碼的,不管有多好的創意總是要人給他碼出來,技術達不到要求即便你想的天花亂墜也都只是空想而已。不管是現在的遊戲,支付,外賣還是更複雜的人工智慧,大數據。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程式設計師,這是一個高薪又有未來發展前途的職業。1. 首先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學歷2. 其次也不需要你有多深厚的背景3.
  • 七個可能會改變世界的物理實驗(也可能不會)
    你可能在新聞頭條中讀過很多關於得出重大發現的實驗報導,但是對於那些還沒能觀測到期望結果的實驗者們,他們作出的努力(常常甚至是壯舉)你可能知之甚少。這些在實驗上付出的努力,有些跨越了幾十年的時間,凝聚了幾代人的勞動和專業知識。毫無成果的研究常常和世人皆知的大發現一樣有科學價值:我們能了解到更多知識——自然世界不是什麼樣的,或者沒有什麼東西。
  • 航天員在太空中待一個月,能有多少工資?說了你可能不信
    航天員從事世界上最為崇高的工作之一,他們的工作對於人類文明發展意義重大,航天員在太空的行動有利於人類文明研究,為人類走向太空做出參考。那麼,這樣對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航天員,冒著生命危險在太空待一個月,他們的工資又是多少呢?
  • 航天員在太空中待一個月,能有多少工資?說了你可能不信
    航天員從事世界上最為崇高的工作之一,他們的工作對於人類文明發展意義重大,航天員在太空的行動有利於人類文明研究,為人類走向太空做出參考。那麼,這樣對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航天員,冒著生命危險在太空待一個月,他們的工資又是多少呢?在不少人的認知中,航天員必然都是拿著高額的薪酬。
  • 一個月拿四千的工資算高嗎?網友:你怕是對高收入有誤解!
    一個月拿四千的工資算高嗎?網友:你怕是對高收入有誤解!大家出門在外上班工作也好、工地打工也罷,為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掙一些錢,在外面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掙多少錢又算高工資呢?有網友就在貼吧發了個帖子問大家,一個月拿4000的工資算高嗎?一個月4000真的高嗎?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有網友說,怕是樓主對高工資有誤解,言外之意就是4000的工資太低了。
  • 「萬能」的石墨烯:可能改變世界的11種應用
    估計用不了多久,這種超級材料就會引發一場可能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革命。我們匯總了一些在不久的將來,值得期待的幾項意義深遠的石墨烯發明。1. 空氣中獲取燃料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及其同事曾因分離石墨烯而獲得諾貝爾獎。
  • 2019年平均工資出爐,看看你達標了沒?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表:中國青年報 單位:元,% 很多小夥伴一看這個數據高興了,想著自己也不是公務員,也沒進國企,肯定算是私營單位啊,年薪5萬還是有的,今年終於沒拖國家後腿了。
  • 中國人的工資到底是多少?是平均工資8000還是中位數4000
    ,他們的工資的確是高於平均工資,但實際上,卻有至少80%的職業是低於平均工資甚至差距還十分懸殊,而原因,很多人也用馬雲效應解釋了馬雲月薪2億,我月薪2千我和馬雲平均工資過億,所以, 平均工資並不能說明普通人的工資水平,只能表明的是這個城市富人的多與少。
  • 電工工資現在並不高,為什麼很多人還搶著去?看完明白工人的心酸
    現在很多人出門在外都想求得一份穩定且收入還不錯的工作,然而很多人並沒有一門吃香的手藝,所以只能進工廠做一份每天重複無聊的工作,長久下來感覺人都變了。當然也有很多人找別的方法,就是去學習一門即使三四十歲年齡也可以學的手藝,電工就是其中一種。但是就有電工說了,工資這麼低,不知道這些人搶著學什麼?
  • 在太空工作一個月的太空人,工資能拿多少?真實數字真沒想到!
    太空人的工資是多少?比明星還要高嗎?真實數字讓人覺得不公平!在前段時間有一個問題在熱搜上被爭論不休,那就是科學家為國家作出的突出貢獻,為什麼他們所得到的報酬並沒有明星得高,所以就出現了一些這樣的人,他們對於明星這個職業充滿了歧義,甚至有些討厭明星。
  • ​職業生涯:女科學家面臨的三大難題,這些tips你可能需要
    NASEM建議各機構明確表示不能容忍性騷擾行為,這個建議可以通過海報、政策和來自當權者的明確信息來進行傳達;此外,機構領導人還應確保為遭受性騷擾和基於性別騷擾的人提供權益保障。我們鼓勵學員向他們的機構傳達強烈的信息,即性騷擾是不可容忍的,並在必要時推動對現有政策和資源的改革,向遭受騷擾的人提供這些政策和資源。
  • 「高工資、高福利」的電力工人,卻買不起蘋果手機!
    在社會若干群體中,是不是都認為電力行業就是意味著高工資、高待遇的好單位,拼了命地想讓自己的孩子進這裡面,可現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且聽小編徐徐道來。現在電力企業,「高工資、高待遇」早被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很多畢業生還未畢業就想方設法搶佔電力企業名額,可是進去後才發現,現實與想像真的是大相逕庭,於是有能力的紛紛辭職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有的甚至出去找一家私企幹也認為比待在電力企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