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企蓀:工資比毛澤東還高的科學家 戀愛失利而終生未娶

2020-12-06 科學網
葉企蓀:工資比毛澤東還高的科學家 戀愛失利而終生未娶

右起第三人是葉企蓀

葉企蓀,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他的門下,走出了中國科學院79名院士。葉先生的學生李政道稱自己的老師為「中國物理學的奠基人」。在知識分子不太吃香的時代,葉先生的工資比毛澤東還高。

 

當時實在「闊」得很

 

在我們平常人眼裡,科學界的人在1949年後好長時間都不大吃香,至少「臭老九」的帽子是戴著的。因此,當有一位老先生告訴我當年有的科學家工資比毛澤東還高,這著實是有些不能相信。

 

然而老先生說這是事實。他還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葉企蓀先生。

 

老先生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工作,擔任秘書,而秘書們的總管是誰呢?這個人的名字也會有很多人熟悉——那就是鄧稼先。

 

數理化學部是科學院當時的第一大部(似乎還有一個科學技術部),在這裡做秘書,最低,也得是當時全國十大名牌大學的高材生。

 

老先生告訴我,當他畢業的時候,全國只有5萬名大學生,今天,有500萬,是他想不到的。似乎也有為自己是那五萬分之一有些得意的樣子。

 

因為做這個秘書,教授們的工資多少,老先生也自然有數。

 

當時,葉企蓀先生的工資,是360元。

 

毛澤東呢,則是404.8元。

 

如果是這樣,怎麼能說葉先生比毛澤東工資還高呢?

 

因為葉先生還有一個固定收入,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學部委員每個月要補100元錢的。所以葉先生的固定收入是460元。

 

460元是個什麼概念呢?老先生說,當時他的師兄在清華教書,每個月拿出8元錢來當夥食費,可以天天吃水魚王八的。所以葉企蓀先生當時實在「闊」得很。

 

葉先生還不是最有錢的,當時工資最高的,既不是國家領袖,也不是科學家,而是梅蘭芳——梅先生的工資一個月2000元。比他少一點的是馬連良,馬先生一個月1800元。

 

所以抗美援朝時梅先生捐就捐飛機,那才是大手筆呢。

 

接濟學生和親戚

 

葉先生是很簡樸的人。他的錢多半是接濟學生和給窮親戚花掉了,有些積蓄也在「文革」中被洗劫一空。那位在數理化學部當秘書的老先生,當時經常為了審稿的事情去葉先生家——那時候沒有傳真和電子郵件,重要的稿件只能秘書自己跑。他說葉先生家在北大,是個老院子,周圍環水,給人感覺像個島,是個很讓人羨慕的地方,但先生偶爾留他吃飯,一起吃的都是很簡單的飯菜。唯有一次吃到了好東西,是在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先生看他送稿來,就招呼他說來得正好,於是送給他4個蘋果。

 

當時的情況是全國都在挨餓,先生也很消瘦,卻有蘋果給自己吃,還能帶回家!小秘書喜出望外,那蘋果的滋味和帶來的快樂,一直記到了幾十年後。

 

後來才知道葉先生是政協委員,有權利到政協的內部商店買東西10次(估計是一年10次)。當時學生們沒有東西吃,葉先生就把能買的配額都買了蘋果,放在家裡,來的學生、同事就一人送4個,送完了,自己再去買。先生自己吃過沒有,就不知道了。

 

他在困難時期,利用自己的身份給來送稿件的後輩蘋果似非特例,在有關文獻上曾經記載他類似的事情。三年困難時期,國家為了照顧著名學者,給他們「特供」一些牛奶,葉企蓀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當他看到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有人患浮腫時,就把自己的牛奶讓這學生一定喝下去,他說:「我沒有什麼可以幫助你們的,這點牛奶你們一定要喝下去。

 

同事們有困難時他總是伸出援助之手,許多青年師生曾長期寄居他家。錢三強學成回國時,因學校暫無合適住房,葉企蓀主動向校長提出,可暫住他家。

 

葉企蓀總是寬厚待人,從不在背後講別人的壞話,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極大委屈時,也不講抱怨的話。他的侄子回憶到,叔父沒有向任何人表示過在「文革」中所受的苦,他的看法是,世界上和歷史上被冤枉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感嘆自己的人生,他對自己的遭遇淡然處之。晚年的葉先生,疾病纏身,兩腳腫脹,仍經常坐在一張舊藤椅上,讀著古典詩詞或歷史書藉。

 

葉企蓀先生何許人也?老實說聽到他的工資比毛澤東還高的時候,我對先生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物理學家。這兩天準備整理這段文字,查找葉企蓀先生的情況,才突然看到了一位大師的影子。

 

葉企蓀,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他的門下,走出了中國科學院79名院士。他曾任國民政府中央科學研究院幹事長,在世界上為精確測量普朗克常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普朗克常數的內容我一直沒有搞清楚。但我知道有了這個常數以後,有很多物理方面的計算就變得迎刃而解。葉先生的學生李政道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中國物理學的奠基人」。

 

終生未娶的「傳說」

 

另一件有關葉先生的傳說,就讓我有些真偽難辨了。

 

那就是葉先生的終生未娶,緣於在一次戀愛中的失利:在和一名同僚同時鐘意於一個女孩子的時候,做了個君子協定。結果女孩子的紅繡球打中了他的對手。先生就此淡泊於感情,專心治學一生。

 

這件事有些讓人難以相信,因為葉先生是如此優秀——書香門第,哈佛大學的博士,清華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卓越的成就,崇高的氣節加上英俊脫俗的外表,如此人中之傑,有誰做得起葉先生的情敵?又有哪個女孩子會捨得放棄葉先生呢?

 

據說,這個女子,就是當時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校花王蒂澂女士。

 

而葉先生的情敵,就是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的周培源先生。

 

這個說法我最初是不大相信,因為周培源先生是1929年進入清華大學任教的,1932年與王蒂澂女士結婚,假如和葉先生有這樣一段事情,則當時的葉先生已經30歲了,以其時社會風俗而言,似乎有些過晚。

 

然而,和我講起這件事的那位老先生,卻是和周先生、葉先生一起工作過的,今年已經75歲高齡,在中國今天的物理學家中,可以排在前十位之中,說話一向十分可靠。

 

更為可靠的是,老先生說起了葉先生敗北的原因,看來竟然很合邏輯。

 

據說葉、周之間有了君子協定之後,就等王蒂澂女士自行選擇了。結果雖然葉先生是系主任,薪水也比當教授的周先生高,王蒂澂女士最終還是選中了周先生。其原因,知情者分析有兩條。

 

一條是葉先生略帶口吃,因此交往的時候惜字如金,表達的時候不那樣清楚明白。葉先生不是教授嗎?口吃怎麼當教授?這一點兒都不奇怪,好幾位我見過的科學工作者生活中都有一點口吃,但是在講臺上卻侃侃而談,看來無非「不緊張」這三個字。

 

談愛情的時候,很少有人不緊張,教授也罷。

 

另一條是王蒂澂女士一直傾向於找一個身材較為高大的伴侶,周培源先生恰好是又高大又英俊;葉企蓀先生雖然英俊卻不夠高大,於是敗北。然而,周先生夫婦,確實是中國學術界的模範夫妻,假如葉先生有靈,應該也會為他們而感到欣慰吧。

 

葉企蓀終身未婚,無私地為我國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一生。他的門生遍布海內外,大家都深深地尊敬和懷念這位物理學界的老前輩。中國物理學會為紀念他,特別設立葉企蓀物理學獎,獎勵在固體物理學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摘自《那些中國人》薩蘇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洪七公為啥終生未娶?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他的要求太高了
    洪七公為啥終生未娶,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他的要求太高了洪七公武功非常的高強,身懷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而且他是丐幫的幫主,所以洪七公的武功和江湖地位是非常的高的。洪七公如此優秀,如果他想要討老婆的話,肯定有很多女子趨之若鶩,想要嫁給他。但是為什麼他終身未娶呢?
  • 向那些為科學獻身而終生未娶的男科學家致敬!
    似乎對愛情,萊布尼茨也不甚相信,所以他終身未娶。很不幸,這樣看來,他和牛頓的相同點竟然又有多了一條。諾貝爾一生曾有過四次刻骨銘心的戀愛,但都無疾而終。那句歌詞「因為愛情,怎麼會有滄桑。」 於諾貝爾更像是句諷刺。試驗炸藥帶給他肉體上的滿身傷痛,屢戰屢敗的愛情則讓他的心靈受到重創。緊鎖的雙眉,滄桑的面容是他在後世僅存的幾張照片裡慣有的模樣。他曾絕望地寫詩云:「芸芸眾生的歡愉我不再分享,美人的青睞,多情的淚水不再使我動情。」
  • 他是偉大的科學家,為了科學研究,終身未娶
    說起牛頓,無人不知,由"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1687年的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闢了大科學時代,牛頓是最有影響的科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為了科學研究,終身未娶。
  • 盤點世界歷史上終生未娶的十大光棍,個個都是鑽石級別(上)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被稱為"精神戀愛"的一種真愛。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是骯髒的,認為愛情和性.欲是相互對立的兩種狀態。柏拉圖戀愛重視精神的交流,而不是肉體的欲望,是一種真愛。柏拉圖推崇的精神戀愛,原指的是同性之間的一種真愛,古希臘人認為,同性戀的過程更多的是靈交、神交,而非形交。
  • 一個終生未娶的王子,一個不穿新衣的女王,他們之間到底怎麼了?
    原來古代歐洲人這麼有事業心,連相親的時間都沒有,一心只想工作,連王子都不娶媳婦,漂亮的女王都不想嫁,不過這事還真得從頭說起。恩裡克王子上圖中就是所說的終生未娶的葡萄牙恩裡克王子,他是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的第三個兒子,他出生於1394年,在他12歲,即1406年時,在歐洲出版了一本一千兩百多年的地理學專作,他是古希臘天文學家託勒密的著作《地理學指南
  • 毛澤東對職務等級工資不滿,常念供給制好處
    (毛澤東:《讀史達林談話記錄》1958年11月9~10日)顯而易見的是,這種說法並不足以解釋這一重大政策性轉變的內在原因,也無法使人真正了解中共自身為何要遷就這種「資產階級影響」。工資差距比國民黨時期還大?
  •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
    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天聖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林逋少孤力學,好古,通經史百家。
  • 著名科學家牛頓不為人知的一面:鍊金炒股,終身未娶,相信上帝
    文/丁簡 著名科學家牛頓不為人知的一面:鍊金炒股,終身未娶,相信上帝 提起牛頓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他為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運動三定律等,這些定律的提出,為後來我們宇宙和科學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家除了知道牛頓為科學堅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外
  • 他當屬極品男人,才貌雙全但終生未娶,究竟是為什麼?
    還記得,木心是茅盾(沈雁冰)的親戚嗎?他從烏鎮考取上海學校後,曾受約去茅盾家敘舊,敘什麼他心裡只嘀咕,茅盾能背誦《紅樓夢》?他半信半疑,兒時稱茅盾先生「德鴻伯伯」見面不知何故礙於出口,便更作「沈先生」。靦腆真是木心的個性。這不影響他的觀察力,剎那間,他從沈家簇新的臺灣席、中式白綢短衫、黑皮拖鞋、以及端出的巧克力、花旗蜜桔就概述了沈先生家的豪奢。
  • 這些科學家改變了世界 但他們的工資可能還沒你高!
    舉個例子,Adzuna在其博客中稱,相對來講,英國當今的平均工資都比那些發現電磁感應科學家的工資都要高。我們可以看看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在他們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收入。Adzuna在博客中指出,想要弄明白17世紀多少錢價值和21世紀多少錢的價值相等,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也需要看許多資料才能弄明白。
  • 談了七年,杜海濤還沒娶沈夢辰?戀愛越久,結婚越難
    還記得去年,杜海濤在媒體和觀眾面前談著結婚的事。在《女兒們的戀愛》裡,杜沈二人的甜甜蜜蜜也讓觀眾們吃了滿滿一鍋狗糧。至少節目裡,我們能看得出杜海濤對沈夢辰的貼心和用心。然而2021年都快來了,他們的婚事還沒定下來。不久前,網上更是傳出杜沈情變的消息,讓人感嘆結個婚怎麼這麼難。
  • 金嶽霖是不是終生未娶?為什麼他的家人沒有催他結婚?
    為什麼金嶽霖始終未娶妻子哪,你們知道嗎!聽說他的家人都沒有催他結婚,這個令人很有疑問,挺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和什麼原因沒有娶妻。特別是在今天,對於從事自然科學的知識分子來說,做到"獨立進款"的條件大體已具備了,因為他們要真有本事,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對於從事人文科學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們學會的那點辦報辦刊辦出版社的本事,就不能像自然科學研究那樣,想幹就幹,他們還得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工作,他們還很難成為"獨立進款"的人,這實際才是當代文人的尷尬處境。但這和真正的"獨立進款"還不是一回事,這一點文人不能糊塗,大家也不能糊塗。"
  • 他是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元勳,卻終生未娶
    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存在,使得中國飛彈衛星事業提前了幾十年。筆者接下來給大家介紹這個歷史人物葉企孫更牛,他是我國近代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在物理學領域成就非凡。在建國後23位兩彈一勳獎章獲得者中,有9個人曾經是葉企孫的學生。因此葉企孫也被稱之為「大師的大師」。
  • 老九門結局揭秘 二月紅終生未娶張啟山尹新月相守到老
    《老九門》小說結局在感情方面是悲劇的,比如二月紅,他失去了心愛的丫頭,最終為愛一生未娶,張啟山最後應該是和尹新月在一起了,眾叛親離的張啟山最後帶領老九門加入了保衛長沙的戰役當中,贏得了勝利。二月紅結局和誰在一起在《老九門》小說當中二月紅和丫頭之間的故事是最虐心的,兩人有緣相遇卻無緣相守,最後丫頭死去,二月紅終身未娶,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
  • 「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的明星,唯獨最後一對實現了諾言
    而現在李冰冰也談戀愛了,粉絲們也該終止對他二人的幻想了。娛樂圈中還有許多明星都曾許下過「你若未嫁我若未娶,我們就共度餘生」的諾言,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有哪些明星是真的實現了這一諾言。李晨和霍思燕。在跑男中我們就不難發現這兩人很合拍,霍思燕還讓李晨認自己的兒子做乾兒子,這份交情足見深厚,那麼兩人當初做過這個承諾也不足為奇了。
  • 獨居老人為何終生未娶,原因是她!
    所幸我們那個地方空氣環境很好,村裡的老人年齡都挺大,不缺乏一百多歲的老人,老人們身體都還挺硬朗。村裡有個老人,他住在我家前面,從我生下來開始就一個人生活在那個小木屋裡,每次過年回老家都能碰到他對我露出和藹的笑容,但是那個笑容我怎麼看都看不到一絲孤獨,難道他不害怕嗎?一年四季都是一個人生活!有一年,我問我爺爺,爺爺前面那個老人為什麼一直都是一個人呀?
  • 他是清華教授,終身未娶培養79名院士,晚年乞討時念叨:要回清華
    但觀察近代史你會發現,到了五六十年代時,中國已經出現了優秀的科學家。比如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人造衛星奠基人、動力氣象學創始人趙九章,核武器研製工作開拓者鄧稼先,核科學奠基人王淦昌。以及同一時代,只是不在國內的李政道、楊振寧,後邊這兩位還拿下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詩人毛澤東的山水情懷
    毛澤東以「山」記史,以「山」言志,以「山」造境,他把山寫得瑰偉雄奇,儀態萬千,意境寥廓,神情飛揚。「驚回首,離天三尺三」「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山是他傲視萬物、戰天鬥地的徵服對象。「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山是他重整河山、造福桑梓的改造對象。「刺破青天鍔未殘。
  • 別愛的太快,別愛的太滿,戀愛中那些很俗卻很對的道理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都想要擁有一段低付出,高回報的親密關係,但是事實上,愛情原本就是兩個人的,而且對於男人來說,在戀愛的階段,多付出一點是正常的。兩人同居後的生活費用都是花的小崔的工資,加上他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應該得到女友的諒解,不應該再問他要彩禮與房子首付。
  • 他是世界「四大殿堂級數學家」之一,一生獻給了數學,終身未娶
    牛頓將一生都獻給了科學,終身未娶。牛頓所完成的「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定律」以及他與「萊布尼茨」共同完成的偉大的「微積分」,直接導致了世界工業革命的成功,促進了機器的大規模生產,讓機器代替了手工,使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升,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